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684500000007

第7章

世第一法当言。有觉有观无觉有观无觉无观。问曰。何以作此论。答曰。复为止彼人意言世第一法是欲界系故。复有说者。先已说世第一法体性。已说所以。已说界未说地。今欲说故。复有说者。先虽明世第一法是色界系。色界中有三种地。有觉有观无觉有观无觉无观地。未说世第一法为在何地。今欲说故。所以者何。色界善根有在一地者。如净解脱等。有在二地者如喜等。今欲说世第一法所在地故。是以作论。世第一法。或有觉有观。乃至广说。云何有觉有观。答曰。若依有觉有观三昧。得世第一法。如未至禅初禅是也。问曰。上言依者有何义耶。答曰。或有说者。共俱生义。是依义。彼世第一法生时。相应定力故。持彼心品使不散乱。是依义也。何以知之。有成文说共俱生义是依义。如说。若依空三昧得正决定。是中即说俱生是依义。如苦法忍与空三昧相应。是共俱生依义。空三昧亦与世第一法相应。是名依义。复有说者。与次第缘义是依义。如增上忍相应三昧。与世第一法作次第缘。是名依义。评曰。即依彼地。是名依义。如是说者好。云何无觉有观。答曰。若依无觉有观三昧。得世第一法。是名无觉有观。如禅中间是也。云何无觉无观。答曰。若依无觉无观三昧。得世第一法。是名无觉无观。如二禅乃至第四禅是也。问曰。何以说世第一法在三地耶。答曰。为止并义者意故。如弥沙塞部说世第一法是有觉有观有相有势无定。是凡夫性缘有为有觉有观者。能分别故。有相者能缘故。有势者难得故。无定者。无相似心相续故。是凡夫者。凡夫身中可得故。缘有为者。缘诸行故。为止如是并义者意故。说在三地。若依未至地得正决定。彼一地见道修。一地世第一法修。若依初禅得正决定。彼二地见道修。一地世第一法修。若依禅中间得正决定。三地见道修。一地世第一法修。若依二禅得正决定。四地见道修。一地世第一法修。若依三禅得正决定。五地见道修。一地世第一法修。若依四禅得正决定。六地见道修。一地世第一法修。复有说者。若依未至禅得正决定。一地见道修。一地世第一法修。若依初禅得正决定。二地见道修。二地世第一法修。若依禅中间得正决定。三地见道修三地。世第一法修。何以故。皆是一地法故。此中有漏法。一种使所使故。此中诸善。展转为因故。二禅以上如先说。评曰。彼不应作是说。何以故。若依无觉有观三昧。得正决定。得二种世第一法。有觉有观。无觉有观。若然者则违经文。如说云何名无觉有观。若依禅中间得世第一法。是名无觉有观。如先说者好。

问曰。以何等故。见道自地他地修。非世第一法耶。答曰。或有说者。见道展转为因。非世第一法。复有说者。见道圣人身中修。以圣人身中修故。自地他地修。世第一法凡夫身中修。以凡夫身中修故。唯自地修。非他地修。复有说者。见道有三事故修。一从因生。二能作对治三能办事。从因生者。六地中展转更相为因。对治者。若对治断一地欲。余地亦名对治。断办事者。如一地事办。余地亦办。世第一法。不从因生者。不展转为因故。非对治者。不断结故。不办事者。非如圣道能办事故。修道亦以此三事故。自地他地修。彼亦展转为因。如法智断欲界结。比智亦修。彼比智非欲界对治道。法智现前时。亦名修亦名对治。办事者。如第四禅地苦智修。如初禅地亦修。如初禅地道办事。第四禅地道亦办。如第四禅地道办事。初禅地亦办。复有说者。无漏法所作异。有漏法所作异。所以者何。世第一法。为爱所系。无漏法者。不为爱所系。复有说者。世第一法。有垢有过患。杂毒滓浊。是以不他地自地修。见道无垢无过。不杂毒不滓浊。是以自地他地修。复有说者。世第一法。在界为界所系在地为地所系。无漏法。在界在地。不为界地所系。复有说者。世第一法。在身有系。无漏法在身不系。复有说者。世第一法。必生报。无漏法不生报。问曰。同是有漏。以何等故。见道边等智。自地他地修。非世第一法耶。答曰。或有说者。见道边等智。不用功而得。以见道力故修。如见道力。能自地他地修。彼见道边等智亦修。世第一法大功力得。是以唯自地修。非他地修。复有说者。见道边等智。是见道眷属。常不相离。如见道自地他地修彼亦如是。世第一法。非见道。眷属相离。是以唯自地修。非他地修。复有说者。见道边等智。坚信坚法。身中可得。若起上地。法现在前。下地便修。世第一法。凡夫身中可得。一切凡夫。不能修于他地。问曰。以何等故。上地见道现在前时下地修。下地见道。

现在前时上地不修耶。答曰。或有说者。上地法胜。若现在前时。下地则修。下地法劣。现在前时。不修上地。犹如胜人不造诣劣人。劣人则应造诣胜人。彼亦如是。复有说者。若依上地。得正决定。下地诸法。先已得故。是以故修。若依下地得正决定。上地诸法或得不得。是以不修。复有说者。上地诸法从下地因生。下地诸法不从上地因生。是以不修。复有说者。下地法不能对治上地。上地法能对治下地。以不对治故是以不修。复有说者。若依上地得正决定。尔时离下地欲故。是以修。若依下地得正决定。上地或离欲或不离欲。设使离欲。于上地法不得自在。设得自在。应即上地得正决定而不能得。是以知不自在。复有说者。下地法摄属上地。是以故修。上地法不摄属下地。是以不修。复有说者。犹如六种守护法故。三十三天。为备阿修罗故。安六种守护。一依水住龙。二杵手神。三持花鬘神。四常放逸神。

五四天王。六三十三天。若依水住龙。能坏阿修罗者余五无事。而水住龙若不能。杵手神助。余四无事而住。若二不胜持花鬘神助。余三无事而住。若三不胜放逸神助。余二无事而住。若四不胜四天王助。余一无事而住。若五不胜三十三天助。帝释无事而住。彼若不胜尔时帝释躬身自出。执金刚杵雨金刚雹。时阿修罗众即时退散。如是见道断结对治。在六地中。若依未至得正决定。即彼地见道断。见道所断结。其余五地无事而住。若依初禅得正决定。上地则无事而住。未至禅得修。亦随顺初禅。若依中间二禅三禅亦如是。若依四禅得正决定。彼四禅中见道断。见道所断结。下地得修。亦随顺第四禅。复有说者。犹如山陂有六重池次第而下。其在上池次流于下。下池不能逆流于上。如是上地无漏流注下地。是以故修。下地无漏不能流注上地。是以不修。问曰。世第一法颇有觉非有观耶。有观非有觉耶。亦有觉有观耶。非有觉非有观耶。答曰。有。云何有觉非有观耶。答曰。如未至禅初禅觉。相应观是也。所以者何。观不相应故。云何有观非有觉。答曰。觉诸中间禅观相应法。云何有觉有观。答曰。如未至禅初禅。除其觉观。余相应法所谓十大地。十善大地及心。云何非有觉非有观。答曰。谓中间禅观。诸余觉观不相应法。如二禅三禅四禅相应法及色心不相应行。问曰。颇世第一法。非有觉有观。非无觉有观。非无觉无观耶。答曰。有。如未至禅初禅地观。彼非有觉有观。所以者何。如说。云何觉观相应法。答曰。若法与觉观相应。彼观唯与觉相应。不与观相应。云何非无觉有观。答曰。观所以者何。如说。云何无觉有观相应法。答曰。若法不与觉相应与观相应法。彼观唯与觉相应。不与观相应。云何非无觉无观。答曰。观。所以者何。如说。云何无觉无观相应法。答曰。若法不与觉观相应。彼观虽不与观相应。与觉相应。问曰。颇世第一法。非与有觉有观相应。非不是观耶。答曰。有。禅中间观。彼不与觉观相应。非不是观。问曰。颇世第一法。有觉有观地非觉唯观耶。答曰。有。在未至及初禅地觉唯与观相应非觉。问曰。颇世第一法。在无觉有观地。非觉非观相应耶。答曰。有。禅中间观。问曰。颇世第一法。在有觉有观地亦有觉有观无觉有观无觉无观耶。答曰。有。云何有觉有观。如未至禅及初禅地觉观相应法。云何无觉有观。即彼觉是也。云何无觉无观。即彼色心不相应行是也。问曰。颇世第一法。在无觉有观地无觉有观无觉无观耶。答曰。有。云何无觉有观。如禅中间无觉有观相应法是。云何无觉无观耶。彼观色心不相应行。世第一法。当言乐根相应。乃至广说。问曰。何故作此论。答曰。先已说世第一法体性所以界地。未说相应。今欲说故。复有说者。先已说世第一法在三地。未说在六地。今欲以根明六地义。分明了了。如观掌中阿摩勒果。云何世第一法乐根相应。答曰。若依第三禅得世第一法。何者乐根相应。何者非乐根相应。答曰。除乐根。诸余乐根相应法。何者不相应。答曰。乐根色心不相应行。云何喜根相应。答曰。若依初禅二禅。得世第一法。此中谁与相应。谁不与相应。除喜根。诸余喜根相应法。谁不与相应。喜根色心不相应行。云何舍根相应。答曰。若依未至禅第四禅。得世第一法是也。问曰。何以不说禅中间耶。答曰。应作是说。若依未至中间禅第四禅。得世第一法。而不尔者有何义。答曰。中间禅通名未至。是中谁与相应。谁不与相应。谁与相应。除舍根诸余舍根相应法。谁不与相应。舍根色心不相应行。颇有世第一法。不与喜根乐根舍根相应耶。答曰。有。色心不相应行。颇有相应法而不与世第一法相应耶。答曰。有。即三根体是也。世第一法。当言一心为多心。乃至广说。问曰。何以作此论。答曰。先已说世第一法体性。已说所以。已说界。已说地。已说根相应。未说现在前。今欲说故。或有说者。言世第一法是相续现前。为止彼人如是意。欲显世第一法现在前一刹那故。或有说者。先说诸心心数法次第得正决定。或谓有心心数法多彼刹那亦多。为决定此义故。而作此论。复有说者。相续有三种。一时相续。二生相续。三相似相续。或谓无二相续。唯有相似相续。如弥沙塞部所说。为止彼人意故。而作此论。世第一法。当言一心为众多心。答曰。当言一心。不当言众多心。问曰。如世第一法现在前。未来心心数法修。亦名世第一法。此中何以不说。答曰。彼亦应说而不说者。当知此义是有余之说。如有余义。简略义亦如是。复有说者。彼未来者属现在。若说现世当知亦说未来。复有说者。若能与次第缘。是中说之。如是义应如先以次第说。问曰。以何等故。世第一法当言一心。应说所以。不但以言故。此义便立。答曰。此心心法。次第便不起。世间有漏心唯生。无漏苦法忍相应心。若当起者无有是处。为分别故。设使起者。若小若相似若胜。若当小者。不能得正决定。所以者何。不以衰退。未成道得正决定。应以胜进势力道得正决定。若相似者。亦不能得正决定。所以者何。先不以此道得正决定。如初刹那。后刹那亦尔。如初刹那。留难停住不得正决定。后众多刹那。亦留难停住不得正决定。如初刹那不能取圣道。后众多刹那亦不能取圣道。问曰。若然者修道中。若以下心。亦不能取圣道。答曰。见道异本曾得道异。若当胜者。亦不能得正决定。所以者何。前者则非世第一法。问曰。若非者为是何法。答曰。是增上忍。后是世第一法。问曰。以何等故修道中若相似若小。能与无漏作次第。见道唯胜。答曰。修道是本曾得道不多用功力。而现在前。是以若相似若小。能作次第。见道是未曾得道。多用功力乃现在前。是以必用。胜者世第一法。于世第一法因威势。因者共生因。相应因。相似因。三因者是总说义。若别说者。过去于过去。二因相应共生。过去于未来一相似因。未来于未来。二因相应共生。现在于现在二因相应共生。现在于未来一相似因。不障碍生得法。是威势缘。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养肾补肾小百科

    养肾补肾小百科

    中医学认为,肾为先天之本,是身体的" 老本",如果只使用而不保养,肾就有可能出现各种虚证,这时就需要我们及时调补,补足肾气。本书立足于中医学之上,除了介绍补肾的相关理论知识外,还从饮食、运动、物理疗法等出发,明确提出最有效的补肾方案,让你一步到位,辨证施治,远离肾虚的烦恼。
  • 相思谋:妃常难娶

    相思谋:妃常难娶

    某日某王府张灯结彩,婚礼进行时,突然不知从哪冒出来一个小孩,对着新郎道:“爹爹,今天您的大婚之喜,娘亲让我来还一样东西。”说完提着手中的玉佩在新郎面前晃悠。此话一出,一府宾客哗然,然当大家看清这小孩与新郎如一个模子刻出来的面容时,顿时石化。此时某屋顶,一个绝色女子不耐烦的声音响起:“儿子,事情办完了我们走,别在那磨矶,耽误时间。”新郎一看屋顶上的女子,当下怒火攻心,扔下新娘就往女子所在的方向扑去,吼道:“女人,你给本王站住。”一场爱与被爱的追逐正式开始、、、、、、、
  • 玉影月幻

    玉影月幻

    赵国,统一大陆?月芜宫,修仙你最强?紫惜,你不当我的人?本将军说,不行!
  • 29岁

    29岁

    苏永松,天使和吸血鬼的混血儿。血脉苏醒前,是个29岁的单身纯情处男,于29岁那年遭遇桃花劫,先后遇到霸道总裁,少女杀手,纯情学妹,甚至是前任,上演了一场现实版的“围城”。
  • 山至数

    山至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魔域临世

    魔域临世

    天莱大陆,这里存在着人类与各个种族之间的不协调。奇迹之子,克纳兹,因其拥有强大之力,成为人类帝国军队中重要的一员。他,冷漠而又多情,有着超凡的力量和庞大的势力,在人类与异族的斗争之中拼上自己最后一份力量,决定要拯救人类。面对着与异族的战斗,人类反而出现了内部的矛盾。内忧外患之间,克纳兹陷入了矛盾,并且遭受到帝国部分势力和敌国内外夹攻,困难重重。为了解决这一切,为了保护自己的妻子孩子,他明白了一个道理。那就是力量!只有力量才能解决这一切!
  • 莱斯四公主PK四王子

    莱斯四公主PK四王子

    在某酒会上。“凌洛姐,你快看有大帅哥!!!”伊小曼不断的的摇着宫凌洛的胳膊(此女已疯)宫凌洛淡定的说“我对帅哥没兴趣。”转而一视,不远处真的存在四位帅哥哥,“姐妹们,目标帅哥,上啊!!!”“‘安雅,凌洛哥,病了吗?”颜夕,“Idon'tknow(我不知道)”黛安雅摇摇头,“姐妹们,打个赌好不好?看谁先抱得帅哥归”宫凌洛,“不错,让我们加油吧,四大校草我们来啦!!!”
  • 农民大崛起

    农民大崛起

    被豪门所逼迫,不得已回到乡下的李贤,却时刻想着如何崛起,然后走到她的面前……无意间得到一款软件,让他得以与万界做买卖,而李贤利用这一点优势,开始了崛起的征途……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御赐悍妃

    御赐悍妃

    文邹邹本就不是个文绉绉的人儿,从小到大从未吃过一丁点儿亏,可没想到天外有天,人外有人,她竟穿越到了一个更有脾气的女子身上,醒来就处于一片斥责声中。打得小妾流产。强行给看上她家王爷的小姐配人。帮自家小厮跟皇子抢人。哪有一点王妃的样子简直就一恶霸流氓。面对口诛笔伐文邹邹淡然笑笑:与你何干!她不管之前的她做过什么,可要是有人觉得她名声臭就把社么脏水都往她身上泼,那就别怪她不客气了。“王爷您快管管王妃吧,再这样下去,王府的名声就没啦!”“本王什么时候有名声了?王妃想做什么就去做,宋家最近看着挺不顺眼,让王妃一道儿收拾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