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509500000004

第4章 存在作为问题及其意义(2)

海德格尔主张回溯到古希腊早期思想家那里去,这表明了回到思想自身的一种努力,“如果说马克思从生产,尼采从意志来讨论存在问题,那么海德格尔则从思想来追问存在”。由此找到了久被遮蔽、被遗忘的思想与存在的同一性,“现在可以看到:存在与思想归属于一种同一性,这种同一性的本性源于那种让共属”。(ID,S.27)让共属是这种同一性的根基,也是一种相互敞开,“思想与存在的关系,是这样一种相互的自我放弃。在意义上,一方向另一方敞开,一方自身的本性源出于另一方”。回到古希腊思想中去之于追问存在意义重大,“海德格尔要求回到早期思想家去并跟形而上学的开创者们进行论辩,并不是偶然的。因为,正是在早期思想家那儿海德格尔找到了那种很早就被思索而且是作为我们思的事业的思想”。美学一词源于希腊语aisthetikcs,西方美学思想渊源由此可追溯到古希腊。海德格尔向古希腊思想,尤其是向前苏格拉底思想的回溯,体现了他把美和艺术问题建基于存在之境域的努力,这无疑是海德格尔追问与解决现代存在问题的必由路径。

二、存在何以被遗忘?

存在与思想的发端密切相关,存在作为问题之所以被提起,以及对存在的追问,基于存在的被遗忘。存在之被遗忘虽然到现代才充分意识到,却由来已久,早在柏拉图那里就开始了。那么,“存在何以被遗忘”却是一个非常重要,必须给予认真回答的问题。传统形而上学导致了存在的遗忘,“柏拉图以其思想开始了形而上学,把存在者理解为存在者的存在这样的东西,把存在者理解为理念”。(Nll,S.245)形而上学把存在作为范畴看待时,已经开始把存在当做存在者来对待了,存在的意义由此迷失。存在不同于存在者,其本性是虚无,这也是存在容易被遗忘在存在者之中的重要原因,尤其是存在往往不能凭借认知与理性去把握,更导致了遗忘的加剧。

正因为存在被遗忘已久,因此要去重新追问那被遗忘的存在及其意义。“海德格尔思想的核心如众所周知乃追问存在的意义。此存在自身区分于存在者。如此理解的存在却显现为虚无。与此相应不是‘存在和虚无’,而是‘存在作为虚无’在海德格尔的思想中形成主题。存在‘存在着’,凭借于它作为虚无虚无化。”形而上学把存在作为存在者,然而,存在却是虚无。此启示表明,虚无让存在去存在。存在被理解为在场,即存在者的存在,而不是存在自身,这是存在被遗忘的根本原因。同时,存在自身具有的遮蔽性,也导致了这种遗忘。在此,形而上学只能把握存在者,而不能关切到存在自身,存在由此被遗忘。

存在与存在者的区分的被漠视,与存在的被遗忘是密切相关的,“海德格尔认为忽视这种本体论的区别不仅使得西方哲学而且甚至使得西方文明出现日益增多的失败。因为西方哲学和西方文明越来越远离对于存在的静观,转而研究存在者,最后进而只关心对存在者的技术使用和控制”。在此,海德格尔揭示存在与存在者这种存在论区别被忽视所导致的不良后果。西方形而上学力图在存在者上找到最终根据,这相关于本体论———神学的样式,“正如海德格尔所理解的那样,本体论———神学的哲学探求事物(存在者)———被作为根据的和建立根据的事物———的原因和原则”。这就决定了存在之被遗忘的必然命运。

存在不仅仅处于被遗忘的命运,而且任何对于存在意义的提起,都会被视为多余。“根据希腊人对存在的最初阐释,逐渐形成了一个教条,它不仅宣称追问存在的意义是不必要的,而且还认可了对这个问题的耽搁。”(SUZ,S.3)在人们心目中,“存在”是一个既最普遍又最空洞的概念,这似乎在于:存在既无所不在,却又无处可寻。

这里的关键是:“究竟为什么存在者存在而虚无却不存在?

这正是问题之所在。”(GA40,S.3)此存在悖论令人吃惊,使人困惑不已。任何企图通过下定义的方式,来解“存在”之谜的作法都是不能成功的。

由于人们经常用到“存在”,习以为常,司空见惯,好像已明白其所指。“于是,那个始终使古代哲学思想不得安宁的隐蔽者竟变成了不言自明的东西,以至于谁要是仍然追问存在的意义就会被指责为方法上的失误。”(SuZ,S.3-4)看来,对存在的追问,不仅需要智慧,而且还要有勇气。为了能让人明白与了解重提存在之意义问题的必要性,也是为了更好地阐明存在究竟是如何被遗忘的,海德格尔着重从与“存在”概念相关联的一些重要方面入手展开分析。首先是“存在”概念的普遍性。无疑,“存在”是最具普遍性的概念。他的独到之处在于,认识到“存在”概念的普遍性,不是族类上的普遍性。个别事物之上有种属,种属之上有族类。然而,“存在”的这种最高普遍性,却不是这种意义上的最高族类。“存在”的最高普遍性,是存在论意义上的,而不是逻辑学意义上的。因此,逻辑上关于概念种属类及其包含关系不能用于揭示“存在”的普遍性。海德格尔在西方思想的历史中进一步探究“存在”之概念。早期希腊文中的physis、aletheia、logos的含义分别是涌现、去蔽和聚集,都是存在的显现。后来,这些词语的意义发生了许多变化,其本义被遮蔽。海德格尔以不同于胡塞尔的视角来看柏拉图,“柏拉图在胡塞尔眼中是某种哲学理性和任务的建构者,只是其终极目的仍在幽暗中沉睡未醒,而对海德格尔来说,柏拉图相反却标志着关于存在思想在哲学中被忘却并规定自身的那个时刻,他们之间的这种差异只有因为其共同的希腊根源才变得具有决定性”。柏拉图把存在作为理念来把握,是存在意义遗忘的开始,也是其关键。在柏拉图那里,存在被当成存在者,而在概念里把握。海德格尔由于对存在问题的极其关注,从柏拉图那里看到了许多思想家未能发现的东西。

与柏拉图相比,亚里士多德更为关注存在的本质,力图回归希腊思想的源始经验,但他也未能揭示存在的本质。“所以,亚里士多德的哲学属于柏拉图主义的历史,因而亦难逃存在的遗忘的历史。”亚里士多德把与“存在”概念的普遍性相关联的统一性列为类比的统一性,亚里士多德的类比,与关联事实的最高族类概念的多样性相对照。类比关系不同于种属关系,如果说种属关系是一种纵向关系的话,那么,类比关系基于两个事物在一系列属性上的相同或相似,从而确定在其他属性上的相同或相似。类比的统一性关联于不同事物之间的某种属性上的一致性,不再相关于种属关系。但是,亚里士多德的这种类比仍然未能深入揭示“存在”这个概念。因为,存在的普遍性绝不能凭借一切纵的和横的逻辑普遍性来把握。

在中世纪,“存在”是“超越者”,“超越者”意指跨过边界。托马斯.阿奎那提出“超越者”这个概念,用以指存在、单一、真理和善。在阿奎那那里,存在是超越了种和属之上的超越者,对存在的认识须跨过个别事物的边界,不能以认识一般事物的方法去认识。正是在这一点上,海德格尔认为,中世纪把存在作为超越者有道理,但他同时认为,由于究竟如何去把握“存在”这个超越者并未得到阐明,因而,仍然不能从根本上廓清问题。

中世纪的存在论基于托马斯主义与司各脱主义,托马斯主义认为,哲学研究事物的本质与存在,本质是非物质的最根本的实在,本质决定存在。司各脱主义则主张只有个别事物客观存在着,一般只是概念,是同类个别物之间的共同点。总之,中世纪存在论也并不能厘清“存在”这个概念。有的著述认为,海德格尔的存在范畴带有神话和信仰主义的性质。这种评价有一定的普遍性,却不能关切存在的本性,也偏离了海德格尔思想自身。

近代的康德强调了思维与存在的分离,“物自体”存在于人的意识之外,具有不可认识性。黑格尔则强调思维与存在的对立统一,但存在只是思维的产物。在黑格尔那里,“存在”被规定为“无规定性的直接性”。逻辑学在黑格尔哲学体系中占有核心地位,逻辑学是自然哲学和精神哲学的基础与灵魂,逻辑学是研究纯粹概念的科学。逻辑学包括存在论、本质论和概念论,而存在论是其整个逻辑的出发点。“存在”在黑格尔那里是直接性的概念,存在是作为自在的存在,这里的“自在”指概念处于潜在的、尚未展开的状态。

“存在”概念中所包含的对立要素尚未显露或分化,仍然保持着直接的、源始的同一性,因而,无规定性具有自在的普遍性。黑格尔的存在论处于逻辑学发展的第一阶段,自在仅关联于概念的多样性。在海德格尔看来,亚里士多德关于存在的统一性问题被黑格尔忽视了,“在这一点上,他与古代存在论保持着相同的视界,只是亚里士多德提出的与关联事情的‘范畴’的多样性相对的存在统一性问题,反被他丢失了”。(SuZ,S.5)这就是说,黑格尔并未能很好地把握存在问题。有的著述不明白海德格尔与黑格尔在“存在”概念上的差异,把二者混为一谈。海德格尔由此表明,“存在”虽是最普遍的概念,但仍然晦暗不明。

近代以来的美学和哲学思想虽来源于古希腊,却发生了诸多变异,使得这些思想正在远离古老的思想传统。笛卡儿的理性主义规定了近代思想,“作为‘我思’,我是此后一切确定性和真理据以立足的根据”。(BW,P.280)对此,“海德格尔重新论述哲学史的方式使我们理解了笛卡儿的这个形象肇始于希腊时代,而在过去的三个世纪中出现了这一形象的各种变形。这样一来他就使我们与传统有了‘间距’”。确切地说,正是海德格尔使这一“间距”显现了出来。无论是柏拉图的“理念”、笛卡儿的“我思”、斯宾诺莎的“实体”、康德的“物自体”、黑格尔的“绝对精神”,还是马克思的“生产劳动”、尼采的“强力意志”等都并非存在自身。

“存在”概念的另一个特质在于其不可定义性。对此,海德格尔首先提到了帕斯卡尔论及确定存在所带来的荒谬。人无法在试图确定存在(是)的同时不陷入这样一种荒谬之中:无论通过直接的解释还是暗示,人都不得不以“这是”为开始来确定一个词。因此,要确定存在(是),必须说“这是”,并且使用这个在其定义中被确定的词。在海德格尔看来,这源于把定义规定为“属加种差”的逻辑思想。把“存在”理解为存在,而“把存在者归属于存在并不能使‘存在’得到规定”。(SuZ,S.5)其实,这种下定义的方法由来已久。

这里的困难在于,存在既不能用定义的方法从更高的概念导出,也不能由较低的概念来表现。因为,存在是区别于存在者的。“所以,虽然传统逻辑的‘定义’可在一定限度内规定存在者,它本身就基于古希腊存在论,但它并不适用于存在。”(SuZ,S.5-6)存在的不可定义性,往往导致人们不能正视存在及其意义问题。

自明性是“存在”概念的另一重要问题。海德格尔发现,在一切认识和命题中,在对存在者的一切态度中,以及在对自身的态度中,都用到了“存在(是)”。然而,他还看到了事情的另一面,通常的可理解性,不言而喻的可理解性,即这里的概念的自明性却是不可理解,也就是说不是自明的。存在者在这种态度中是明了的,然而存在者背后的存在自身却仍是不明了的,“这表明,在对存在者之为存在者的任何态度和存在中,都先天地有一个谜”。(SuZ,S.6)康德把“自明的东西”规定为通常理性的隐秘判断,作为分析工作的重要方面。

这种与理性相关的方法不适合于“存在”这个概念。

这种自明性之于“存在”概念实在是可疑的。如何讨论存在问题呢?“谈论存在问题正是谈论先于和超出任何本体论话语或传统存在论的敞开。”由此看来,康德哲学的错误在于,其认识的形式是主观的,而把认识看成是主观的这种假设,是“纯粹教条的假设”。(FS,S.9)一方面,自明性不可能使存在明了;另一方面,也是更重要的,自明性的方法本身就不适切于存在。

海德格尔在此旨在表明,存在问题不仅尚无答案,而且这个问题本身还是晦暗而茫无头绪的。存在之被遗忘以及存在问题的这种状况,更加说明重提存在问题的必要性与迫切性。一般存在论把存在作为最高、最普遍的范畴,存在基于逻辑推理,存在成为了存在者。在此,“海德格尔的伟大功绩就在于教导我们严肃地询问什么是‘存在’?

从而把我们从对存在的完全遗忘中唤醒过来”。这是关切存在的思想前提。

那么,海德格尔又是准备如何去重提这个存在问题的呢?他说:“如果这个问题是一个基本问题或只有它才是基本问题,那么就需要对这一发问本身作一恰当的透视。”

(SuZ,S.6)发问即寻找,海德格尔力图在古希腊思想与现代思想之间建立一种有意义的关联。进而,他说:“只要问之所问是存在,而存在又意味着存在者的存在,那么,在存在问题中,被问及的东西正是存在自身。”

同类推荐
  • 中国哲学十讲

    中国哲学十讲

    本书先从整体上对中西方哲学的几个重要发展阶段和代表性思想家加以对比,而后选取了中国哲学史上最重要的九个流派思想,深入各派哲学文本,分别作详尽的评述,其援西入中的研究进路和精辟观点在同时期的中国哲学著作中可谓独树一帜。
  • 小窗幽记(下)

    小窗幽记(下)

    本书分为醒、情、灵、素、景、奇、法、倩等十二卷内容,辑录了晚明清言的精华,体现出晚明清言多重的理想和追求。
  • 灵魂的最高处:亚瑟·本森哲思随笔集

    灵魂的最高处:亚瑟·本森哲思随笔集

    “我热爱生活,但没有成为它的奴隶;我向往自由,但它并没有成为我的羁绊。”“相比起那些忙于奔走应付各种社交场合的人,我更喜欢独自一人对着皎洁的月光,默默的品味思想,让精神与心魄碰撞出一次次火花,迎接来自过去、现在和未来思想浪潮的冲刷。”……诸如此类精彩的话语,在亚瑟·本森的著述中俯拾皆是。立足精华读本,本书精选了亚瑟·本森优秀作品中的精彩著述编译成集,在书中,亚瑟·本森结合自身经历,以理性的思维和生花妙笔,对于人生各个方面表达了自己独特而深刻的看法。希望这些穿越古今的经典话语,能激励浮躁世界中的我们静心思考人生并反思内心。
  • 在北大听到的24堂哲学课

    在北大听到的24堂哲学课

    哲学之所以能够改变一个人的生活,是在于它能够给人生活指明正确的方向,提供正确的方法。有了哲学,我们的选择就有了一个参照的标准。我们的前进也就有了一个正确的方向,它能让我们在错综复杂的生活中做出正确的选择,坚持正确的态度,在平淡而不平凡的生活中找到快乐和幸福。
  • 做人资本总集(精华本)

    做人资本总集(精华本)

    《做人资本总集(精华本)》不论你是圣哲贤人,还是凡夫俗子,都要从一点一滴开始积累做人的资本。一个人,如果有了成功的做人资本,就能在生活中扮演各种成功的角色。
热门推荐
  • 西天录

    西天录

    混沌之初,世界衍生了生灵。在此之中,最早掌握力量奥秘的,他们自封为神。创世之神女娲则创造了人类,世界逐步走向了繁华。而在这繁华的背后,阴谋正在酝酿,邪恶的计划让神族之间产生了分裂。一场旷世之战过后,新一代的神明开始崛起,西王母与新神齐联手,成立了东天妄想掌管世界。之后,神族一分为四,分别为东、西、南、北四天。一切看似归于平静的同时,由他们先天之战中所衍生的,集七大罪于一身的存在——天魔现世了。为了阻止天魔想要一统三界的计划,四天首次联手,结合女娲留下的神秘力量,共让四人前往西方取得“经书”。只是,西方取经,究竟是一场拯救天下苍生的征途,还是一场被严密监控的闹剧?
  • 纨绔凰妃冠宠天下

    纨绔凰妃冠宠天下

    千年更迭,尊皇女王不慎穿越变废材,五雷轰炸,封印被破;遇说话的金虎,收人形的朱雀,斩前世深仇;看废材七小姐如何手执长剑横扫世家,震动乾坤,步步踏上强者之路。大婚当日,他毅然抢亲扬言:“你想嫁于他人,绝无可能!”她反唇相讥:“你想娶我为妻,只能做梦!”他说:我自毁元神,隐没于世,只为重遇千年后的你。”
  • 金主大人,晚上好

    金主大人,晚上好

    三年前,她和他以兄妹相称,感情好得让人眼红。三年后,第一次见面,他强行把她推倒,事后甩给她一张支票。她收下,笑得妩媚:“苏先生,下次再来玩啊!”第二次见面,她低声请求:“苏先生,换个地方行吗?”第三次见面,她气急败坏:“苏先生,你是禽兽吗?”第N次见面,苏先生高傲站到她面前,“本来没有养女人的打算,但现在有了。”他,权势滔天,唯独宠她入骨。好的,给她;更好的,抢来给她。而她,却再一次选择了逃离。多年之后,怀抱小包子的她和臂挽未婚妻的他迎面走来,却无法擦肩而过……“宝贝,乖,叫叔叔。”叔叔?苏先生怒:怎么教儿子的?女人,你死定了!
  • 剑傲玄天

    剑傲玄天

    一人,一剑,独步天下,阻挡我的都将化为泡影;一招,一式,斗战群雄,我的脚步无人能敌……
  • 一世婚宠:帝少蜜爱小甜妻

    一世婚宠:帝少蜜爱小甜妻

    “和我结了婚就想跑?”他紧紧抱着她,要她生宝宝!什么?!说好的协议婚姻呢?她跑,他追!“混蛋!我怀孕了!!”“老婆,你真棒!”“……”生了宝宝,她又逃。他将她压在床上,一脸邪魅:“老婆,你跑到哪去?整个世界都是我的,你逃到哪都在我怀里。”“混蛋!你说生完孩子我就可以走!”“老婆,谁告诉你只生一个?”《宠文一对一,各种鸡飞狗跳,一些逗比日常,尽在本书,走过的路过的看官们,有钱的捧个钱场,没钱的捧个人场!》
  • 世限奇元

    世限奇元

    神与神的战争打响!一场饕餮工程,揭露曾经不为人齿的宇宙浩劫,或者警示新的浩劫将至。世界终将包容同源的无限,以世界为媒却以世界为力,以无限为耻却以无限创生,世界包容无限,新的羽翼没,终将笼盖世界。
  • 半世缘

    半世缘

    文案无能,请自行概括,谢谢……就是双重生,也没什么好概括的……
  • 快穿之呆萌女配要上位

    快穿之呆萌女配要上位

    她,洛甜甜,因为一场车祸后成功的被系统所选定,作为宿主,她的任务,便是打倒女主攻略男主,什么骄傲学长,腹黑竹马,病娇王爷,通通拜倒在她的石榴裙下吧!当完成所有攻略后,她本以为可以成功回家,却未想到。“宝贝儿,你是我的。”说完,某男霸道的吻上她的唇。
  • 食妃不媚:腹黑王爷滚远点

    食妃不媚:腹黑王爷滚远点

    姚媚儿:“利用我是你自己的选择,怪不得旁人。”宗政憬:“可是这万里江山,我只想与你共赏啊。”慕慎安:“呵呵。”姚瑾策:“滚犊子!”江湖救急遇到蛇精病王爷,姚媚儿因此落难,再见面却因他获救,未料到从此时起那人步步为营,皆为利来。娘早死爹不爱的宗政憬,表面无害内里腹黑,如履薄冰走到今日,利用一个无辜少女实在算不得什么。唯一算不到的,是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
  • 帝女花,凤起天下

    帝女花,凤起天下

    异世重生,她由绝世杀手沦为痴傻废材。家族嫌弃,世人不齿,她21世纪最强召唤师,岂能任人欺辱!休掉渣男太子爷,斗法绿茶姐妹花,召唤上古魂兽,成就最强战神!绝地重生,她一步登天,霹雳天下,却不知有他一路保航护驾……【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