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去!去!”刘四呵斥小男子,“少放屁,还能把你当哑巴!”
“这不是你说的吗?又没错。嘻嘻。”小男子嘀咕着自言自语,又缩缩脖子自个乐了。
刘四凑近渡船老人,奉承道:“三爷爷,你老有一手捉鳖的绝活,我村长叔说让你教教我,好把葫芦塘的金龟捉了,给村里办大事用。”
渡船老人全明白了,事情跟自己预料的一样。他没有马上拒绝,而是边与刘四兜圈子边思索保护金龟的良策。他戏弄刘四说:“自从见到金龟,我就天天想,夜夜想,恨不得马上捉到手。结果金龟没捉到,我这屁股上倒长出两个坏东西疔疮。”
渡船老人用手指点过刘四小男子后,又指到自己的臀部。刘四小男子莫名其妙面面相觑,少顷功夫,刘四又苦苦恳求说:
“三爷爷。你老就大发慈悲教教我吧。”
渡船老人已有了妙招,他故意做出怜悯的表情对刘四讲了一番,叮咛刘四切记切记。刘四不禁失声道:
“非得双手涂满猪油,才能下水捉金龟呀!”
“这是绝招!”
渡船老人斩钉截铁的语调让刘四深信不疑。他和小男子告别渡船老人,忙着赶回去准备。
太阳快落山时,一个男人骑着自行车钻出了梅林,他脖子上挂着一部照相机。他跨下自行车四处张望发现了骑在牛背上的雨根,便扬起右手招呼雨根问:
“放牛娃,蓝依亭家的鱼塘在哪儿?”
雨根没有回答,驱赶牛儿靠近过去,警觉地问:
“你找鱼塘干啥?”
“听说有只百年金龟在鱼塘里。”
“你要买金龟?”
“不,我是来给金龟拍照片。我要让大家知道金龟,爱护金龟,保护金龟。”
“随我来。”
雨根吆喝牛调头,朝葫芦塘方向去,男人推上自行车紧随其后。很快到了目的地,男人放好自行车跟依亭子峰见面。他自我介绍说,他叫林夕远,是省城一家杂志社的记者。听说古草村发现了百年金龟,他坐火车到了县城,从农机站朋友那里借了一辆自行车就赶来了,要特意拍张金龟的照片,做有关报道。
得知实情后,相互关系自然融洽起来。依亭仔细打量林夕远,大约二十多岁,个子高高的,略有点瘦,戴一幅黑框边的眼镜,彬彬有礼却不失风趣的神态,简直就是自己高中语文老师的翻版,只是林夕远年龄小十几岁而已。高中语文老师可是依亭崇拜的人呀。因此,依亭较快消除了因陌生造成的防范心理。逐渐拉近了与林夕远的距离感,子峰亦是。于是三个年轻人很快就混熟了,并且聊得很开心。随后,依亭请林夕远和子峰一同晚餐还谈及了保护金龟的事。是夜,林夕远就在木板屋住下了。
次日,刘四和小男人就到葫芦塘捉金龟了。引来许多看热闹的人。他二人脱掉上衣,系紧裤衩,按渡船老人传授的绝招,双手抹满猪油扑嗵扑嗵,跳进葫芦塘,憋足气在水底寻找。他二人哪里知道,分明是中了渡船老人的缓兵之计,谁都清楚,水里的金龟很滑,抹满猪油的双手更滑,无论如何是捉不住金龟的。但是人在利令智昏为所欲为时,往往会失去理性愚不可及。
刘四和小男子先后浮出水面换气,又沉下去寻找。几个回合后,忽然见小男子露出脑袋惊叫:
“哎呀!疼死我啦!疼死我啦!老王八要断了我的手指头。”
他惊叫着游到边上爬上来。
依亭细看,只见小男子面无血色,扭曲的脸上堆足了痛苦,模样十分滑稽,再看时,小男子右手捂住左手,血不停地从指缝流出来,疼得他原地跺脚,嘴里骂着脏话。围观人群中有人惊诧有人嘲笑,正当精彩时刻,林夕远高举相机,“咔嚓咔嚓”拍照了两张。依亭有些疑惑,问林夕远:
“林记者,你拍他干吗?他又不是金龟。”
“小插曲,小插曲。”林夕远边回答边笑,眼里满是惬意。
子峰立即提醒依亭说:“醉翁之意不在酒。”
依亭快速反应过来,用手指着林夕远说:
“好你个林记者,敢瞒着我们打埋伏。”
“我打什么埋伏了?”
“你抢拍下小男子捉龟不成反被咬断手指的镜头,是为了以防万一。如果真拍不到金龟,这镜头冲洗成照片,配上文字也蛮好的。真拍到了金龟了,合二为一,锦上添花,那就更好啦。”
依亭的分析,颇得林夕远赏识,他摘下眼镜,折服地细瞧依亭后又带上,不紧不慢道:
“天下嚷嚷又熙熙,知我者蓝依亭也,幸哉,幸哉!”
依亭脸上跑出绯红,为避免尴尬,她特意提高声调说:
“老学究,不跟你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