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556000000008

第8章 北方草原山地的千里画廊(6)

曼德拉山的帐篷村落岩画

集的地区之一。它像一个天然博物馆,陈列在蓝天烈日之下。缅怀远古先民,以山后为创作园地,以石器和金属器为画笔,经年累月地潜身山岩之间,叮叮当当地精心制作岩画,那是一幅多么激动人心的景境啊!在粗糙的岩面上,用最原始的工具(石块或铁器),能准确地把握人、物的轮廓特征,如一只手、两只羊、一匹马、一匹骆驼,是那么写实而形神兼备;有的图像颇有动感,那奔腾纵跃的马群、征战械斗者的英姿、狩猎者射出去正在空中的飞箭、舞蹈表演的队列、空中翱翔的群鹰等,构图得体,布局丰满。还有许多画面,去繁就简、夸张概括,反映了创作者在形象思维和艺术构思上所达到的境界,如人物、动物画所富有的装饰韵味,透视人体表现之奇巧,对动物角、腿的多变处理等。那魔法斑点、手印脚印和奇异的符号,既有图案纹样之美,也给人以神秘莫测之感。

人们漫步于一幅幅岩画之间,犹如置身于瑰丽的历史画廊之中,可见到岩画题材内容丰富多彩,有野牲、家畜、放牧、狩猎、畜圈、栅栏、建筑物、村落、列骑、马术、男女交媾、蹄印、人脚印、舞蹈、魔法斑点、手印、自然景物等等,反映了岩画时代的生产、生殖、心态和追求。岩画不仅为多种学科的学术研究提供了宝贵的资料,而其艺术价值、美学价值更为不可多得。

如此浩瀚的石上创作,年代跨度逾千载,虽有的漫漶剥落,有的清晰深邃,但其多变的工艺手法却依然明确可辨,有的用块面,有的用线条;有锐笔也有纯划,更多的是用麻点凿琢,显示了先民们的匠心和审美情趣。

在曼德拉山多种多样的岩画之中,帐幕岩画是一种最瞩目的题材,据不完全统计有数十个之多。

这些帐幕图画,或单个存在,或二三成排,有的与其它题材混刻在一起。在曼德拉山高山上,有一块巨牛大小的石块,其上凿刻着一幅由18个帐幕组成的村落,各个帐幕排列错落有序。正中是一座最高大的帐幕。其左分作上下两排,上有三座,下有四座,共七座合成;其右分上下两层,上、下各五座,共十座。帐幕大小不一,分布上也主次分明。正中的3v帐幕,是这个村落的主体建筑,应是民族或部落酋长的住房,或是氏族首领召开会议的地方。两旁的帐幕是氏族成员的住房。在中间大帐幕及各帐幕间,有一个个拱手人形。画面下方,有一骑者,后面有三个简略人形。画面左方,有三个向一个方向奔走的骑者,马颈下系着铃铛,十分有趣,想在走动时,一定发出叮当叮当的悠扬之声。全部帐幕用木杆搭就,立杆多寡不一,横杆一般是千根,从它的结构看,与居住在大兴安岭深山老林中的鄂伦春人原始住屋斜柱(俗称撮罗十分酷似。当年活动于曼德拉山、住于这个村落中的古老居民的生活情形,可以从鄂伦春人的生活中得到启示。

鄂伦春人的“斜仁柱”是一种圆锥形的原始住屋。搭盖“斜仁柱”的木杆叫“斜仁”,一个“斜仁柱”需三四十根四米多高的木杆,搭成圆锥形的架7=。冬天覆盖狍皮围子,一个“斜仁柱”需要三块,

它是用二十几张狍皮制成的扇面。夏天覆盖桦皮围子,把桦皮剥下后进行蒸煮,使其变柔软,然后加工成一米宽的围子,这种围经久耐用。鄂伦春人三五家或六家居住在一起叫“乌力楞”,这些人家的“斜仁柱”是“一”字形排列。曼德拉山这个由18个帐幕组成的村落,颇类鄂伦春人的“乌力楞”。

曼德拉山岩画帐幕内的陈设,已成历史之谜,而鄂伦春“斜仁柱”内部的设备,却可供我们去想象帐幕内的情况。“斜仁柱”内部陈设很简陋,朝门的铺位叫“玛路”,两边的叫“奥路”。“玛路”5L是供神之处,只有男性老人和小孩能住,两侧是年轻夫妇和妇女住的地方。铺位席地,三面有木沿,里边铺干草,草上铺兽皮褥子,被子是狍皮制作的。中间是一堆火,用于炊事和取暖。估计岩画帐幕内的陈设与此类似。

见于曼德拉山的帐幕岩画,单个孤立存在的占多数,但两三座在一起者也不乏其例,比如有一幅呈“一”字形排列。

散见于曼德拉山各地的帐幕岩画,构筑很简陋,外形颇类今日临时搭起来的帐篷,只是顶端很讲究,有些像塔顶。

见于曼德拉山的岩画帐幕,是人类营造的最古老的房子。在此之前,人类居住于山洞之中,山地是人类的摇篮。远古人类利用现成的住宅——山洞,度过了人类历史上的襁褓岁月。

以后又过了很长很长时间,大约到青铜时代,或稍早,内蒙古草原上的游牧人为了便于游牧,才舍弃山洞而走向辽阔的草原,并自营像曼德拉山岩画帐幕那样的住所。这种既简便又实用的建筑式样,在亚洲和北美分布极广,延续时间也甚长。美国学者罗伯特·路威在《文明与野蛮》第九章说:“从拉伯兰一路经过西伯利亚到北美洲,向南直到得克萨斯州(TexAs)全都有形式相同的帐幕——圆锥形,用兽皮或树皮做成。在北部西伯利亚拍一张照片,和北部加拿大拍的一般无二。”这种既容易支起收下,又便于搬迁的住宅,生活在北亚和北美草原的古代猎牧人长期居过。有名的加拿大平原黑脚丫印第安人的蒂皮帐篷,就呈这个样子。曼德拉山帐幕岩画是世界上十分流行的建筑式样。

随着畜牧业经济的发展,内蒙古西部草原山地居民的手工业也逐渐发展起来了,出现了造车、制毡的手工业作坊。在此基础上,牧民们又发明了一种穹庐顶的毡帐一一蒙古包式的住宅。这是晚于曼德拉山岩画帐幕又一较进步的住宅样式。我们在阴山岩画中,见到一毡帐岩画,其形制类似今日的蒙古包,但也不完全一样,相比起来它要高大得多,顶上设天窗,一面设门,外表用木杆搭成方格纹样,门形高狭,便于出入。这种穹庐式毡帐,长期以来是我国北方草原地带最典型的民族建筑,以其独特的丰姿伴随着人们度过了逾千年的岁月。在今天,它仍作为一种艺术特征,断地被吸收到现代建筑中去。整个建筑格局,生动地体现了牧民的生活和环境特点,以其有限的空间,最大限度地满足了人们的使用功能,将满足功能要求与满足审美要求完满地结合在一起。

如果上面的探索不误,那么内蒙古西部山地草原的聚落形态的演化序列,大致应当是:现成住宅(山洞)一利用自然物搭成的建筑(帐幕)一用自然物简单加工(木杆)和手工业产品(毛毡)组合在一起构成的建筑(蒙古包式的穹庐毡帐)。建筑物的这一演化程序是与经济发展和技术进步紧密结合的。有人说:“住房是一种复杂的文化习俗综合体,其形成取决于一系列的不同因素:社会文化与社会经济的发展水平、地理条件与气候条件、居住特点、生产关系与阶级关系、家庭Et常生活方式、民族传统等。”内蒙古的聚落形态也是由这些因素制约的。

因此,通过帐幕岩画可以帮助我们重新看待古代人类活动的许多侧面:经济、文化、社会及其变化。

几千年过去了,在曼德拉山的作画民族——在历史的长空中飞掠而去。最早飞去的可能是匈奴,接着消失的是北朝至唐代的吐蕃,继之而去的是西夏的党项羌。最后来到并一直延续至今的是蒙古族。

各民族都以图画形式展现了自己的社会活动和历史贡献,比如前面提到的帐幕村落就是吐蕃人的作品。

他们的后人离此去,或有部分融溶到当地的民族之中了,然而作画者却长眠在曼德拉山上下。比如山的西麓王国良家西南用石板围成的一座座古墓,便是作画主人的墓地之一。

今日干旱荒凉的曼德拉山,当年驻牧于此的游牧人何以能创造出在当时世界上堪称先进的畜牧业文明呢?原来这里当年是树木繁茂的原野,是雨水充沛、山泉畅流、马牛羊遍野的地方,至今一条条干河床尚历历在目,比如前面提到的王国良家附近的古墓群的东侧,就有一条南北向的干河床,说明当时的墓群是葬于一条小河的西畔。直到数十年前尚有大批盘羊、黄羊、青羊出没于此。这些情况,对我们理解产生古代文明的生态环境有重要意义。

同类推荐
  • 南辛赏柴

    南辛赏柴

    本书作者研究柴窑多年,结合史料、实物,对自己和同好的一些瓷器藏品做了整理和研究,提出了对柴窑的新认识。
  • 历史光谱与文化地形:跨国语境中的好莱坞和华语电影

    历史光谱与文化地形:跨国语境中的好莱坞和华语电影

    2006年6月,上海大学影视学院、第九届上海国际电影节、中国艺术研究院影视所联合举办了“历史与前瞻:连接中国与好莱坞的影像之路”国际学术研讨会,本书即以此次研讨会上提交的发言论文为主体,同时汇集了近来相关研究成果,是“华语电影研究系列”又一部重要结集。全书共分七辑:跨境交往中的理论建构,“西洋景”中的影响焦虑和主体建构,镜像纠结:扭曲与认同之间,在意识形态疏离背后,和而不同:寻求新的竞合关系,多重指涉:好莱坞与港台电影,泛亚语境,对中国电影与好莱坞电影之间的渊源、好莱坞电影对中国电影的影响和意义等进行了缜密追溯与深刻探讨,视角独到,资料全面,为中国电影研究开辟了一片新的天地。
  • 华语电影工业:历史流变与跨地合作

    华语电影工业:历史流变与跨地合作

    本书学术灵感与成果资源来自“上海国际电影学术论坛”(ShanghaiForumforFilmStudies)承办的“华语电影工业:历史、当代与方法”国际学术研讨会。共分五辑:“电影市场与审查制度”,“历史经验与华语叙述”,“‘唐山’记忆与香港主义”,“在地文化与现代想象”和“华语电影合拍片研究”,对早期中国电影工业发展的历史经验、香港与台湾电影中的在地文化与现代想象,以及当前华语电影合拍片等现象进行了深入地探讨,为读者奉上当前国内外华语电影研究的最新创见。
  • 昆曲

    昆曲

    这本《昆曲》由金开诚主编,吴风华、张海新编著,适合大众阅读:昆曲以鼓、板控制演唱节奏,以曲笛、三弦等为主要伴奏乐器,主要以中州官话为唱说语言。昆曲是发源于14、15世纪苏州昆山的曲唱艺术体系,糅合了唱念做表、舞蹈及武术等表演艺术。昆曲在2001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明朝汉族音乐以戏曲音乐为主。明代人称南戏为《传奇》。明以后,杂剧渐渐衰落,《传奇》音乐独主剧坛,兼收杂剧音乐,改名昆曲。
  • 技术:艺术思维

    技术:艺术思维

    本书介绍了技术-艺术思维分析、技术-艺术思维操作、技术-艺术思维生产、技术-艺术思维训练等内容。
热门推荐
  • 中华家训3

    中华家训3

    “家训”是中国古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其深厚的内涵、独特的艺术形式真实地反映了各个时代的风貌和社会生活。它怡悦着人们的情志、陶冶着人们的情操、感化着人们的心灵。正是这些优秀的文化因子,潜移默化地影响着现代人的人格理想、心理结构、风尚习俗与精神素质。这都将是陪伴我们一生的精神财富。所谓“家训”就是中国古人进行家教的各种文字记录,包括诗歌、散文、格言、书信等。家训是古人留给我们的一大笔宝贵的文化遗产。学习研究并利用这些知识,对提高我们每个人的文化素质,品德修养,一定会起到不可磨灭的作用。
  • 重生之神品公子

    重生之神品公子

    末法时代,仙踪不现,世人不再奢望长生。声色犬马,恣情欢谑,追名逐利,世情淡漠。一个山村少年,斗内地豪门,杀南洋降头、屠扶桑忍者、诛非洲萨满-------在一步一步的争斗中慢慢长成一个传奇。这是一个波澜壮阔的世界,这是一个精彩纷呈的世界,这是一个期待着你和我一起见证的传奇!
  • 都市超神强者

    都市超神强者

    一个平凡的毕业学生获得了一个系统,从此嚣张,打脸的人生便开始了.......
  • 请抱紧大腿君

    请抱紧大腿君

    一个家是道中落的杀手,拖家带口。一个是潘安之貌的公子,家财万贯。他第一次见她,他说要娶她。她心想这么大一块馅饼,落到自己头上——一定有毒。
  • 凤惊异世:倾城杀手妃

    凤惊异世:倾城杀手妃

    简介:她,华夏21世纪的金牌杀手,她,稳坐杀手界第一把交椅,一场阴谋的背叛,她穿越异世,遇上那个他。他,诺离大陆六皇子,他,杀手夜帮的幕后主子,一双妖冶的凤眸只有她的存在,传闻她是相府的废材二小姐,懦弱无能死在大姐姐的鞭子之下,传闻他冷酷无情,却愿为她化为柔情似水。当杀手女王重生到懦弱的二小姐身上时,命运从此改写,我命由我不由天。(美男多多,结局一对一,更有可爱萌宝,还有女主来自异世的好姐妹。亲们放心入坑)。
  • 高冷校草的贵千金

    高冷校草的贵千金

    "你、你、你、我告诉你,本少爷要相貌有相貌,要学历有学历,不像你这个女人,要身材没身材。"南宫寒指着宋晓希生气地说。"什么,你说我没有身材,那眼瞎了吧!"宋晓希生气的说。"好了,你们两个都少说一句吧!"凌亚轩劝说。"哼""哼"(作者:都说你们俩个是欢喜冤家了,呵呵!宋晓希、南宫寒:闭嘴。作者:555……你们两个欺负人)
  • 爱难再续

    爱难再续

    曾混迹江湖,为爱而退。却又为仇而入。看似相同的人,却不是曾经的爱。爱恨情仇交加的人生,未来会是如何。或许冥冥中早有注定。。。。。。。
  • 父子乱红颜

    父子乱红颜

    “俊臣,你要好好活下去,把儿子培养成出色的人。忘了我,找个爱你的人,幸福得生活。”那一天,齐俊臣在产房里失去了挚爱的妻子。从此,他与儿子相依为命。命运,让他邂逅了尘砚。可是,天才儿子来捣乱。“老爸,我告诉你,砚是我费尽心机追回来的妈妈。你休想娶去做老婆。我不会让你得逞的。”这个,智商150的天才儿子怎么会在家庭伦理方面是个白痴?他的妈妈,我的老婆就不能是一个人吗?居然,不择手段来捣乱。这是什么家庭啊?一大一小的两个男人,大的英俊不凡,魅力无边。小的天真烂漫古灵精怪。可,是儿子的妈妈,就不能是爸爸的老婆?这是教谁的逻辑啊?怎么可能,他聂流云是堂堂的顶级服装设计师。一直是人见人爱,车见车载,花见花开!爱上的女子被一个带着孩子的老男人追走了!可以吗?当然不可以!传出去,他都不用混了!可是,这个“老男人”,是不是太帅了点,他的“拖油瓶”是不是太可爱了点,太聪明了点?
  • 那个恶霸偷走了我的心

    那个恶霸偷走了我的心

    摘不到的星星总是最闪亮的。熘掉的小鱼总是最美丽的。错过的电影总是最好看的。失去的情人总是最懂我的。
  • 王俊凯,你是我的青春

    王俊凯,你是我的青春

    少年啊,你是我的青春,你知道不?我喜欢你,从一开始就喜欢着……少年啊,你是我的唯一,你知道不?即使是擦肩而过,我的目光一直都停留在你的身上……少年啊,你是我的全世界,你知道不?我一生的执着,一世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