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傅小羽城的《所有的道路都止于这片森林》
昨天小羽又送来了他的一首新诗,这首诗很长,我粗略读了一遍,这首《所有的道路都止于这片森林》,是首抒情诗,因为小羽是一位行吟诗人和职业的摇滚歌星,所以说他的诗歌的创作风格都在这一特色上。可以说,一般的诗人不具有他的个性素质的。
而他的诗歌另外一个特点,就是抒情的格调明快,口语化有棱角,几乎就是直抒胸怀,给读者的感受就很自然很亲切。
尽管这首诗在表面上的描写也很直白,但在这些跳动的诗行里,却寓其于博大的含义。而在诗的起笔他就写到了这些世界上的古老的地名:“从古罗马城邦的角斗场//从宣布诺斯艾利斯的警察局//从幼发拉底河平原上的环形神殿//从遥远的无法触及的未知茫茫宇宙的深处//从所有地方所有时间//来自所有文明的大街小巷//所有死去或活着的街道//它们在这里聚集//迷失//掩埋。”其实,作者鼓捣出这些阴阳怪气的地方,就在传递一种人的各种不同的生死关系信息,也没有特别的新鲜东西,那对写诗的人而言,不过就是一种常见的写诗手法罗列而已,很平常,但可以说这并不平淡,至少我个人是这么认为的,尽管一位诗人,也是人群里的一员,可他却能站在一个很高的角度,传达了人类的不一般生死的信息,而这样的内容,也有自己的独道的态度,或叫独道的看法,所谓独道的看法就是独道的世界观。那么,这首诗的主题立意就在无声的“迷失//掩埋”这四个字的动词上,应该说诗人写诗的功底很深,他不是那样非常浮躁的“写诗狂”,他懂得基本写诗要递进立意的写诗过程关系,所以我不得给他亮出大拇指,应该说这首诗的开笔就出手不凡。
人要没有品质,就不可能写出有品质的诗,有些人对我的这样的看法或许不同意,不过这没关系,你有你的意识,我有我的视角,谁也不代表谁,谁也无意来强加于谁,能接受你就接受,不接受就拉倒。
诗人还是在深挖这首诗的立意:“森林//永远笼罩在的氤氲中的这片森林//没有人能穿越它”这里的“氤氲”一词的含义,是潮湿的意识,这个生僻的词汇在文学作品里可常见,而诗人在这里所点到的意思是,那里没有真正的路,也没有可辨别出来的方向,如果有雾的话,就不可能有人穿越过了这片森林的,中间的段落我就不引用了,只引用后两句精彩的点睛诗句:“这片掩埋了所有道路的森林//边缘长满吐着黄花的荆棘。”你说你会写诗,你能写出这样漂亮的诗句吗?
这首诗的立意,还在像树根再向下延伸,如果他的笔触不硬朗,真是不好再深挖下去,然而,作者的意志是坚韧的,于是他的笔锋一转,就这样写道:“四面八方的人潮聚集如蚁流//他们在森林的边缘之外围成圈//说着各种带奇怪口音的方言//森林之外依然有树木//只是那里的道路尚未掩埋//他们站在那些树木下祈祷//他们站在那里交媾//出生//死去。”这里我最关注的是“祈祷”这个词汇,在《国际歌》里说“从来就没有救世主,也没有神仙皇帝”,我的理解,不管你人了任何一种教门,那个教门的思想,对人生的态度必须不是消极的。
哈哈哈,哈哈哈,我的诗评的笔触,又跳过了诗行的一大段,诗人在结尾段落,真是在我的预料之中,一拍即合:“在那个梦境中他们看到了//十二种颜色的彩虹//(天堂在依林之处有十二棵神树)挂在高大的树冠上//一名僧侣和三十六个身材魁梧的勇士//尽管看起来魁梧但其实他们矮小如蚂蚁//他们执着砍刀擎着火把//在七八人那么深的草丛中//摸索//摸索着//他们不停地行走//行走//他们在梦境里闻到了令人窒息的黑暗但却不能醒来//因为他们中了九头鸟骷髅的迷术。”全诗完了,我也不想评了。诗歌的语言运用之妙,一定要有手感;想象生于心,要有心气。诗歌写作的行为,是开启,它的精神作用就是对人的心灵的抚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