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795800000070

第70章 理学纲要(22)

学所以求是也。以良知为准则,以其知是知非也。今有二人于此,各准其良知,以断一事之是非,不能同也。而况于多人乎?抑且不必异人,即吾一人之身,昨非今是之事,亦不少也。良知之知是知非,果足恃乎?阳明曰:“凡处得有善有未善,及有困顿失次之患,皆是牵于毁誉得丧,不能实致其良知耳。实致其良知,然后知平日所谓善者,未必得善。”或谓心所安处是良知。阳明曰:“固然。但要省察,恐有非所安而安者。”又谓“人或意见不同,还是良知有纤翳潜伏”。此说与伊川“公则一,私则万殊。人心不同如面,只是私心”之说,若合符节。盖良知虽能知是知非,然恒人之良知,为私欲蒙蔽已久,非大加省察,固未易灼见是非之真也。

然则现在之良知,遂不足为准则乎?是又不然。恒人之良知,固未能造于其极,然亦皆足为随时之用。如行路然。登峰造极之境,固必登峰造极而后知。然随时所见,固亦足以定随时之程途也。故曰:“我辈致知,只是各随分量所及。今日良知见在如此,便随今日所知,扩充到底。明日良知又有开悟,便随明日所知,扩充到底。”故曰:“昨以为是,今以为非;己以为是,因人而觉其非,皆良知自然如此。”有言童子不能格物,只教以洒扫应对。曰:“洒扫应对就是物。童子良知,只到这里,教去洒扫应对,便是致他这一点良知。我这里格物,自童子以至圣人,皆是此等工夫。”真可谓简易直截矣。

致知既以心为主,则必使此心无纤毫障翳而后可。随时知是知非,随时为善去恶,皆是零碎工夫,如何合得上本体?此则贤知者之所疑也。阳明亦有以释之。《传习录》:“问:先生格致之说,随时格物以致其知,则知是一节之知,非全体之知也,何以到得溥博如天、渊泉如渊地位?曰:心之本体,无所不该,原是一个天。只为私欲障蔽,则天之本体失了。心之理无穷尽,原是一个渊。只为私欲窒塞,则渊之本体失了。如念念致良知,将此障蔽、窒塞,一齐去尽,则本体已复,便是天渊了。因指天以示之曰:如面前所见,是昭昭之天。四外所见,亦只是昭昭之天。只为许多墙壁遮蔽,不见天之全体。若撤去墙壁,总是一个天矣。于此便见一节之知,即全体之知;全体之知,只一节之知;总是一个本体。”盖零碎工夫,皆系用在本体上。零碎工夫,多用得一分,即本体之障蔽,多去得一分。及其去之净尽,即达到如天如渊地位矣。此致良知之工夫,所以可在事上磨炼也。

以上皆阳明所以释致良知之疑者。统观其说,精微简捷,可谓兼而有之矣。梨渊曰:“先生闵宋儒之后,学者以知识为知。谓人心之所有者,不过明觉,而理为天地万物之所公共;必穷尽天地万物之理,然后吾心之明觉,与之浑合而无间。说是无内外,其实全靠外来闻见,以填补其灵明。先生以圣人之学,心学也;心即理也。故于格物致知之训,不得不言致吾心之良知于事事物物,则事事物物,皆得其理。以知识为知,则轻浮而不实,故必以力行为工夫。良知感应神速,无有等待;本心之明即知,不欺本心之明即行也,不得不言知行合一。”龙溪曰:“文公分致知格物为先知,诚意正心为后行,故有游骑无归之虑;必须敬以成始,涵养本原,始于身心有所关涉。若知物生于意,格物正是诚意工夫,诚即是敬,一了百了,不待合之于敬,而后为全经也。”蕺山曰:“朱子谓必于天下事物之理,件件格过,以几一旦豁然贯通。故一面有存心,一面有致知之说。非存心无以致知,而存心又不可以不致知。两事递相君臣,迄无把柄,既已失之支离矣。至于存心之中,分为两条:曰静而存养,动而省察。致知之中,又复分为两途:曰生而知之者义理,礼乐名物,必待学而后有以验其是非之实。安往而不支离也?”此朱学与王学之异也。

良知之说,以一念之灵明为主。凡人种种皆可掩饰,惟此一念之灵明,决难自欺。故阳明之学,进德极其勇猛,勘察极其深切。阳明尝谓“志立而学半”。又谓“良知上留得些子别念卦带,便非必为圣人之志”。又曰:“凡一毫私欲之萌,只责此志不立,则私欲即退听。一毫客气之动,只责此志不立,则客气便消除。责志之功,其于去人欲,有如烈火之燎毛,太阳一出,而罔两潜消也。”此等勇猛精进之说,前此儒者,亦非无之。然无致良知之说,以会其归,则其勘察,终不如阳明之真凑单微,鞭辟入里;而其克治,亦终不如阳明之单刀直入,凌厉无前也。阳明之自道曰:“赖天之灵,偶有悟于良知之学,然后悔其向之所为者,固包藏祸机,作伪于外,而心劳日拙者也。十余年来,虽痛自洗剔创艾,而病根深痼,萌蘖时生。所幸良知在我,操得其要,譬犹舟之得舵,虽惊风巨浪,颠沛不已,犹得免于倾覆者也。”《寄邹谦之书》包藏祸机,谁则能免?苟非以良知为舵,亦何以自支于惊风巨浪之中乎?良知诚立身之大柄哉?

“心即理”一语,实为王学骊珠。惟其谓心即理,故节文度数,皆出于心;不待外求,心本明即知无不尽。亦惟其谓心即理,故是非善恶,皆验诸心;隐微之地有亏,虽有惊天动地之功,犹不免于不仁之归也。阳明曰:“世人分心与理为二,便有许多病痛。如攘夷狄、尊周室,都是一个私心,便不当理。人却说他做得当理,只心有未纯。往往慕悦其所为,要来外面做得好看,却与心全不相干。分心与理为二,其流至于霸道之伪而不自知。故我说个心即理。要使知心理是一个,便来心上做工夫,不去袭取于义,便是王道之真。”阳明此说,即董子“正其义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之真诠。持功利之说者,往往谓无功无利,要道义何用?又安得谓之道义?殊不知功利当合多方面观之,亦当历长时间而后定。持功利之说者之所谓功利,皆一时之功利,适足贻将来以祸患。自持道义之说者观之,将来之祸患,皆其所自招;若早以道义为念,则此等祸害,皆消弭于无形矣。佛所以喻世俗之善为“如以少水,而沃冰山,暂得融解,还增其厚”也。功利之说,与良知之说,最不相容,故阳明辟之甚力。阳明之言曰:“圣人之学,日远日晦;功利之习,愈趋愈下。其间虽尝瞀惑于佛老,卒未有以胜其功利之心。又尝折衷于群儒,亦未有以破其功利之见。”可谓深中世人隐微深痼之病矣。今之世界,敦不知其罪恶之深?亦孰不知其祸害之烈?试问此罪恶祸害,何自来邪?从天降邪?从地出邪?非也。果不离因,仍不得不谓为人所自为。人何以造此罪恶?成此祸害?则皆计一时之功,而不计久远之功;图小己之利,而不顾大我之利为之也。此即所谓功利之见也。惟举世滔滔,皆鹜于功利之徒,故随功利而来之祸害,日积月累而不可振救。阳明之言,可谓深得世病之症结矣。

“学不至于圣人,终是自弃”,为学者诚皆当有此志。然人之才力,天实限之。谓人人可以为圣人,验诸事实,终是欺人之语。此所以虽有困知勉行,及其成功一也之说,仍不能使人自奋也。阳明谓圣人之所以为圣,在其性质而不在其分量。此说出,而后圣人真可学而至。实前古未发之论也。阳明之言曰:“圣人之所以为圣,只是其心纯乎天理,而无人欲之杂;犹精金之所以为金,但以其成色足而无铜铅之杂也。圣人之才力,亦有大小不同,犹金之分两有轻重。所以为精金者,在足色而不在分两。故凡人而肯为学,使此心纯乎天理,则亦可以为圣人。后世不知作圣之本,却专在知识才能上求圣人。以为圣人无所不知,无所不能,我须是将圣人许多知识才能,逐一理会始得。不务去天理上著工夫。徒弊精竭力,从册子上钻研,名物上考索,形迹上比碍。知识愈广,而人欲愈滋;才力愈多,而天理愈蔽。正如见人有万镒精金,不务锻炼成色,无愧彼之精纯;而乃妄希分两,务同彼之万镒。锡铅铜铁,杂然而投。分理愈增,成色愈下。及其梢末,无复有金矣。”又曰:“后儒只在分两上较量,所以流入功利。若除去了比较分两的心,各自尽著自己力量精神,只在此心纯乎天理上用功。即人人自有,个个圆成。便能大以成大,小以成小。不假外慕,无不具足。此便是实实落落,明善诚身的事了。”阳明此说,亦从心即理上来。盖惟其谓心即理。故全乎其心,即更无欠缺。非如谓理在心外者,心仅有其灵明,必格尽天下之物,乃于理无不尽,而克当圣之目也。(阳明又曰:“良知人人皆有,圣人只是保全,无些子障蔽。兢兢业业,亹亹翼翼,自然不息,便也是学。只是生的分数多,所以谓之生知安行。众人自孩提之童,莫不完具此知。只是障蔽多。然本体之知,自难泯息。虽问学克治,也只凭他。只是学的分数多,所以谓之学知,利行。”)

阳明与程朱之异,乃时会为之,不必存入主出奴之见也。盖自周子发明“以主静立人极”,而人生之趋向始定。程子继之,发明“涵养须用敬,进学在致知”,而求静之方始明。夫所谓静者,即今所谓合理而已。人如何而能合理?第一,当求理无不明。第二,当求既明理,又不致与之相违。由前之说,所谓进学在致知;由后之说,则所谓涵养须用敬也。求合理之初步,自只说得到如此。逮其行之既久,然后知事物当然之理,虽若在于外物,实则具于吾心。理有不明,实由心之受蔽。欲求明理,亦当于心上用功;正不必将进学涵养,分为两事也。此非程朱之说,行之者众,体验益深,不能见到。故使阳明而生程朱之时,未必不持程朱之说;使程朱而生阳明之时,亦未必不持阳明之说。为学如行修途,后人之所行,固皆继前人而进也。此理非阳明所不知。顾乃自撰《朱子晚年定论》,以治人口实。则以是时朱子之学方盛行,说与朱子相违,不易为人所信,故借此以警觉世人。且阳明理学家,非考据家;岁月先后,考核未精,固亦不足为阳明病也(《朱子晚年定论》者,阳明龙场悟后之作。辑朱子文三十四篇,皆与己说相合者。谓朱子晚年之论如此;《四书集注》、《或问》等,其中年未定之论也。当时罗整庵即诒书辩之,谓所取朱子《与何叔京书》四通,何实卒于淳熙乙未,后二年丁酉,而《论孟集注》始成。后陈建撰《学蔀通辨》,取朱子之说,一一考核其岁月,而阳明之误益见矣。然阳明答整庵书,亦已自承岁月先后,考之未精;谓意在委曲调停,不得已而为此也。〇罗整庵,名钦顺,字允升,泰和人。陈建,字廷肇,号清澜,东莞人)。

王门诸子

黄梨洲曰:“阳明之学:始泛滥于辞章。继而遍读考亭之书,循序格物。顾物理、吾心,终判为二,无所得入。于是出入于佛老者久之。及至居夷处困,动心忍性。因念圣人处此,更有何道?忽悟格物致知之旨,圣人之道,吾性自足,不假外求。其学凡三变而始得其门。自此以后,尽去枝叶,一意本原。以默坐澄心为学的。有未发之中,始能有发而中节之和。视听言动,大率以收敛为主,发散是不得已。江右以后,专提‘致良知’三字。默不假坐,心不待澄。不习不虑,出之自有天则。盖良知即是未发之中,此知之前,更无未发。良知即是中节之和,此知之后,更无已发。此知自能收敛,不须更主于收敛。此知自能发散,不须更期于发散。收敛者,感之体,静而动也;发散者,寂之用,动而静也。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无有二也。居越以后,所操益熟,所得益化。时时知是知非,时时无是无非。开口便得本心,更无假借凑泊。如赤日当空,而万象毕照。是学成之后,又有此三变也。”阳明江右以后境界,乃佛家所谓中道,非学者所可骤几。其自言教人之法则曰:“吾昔居滁时,见诸生多务知解,无益于得,姑教之静坐。一时窥见光景,颇收近效。久之,渐有喜静厌动,流入枯槁之病。故迩来只说致良知。良知明白,随你去静处体悟也好,随你去事上磨炼也好。良知本体,原是无动无静的。”良知本体,既无动无静,即不当更有动静之分。动静之分且无,更何有于偏主?然后来学者,似皆不能无所偏。则以中道非夫人所能;各因其性之所近,而其用力之方有不同,其所得遂有不同也。

阳明之学,首传于浙中。浙中王门,以绪山、龙溪为眉目。而二子之学,即有异同。具见于《传习录》及龙溪之《天泉证道记》。此事为王门一重公案。为阳明之学者议论颇多。今略述其事如下:

同类推荐
  • 中华成语故事(第八卷)

    中华成语故事(第八卷)

    本书辑录古典文学语言的精华,它言简意赅;形象生动,成语故事则让儿童在妙趣无穷的故事中熟知一定的成语。从而对学习语言产生浓厚的兴趣,对儿童丰富词汇、增长知识大有益处。科学研究表明儿童在学龄前及小学低年级这一阶段是知识启蒙,道德启蒙的最佳时期,这些内容健康,浅易显懂的成语故事,必将会使儿童终身受益。
  • 中国文化博览1

    中国文化博览1

    本书可以帮助青少年朋友了解中国悠久的历史,了解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百折百挠的发展历程,了解各族人民对人类文明的卓越贡献,了解先辈们崇高的民族精神、民族气节和高尚的道德情操,了解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 中国四大玉石

    中国四大玉石

    博大精深的玉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近万年的发展演变过程中逐步形成的。独特的玉石文化保持着及其旺盛的生命力,同时被赋予了越来越多的文化内涵,其影响是世界上任何文化都难以比拟的,其地位在中国人心中也是不可低估的。中国玉器以其7000年的历史,与中国的瓷器和丝绸一样,成为我国古老文化的重要标志之一,在全世界都享有很高的盛誉,堪称东方艺术。《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中国四大玉石》全面介绍了和田玉、岫岩玉、独山玉、绿松石四大玉石的文化故事。
  • 援疆干部看哈密

    援疆干部看哈密

    如同候鸟,如同大雁,在共和国的版图上,以哈密为原点,一批批广东、河南援疆干部从南方,从中原,落脚在东天山脚下。从1998年开始,十五年间,换了无数的队员,但以哈密为终点的雁行,从未中断;以哈密发展为己任的援疆工作,接力向前。人过留名。如今的哈密大地,随处可见援疆的丰碑;哈密的各族群众,正在品尝着援疆事业结出的硕果。雁过留声。结集在这本散文集中的文章,是援疆干部在援疆事业之余,写下的喜怒哀乐,唱出的游子心声。援疆干部的散文,或高亢,或婉转;或热情澎湃,或哲思缜密,所倾诉的对象只有一个——哈密!
  • 常用熟语典故探源

    常用熟语典故探源

    本书以问答形式阐述常用语的渊源问题。把一些“随口能说,一听就懂,深问不知为什么”的问题,追根溯源,一一作答,把它的来龙去脉及其典故所在介绍给读者。文字通俗易懂,知识性、趣味性和可读性较强,能给读者打开智慧的大门,带来新的启示与帮助。
热门推荐
  • 护妻狂魔

    护妻狂魔

    骆晖帮苏薄重回娱乐圈之后,他悲伤的发现她陪他的时间更少了。特么自己做的孽还得自己收啊!特么手贱!早知道就不帮了,骆总吃着剩饭剩菜,泪目ing……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落夏,捡回来个大总裁

    落夏,捡回来个大总裁

    从小到大,就没有顺利过。母亲把她给抛弃了,扔到了远房姑姑家。不知道是不是上天的恩赐,她,洛紫缤,人生之中,第一次捡到一个——人,还是有着自闭症患者的人。大冰块算什么,到了她洛紫缤的手里,照样得拜倒。可是他还没对自己动心,自己却先沦陷,一次次的误会,让她绝望离开。一场车祸,她失了所有的记忆。紫缤,一直是你追我,这次我来追你。
  • 重生空间之农家有喜

    重生空间之农家有喜

    真是流年不利啊~在家吃西瓜也能把自己噎死的有喜mm成为了穿越大军的一员。我有空间我怕谁,种花种菜养养鱼绝世药材随手就有。发家致富不会累.那谁,你你你你要干嘛?夫人,本王为你保驾护航,来吧,别客气。。。。片段一:王爷,夫人去做老鸨了。来人更衣,本王要去逛青楼。片段二:王爷,夫人要撬人墙角了。一阵风吹过。夫人,本王的墙角免费送上给你撬……(本文绝对一对一宠文,亲们放心入坑!)
  • 梦界录

    梦界录

    现实中的画面貌似在以前的梦里出现过,每个人似乎都有这种经历;或许科学早已给出了解释,但那就是真相吗?江沉梵,平凡的大学生,他原以为自己会无忧地度过大学时光;然而机缘巧合之下,一局英雄联盟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解梦局,这一个属于人类超自然范畴的组织找上了他。A级解梦者高萌,引领他进入另一个风云诡谲的世界。解梦者的使命是解梦,潜入他人的梦境里,引导梦境向最为正确的方向发展,防止犯罪的发生。凡事皆有对立面。泯灭局则主张将世界格式化,泯灭者潜入他人梦境里引导做梦者犯罪并让他们饱尝权利欲,往往从而在现实里诱发犯罪。毫无预料的,江沉梵就这样来到解梦局与泯灭局对立的世界……
  • 黑天使的爱

    黑天使的爱

    繁花似锦,年华似水,转瞬即逝最美的年华遇见最好的你!本书已换名字,永远的爱恋
  • 吸氧的麻雀

    吸氧的麻雀

    一部个人诗歌集,大多是个人对生活的感悟,愿用诗歌走进你我的生活。
  • History Of The Britons

    History Of The Briton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超级购物车

    超级购物车

    秦昊一个三无小潘浚因在某京汪给女友买了个爱疯7手机被甩。殊不知一条开启人生逆袭的大门已经打开,从此获得超级购物车。仙女成客服,仙器灵丹靠积分就能换?摸着下巴,秦昊最终将貂蝉放进了购物车。本书不追求文学快餐,过度装逼打脸,只求踏踏实实让猪脚在各种打击中成长,最后成就非凡人生。
  • 酒神隐纹

    酒神隐纹

    这个世界有穿着道袍的道士开着飞船,有背着长剑的剑客提着智能电脑。你可以看到白衣胜雪的女侠在台上热唱小苹果,也可以看到某人用一招降龙十八掌打飞了一架飞船,顺手还用吸星大法抽干了一个外星人。科技与仙侠结合,这很矛盾,也不矛盾。可是,谁都不知道,如此强大的人类会被神秘外星种族打的处处败退,甚至连母星地球都难以保卫。在那一切发生之前,班级吊车尾被未来酒神夺魄,美酒唤醒身上纹身,纹身带来无尽力量。在这个科技与仙侠的世界里,且看花无间笑尽一杯酒,杀人都市中,事了拂衣去,只闻酒留香。附录1:别点进来,真的,别点进来看。谁进来看我跟谁急!附录2:附录一是骗人的!
  • 踮脚调支圆梦曲

    踮脚调支圆梦曲

    青春正能量,喜欢就收藏。本书讲述韩婷,王思纯,袁媛,李露四个女孩的青葱岁月,主打唯美,励志,向上,暖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