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安十年,十五岁的萧衡婉已经出落得明媚鲜妍了,她倒是个喜欢附庸风雅的女子,于是每月十五都会换了素衣,去城西落流亭中文人墨客聚集之地瞅瞅。其实……她哪有这样的耐性,说穿了,不过就是找个借口能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罢了,要晓得在宫中呆久了,会疯的。
不过每一次都是遮着面纱的,倒不是觉得自己有多少倾国倾城,只是想着两年前的断头台上,见过她的人也不少,万一遇上了偏激之人,要好好教训教训这个不忠不孝的女子,惹了事端不说,日后再想要出宫玩耍,只怕父皇母后又要叨叨了。
因着她的身份特殊,她在宫中虽是胡作非为蛮不讲理,时不时想出各种法子欺负小太监小宫女的,但齐帝萧宗烈却是宠极了这个失而复得女儿,对外只是将她活生生瞎掰成了一个知书达理大方谦顺的贤德帝姬。
萧衡婉一身素雅白衣,粉黛未施,一双明媚的眸子恍若星子一般耀人,真真是个明艳的小娇娥子。这一回,她依旧是如同寻常时候一样,独自坐在落流亭边上的青石上,佯装作清雅地听听这些公子们说说近日国事天下事。
“荒谬,美人?就这样的女子也能算是我大齐的国色?依本公子看,顶多就是个祸国的妖精!”
正恍惚地看着溪水绕亭而过,瞄着里头是否有活物,忽然被那高亢的愤怒声一惊,萧衡婉捏着帕子的手倏地一紧,秀丽的眉也不自觉地蹙着,身侧的宫婢瞧着她颜色不对,赶紧低头道:“公主,这些公子哥都是些养尊处优的富家贵胄,说起话来就和孩童似的,不知轻重的。”
萧衡婉淡淡地“哦”了一声,但面上却丝毫没有打算放置不管的意思,就连身边的宫婢都听出来了那话是在针对她,她向来自诩聪明绝顶,如何会听不出其中意味儿。
旁边的几个公子神态各异,大多是摇头不谈,如今齐主最宠爱的就是那安平公主,何必多说引火上身呢?
一锦衣少年起身道:“今日只谈风月之事,孟兄何必如此较真,不过那个女人确实是极美的,在下可以证明,并非是几位公子信口胡诌,听见过的人说确实是有殊色,数一句倾国佳人并不为过啊!”
他正陶醉着,方才大声说话的男子呵笑着转过身,拿了一杯淡酒在手里把玩着,萧衡婉与他是平行而坐的,他的面前正好横着几缕桃枝,她瞧不真切他的容颜,只是隐约看出,不远处的男子皮肤白皙,面部有棱有角的,长得应该不丑,兴许就是个阴柔的小白脸。
那男子俊眉微挑,唇角衔着一抹让人看不真切的邪魅笑容,尔后,他举止雍容地放下了手中的杯盏,“国主为了一己私欲,留下了祸国妖女,这……还不值得较真,莫不是要等到哪一天齐国都亡了才来较真?”
“公子言重了吧!”萧衡婉终于忍不住了,心急火燎地打断了男子的话,她深呼一口气,压住自己心里头的愤怒,薄唇微扬,愣生生地挤出了一抹和善的笑,温吞吞地继续说道,“天下局势,成王败寇,又岂是一个尚未长成的女子所能左右的,这位公子可真是会说笑。”
“自古以来,狐媚惑主的女子并不少见,红颜祸水这个词在哪个年龄的女人身上都是试用的,姑娘又何必为那众人唾弃的女子说话,凭空惹来一身骚?更何况……那件事才过去短短的三年而已,当年坊间传扬地绘声绘色,李氏女如何一女挑众男,与废太子酒池肉林大行云雨之事,若是姑娘不信……”男子看都没看她一眼,言辞虽不客气,但面上却并无太大波澜。只是他半低着头,旁人并没有留心到他的表情。
萧衡婉气哄哄地转过眸子:“众人唾弃?如今在广陵还有人敢唾弃她么?”
“嗯,说得不错,在台面上,确实没有多少人敢唾弃她,毕竟在台面上说那般羞人耻辱的事,的确是有些不雅的,可身份再尊贵,也封不住天下人的悠悠众口。更何况,她永远也洗不干净身体的肮脏。”男子一字一句铿锵有力地说完。
萧衡婉冷笑了一声,尔后拍了拍手,起身拍了拍自己的衣衫,缓步上前,在他面前站定,男子依旧是狂妄地头都没有抬起来,萧衡婉轻哼了一口气,“公子如此胆魄,小女子佩服,可否告知姓名?”
她心中暗忖着,回头非得整死这个狂放公子不可。
男子十分随意地呼了一口气,颇有些不羁地起身,“孟岩,家中排行老十,人都叫我孟十公子。”随后,他侧腰在她耳边低低地说道:“哦,对了,方才还有句话没有说完,若是姑娘不信,大可去城东的摊子上看看,可有不少关于公主殿下的密戏春宫图!”
说罢,头也不回地就管自己离开了。
“他一直都是这么狂的么?”萧衡婉身边的宫婢不屑地询问着身畔的公子。
那些公子瞅着婢子都是这样端庄秀丽的容颜,那一身素衣身段窈窕的女子,面容下不晓得藏着怎样一张倾城倾国的脸。遂半带讨好地说道:“孟十公子,是这月初才到落流亭的,他文采非凡,然举止猖狂,无人知晓他的背景。”
萧衡婉直瞅着那孟岩离开的背影,一想到他方才诋毁自己的那些话,就浑身不舒坦,狠狠地一跺脚,却不想脚一滑,整个人都朝着后面倒了下去,宫婢惊得一口“公主”叫了出来,幸好有眼疾手快的人搀住了萧衡婉,这一拉一扯的,她面上的纱巾也被扯落了下来……
她眉眼一动,没有丝毫做作,却已经是媚态百生,那搀扶着她的公子整个人都傻住了,如此佳人,只该存在于书画之中,亦或者,是那仙宫的仙子错落了凡尘。
萧衡婉一把推开这公子,气冲冲回宫,她压根就没什么闲心思来顾及旁人了。
而她不晓得的是,身后的公子紧紧锁着她的背影,唏嘘一声,“若是能得这样的女子青睐,死也是甘愿了。”怪不得废太子能为了她荒废政务做出那般荒唐的事情来,也怪不得当今陛下不顾天下人的流言也要将这个女儿护起来,这般可人,换了谁都想要将她宠在心间的吧!
自此日之后,安平公主的美貌便传开了,不计其数的文人墨客为这位倾国佳人作词写诗,有思慕,有惋惜,有怜悯,还有表达自己思乡之情,怀才不遇等等的,总之安平公主成了当时文人的火热素材,后世还载入书中,将这一诗词流派称之为公主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