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795800000065

第65章 理学纲要(17)

刘蕺山曰:“世言上等资质人,宜从陆子之学;下等资质人,宜从朱子之学。吾谓不然。惟上等资质,然后可学朱子。以其胸中已有个本领,去做零碎工夫,条分缕析,亦自无碍。若下等资质,必须识得道在吾心,不假外求,有了本领,方去为学。不然,只是向外驰求,误却一生矣。”又曰:“大抵诸儒之见,或同或异,多系转相偏矫,因病立方。尽是权教。至于反身力践之间,未尝不同归一路。”黄梨洲《明儒学案发凡》曰:“学问之道,以各人自用得著者为真。凡倚门傍户,依样葫芦者,非流俗之士,则经生之业也。此编所刊,有一偏之见,有相反之论。学者于其不同处,正宜着眼理会。所谓一本而万殊也。以水济水,岂是学问?”此数条,皆足为争朱陆异同者,痛下针砭。

象山之学,当以慈湖为嫡传。而其流弊,亦自慈湖而起。象山常说颜子克己之学。其所谓克己者,非如常人,谓克去利害愤欲之私也。乃谓于意念起时,将来克去。意念克去,则还吾心体之本然。此心本广大无边,纯粹至善。功力至此,则得其一,万事毕矣。慈湖尝撰《己易》,谓天地万物皆一道,道即易,易即吾心。(大旨谓“天者吾性中之象,地者吾性中之形。在天成象,在地成形,皆吾之所为也。坤者,乾之两者也;其他六卦,乾之错综者也。故举天下非有二物”)此即象山“宇宙内事,皆己分内事;己分内事,乃宇宙内事”之说也。又谓人当以天地为己,不当以耳目鼻口为己,此则克去己私之本。盖人与道本一,(道与天地万物为一)所以隔之者乃私意,而私意由形体而起也(由我而起)。职是故,慈湖之学,以“不起意”为宗。所谓意者?慈湖谓其状不可胜穷。“穷日之力,穷年之力,纵说横说,广说备说,不可得而尽。”要之由己而起者皆是(以形体为己之己)。然则心与意奚辨?曰:“一则为心,二则为意。直则为心,支则为意。通则为心,阻则为意。”(以天地万物为一体为心,物我相对待为意)人心本与道一,意则蔽之。故须将意克尽心体乃复见也。人之恶,何一非由意而起?苟能从此克去,则一切恶一扫而空。此诚最根本之义,亦最简易之法矣。然此语谈何容易?吾人自旦至暮,自暮至旦,刻刻不断,生息于意念之中者,既非一日;加以众生业力,相熏相染;直是意即我,我即意。一朝觉悟,而欲克去,所费功力,盖十百千万于建立事功,研求学问者而未有已也。能见及此,不过觉悟之始。自此以往,功力方将无穷。而慈湖以救当时学者沉溺于训诂词章之习,所说多在绝意明心,而不及于斩艾持守。及门弟子,遂以入门义为究竟法。偶有所见,即以为道在是,而不复加省察克治之功。后来王门之弊,亦多如是。此则自谓得心体之本然,而不知其仍息于意念之中也。(《己易》:“昏者不思而遂己,可乎?曰:正恐不能遂己。诚遂己,则不学之良能,不虑之良知,我所自有也;仁义礼知,我所自有也;万善自备也,百非自绝也;意必固我,无自而生也;虽尧、舜、禹、汤、文、武、周公、孔子,何以异于是?”此中正恐“不能遂己”一句,最须注意。〇袁絜斋称慈湖:“平生践履,无一瑕玷。处闺门如对大宾,在暗室如临上帝。年登耄耋,兢兢敬谨,未尝须臾放逸。”可见其持守之严)此固学者之误,不能以咎慈湖。然慈湖立教之少偏,似亦不能辞其责矣。袁洁斋宗旨,与慈湖同。然其教人,谓“心明则本立”,又谓“当精思以得之,兢业以守之”,似较慈湖为周备也。

浙学

理学何学也?谈心说性,初不切于实际,而其徒自视甚高。世之言学问者,苟其所言,与理学家小有出入,则理学家必斥为俗学,与之斤斤争辩。其所争者,不过毫厘之微,而其徒视之,不翅丘山之重。此果何义哉?果其别有所见欤?抑实无所有,而姑枵然以自大也?

随事应付,常人本自能之。哲学家所以异于常人者,乃在每一问题,必追究到底,而不肯作就事论事之语。此义前已言之。理学亦一种哲学也。故理学之异于寻常学问者,在于彻底。(以一种学问与寻常人较,则寻常人之所言,恒不彻底,而学问家之所言,恒较彻底;以寻常学问与哲学较,则寻常学问之所言,恒不彻底,而哲学家之所言,恒较彻底。故以寻常人与言学问者较,犹以寻常学问与哲学较也)彻底即追究到底之谓也。理学家就宇宙间事物,追究到底,而得其不易之则焉,即其所谓理也。此理也,自理学家言之:则亘古今而不变,通世界而无二。大之至于书契所不能纪,巧历所不能穷,而莫之能外;小之至于耳目所不能听睹,心思所不能想象,而亦不能不由。天下事由之则是,背之则非。一切学问议论,与此合者,看似迂曲,实甚迳捷;看似背谬,实极得当。而不然者,则皆似是而非;由之虽可得近功,而隐祸实已伏于其后者也。是则所谓俗学也已(理学家曰:言天理而不能用诸人事,是谓虚无,是为异学。言人事而不本之于天理,是为粗浅,是为俗学)。

职是故,理学家之行事,不求其有近功,而必求其根底上无丝毫破绽。所以贵王贱霸者以此。以一身论,亦必反诸己而无丝毫之慊,而后可以即安。否则虽功盖天下,泽被生民,犹为袭取,犹为侥幸也。(理学家所以不肯轻出身任天下事者,有二义:(一)己不正,必不能善事。朱子谓“多只要求济事。不知自身不立,事决不能成。自心若有一毫私意未尽,皆足败事”是也。(二)则论至精微处,天下至当不易之理,如几何学之只有一点。此一点稍偏即不是,即必有后祸。而有心为善,即已偏而与此点离矣。邹聚所曰:“今人要做忠臣的,只倚着在忠上,便不中了。为此惊世骇俗之事,便不庸了。自圣人看,还是索隐行怪。”理学家之精神,专注于内,事事求其至当不易,故觉得出身任事之时甚难)理学家之见解如此,其言,自不能不与寻常人大异。寻常人目为迂曲、为背谬,彼正忻然而笑,以世人为未足与议也。

理学家之议论,自理论言之,周亦无以为难。然天下事理,至无穷也。凡事必从根柢上做起,不容丝毫苟且,固是一理。然必先撑持目前,根柢上事,乃可徐图,亦是一理。(如谓产当公不当私,岂非正论。然专将目前社会破坏,共产之蕲望,岂遂得达?欲求共产,有时或转不得不扶翼私产矣。世界大同,岂非美事?然欲跻世界于大同,必先自强其国。若效徐偃、宋襄之为,转足为世界和平之累也)以一人言之,必自己所学,十分到家,乃可出而任事。又必事事照吾主张做去,不容有丝毫委曲,乃得免于枉尺直寻之诮,而其事亦无后灾。固是一理。然如此,则天下将永无可为之日,而吾身亦永无出而任事之时。以天下为己任者,正不容如此其拘。亦是一理。由前之说,则理学家之所以自处;由后之说,则非理学者之所以难理学家也。宋时所谓浙学者即如此。

浙学分永嘉、永康二派。永嘉一派,道源于薛艮斋,而大成于叶正则。与宋时所谓理学者,根本立异。永康一派,道源于吕东莱,变化于其弟子约及陈同甫。其所争者,则以理学家所谓天理,范围太隘,而欲扩而充之也。今略述其说如下:

薛艮斋问学于袁道洁,袁道洁问学于二程,故永嘉之学,亦出伊洛。艮斋好言礼乐兵农,而学始稍变。陈君举继之,宗旨亦与艮斋同。然不过讲求实务,期见诸施行而已(君举颇主《周官》,谓不能以王安石故,因噎废食)。于伊洛宗旨,未尝显有异同也。至叶水心出,而其说大变。水心之意,以为圣人之言,必务平实。凡幽深玄远者,皆非圣人之言。理学巨子,当推周、张、二程,其哲理皆出于《易》。故水心于《易》,力加排斥。谓惟《彖》《象》系孔子作,《十翼》不足信。而后儒讲诵,于此独多。魏晋而后,既与老庄并行,号为孔老。佛说入中国,亦附会《十翼》,于是儒释又并称。使儒与释老相杂者,皆《十翼》为之。世之好言《十翼》者,皆援儒以入释老者也。有范巽之者(名育,邠州三水人),受业于横渠,而其序《正蒙》,谓其以“六经所未载,圣人所不言者,与浮屠老子辩,实为寇盗设郛郭,助之捍御。”水心深然其说。谓浮屠之道非吾道,学者援《大传》“天地囗缊”、“通昼夜之道而知”,“不疾而速,不行而至”,子思“诚之不可掩”,孟子“大而化,圣而不可知”,而曰:吾所有之道固若是,实阳儒而阴释者也。案宋儒之论,究与《易》意合否,诚难断言。然一种学问,必有其哲学上之根据。儒亦当时显学,安得无之?如水心言,凡高深玄远之说,悉出后人附会,则孔子乃一略通世故,止能随事应付之人乎?必不然矣。

宋时有道统之说。其思想,盖远源于孟子,而近接韩退之。孟子曰:“五百年,必有王者兴,其间,必有名世者。”又曰:“由尧舜至于汤,五百有余岁。若禹、皋陶,则见而知之;若汤,则闻而知之。由汤至于文王,五百有余岁。若伊尹、莱朱,则见而知之;若文王,则闻而知之。由文王至于孔子,五百有余岁。若大公望、散宜生,则见而知之;若孔子,则闻而知之。由孔子而来,至于今,百有余岁。去圣人之世,若此其未远也!近圣人之居,若此其甚也!然而无有乎尔。则亦无有乎尔。”孟子屡言愿学孔子。又曰:“予未得为孔子徒也,予私淑诸人也。”又曰:“由周而来,七百有余岁矣。以其数,则过矣!以其时考之,则可矣!夫天,未欲平治天下也;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盖隐然自附于见知孔子之列,而以名世之任自期。韩氏《原道》曰:“吾所谓道,尧以是传之舜,舜以是传之禹,禹以是传之汤,汤以是传之文、武、周公,文、武、周公传之孔子,孔子传之孟轲。轲之死,不得其传焉。荀与杨也,择焉而不精,语焉而不详。”始以孟子继孔子。宋人以孟子受业于子思,子思受业于曾子,遂谓曾子独得孔子之传。朱子又推濂溪、二程,遥接其绪。其《沧州精舍告先圣文》,所谓“恭惟道统;万理一原,远自羲轩,集厥大成,人属玄圣。述古垂训,万世作程。三千其徒,化若时雨。维颜曾氏,传得其宗。逮思及舆,益以光大,自时厥后,口耳失真。千有余年,乃云有继。周、程授受,万理一原”者也。后人又以朱子承周、程之绪,而理学家所谓道统者以成。水心既不喜伊、洛,故亦不承其道统之说。别叙道统,自尧、舜、禹、汤、文王、周公以至孔子,而斥宋儒曾子传孔子之学,以至子思、孟轲之说为不足信。其言曰:“四科无曾子,而孔子曰参也鲁,则曾子在孔门弟子中,不为最贤。若谓孔子晚岁,独进曾子;或孔子殁后,曾子德加尊,行加修;则无明据。又孔子谓中庸之德民鲜能,而子思作《中庸》。以为遗言,则颜、闵犹无是告;以为自作,则非传也。”此等议论,看似考据精详,实亦凭臆为说。与主张曾子传孔子之道,以及子思、孟子者,同一无据。不足深论。水心之意,亦初不在此。所以必列叙道统,驳斥旧说,不过以达其崇实黜虚之见而已。水心之言曰:“孔子教颜渊: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必欲此身尝行于度数折旋之中。而曾子告孟敬子,乃以为所贵者动容貌、正颜色、出辞气三事而已。是则度数折旋,皆可忽略而不省;有司徒具其文,而礼因以废。”又曰:“《周官》言道则兼艺。《易传》,子思、孟子言道,后世于道,始有异说。益以庄、列西方之学,愈以支离。”其意可概见矣。

同类推荐
  • 天赋石嘴山

    天赋石嘴山

    石嘴山是一座古老的城市,不仅有着悠久的历史,更有着灿烂的文化。本书是《美丽石嘴山丛书》之一,是众多史志学专家智慧和心血的凝结,具有非常重要的存史、资政、教化价值的文献。
  • 每天读一点民俗文化常识

    每天读一点民俗文化常识

    本书从民族风俗、节庆庙会、楹联妙对、民居建筑、特色服饰、姓氏生肖、图腾信仰、曲苑杂技、武术舞蹈、传统技艺、坊间传说十一个方面,介绍了中国传统民俗文化常识,具有知识性、趣味性和娱乐性,让读者在轻松愉悦的阅读中领略民俗文化的独特魅力。
  • 中国传统道德论卷(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读本)

    中国传统道德论卷(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读本)

    本丛书筛选内容主要遵循以下原则要求:(1)坚持批判继承思想,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既不全盘肯定,也不全盘否定。坚持抽象继承、演绎发展、立足当代、为我所用。(2)坚持系统整体的原则。注意各历史时期分布;注意各民族的进步人物;注意各层面人物;注意人物各侧面。做到:竖看历史五千年,纵向成条线;横看美德重实践,横向不漏面。(3)坚持古为今用,为我所用原则。在发掘美德资源时,特别挖掘古代人物故事、言论,注重寻找挖掘各阶层、各民族的传统公德、通德、同德;注重人民性、民主性、进步性、发展性、普遍性、抽象性,不求全古代,不求全个体。
  • 河南人的生存之道

    河南人的生存之道

    本书本书从近现代历史上的湖南现象剖析湖南人的性格,介绍了河南人的过去和现在,一方面为河南人正名的同时,理性、全面地分析了河南人的生存、发展哲学。
  • 世界最具神奇性的探险故事(3)

    世界最具神奇性的探险故事(3)

    我的课外第一本书——震撼心灵阅读之旅经典文库,《阅读文库》编委会编。通过各种形式的故事和语言,讲述我们在成长中需要的知识。
热门推荐
  • 妃尝王爷

    妃尝王爷

    他是流月国的摄政王,权倾朝野,一言九鼎更是其他四国的噩梦。可是爱上了仅仅是来联姻的她,宠的她不要不要的。他是整个铭天大陆女子既爱慕又惧怕的邪尊,厌恶任何关于女人的东西,却独独对她例外。她是一个相府抛弃的嫡女,有朝一日,凤涅九槃,被嫁联姻,心性坚定的她却对这个危险的摄政之王动了心,似乎又爱上了霸气的邪尊,此时的她,该何去何从?可是,当某天她发现某人和某人竟然都是某人时,又是怎样的情景呢?:)本文幽默逗趣,轻松的看吧!绝无压力!!!!嘿嘿!!!!!
  • 前世的未来

    前世的未来

    有一种人,可以穿梭千年。放眼望去,前世今生,又有何人能够记得,自己的前世曾经那样黑暗。也许,和别人不同的,就在一瞬间。前世记忆的穿梭,究竟何去何从。
  • 婚姻与网事

    婚姻与网事

    生活中很多70、80后步入婚姻后,面对家庭、工作、社会生活中的各方面的压力,通常很多人选择逃避,80后的自我,70后的沉默都给家庭婚姻生活带来无法磨灭的裂痕!其中不乏借着网络来发泄自己的不满,找一个不认识的人来诉说自己不为人知的那些无奈......当然其中也有借着感情不和为借口找情人的某些人!我的这本书写的是几个女人的网事,通过她们网络聊天交友以及涉及的敏感话题为书之主题,提醒并警示着那些步入围城的11女女!当然也会给准备涉入婚姻殿堂的恋人们,使他们及时调整自己在婚姻中的心态、并扮演好自己在家庭中的新角色!
  • 异界之神之道

    异界之神之道

    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在茫茫大军面前,寥寥数人就显得无比渺小。如果谁能已一己之力抵御千军万马,就会被大家尊称为神。
  • 火影之如果忘了爱

    火影之如果忘了爱

    那啥,看看火影有错吗?有错吗?有错吗?!为虾米那么多人里就她一个悲催的穿越了啊!喂,那些什么小说里的固定模式不都是穿过去七十二般武艺样样精通的全能怪物么?为虾米只有她一个穿过去是连查克拉都木有的啊!哼哼,不过既来之则安之,这种小挫折肿么为难得了我们的腹黑少女呐!看她如何在火影世界中经历人生!无心穿越到风起云涌的火影世界,卷进一段不属于她的曲折命运,在颠覆中拥有仇恨。绊城烟沙,染指流年,她是不是真的曾经拥有爱?还是命中注定的残缺结局?她是否能够承受这一切
  • 旧人未挽:如果我们不再爱

    旧人未挽:如果我们不再爱

    多年后,他和她重逢,他拉着她,深情款款的问:“你...还爱我么?”她淡淡的望着他:“为什么爱?我们之间再也不配说爱!”他的脸色顿时变得苍白起来,“为什么...为什么不再等等我?”她的嘴角勾起一抹略带讥诮的笑,“当初怎么不这么说?你说让我走的越远越好的时候,坚决到让我惶恐。而事到如今,我只希望你能放弃我像当初我放弃你一样...”六年前,他的一个愿望让她措手不及,狼狈的离开他的世界。六年后,她的归来让他伤感的同时又多了几分坚决。那年他交付于时光的真相和爱恋,最终还是被他亲手揭开…“如果这就是我们的命运,那我会接受,但绝不放弃!”
  • 与娃娃亲抗衡

    与娃娃亲抗衡

    “娃娃亲,娃娃亲,怎么又是娃娃亲!?”她哀嚎着,她已经有喜欢的人了,怎么来了一堆娃娃亲,这一切都是什么鬼啊!真的就连小说里也没这么多娃娃亲啊!她真是醉了
  • 染血花名册

    染血花名册

    一个装饰很奢侈的大厅里,一位美妇人和一名英俊男子各抱着一个孩子,坐在沙发上,对面坐着一个人,这个人头发很长,垂到肩膀上,带着眼镜,一副书生的样子,眼里却是一片凝重。眼镜男子先发话了:“你们决定了吗?让他们来我这。”夫妇半晌没说话。男子说道:“对,快点吧,没时间了。”“好,得罪了。”眼镜男子直接一手抱住一个,身形一闪,竟是直接消失了。夫妇站在原地,说不出一个字,男子一脸忧愁,“月,对不起,你的命运只能是···”
  • 武道神级少年

    武道神级少年

    何为武道,武道巅峰,颠覆天下。何为神级,妖孽之上,方为神级。何为少年,热血冲天,一往无前。而在九天之上掉落的一个少年,横扫了天下。
  • 一胎双宝:爹地请靠边

    一胎双宝:爹地请靠边

    五年前,一场意外,清白全无,落荒而逃五年后,携双宝华丽回归,被偷拍上头条,亲生爹地来寻宝双宝曰:爹地请靠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