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百度搜索相关资料时,偶然发现河南《文化时报》刊登了我的《为中国最美女记者曹爱文喝彩》一文,想不到第一次写的时评就在省级媒体发表,心里喜滋滋的,这份意外的惊喜也进而提高了写作的信心。
喜欢写作,还要从初中时说起。初中一次作文课上,教语文的欧阳秀玉老师把我的作文当范文在班上讲评,当时我很激动很兴奋,脑海中瞬间弥漫了许多关于文学的东西,并在心中默默许下了一个美丽的文学梦。接下来的日子里,我阅读了大量的文学书籍和报刊杂志,而且养成了写日记的习惯,文字能力日益增强,经常受到语文老师的表扬。
高中时,凭着对文学的热爱,加入了“一点红”文学社。当初由于在学业上受到挫折,变得有点颓废,虽然校园广播也经常播出我的稿子,但一直没出什么像样的作品,在文学社也表现平平,从没有发表过文章,直到获得学校迎澳门回归征文赛二等奖时,才重新找回了写作的自信。随后买了很多散文书籍,边读边研究别人的写作方法,有时还在文章后面写下读后感,此举使散文写作水平得到很大提升,词汇也丰富了不少。
把文学从喜爱升华为我的挚爱,是在进入大学后发生的转变。进入大学,我先后加入了学校的记者站和绿滨文学社。在第一次参加征文赛就获得了三等奖,由此得到社团负责人的关注,被任命为理事会成员。从那时起,我就正式把写作作为第一爱好,经常练笔,并在校报上发表了处女作《放飞自己》。其实我的心情和处境也正如文章中所描述的一样,必须清醒地认识到青春的风筝需要激情去放飞,青春的笑容需要真诚去博取,青春的风采需要拼搏去点缀。
因为有文学,我慢慢从失意中走了出来,开始新的征程。最难忘2001年10月16日,这天我荣幸当选为绿滨文学的社长,丢失了多年的自信在从担任社长那一刻起全部找了回来,隐藏在心中的激情也在那一刻全部迸发出来。在担任文学社社长的日子里,我创办了文学社成立以来的第一本刊物——《绿滨》,不仅得到同学和老师的称赞,写作水平也取得跨越性的发展,先后在各类征文比赛中多次获奖,发表文章十余篇,文学也慢慢地变成了我的挚爱,成为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大学毕业后,我彻底地脱离专业,进入一家杂志社做编辑、记者,虽然没有脍炙人口的佳作,但锻炼了能力,学会了通讯、信息、杂文等多种文体的写作。后来又在一个单位专门从事宣传报道工作,其间在全国各级媒体发表作品四百余篇。特别是2006年6月写的新闻稿《湖南隆回11公斤黄金盗窃大案告破》在《潇湘晨报》、《长沙晚报》等媒体发表后,先后被全国几百家网站转载,并引起了中央电视台今日说法、法制在线,湖南卫视、湖南经视、长沙政法频道等媒体的关注,纷纷前去采访。这一稿件所产生的社会影响完全出乎意料之外,不仅给带来了意外的惊喜,更是增强了写作的激情、信心以及决心。
如今已成为一个写作的挚爱者,因为我对写作有着最虔诚的爱和热情,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我会用自己的全部的力量和激情笔耕不辍,耕耘文学、耕耘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