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我的出生地——永和老街
举世闻名的浏阳河发源于湘东罗霄山脉末端的大围山。这条河弯弯曲曲经白沙、东门、达浒、官渡流经永和,与浏阳河一衣傍水而建的永和老街,自古以来依靠浏阳河这条黄金水路舟楫频繁商贸发达市场繁华。永和老街长约800米,宽约3米,街面全为麻石铺垫,两边都是商铺,鳞次栉比,商铺中有南杂副食,布匹绸绒、文具书店、药店医院、土产行栈,人们需要的生产资料、生活物资应有尽有。这条狭长的商业街,又分为上街、中街和下街,上街又叫堆金街,中街叫大兴街,下街叫升平街,这些街名无不寄托着人们对财富和平安的期盼。
这条永和老街到底有多长历史,现在也无法考证,根据现状和有关史料,应该是形成于明末清初,这一是因为永和老街的古建筑,如万寿宫、天符庙、上大屋、下大屋的历史都不超过300年。最早的天符庙建于清雍正9年(1731年),也不过是283年的历史。这二是元朝末年,朱元璋与陈友谅争天下,因浏阳人曾助陈友谅粮饷,朱元璋称帝后报复浏阳人,将浏阳田赋加倍苛征,百姓不堪重负,相继外迁,使土著浏阳人急剧减少。到明末清初,永和已没有人烟。后来,才慢慢有外地移民迁入,这其中以江西人最多,即史上著名的“江西填湖广”。如永和老街原来的药材业十几户商家清一色的江西人,永和下街的万寿宫就是江西籍永和商人集资所建,是实际的江西会馆。万寿宫为面阔三间,进深四栋,中间有过亭戏台,门前立有石狮、石鼓,每栋的屋柱全为6米高的麻石柱,每根石柱都刻有诗联。门首一块竖匾刻有“万寿宫”三个大字。整栋建筑气势恢宏,当年万寿宫举行庆典,摆上百桌筵席还绰绰有余。试想一条人口不过两千的永和老街,有一栋如此豪华的江西会馆,这不能不说江西人占了永和老街的半壁江山。
永和老街除江西老表外,也有本地人,还有少量的广东人、四川人,真是海纳百川。这些不同籍贯的人们同住一条街,共饮一河水(浏阳河),都能包容相处,和睦共存,期盼永远和谐。
新中国成立前,兵荒马乱,永和老街的居民为了防火防盗防抢劫,在街的两头都建有柞子口,这种柞子口类似城市的城门,为上下两层,当街而建,上层为巡更人居住,墙上开有瞭望孔,下层为街门,晚上是关闭的,行人不能随意出入。新中国成立后,人们都能安居乐业,这种柞子口妨碍人们的通行和交流,不久就拆除了。
永和老街的下街紧靠浏阳河,清澈见底的浏阳河水从街道一侧的吊脚楼下汩汩流过。永和老街沿浏阳河南岸修建了四五个生活码头,人们烧茶做饭、洗衣浆衫都要到这些码头上挑水。在老街的中街和下街结合部建立了一个大码头,大码头的河面上常年都停满了装卸货物的大小船只。这个大码头当年不仅承担着永和地区所有生产、生活物资的转运装卸,还有来自永和周边的升平、七宝山、蒋埠、船仓以及江西铜古、万载一些地方的土特产都在这里集散,通过船运销往浏阳、长沙乃至全国各地。在浏阳河上运输货物的船只,大船叫秋船,可载货四五吨,小的叫乌江子,也可运货两吨多,当年运出的土特产有折表纸、笋干、夏布、粮食、油料、竹木制品等,运进的货物有食盐、布匹、药品等。在没有汽车、火车运输的年代,可以说是有水(河流)就有市(城),就如同长江沿线有重庆、武汉、上海;湘江边上有株洲、湘潭、长沙、岳阳一样。永和通过浏阳河与浏阳、长沙的经济互通,给永和地区人民的衣食住行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在距永和大码头不到百米的浏阳河底蕴藏着世界闻名的菊化石,菊花石是天然的石质花卉。据传两亿多年前的浏阳东部一带为浅海,由于地质运动,历经沧海磨砺,逐渐形成菊花瓣状。这种天然形成的菊花石,质地细腻,花态逼真,花色晶莹,灰质交黑,古色古香,真乃大自然的恩赐。永和镇菊花石雕刻传人戴清升创作的菊花石艺术珍品在1915年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被评为金奖,誉为“全球一”。以此,菊花石名声大振,或收藏于朝野,或馈赠于友邦,或流传于民间,或远销于海外,至今长盛不衰。菊花石是大自然赐予永和老街的骄傲,也是永和老街一张响当当的名片。
1948年7月,也就是解放的前一年,我出生于永和上街的一个手工业家庭。永和老街的独特资源和商业繁华并没有给我家带来什么好运,父亲靠做鞭炮维持一家人的生活,母亲是一位勤劳善良的家庭妇女,在我出生时,已有了10岁的哥哥和7岁的姐姐,他们都在读书,家里经济并不宽裕。
我出生后,母亲患出一场大病,没有奶水,我饿得面黄肌瘦、皮包骨头。父母见此心里焦急,因为在我之前,本来还生过一个男孩,也是因为缺少营养,体弱多病,不到两岁就夭折了,父母怕我又遭厄运,就四处打听,寻找奶娘。
经多方寻找,在离我家两里远的看马滩,有一李姓农妇,年龄与我母亲差不多,刚生一女孩,奶水足,自己的孩子吃不完,于是,母亲就抱着我去看马滩讨奶吃。李姓农妇很热情,也乐意给我喂奶,经过一段时间的喂养,我的脸上慢慢有了红润,父母很高兴,就拜李氏为干娘,吃了一年多的奶,我能走路了就断了奶。
对于干娘的哺育之恩,父母是非常感激的,从此两家人结为亲戚,互相来往,每到逢年过节,喜庆生日,都要上门拜访。干娘孩子也多,我们经常在一起玩耍,就如亲兄弟一般。干娘于1993年去世,我去祭奠,自写祭文,追忆了干娘的养育之恩,现在我还和干娘的后人保持着往来。
我家所在的永和上街也称得上是街头市面,左邻右舍都是商铺,挨家挨户都有招牌,我家门前也立了一块招牌,上书“裕丰祥爆庄”。说是“爆庄”,其实连个小小的作坊都够不上,就自家生产点鞭炮,自产自销而已。
昔日的永和老街因年久失修,地面麻石有的断裂,有的下沉,造成路面坑坑洼洼。一遇到下大雨,由于下水道淤塞,水流不畅,溢上路面,造成污泥浊水横流,过路人怨声载道。自2011年开始,在永和镇党委、政府的支持下,菊溪社区在总支书记朱树民、社区主任廖尚明的带领下多方筹集资金,用两年的时间对永和老街及其背街小巷进行了彻底的改造。先是深挖了排水沟,砌了留泥井,铺设了下水管道,重新整理和安装了自来水管网,硬化、拓宽了街道路面,道路两旁安装了路灯。今日的永和老街,街面整洁,灯光明亮,小型货车、私家车出入方便(未改造前不能通汽车),给人们的出行、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二、童年的记忆
刚解放那两年,我三四岁,开始记事了,印象最深的是永和镇上有什么重大活动,就上街举行文艺游行。游行队伍里有腰鼓队、扭秧歌队、踩高跷队、金钱棒队(队员手持一根用红绸包装的小木棒,两头系着铜钱,有节奏地敲打肢体,发出悦耳的声响),还有彩龙船、蚌壳灯。游行的人们唱着:“解放区的天是明朗的天,解放区的人民好喜欢,人民政府爱人民呀!……”对共产党、毛主席的热爱溢于言表。我们小孩子跟着游行队伍跑前跑后,追着看热闹。
1954年涨大水,我已6岁了。我家后门外是一片农田,过了农田就是浏阳河,那天的大水来得异常凶猛,顷刻之间就变成了一片汪洋,汹涌澎湃的洪水望不到边。后来才知道是三口乡宝盖洞水库溃坝,所幸我家还没有进水,再往上涨半尺就危险了。我家后面正处在一个回水弯中,洪水中漂来很多南瓜、冬瓜。那几天,正好我哥哥在家,他找来几根杉树,用绳子扎了个木排,用一根竹竿撑着去捡南瓜。那次洪水,我家附近倒了很多房屋。我们看到,房屋倒下去的时候,发出嚓吱嚓吱的响声,然后水面上浮起一片灰尘,看到这惨状,心里好害怕,这无情的天灾不知毁了多少个家庭。
造成这次洪灾的直接原因是当时浏阳最大的水利工程——三口乡宝盖水库因连降暴雨造成溃坝,酿成重大灾害。据《中共浏阳地方史》①第47页记载:“据灾后统计,灌区溺死群众477人,其中全家死亡的29户,77人;淹压稻田28416亩;其中被冲洗成河而不能恢复的558亩,砂石压没而颗粒无收的5713亩;冲倒房屋4232户,50218间,致使一万多灾民无家可归。大坝溃决还使下游的沿溪、古港、溪江等10多个乡(镇)受灾,共死亡656人,冲毁农田40余万亩,冲倒房屋13.82万间。同时,有7830处水利工程遭到严重破坏,官渡大桥、浏阳大桥及竹联大桥全部被冲垮,洪水经过的集镇,损失也极为惨重。”这是我童年经历和目睹的第一次重大灾害。
我小的时候,经常跟着母亲去天符庙求神拜佛,祈祷平安。望着神坛上的天符老爷三面六手,我觉得非常好奇,就问母亲,这天符老爷怎么是三面六手?母亲说:“天符老爷有三面六手,就能为老百姓擒妖除魔,保护天下苍生过安稳日子。”
我听了似懂非懂,望着母亲跪在蒲团上,虔诚地祈祷,口中念念有词,卜卦求签,我也跟着作揖磕头。除了敬神,我喜欢看天符庙天井中的乌龟,这大大小小乌龟在天井中缓慢地爬着,不时伸出长长的颈根,探头探脑,憨态可掬。我伏在天井的护栏上,看着就不想走,要母亲强拖才恋恋不舍地离开。
我的童年伙伴,家境普遍都困难,没有钱买什么新鲜玩具,平时在一起玩,也只能玩一些如捉迷藏、丢手巾、抽陀螺、滚铁环、跳房子的简单游戏,这些游戏不用什么道具,到处都可以玩。有时候,我们也相邀三五成群去死了人的地方看做道场,我们小孩子喜欢看道场中的“绕棺”,只见道士手举招魂幡,口中念念有词,领着一群穿白衣的孝子贤孙,围着棺材打转转。真是“三天没戏看,道场也好看”。不过看道场到底没有看戏过瘾,所以只要天符庙有戏看,我们小孩就早早背着凳子去占位子。天符庙离我家不过百米,那里有一个雕梁画栋别具江南庙宇风情的古老戏台。但看戏就只能站在露天地坪看,演的戏大多是花鼓戏,如《刘海砍樵》《四郎探母》。在那里还记得看过《杨立贝》《菊花魂》等现代花鼓戏呢。由于家里小孩多,生活困难,我的童年实际是在贫困中度过的。现在我们的孙辈,两三岁就从玩积木到玩航模,直到迷上手机和电脑,这和我们这辈人的童年相比,真是天壤之别,使人感慨万千,无法想象!
三、哥哥抗争去读书
1953年,已经停学两年,在家成为父亲帮手的哥哥,突然提出要考学校读书。根据当时家庭境况,父亲不同意哥哥去考学校。当时,继我之后,又添了一个妹妹和一个弟弟,如果哥哥去读书,全家7口人的生活重担将压在父亲一个人身上,那将是不堪重负。哥哥求学心情很强烈,见父亲不同意,就赌气不吃饭不做事。
当时,有两位河南省的年轻客商租住在我家(房产是我大伯父的,其时,大伯父早已过世,只有大伯母和她的一个孙女居住,我们全家都住在大伯母家里),开了一家土产行栈,收购折表纸(一种每把为36张的生活用纸),收购的纸每50把打成一捆,通过浏阳河的船运至长沙,再转火车运往河南销售。收购的纸堆成山,记得我们小时候经常在纸堆里面捉迷藏。当时两位河南客商和我哥哥很处得来,他们就对我父亲说:“你儿子都两年没摸书了,就让他去考,他考不上就不会怪你了。”父亲也没有什么办法劝阻哥哥,就只好让哥哥去报考。
哥哥从小就很聪明,看书几乎是过目不忘,十四五岁下象棋,在永和街上几乎难找对手。解放初期,文化生活十分单调,一没戏看,二没电影,那时永和街上兴演皮影戏,哥哥雕刻的皮影菩萨,画的脸谱惟妙惟肖,栩栩如生,很受观众喜爱,很多演皮影的朋友都找哥哥制作,有的还要拿钱来买。
哥哥还会画画,经常有人请他作画。哥哥有个表侄叫唐梓年,家住永和下街,他家里开百货铺,年龄和哥哥差不多,两人经常在一起玩。唐梓年要哥哥给他画一套《三国演义》中的五虎上将图,哥哥就给他画了关羽、张飞、赵云、马超、黄忠五虎上将一组画卷,五虎上将个个身跨战马,手执兵刃,威风凛凛。唐梓年看了非常高兴,然后又要哥哥给他画一张关羽的单人像,作为武圣人在中堂供奉,哥哥又给他画了一张关羽秉烛夜读“春秋”的坐像,唐梓年把这些画拿到装裱店装裱好,挂在客厅,以供雅赏。
哥哥参加了招生考试,他这一考,竟考上了浏阳一中,这下父亲也无话可说了。家里拿不出学费钱,又怎么去读书呢?解铃还须系铃人,又是河南客商,借了部分钱给哥哥,加上亲友资助,总算凑齐了学费。接下来的三年初中,每到寒暑假,哥哥就夜以继日地做鞭炮,赚点学费钱,加上学校的助学金,总算读完了三年初中,后来考上了南昌航空工业学校。
对于这段求学的经历,以后哥哥无论在何种场合谈起,都无不感慨地说:“要不是河南的客商鼎力相助,自己是走不到今天这步的。”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后来,哥哥分配到河南省工作,费了很多的周折,四方寻找,遗憾的是没有再见到恩人。
四、父亲下乡去种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