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上李夫子没说话,只是点头示意,李雅荷见众人都望着自己,心中十分骄傲,她可是京城第一才女。上官攸宁,等下就让你丢脸!
李雅荷在众人的期待的目光中徐徐道念道:“
江林多秀发,云日复相鲜。
征路那逢此,春心益渺然。
兴来只自得,佳处莫能传。
薄暮津亭下,余花满客船。”
念完骄傲的瞪了一眼上官攸宁,等待夫子评价。
“春心益渺然,尚可!”李夫子扶着八字胡点头道。
听到夫子的话,李雅荷行李兴奋的坐下。夫子治学严谨,学识广博。他很少称赞别人的诗作。能得“尚可”二字,已经很好了!
有人开头,接下来,大家纷纷起身赋诗。其后夫子或不发一言,或只是微微点头,或者摇头。竟不再评价一句。直到上官怿心念诗,上官攸宁见到夫子眼中的锐利变得柔和些许,似带着笑意。
最后蓝言歌也起身结结巴巴道:
“夕阳照大地,
乌鸦凄惨啼。
今夜晚风里,
多少佳人来。”
作诗后,一脸恐慌的看着夫子,台下众人纷纷捂嘴想笑。上官攸宁也没想到这家伙竟能做出此等诗句,有些好笑。
夫子恨铁不成钢的瞪了他一眼。蓝言歌才悻悻坐下,抬起袖子擦汗。
直到大家都做完,上官攸宁等到最后。不想,刚想起身,便传来李雅荷清脆挑衅的声音:
“夫子,上官攸宁还没作。她是新来的!”
李雅荷说完瞪向上官攸宁,她从父亲哪里已经知道这贱人是从边远小城来的,看她也没什么教养,必定是笔墨不通,竟张了一张勾人的脸蛋。一会儿就让大家看看她的粗陋,看谁还为那张脸蛋着迷。想到这里,一脸得意。
上官攸宁听到她提她就知道她那脑子里想的什么。不就是想让她出丑吗?猪果然是用猪脑子思考的!上官攸宁心里冷笑。面上确一副紧张的模样。
果然,那李雅荷见她如此,不禁投来鄙视。旁边那一黄衣女子也一脸的嫌恶鄙夷。
只那魏曦儿面色淡淡,不见表情。碧衣女子似乎没在意一般,只低头沉默。倒是蓝颜风和上官怿心一脸看好戏的模样,但笑不语。
夫子似乎此时才发现上官攸宁一般,锐利的目光扫射过来。上官攸宁赶忙起身,微微行礼,道:
“学生上官攸宁见过夫子。学生第一次来,作得不好,请夫子多多教导。”言语不卑不亢,谦逊有礼。
“你说吧。”夫子开口。
“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陵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上官攸宁脱口而出,声音若珠落玉盘,清脆可闻。堂下寂寂,可闻针落。
上官攸宁背的是李商隐的《乐游原》,只是这里没有古原这个地方,倒是有个古陵,据说是前朝末代皇帝陵寝。
这样改动诗意便没有问题了。
见堂上悄然无言,上官攸宁抬头,见夫子怔怔地看着自己,八字胡微微抖动。不知何意。
转头看上官怿心,见起眼神飘远,似在沉思。
越过上官怿心,便看到蓝言风正对自己,俊美的脸上笑意深深,如风过丛林,不见其形。
好久,一声激动的洪钟之音响起:
“好!”
众人抬头,只见夫子正满脸激动的看着上官攸宁,那眸种不见犀利,只是深深的震惊和惊喜。八字胡微微颤动,嘴唇张张合合,在念“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闻言,上官攸宁淡笑坐下。抬头,便看到李雅荷不可思议的目光和一副仿佛吃了死老鼠的难看脸色。
上官攸宁脸上笑意退下,眸子冷冽的回瞪她一眼。
“好,好。一女子能做出此诗,真是巾帼不让须眉!天下第一才女当汝是!哈哈哈哈!好!好!”李夫子继续夸道。
闻言,李雅荷目瞪口呆,天下第一才女?自己这京城第一才女以后不就也被她取代了?可恶!上官攸宁!走着瞧!
李雅荷心中怒火中烧,便欲起身辩驳,转头看到魏曦儿向自己摇头。才忍着作罢。只是一口气憋在心里,一张脸煞是难看。
“好!今日课就上到这里。都散了吧。”说完,李夫子一阵风似得奔出屋外。留下一屋子人面面相觑!只有坐在门路口的几人听见夫子一边走一边念叨:
“我得赶紧回去写下来!妙!真是太妙了!”
夫子走了,上官攸宁便收拾书桌,也准备离开。
“宁儿,你刚才那首诗确实妙不可言!大哥我枉称京城第一才子,不想宁儿作诗竟比大哥还要精妙!天下第一才女,宁儿当之无愧啊!”上官怿心忽然转头,看着上官攸宁道。
“大哥取笑了,我的才学哪里能和大哥相比。走,我们该回去了。”上官攸宁听他如此夸奖,不禁失笑道。
两人正准备离开,不想四千金挡在了眼前。上官攸宁抬头,看到一身洋红锦衣的美艳女子。微微皱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