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勾栏瓦舍影戏形成
赵匡胤“陈桥兵变”夺取了政权,建立了大宋王朝,定都汴梁(今开封)。皇城成了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宋朝初定由乱而治,人民生活相对安定了许多,到了宋仁宗时,农业、手工业、商业都有了很大的发展,出现了太平盛世的景象,理所当然这时的文化艺术活动也超前地活跃起来。京城汴梁以及其他城市出现了百艺竞技的景观。这些演出活动的地点,统称为“勾栏瓦舍”,实际上是民间的演出活动场所。
关于影戏成形于北宋时期,可见于宋代文人诸多著作中。这是在此前的文献资料中未曾见到过的。唐朝是皇帝以诗赋选士,形成了诗歌的海洋,诗歌创作达到了顶峰,出现了许多名家,但未能查到关于影戏的描述。而到宋代就有了明确的记载。宋人孟元老所著《京东梦华录》的《京瓦技艺》中记载:……不以风雨寒暑,诸棚看戏,日日如是。董十五、赵七、曹保义、朱婆儿、没困驼、疯僧哥、俎六姐影戏。
另还有:……每一坊巷口,多设小影戏棚子,以防本坊游人小儿相失,以引聚之……
宋人耐得翁所著《都城纪胜》的《瓦社众技》篇中,记载更为明细:凡影戏乃京师人,初以素纸雕簇,后用彩色装皮为之。其话本与讲史书者颇同,大抵真假相半。公忠者雕以正貌,奸邪者与之丑貌,盖亦寓褒贬于市俗之眼戏也……
宋人张耒所著《续明道杂志》中记载了爱好影戏人的感动:京师有富家子,少孤,专财,群无赖百方诱导之。而此子甚好看影戏,每弄至斩关羽辄为之泣下,嘱弄者缓之……
演影戏,在当时的汴梁,人们称为“弄影”。从这一记载中可以说明两个现象,一是影戏艺术已经达到了感染观众的水平,二是喜欢影戏艺术的人越来越多。
宋朝靖康之难以后,都城南迁到了杭州,史称“南宋”。这时的宋王朝已经面临危局,北方的金人入侵,连年战事,可是高宗赵构却终日沉于声色之中,制造虚假的繁荣。所以杭州城的勾栏瓦舍较之汴梁城的数量有增无减。自然影戏艺术更有了自由的天地。南宋周密所著《武林旧事》中这样说:……影戏;贾震、贾雄、尚宝义、三贾(贾伟、贾义、贾佑)、三伏(伏大、伏二、伏三)、沈显、陈松、马骏、马进、王三郎、朱祜、蔡咨、张七、周端、郭真、李二娘、王润清、黑妈妈……
《武林旧事》中还明确记载着,这时的影人和切末已经由原来的素纸变成了羊皮雕形,用以彩色加以装饰了。他还记载了当时杭州城已经有了刻制影人与切末的作坊,称“绘革社”。
从北宋仁宗到南宋高宗,大抵200多年的时间,影戏艺术得到了充分的发展,于勾栏瓦舍中进化成形。
当然,除了汴梁影戏外,其他各地尤其陕西、甘肃等地的影戏也有进展。比如宋朝学者洪迈在《夷坚三志》中记述了“普照明颠”。他说:尝遇手影者,人请之占颂,即把笔书云——三尺生绡做戏台,全凭十指逞诙谐。有时明月灯窗下,一笑还从掌握来。
洪迈说的是一个和尚,叫普明,善于占卜,言语颠狂,但出语多含机理。有人请他为弄影者占颂,他便写了上面四句。
这是出自华亭县事,华亭县属于甘肃省。这不是说明,在汴梁影、杭州影的同时,我国西部地区的影戏艺术也在发展吗?
小结
这一节讲的是关于皮影艺术的起源。大体上有如上几种。归纳起来无非是两个方面:一是民间传说,二是文献的记载。当然我们认定的是文字记载。故老相传的故事也有其一定意义。总之,从“戏”这个意义上说,宋朝的汴梁和杭州,以及同时期的陕西、甘肃、河南等地的影戏,才趋于定形。
皮影戏是傀儡戏的一种,也可以说是平面的傀儡。傀儡戏在汉代已经形成,到了唐代有了大的进展。唐明皇时有个叫梁锃的人曾经写过一首《傀儡吟》。诗中说:刻木牵线做老翁,鸡皮鹤发与真同。须臾做罢寂无事,还似人生一梦中。
艺术的规律是创造与借鉴。影戏与影子游戏有关,与俗讲僧做道场荐亡超度有关,与剪纸有关,与傀儡戏有关,慢慢形成发展起来。由于各地地理环境不同,民风不同,所谓“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形成后来皮影的样式也各不相同了。
第二节 皮影艺术的流系及分布
一、三位一体的文化现象
戏剧是一种综合艺术,有别于其他的造型艺术(比如绘画、雕刻、书法)和叙述艺术(比如小说、诗歌、散文)。皮影艺术是戏剧的一种,当然也不例外,有独特的程式和规矩。
但考究起来,皮影艺术的特色,是三位一体的,即剪纸、地方戏曲(或由民歌俚曲演化变形)、皮影。
三位一体的文化现象,根基在于民间。
剪纸是一种普通的工艺劳作,人人可剪,巧妙各有不同。农村妇女一代传一代,世世代代延衍不息。
剪纸的工具是一把剪子,不用刻刀,也有剪与刻相结合的。比如南北朝时就有这样的记载:……正月七日为人日,……剪采为人,或镂金箔为人,以贴屏风,或戴之头鬓。唐诗中可见许多涉及剪纸的诗句。比如,李商隐的名句“镂金作胜传荆俗,剪采为人起晋风”。其实不仅是荆俗,不仅是晋风,中国的民众都有剪镂的习俗,可能唐朝时荆乡之地多为镂金箔做方胜,而山西地面善为剪纸。
剪纸是一门独立的民间艺术,它对皮影的影响很大。最早的影人是将素纸糊厚雕刻,后来才发展成羊皮、牛皮、马皮、驴皮的。如今皮影戏的彩帘子(即布景),如山石、树木、宫殿、楼宇等图样,有许多是从剪纸而来。
剪纸各地的风格不同,同样皮影的雕刻也各不相同。这不仅仅表现在质地上,比如驴皮、羊皮、牛皮,更重要的是人物造型,切末的形态更有差异,有的细腻,有的粗放,有的重在写真,有的重在传神。比如乐亭影的影人和切末是用驴皮,就很细致逼真,而陕甘一带的影人和切末却用牛羊皮,讲究粗放传神。
皮影艺术既然是戏,就有唱念做打,情节的进展主要是宾白和唱腔。
显然,宾白使用各地不同的语言。谈到唱腔,就紧紧地联系到各地域的地方戏曲了。
陕甘地区的皮影借用当地的秦腔或梆子腔。山西皮影则用碗碗腔,它的主要节击乐器是小铜碗,故有此名。南方各地的皮影戏,有的借用昆腔,有的很少有唱,多是宾白或动作。
乐亭影戏则是独创了自己的唱腔,自成一格。但是这种唱腔的创造是吸收融汇了地方民歌和民间俚曲变形而成,甚至借鉴吸收了京剧、梆子和昆曲这些非本地戏曲的音乐,自然流畅不留痕迹,形成乐亭皮影唱腔的独特风格。
剪纸艺术的深刻影响和介入,直接使用地方戏曲的唱腔,或把地方民歌俚曲加以变形演化,形成独特的唱腔,然后用皮影的形式展现出来,才构成了完整的不同风格的皮影艺术,造就了三位一体的文化现象。
二、地域人文形成流系
地域造就了人文面貌,人文面貌影响了皮影艺术的风格,因为地域与人文的原因,各地的皮影戏有各地特点,因此皮影戏自然形成了流系。
根据近年专家研究报告,中国的皮影戏,大体分为七个流系。即:1.秦晋影系含陕西、河南西部和北部,山西、河北西部,北京西城派,甘肃,青海,川北。
2.滦州影系含冀东,北京东城派,东北(辽宁、吉林、黑龙江、延边朝鲜族自治州)三省一州。
3.山东影系
4.杭州影系含浙江、上海。
5.川鄂滇影系含湖北、桐柏、成都、腾冲。
6.湘赣影系
7.潮州影系含台湾。
虽然大体分成以上诸影系,但我认为皮影艺术发展至今,不过有两大影系最为突出,第一是滦州影系,第二是秦晋影系。而这两系中,最是风格独具,特色鲜明的,只有滦州影系。滦州影戏的唱腔自成体系,并且创造了独特的掐嗓唱法,这都是别的影系不具备的。
皮影艺术流系的分类,严格地受着地域和人文面貌的影响。比如滦州影系,它是以乐亭影戏为中心,向周边幅射的。乐亭在明清和民国问属滦州管辖,现今属唐山市管辖。所以过去称滦州影,现今称唐山影,都是对的。
说乐亭影,实际是昌(黎)滦(州)乐(亭)的总和。因为昌滦乐地界相连,人文相通,俗谓之“房不连脊地连边”。这里人文面貌自古优越,尚文习乐是这里的显著特点。影戏的发展离不开剧本(皮影称卷),而滦州影系的剧本,多为乐亭籍所作,清乾隆年间出版的《圣谕广训》就有这样的记载:乐亭生员编撰影戏,以笛随之(以法昆曲)。
再如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的《中国戏曲曲艺辞典》这样标定:乐亭影也叫滦州影或唐山皮影,流行于河北省东部及东北三省,起源于河北省乐亭县。
生员,在科举时代,凡入学者皆为生员。现在讲即为读书人,知识分子。皮影的兴盛,非一人所为,而是一种风气。这种风气在昌滦乐地区兴盛起来,引得众生员参加进来,生员的加盟,又翻转来给予民风以极大影响。所以昌滦乐地区的先民,没有一个人不会唱影,走着撂着唱,干活儿吃烟儿也不影响唱。青纱帐起来时,农民在高梁地里打叶子,便使劲地唱,声音传得很远。这些人不是影匠,就是老百姓。
这就是地域人文的环境与皮影艺术的生动关系。
三、皮影艺术的亚文化特征
一方水土一方风俗,这是广为认知的自然规律。每一种地方戏,不管它走多远,总带着那方水土的烙印,那方风俗的特色。皮影艺术产自民间,自然呈现着民问文化的诸多优长。这些优长所具备的是亚文化的特征。
诗词歌赋代表的是国风,没有地理特征,只是代表着某种流派。琴棋书画的高雅早已脱离了民间成分。而皮影艺术产生于民间,发展于民间,兴盛于民间,一直扎根于民间。乡土特色是它的主调。
皮影艺术的主要特色是什么呢?我以为,概括起来存在如下几点。
一是皮影的演出贴近农时,为农服务:
几千年来,中国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国家,农耕文化的特点在皮影艺术上表现得非常明显。农民们祖祖辈辈从事着繁重的体力劳动,春种,夏管,秋收,冬藏,仅在收获季节之后有个喘息的时间,皮影戏的演出也就是在这个时间。大体上一年有三次,一是麦收之后,二是秋收之后,再就是传统的春节,都是皮影演出的旺季。秋收之后和春节的时间较长。皮影戏班多数是非职业的,大多是农忙务农,农闲从艺,当然也有专职性的,但是演出时间也随着农时而转移。
再有一个特点,皮影班的演出不挑剔舞台场地,庙台、场院、广场、村头、树下都可以,有时在土台、粪堆上都可以搭台子。过去影班人数不多,讲究“七忙八闲”。搭台子的木板都由村里出,只有布蓬和影箱自己带着。
因此说皮影艺术.是农民的艺术。
二是乡风民俗色调盎然。皮影的演出一般是随叫随到,叫做“写台子”,多数为乡风民俗服务。二月二、三月三、五月节、八月节,都有写台子的,什么地方有庙会,也去演出,而且演出的节目都有固定的安排。除此之外的祝寿影、求雨影、还愿影、贺号影,都是富有浓厚乡风民俗色彩的。
三是通俗易懂百姓乐于接受。皮影艺术的剧本词句通俗,说的都是老百姓能明白的话,讲的都是老百姓的事,你就是不识字,也能看个明白,听得透彻。正因如此,皮影艺术百姓们乐于接受。
四是皮影艺术的普及性。每一个地方的皮影戏,当地的老百姓自己都能演唱,皮影戏所讲的故事,不论是来自民间的,还是讲史的,老百姓都很熟悉,都能讲出来,一代接一代地往下传,有时把这些故事作为教育儿女的一种题材。可见皮影艺术的民间性,比那些高雅的纯文化亲切得多。
小结
皮影艺术的流系是按着地域而分的,更是按着它的艺术特点而分的。流系和分布紧密相连。这就是它的基本规律。
明显的地域性表现出不同的人文面貌。地域和人文决定了皮影艺术的亚文化特征。
皮影艺术是农民的艺术,在那个农耕文明的时代,表现得极为突出。
但皮影艺术也决不是仅仅活跃在乡间农村,不说当代,就说过去也是如此。皮影艺术的全盛时期清朝康熙至道光年间(大约在1662年~1850年),北京城内就有十几个皮影班社,一些王公大臣的府中专有影戏班,供其娱乐演出。礼亲王府就有几个月俸八百两银子的皮影艺人,有时还被召进宫中演出。现在的演出就不仅限于农村了。
不论到什么地方演出,皮影艺术总带着浓重的乡土特色,这正是它的宝贵所在。
第三节 唐山皮影的兴起与发展
一、靖康之变南影北渐
宋代之前,皮影只是雏形阶段,还没有正式成为“戏”,到了宋代汴梁影与杭州影,基本定形,可以称为“影戏”了。这是迄今为止被人们认可的事实。那么南影是如何北渐的呢?这就要从历史和地理的方面找找缘由。
如今的河北省是古代赵国和燕国的领地。在这里生发的文化现象称为燕赵文化。
唐山如今成了燕赵名城,是冀东的首府,但在那时候它还是滦州的一个小镇。
冀东乃幽燕之地,明清时它的首府在卢龙,称为永平府。昌滦乐(自然包括唐山)都在永平府辖区内。永平府当时含昌黎、抚宁、临榆(山海关)、卢龙、滦州、乐亭、迁安。
永平府,禹贡冀州之域;虞初分为营州地;夏仍为冀州地;商为孤竹国;周属幽州;春秋为山戎、肥如国地;战国属燕;汉为右北平、辽西二郡地;晋属幽州及辽西郡;北朝为平州辽西;唐为平州北平郡;辽属兴州辽兴军;金为平州;元属永平路,明称永平府,清因之。
历史留下了许多典故,比如伯夷叔齐让国,齐桓公老马识途等仍在口碑传颂。
这片土地,盛唐时几经征伐,归于版图。那时的卢龙塞(潘家口)曾经留下许多边塞诗,永垂史册。残唐时陷入契丹;后来宋军也曾收归,建立了抚宁军节度使,但不久又被金国夺得。一直到元朝,这里都是少数民族的领地。
南影北渐正是在金与宋交战的时候,这可以在历史文献中找到答案。南宋人徐梦莘所著《三朝北盟汇编》有这样的记载:靖康二年正月二十五日,金人来索御前祗侯方脉医人,教坊乐人,内侍官四十五人。杂剧、说话、弄影戏、小说、嘌唱、弄傀儡、打筋斗、弹筝、琵琶、吹笛等艺人一百五十余家。令开封府押军前。开封府军人争持文牒乱取人口,掠夺财物。自城中发赴军前者,皆先破其家计,然后扶老携幼竭家以行,亲戚故旧涕泣叙别离相送而去,哭泣之声遍于里巷,如此者日日不断。
徐梦莘给我们描述了一个极为真切的事实。金国派使臣到宋朝皇帝面前索要医生和各种做艺的人,其中包括弄影者。开封府的官员从中勒索,强迫这些人赶赴军前,交给金国军队。金国军队便把这些人掳到北方。
金国的都城早已从会宁迁到燕京了,所以从南方掳来的艺人自然被送到这里,供皇家享乐。当然也有四散到民间各方的,但大体上都属幽燕之地。这就是南影北渐的事实。
以乐亭影为代表的滦州影系,在这个时候兴起是有根据的。但是这时候的皮影戏,还没有发展到一个完善的程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