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可怜的孩子们,你们没事吧?”
这焦急和心痛的声音是从一位威风凛凛的男人嘴里发出的。他急匆匆地从帐外掀帘而进,怜惜地看了看吴克善和我,道:“孩子,让你们受苦了。”
正疑惑着这男人是谁,吴克善立即向他请安,也暗中替我解了围。刚来到这个年代的我对这一切人物关系都懵然不知,幸而有吴克善这个人肉百科在,总能准确无误地解答我的疑问。
“孩儿给额祈葛请安。”
我大惊失色,原来这位就是孝庄文皇后的父亲,科尔沁的汗王寨桑。
我也跟着请安,道:“孩儿给额祈葛请安。”
“快快免礼,好孩子,你们怎么受这等苦啊!这不是活活心疼死额祈葛吗?”寨桑慈爱地抚着我的脸。
“孩儿不孝,让额祈葛担心了。我们不是已经没事了吗?”虽然与他素昧平生,但他饱经沧桑的脸上满含着对儿女的牵挂和担忧,触动了潜藏在我内心的孺慕之情。
“谢天谢地,谢天谢地啊!”寨桑用布满皱纹的双手作祈祷状,“到底是谁那么心狠手辣,要害我两个孩子啊?”
“这便是我们接下来要调查的真相了。”我看着那壶马奶酒,若有所思道。
吴克善命奴才拿来银针,往酒中一探,再把银针取出,针头已发黑。
酒中确实藏了毒。
“到底是谁下的毒?下毒的动机何在?”吴克善挠破了脑袋也找不到思绪。
“这种毒名为马钱子,是耗子药的主要成分。虽还未知下毒之人,但他的居心是可以想见的,便是要置我们于死地。草原这段时间正全力灭鼠,一定是有人趁这个机会浑水摸鱼,既能毒死我们还能不被怀疑,真是两全其美。”
在宫斗剧中,为了争宠才会使这种把戏,投毒到对手的膳食中,既可神不知鬼不觉地铲除对手,自己也可明哲保身。可是,在这和乐融融的大草原里,族民亲切地像家人一般,谁会对我们产生这么深刻的恨意,非要置我们于死地呢?
吴克善蹙眉道:“要找出这个人,我们还没掌握到什么可靠的线索,要找他就等同于大海捞针。”
正当我们苦无良策之计,我的脑袋忽然灵光一现,一条妙计诞生了。“《诗经》的《鹤鸣篇》里有一句是: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我们无法找出真凶,但包大人也许能帮上我们的忙。”
吴克善道:“包大人?是谁?”
“包拯。我从小便常看《少年包青天》,穆都统之死一案给了我启示。我打算按包神探的侦探法照葫芦画瓢,找出毒害我们的凶手,来一招引蛇出洞。”我划过一丝成竹在胸的笑容。
“如何引蛇出洞?”
“我们将计就计,假装被毒死了。不过,这出戏还得由额祈葛配合,不知他的演技如何?”
按蒙古的习俗,凡是重大人物逝世,都要在敖包前举行祭祀活动。意为神灵祈祷,让他入土为安,不受凡尘俗世的干扰。也可祈祷让含冤而死的人能早日洗脱冤屈,长生天定会保佑他早登极乐。长生天是蒙古人心中最高的神明象征,在敖包前,人们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会被长生天看在眼里,无人胆敢亵渎。
我们把寨桑请来了,并把我们的计划告诉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