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公子这才看清面前的少女。眉目如画,身姿绰约。肩若削成,腰如约素。动静皆宜,聪慧狡黠。
“这位就是上官姑娘吧,上官姑娘真是蕙质兰心。聪慧异常。这花我遵照约定奉上,小姐笑纳。此外,风华公子想见姑娘一面,不知可否?”九公子言辞恳切地道。
“九公子。这花我收下了。劳烦公子带路。”上官攸宁也想见见这传说中,见过他的人一只手都能数过来的奇人,看看他到底是不是三头六臂。
上官攸宁一路跟着九公子来到珍宝斋的后苑,这里碧草青苔,植株遍地,不见花木,只闻淡淡药香混合青草的香气。
看来真是个医师。上官攸宁看着一园子的草药,有一些她认识,比如黄芪,金银花,白芷,甚至还有罂粟。但大多都是她认不出来的,不过也能猜到肯定也是一些药草。
少女一袭白衣在“百草园”中穿过,便来到前堂。
九公子在门口道:“上官姑娘请进,公子在等你了。”说完转身踏上来时的草径。
上官攸宁打量了眼前微合的房门,伸手轻推。
室内药香扑面而来,烟雾缭绕,看不清屋里的景象。
“请进吧。”温润淡雅的男声穿透云雾,仿若从云端而来。
上官攸宁抬脚向前走了几步,置身于药香烟雾笼罩之中。一身白衣纤尘不染,静静站立,看向声音的来处。
屋子陈设简单,仅一桌,一榻,两椅。只是桌右侧整个墙壁排满木质书架,上面古卷书籍整齐陈列。一纤细男子正躬身站在桌前,手拿团扇,轻轻摇动。
桌上则是一红色小炉,上置一黛色药炉。团团白色烟雾袅袅,药香氤氲,正是从那小炉里而来。
男子不再说话,静静摇扇。神情专注。上官攸宁仅能看到男子的侧面,银白的面具遮了容颜。
上官攸宁也不恼男子的无礼,静静站着等待,她明白一个人对自己喜爱的事物的专注,那种时候最不被打扰。就像她自己。
烟雾徐徐升起,慢慢蔓延,这药香不同普通中药的苦涩难耐,而是一种淡淡的甜气混合着青草的气息在屋子飘荡。上官攸宁并不讨厌。
大约过了一刻钟,男子轻轻将小罐端下,桌上早已准备好了两只白瓷小碗。药汁倾斜而下。男子重新将小罐放在红色炉子上,炉火已渐熄。
“过来尝尝。”男子淡雅如菊的嗓音仿佛在招呼老友来品尝他煮的茶一般熟稔,随意。
上官攸宁觉得自己仿佛和他早已相知相识,自然而然的走至桌前,看向小碗,只见拳头大的白瓷碗中一汪碧绿,仿佛一潭春水,绿意莹莹,煞是好看。
上官攸宁没有迟疑,轻轻端起,手触到瓷碗冰凉而透着温热的触觉,轻轻品了一口,顿觉舌齿生香,清爽舒畅,后味微微甘甜,仿佛置身在青山绿水中。
“这是我新制作的一种养颜中药茶,还没名字,你觉得它应该叫什么?”男子淡雅随意的道。
“茶质干净,茶色碧绿,茶味香甜,护肤驻颜,犹碧雪松萝可比。”上官攸宁道。
“碧雪松萝?碧雪之质,松萝之色。尚可。”男子挑眉,评价道。
上官攸宁抬头看去,面前男子一身月华白锦袍,身姿纤细若细风吹柳,修长洁白的手与他手中碧绿的茶形成鲜明的对比。男子墨发以一白玉冠高束,身姿颀长。看上去仿若不食人间烟火的神,周身一种淡淡的荧光白,给人一种温润又疏离的感觉。
男子面上覆着一银白色面具,看不到容颜,但周身的高贵优雅的气质让人能想象出他该是一副怎么绝世风华的容颜,淡雅如菊,冷清若雪。这“风华公子”,只凭外形,他是名副其实。
“今日姑娘的答案何解?”
“呵呵,难得风华公子还有不知道之事。那公子怎么知道我的答案是对的?”
“感觉。”
“……”
“何为神经?何为物质?”
“神经是一种人体感知的器官,人受伤了会疼,被火烫到会觉得热,都是感觉,这些人体的感觉就是通过神经来感受,触发的。神经简单说就一种传导工具,我们人身上遍布神经。至于物质,你可以理解为看得见的物体。凡是看得见的物体都可以称为物质。”上官攸宁解释道,她前世既不是学医,也不是学生物的,只能按自己理解的给解释了。
风华公子点点头,似乎有些明白。
“姑娘是从何处知道的这些?”男子眼中透着一抹期待。
“书上啊!”上官攸宁随口道。
“什么书?可否告知在下也想研究一番。”男子追问。
“《本草纲目》,一本医书,上面介绍了很多药草和医术。”上官攸宁继续胡诌道。
果然男子不再说话,仿佛在思考。
“在下不敢说读遍天下医书,但也涉猎甚广,如何没听说过这本医书?写书的是谁?”男子又问。
“你没看过正常,那个人叫李时珍,在你们这不出名。”
“难道不是北燕人?”
“嗯,估计是吧。”上官攸宁继续道。心里却在笑,你就是读遍四国的医书,也是找不到李时珍的!呵呵。
男子没有再继续这个话题。眸光平静,开口道:“不知姑娘如何称呼?”
“上官攸宁。”
“多谢上官姑娘指点。”男子似恭似敬道。
两人面对面静静坐着,品着碧雪松萝,一室宁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