登陆注册
15795800000071

第71章 理学纲要(23)

嘉靖六年九月,阳明起征思田。将行,绪山与龙溪论学。绪山举阳明教言曰:“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龙溪曰:“此恐未是究竟话头。若说心体是无善无恶,意亦是无善无恶,知亦是无善无恶,物亦是无善无恶矣。若说意有善恶,毕竟心体还有个善恶在。”绪山曰:“心体是天命之性,原无善恶。但人有习心,意念上见有善恶在。格致诚正修,此是复性体工夫。若原无善恶,工夫亦不消说矣。”是夕,坐天泉桥,请正于阳明。阳明谓:“二君之见,正好相资,不可各执一边。我这里接人,原有二种:利根之人,直从本源上悟人。人心本体,原是明莹无滞,原是个未发之中。利根之人,一悟本体,即是工夫。人己内外,一齐俱透。其次不免有习心在,本体受蔽。故且教在意念上实落为善去恶。工夫熟后,渣滓去尽,本体亦明净了。汝中之见,是我接利根人的。德洪之见,是我为其次立法的。相取为用,则中人上下,皆可引入于道。若执一边,眼前便有失人,便于道有未尽。”既而曰:“利根之人,世亦难过。人有习心,不教他在良知上实用为善去恶工夫,只去悬空想个本体,一切事为,俱不着实,不是小小病痛。不可不早说破。”

以上略据《传习录》。龙溪所记,无甚异同。而邹东廓记其事,则云:“绪山曰:至善无恶者心。有善有恶者意。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龙溪云:心无善而无恶。意无善而无恶。知无善而无恶。物无善而无恶。”至善无恶,与无善无恶,颇相径庭。刘蕺山谓:“阳明、天泉之言,与平时不同。平时常言至善是心之本体。又言至善只是尽乎天理之极,而无一毫人欲之私。又言良知即天理。有时说无善无恶者理之静,亦未尝径说无善无恶是心体。”黄梨洲谓:“考之《传习录》,因薛中离(薛侃,字尚谦,号中离,广东揭阳人)去花间草,阳明言无善无恶者理之静,有善有恶者气之动。盖言静为无善无恶,不言理为无善无恶,理即是善也。独天泉《证道记》,有无善无恶者心之体,有善有恶者意之动之语。夫心之体即理也。心体无间于动静。若心体无善无恶,则理是无善无恶,阳明不当但指共静时言之矣。释氏言无善无恶,正言无理也。善恶之名,从理而立,既已有理,安得言无善无恶?”“心体果是无善无恶,则有善有恶之意,从何处来?知善知恶之知,又从何处来?为善去恶之功,从何处起?无乃语语断流绝港乎?”因谓四句教法,阳明集中不经见,疑其出于龙溪。又谓绪山所举四语,首句当依东廓作至善无恶。亦绪山之言,非阳明立以为教法。何善山(何廷仁,字性之,号善山,江西雩县人)云:“无善无恶者,指心之感应无迹,过而不留,天然至善之体也。有善有恶者,心之感应谓之意;物而不化,著于有矣。故曰意之动。若以心为无,以意为有,是分心意为二,非合内外之道也。”案此所争,皆失绪山之意。绪山释“无善无恶者心之体”曰:“至善之体,恶固非其所有,善亦不得而有也。至善之体,虚灵也。虚灵之体,不可先有乎善;犹明之不可先有乎色,聪之不可先有乎声也。目无一色,故能尽万物之色。耳无一声,故能尽万物之声。心无一善,故能尽天下万事之善。今之论至善者,乃索之于事事物物之中,先求其所谓定理者,以为应事宰物之则,是虚灵之内,先有乎善也。虚灵之内,先有乎善,是耳未听而先有乎声,目未视而先有乎色也。塞其聪明之用,而窒其虚灵之体,非至善之谓矣。今人乍见孺子入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圣人不能加,而途人未尝减也。但途人拟议于乍见之后,洊入纳交要誉之私耳。然而途人之学圣人,果忧怵惕恻隐之不足邪?抑去其蔽,以还其乍见之初心也?虚灵之蔽,不但邪思恶念,虽至美之念,先横于中,积而不化,已落将迎意必之私,而非时止时行之用矣。故先师曰:无善无恶者心之体。是对后世格物穷理之学,先有乎善者言之也。”然则绪山所谓无善无恶,即其所谓至善者也。(龙溪、东廓所记,辞异意同。〇绪山又曰:“善恶之机,纵其生灭相寻于无穷,是藏其根而恶其萌檗之生,浊其源而辨其末流之清也。是以知善知恶为知之极,而不知良知之体,本无善无恶也。知有为有去之为功,而不知究极本体,施功于无为,乃真功也。正念无念。正念之念,本体常寂。”或问:“胸中扰扰,必猛加澄定,方得渐清。”曰:“此是见上转。有事时,此知著在事上;事过,此知又著在虚上。动静二见,不得成片。若透得此心彻底无欲,虽终日应酬百务,本体上何曾加得一毫?事了即休,一过无迹,本体上何曾减得一毫?”可与前所引之言参看。〇周海门谓:“发明心性处,善不与恶对。如中心安仁之仁,不与忍对。主静立极之静,不与动对。《大学》善上加一至字,实绝名言,无对待之辞。天地贞观,不可以贞观为天地之善。日月贞明,不可以贞明为日月之善。星辰有常度,不可以有常度为星辰之善。岳不可以峙为善;川不可以流为善。有不孝,而后有孝子之名;有不忠,而后有忠臣之名。孝子无孝;若有孝,便非孝矣。忠臣无忠;若有忠,便非忠矣。”亦与绪山之说相发明。〇海门,名汝登,字继元,嵊县人)蕺山、梨洲所疑,可以释矣。至善山所疑,亦在字句之间。彼所谓“感应无迹,过而不留”者,即阳明所谓“理之静”,亦即其所谓“尽乎天理之极,而无一毫人欲之私”。其所谓“物而不化著于有”者,即其所谓“气之动”,亦即其所谓“人欲”。二者自然皆出于心。特龙溪、东廓所记,皆辞取对偶,径以心与意为相对之词,未尝详言之曰:“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乃心之动而离乎体者,亦谓之意。”又未尝于意字之下,加一注语曰:“即心之动而失其体者”,遂致有此误会耳(梨洲曰:“如善山之言,则心体非无善无恶,而有善有恶者,意之病也。心既至善,意本澄然无动。意之灵即是知。意之明即是物。”案此亦立名之异。梨洲名澄然无动者为意,动而不善者为意之病。绪山则名澄然无动者为心,其动而不善者,则但名之为意耳)。

罗念庵曰:“绪山之学数变:其始也,有见于为善去恶者,以为致良知也。已而曰:良知者,无善无恶者也。吾安得执以为有而为之?而又去之?已而又曰:吾恶夫言之者淆也。无善无恶者,见也,非良知也。吾惟即吾所知以为善者而行之,以为恶者而去之,此吾所能为者也。其不出于此者,非吾所得为也。又曰:向吾之言,犹二也,非一也。夫子尝有言矣,曰:至善者心之本体,动而后有不善也。吾不能必其无不善,吾无动焉而已。彼所谓意者动也,非是之谓动也。吾所谓动,动于动焉者也。吾惟无动,则在吾者常一矣。”所谓“动于动”者,即阳明所谓“气之动”之至微者也。故知绪山之言,与阳明实不相背也。

至龙溪所谓“心体是无善无恶,则意亦是无善无恶,知亦是无善无恶,物亦是无善无恶;若说意有善恶;毕竟心体还有个善恶在”者?《证道记》自申其说曰:“显微体用,只是一机;心意如物,只是一事。天命之性,粹然至善,神感神应,其机自不容已。恶固本无,善亦不可得而有也。若有善有恶,则意动于物,非自然之流行,著于有矣。自然流行者,动而无动;著于有者,动而动也。”此原即绪山“虚灵之体,不可先有乎善”;善山“至善之体,感应无迹,过而不留;物而不化则为动”;阳明“理之静,气之动”之说。其所争者,乃谓当在心体上用功,不当在意念上用功。故曰:“意是心之所发。若是有善有恶之意,则知与物一齐皆有,心亦不可谓之无矣。”龙溪之意,盖谓意念之生,皆由心体流行之不得其当。吾人用功,当真彻根源,正其流行之体。不当沿流逐末,以致劳而少功也。职是故,其教人,乃以正心为先天之学,诚意为后天之学。其言曰:“吾人一切世情嗜欲,皆从意生。心本至善,动于意始有不善。能在先天心体上立根,则意所动自无不善;世情嗜欲,自无所容;致知工夫,自然易简省力。若在后天动意上立根,不免有世情嗜欲之杂;致知工夫,转觉烦难。”其言诚极超妙。然其所谓先天心体者,实使人无从捉摸。所谓致知工夫,遂使人无从下手。此则阳明所以有利根人难遇,苟非其人,悬空想象一个本体,一切事为,俱不着实,病痛非小之戒也。龙溪曰:“良知即是独知。”又曰:“独知便是本体,慎独便是工夫。”其说独知曰:“非念动后知。乃先天灵窍,不因念生,不随念迁,不与万物作对。”其说慎独之工则曰:“慎非强制之谓。兢业保护此灵窍,还他本来清净”而已。又曰:“浑然一体,无分于已发未发,亦无先后内外。才认定些子,便有认定之病。随物流转,固是失却主宰。即曰:我于此收敛握固,便有枢可执;以为致知之实,未免犹落内外二见。才有执著,终成管带。即此管带,便是放失之因。”其言之超妙如此,诚令学者体悟不及,功力难施,故梨洲谓其“一著工夫,未免有碍虚无之体,则不得不近于禅。流行即是主宰,悬崖撒手,茫无把握,以心息相依为权法,则不得不近于老。”盖几于静处体悟,事上磨炼,两无依据矣。唐荆川(名顺之,字应德,武进人)最服膺龙溪。自言于龙溪只少一拜,然其言曰:“近来谈学,谓认得本体,一超直入,不假阶级。窃恐虽中人以上,有所不能。竟成一番议论,一番意见而已。”又曰:“近来学者病痛,本不刻苦搜剔,洗空欲障。以玄妙之语,文夹带之心,直如空花,竟成自误。”过高之流弊,亦可见矣。

钱绪山曰:“昔者吾师之立教也,揭诚意为《大学》之要旨,致知格物为诚意之功。门弟子闻言,皆得入门用力之地。用力勤者,究极此知之体,使天则流行,纤翳无作,千感万应,而真体常寂,此诚意之极也。故诚意之功,自初学用之,即得入手;自圣人用之,精诣无尽。吾师既殁,吾党病学者善恶之机,生灭不已,乃于本体提揭过重。闻者遂谓诚意不足以尽道,必先有悟而意自不生;格物非所以言功,必先归寂而物自化。遂相与虚亿以求悟,而不切乎民彝物则之常;执体以求寂,而无有乎圆神活泼之机。师云:诚意之极,止至善而已矣。是止至善者,未尝离诚意而得也。言止则不必言寂,而寂在其中;言至善则不必言悟,而悟在其中。然皆必本于诚意焉。何也?盖心无体,心之上,不可以言功也。应感起物,而好恶形焉,于是乎有精察克治之功。诚意之功极,则体自寂而应自顺。初学以至成德,彻始彻终,无二功也。”案此所谓“诚意不足以尽道,必先有悟而意自不生”者,即龙溪之说也。绪山谓“心之上不可以言功”,必于应感起物之时,致其精察克治,即为善去恶是格物之说。二家宗旨之不同如此。至所评归寂之说,则出于聂双江。

阳明之致良知,原兼静处体悟、事上磨炼两义。其后浙中之学,偏于事上磨炼,遂有义袭助长之病。其主于凝聚者,则江右诸家也。江右王门、东廓、双江、念庵、两峰,皆有特见。今略述其说。

东廓主戒惧。其言曰:“敬也者,良知之精明而不杂以私欲者也。性体流行,合宜处谓之善;障蔽而壅塞处,谓之不善。忘戒惧,则障蔽而壅塞。无往非戒惧之流行,即无往非性体之流行矣。戒惧,禹之治水也。堤而遏之,与不决不排,其失维钧。”东廓尝曰:“诸君试验心体,是放纵的?不放纵的?若是放纵的,添个戒惧,却是加了一物。若是不放纵的,则戒惧是复还本体。”此即所谓“一念不发,兢业中存”,盖以此保其循理之静也。

同类推荐
  • 神话传奇

    神话传奇

    神话由远古族群的人们集体创造并且流传下来,神话分为创世神话、始祖神话、洪水神话、战争神话、发明创造神话。本书选取了中国最著名,最为重要的神话呈现给读者。
  • 中国人应该知道的那些事(Ⅳ):人情风俗探由来

    中国人应该知道的那些事(Ⅳ):人情风俗探由来

    人类进入文明社会以后,一些基本的人情风俗就产生了。我们今天虽然知道见面握手是一种礼貌,结婚时要遵守种种礼仪,以及全国各地的风俗迥然有别,不懂地方风俗的人甚至还会闹出笑话来,人情风俗是经过长时间的文化积累和沉淀才逐渐形成的,那么谁又是这些风俗的创始者呢?不要着急,谜底就将在本书中一一为你揭晓。
  • 从日记到作文

    从日记到作文

    日记主要记录一天内发生的事或思想变化 比较随意 可以是一个主题 也可以是多个主题 甚至是没有主题的自已对自己的唠叨 结构松散 有想到哪说到哪的随便 口水话比较多。作文不一样。作文就是做文章,有固定的主题,与主题相适应的结构和表达方式,行文严谨。
  • 拉·封丹寓言

    拉·封丹寓言

    《拉·封丹寓言》是世界上最早的诗体寓言集,是继《伊索寓言》之后,又一部经典寓言名著。拉·封丹的寓言大多取材于古希腊、罗马和古印度的寓言,以及中世纪和17世纪的民间故事,成功地塑造了贵族、教士、法官、商人、医生和农民等典型形象,涉及各个阶层和行业,深刻描绘了人间百态,因此是一面生动反映17世纪法国社会生活的镜子。一位法国作家曾打过这样一个美丽的比喻:“拉·封丹的寓言像一篮樱桃,如果我们要最美的,篮子就空了。”
  • 生肖文化:春牛辟地

    生肖文化:春牛辟地

    本书研讨生肖牛的文化蕴涵,侧重说明人与动物的互动关系,以及该种动物在中国文化传统中的多方面投影和表现。
热门推荐
  • 嗜血猎人

    嗜血猎人

    公元2215年,人类已经进入了一个科技时代,现在已经研制出了不少的强大的科技产品。早在20年前,一群强大的吸血鬼现世,他们扬言要统治整个世界,而现在,只有一群人可以拯救现在的世界,他们被称之为——血魔猎人!他们,是专门屠杀在20年前突然现世的血族。血族,拥有极为强大的能力,普通人在他们面前如同蝼蚁!血夜是一个孤儿,他的梦想是成为一名强大的血魔猎人,屠尽所有血族,让世界太平,他......能做到吗?
  • 藏龙井之命运黑手

    藏龙井之命运黑手

    一场变故令这个世界变得破烂不堪,到处充斥着死亡。执法者与龙的战争不死不休,新诞生的神决定毁灭一切。三个性格迥异的少年在命运的牵引下走在一起,命运的黑手悄悄地伸向他们,他们该如何抉择?父亲的失踪、爷爷的死、政府的邀请、可怕的隐形人、神秘的呼唤……一系列事情缠上了欧阳修远,给他打开了一个新的大门。这是世界的另一面,那么欢迎来到真实的世界。
  • 这一辈子不骗你

    这一辈子不骗你

    一个山村男孩走进了自己做梦都没梦到过的繁华都市,开始了他做梦也梦不到的旅程。当一切都顺理成章的时候,他的感情却出现了逆转。为了守候自己的梦想与爱情,他付出了自己的努力。
  • 大圣食用指南

    大圣食用指南

    说不清是为了什么,她身为仙判次次纵容,让他一抹红氅,一身桀骜,成为了真正的齐天大圣。他踏破凌霄,大闹天宫,为了那个叫狐狸的女子,一棒打在她的心头。她仍甘心散尽仙身救他,化为一尾平凡的银鲤。五指山下,她望着他冷冽的双眸:“孙悟空,满世界就一个狐狸,可她已经死了。”
  • 秋水月华录

    秋水月华录

    谢晚棠不会想到,他创出《月华心经》之时,正是如日方中的华山派衰落之始,而他那身世浮沉的徒弟,将凭一人一剑,在未来的江湖上掀起血雨满天。与此同时,东京汴梁城里,一位捕头和他手下的几个年轻捕快,不意之间卷入了一场大事件的漩涡。江湖梦是少年的青春浪漫,而泥沙俱下的现实与惨烈的明争暗斗,足令红颜失色、名剑无光。有人半世风光将红尘看遍,思念到头来只落得浊酒一杯。
  • 冷血魔君的废柴妃

    冷血魔君的废柴妃

    她是轻冉大陆里赫赫有名的白痴废物花痴。所有听到她颜倾城的名字无不惊恐地抖三抖,只要是男的都怕被她黏上。她是二十一世纪风华绝代的女赛车手!全世界中拥有漂移驾照唯一一个女赛车手,倾城容貌绝代风华。一次意外,一朝穿越,她成为了她。“搞什么?白痴废物?这是说我?”颜倾城指着自己的鼻子惊讶地问道。“你娘亲有没有告诉你不礼貌是要被打的?!”“我要变强!废物白痴这两个词永远都不是属于我的,我颜倾城只能是风华绝代的天之骄子!”【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记梦录

    记梦录

    每个人都会做梦~总有那么几幕那么真实~那么令人恐惧~自从记事~我的梦变了味道~分不清现实~梦里的血影造成了所谓的双面性格......
  • 随身空间之星际美容大师

    随身空间之星际美容大师

    肤白貌美大长腿的女老板,经历了当红小生的背叛后,意外穿越到了未来的时空,相对于上世家财万贯的她,这一世却变得一穷二白,父母身亡,家族败落……就连吃喝住行都成问题,这窘迫潦倒的局面,让她彻底化压力为动力,再加上空间这个金手指,贫穷贵公主,摇身一变,成了香饽饽的美容大师,一个,两个,三个……咦,怎么出现了这么多美男?眼睛都看花了,肿么破?
  • 君心如月

    君心如月

    一朝穿越,本以为是重生,却不想一步步嗅到阴谋的味道,没有多大的抱负,只希望守护想守护的人,却发现除了强大别无选择,不论是谁,伤过我就不要再靠近,爱我的人我必然回报,愿我如星君如月,夜夜流光相皎洁~
  • 活人皮

    活人皮

    来自世界上某一个漆黑的角落的悲歌。当关心变成厌烦的时候,她,不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