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三营镇清真大寺原州区三营大寺始建于清同治初年(1860),原称三营清真东寺,占地面积约三亩,有土木结构大殿及其他用房共30间。该寺的经堂教育,早年在西北地区颇有声誉。1920年以来,虎嵩山阿訇长期在该寺任教长,不但甘宁青而且川滇湘桂的回族学子多有来寺读经求学,著名的伊斯兰教学者马坚教授就是一例。三营大寺后经数次扩建规模逐渐扩大,其布局规整、结构紧凑,具有鲜明的古典建筑风格。1938年寺校分离,易名为三营清真大寺,并举行了首届高小毕业典礼暨分立高等小学、清真大寺庆祝会,仪式空前隆重。该寺占地面积4.8亩,为一开阔四合院,寺大门东向朝街,院内西边高固台基之上建礼拜大殿,大殿平顶,前带檐廊。檐廊之上为南北长方形二层楼,最靠边的平项楼上南北各建一亭式宣礼塔,塔顶为半球形圆顶,二层楼向东开尖拱形落地窗。大殿比例协调,造型端庄,线条柔和,色彩淡雅。
(五)海原清真大寺海原清真大寺是海原县最古老的一座伊斯兰教寺院,始建于明万历年间(约1582),距今已有四百余年历史。海原清真大寺座落在海原县城内西北侧(大寺巷内),为县城穆斯林群众宗教活动的中心场所。海原清真大寺经多次重修扩建而成,占地面积为4100平方米,内有建筑面积1025平方米,修建经堂和大殿460平方米。海原清真大寺式样采用中国宫殿式和阿拉伯建筑艺术相结合,经堂五间,大殿七间,为砖木结构。大殿主体建筑300平方米,可容纳600多人,卷棚110平方米,经堂为三层(下层五间,中层三间,上层一间),共240平方米,高11.7米。望月台、经堂和大殿全部用3厘米厚的松木板铺垫而成,二道院内建有正房三间(五檩)、东西厢房六间、过道学房五间、沐浴室三间、保管室五间、卫生间一间,共24间,36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1470平方米。经堂和大殿楼四面的挑角、卷棚前檐以及门窗都由精心雕刻的花纹组成;门窗上檐饰以金字《古兰经》经文浮雕,显得分外肃穆庄严。高大的拱形门洞用砖砌而成,上面建有三层木隔宣礼楼,高达8米,整个建筑气势宏大,肃穆壮观。寺院周围还有与寺同龄的参天大榆树8棵,枝叶繁茂,更增添了大寺的宏伟雄姿。
(六)北伍家清真寺泾源县北伍家清真寺位于园子乡北伍家村,建于清同治十三年(1874),为传统宫殿式建筑,是泾源县内最早的一座清真寺。清同治十年(1871),陕甘回民起义失败后安插于泾源(化平川)的陕甘回民,向化平川直隶厅通判申请修建清真寺。清廷批文,自可准行,但又怕回族群众以清真寺为据点聚众与清廷对抗,特别规定清真寺高不得超过两丈四尺,长、宽不可逾十丈,头进为大门,两旁为厢房;二进为大殿;三进为经堂,以藏经典;墙厚不得超过二尺五寸,寺外不得修建高楼。
(七)彭阳城关清真寺鼓阳城关清真寺建于1989年,如同一块熠熠生辉的宝石,镶嵌在彭阳城西南苍翠葱茏的灯盏山脚与笔直的街道楼群之间,分外引人注目。游人登上灯盏山腰俯视山下,青松掩映中的城关清真寺大殿座顶部的五个光彩耀眼的绿色圆包就可映入眼帘。具有伊斯兰民族特色的绿色圆包及圆包上的月牙与具有中国传统建筑艺术的风格的庑殿式殿顶上的绿色琉璃瓦,交相辉映,流光溢彩,壮丽辉煌,为彭阳县城一景。
三、固原回族拱北简介
拱北是固原回族对伊斯兰教先贤陵墓建筑的称谓,为阿拉伯语音译,原意为拱形建筑物或圆形墓亭,中亚及新疆地区称“麻扎”。拱北原是流行于阿拉伯、波斯及中亚地区的伊斯兰建筑形式,后专指苏非派在其谢赫、圣裔、先贤坟墓上所建造的供人瞻仰的圆拱形建筑物。在西北和固原地区则主要指苏菲学派的传教师、各门宦的始祖、道祖与先贤的陵墓建筑。拱北始建于清代乾隆、嘉庆年间,其建筑形式常与明清时的中国传统建筑相融合,除墓庐多用阿拉伯建筑圆拱墓盖形式外,附设的礼拜殿、坐静室、诵经堂和居室等建筑物多为中国庭院式建筑。其中金顶是主体建筑,多为砖木结构,有三层八卦、二层六卦、一层四卦等。现代以来,拱北多建有六角形重檐塔楼,雕梁画栋,底层墙壁为砖雕图案,多镌刻有《古兰经》文和植物花卉。在固原各地,拱北不但是教众纪念先贤的拜谒之地,也是传教、管理教坊及举行重大宗教活动的中心。拱北的教务一般都由墓主的继承人或亲属主持管理,一些地方还设有专门的拱北管理机构,并由专人负责接待教民、组织宗教活动、维持陵墓等事务。
固原区域内现有著名拱北30余处,其中影响较大的拱北为:
(一)固原二十里铺拱北二十里铺拱北又名五原山南古寺拱北,位于固原县城南郊10公里处银平公路与宝中铁路东侧。二十里铺拱北始建年代说法不一,一说始建于明万历十三年(1585)。民间传说其始建于元代,称忽必烈封赐的一位曾在元统一中国时功绩卓著的伊朗传教士(即民间所称“西来上人”),曾在二十里铺的五原山修建静室一座,修持办道,传播伊斯兰教,即为五原山南古寺之前身。明成化二年(1466),西来上人归真,当地穆斯林为其建起拱北。而据《回族美术史稿》所载,二十里铺拱北创建于清康熙十六年(1677),乾隆十九年(1754)扩建后,曾勒碑纪事,名曰“回教先仙碑”,称建者为“回教公”。碑文称:“先仙不传其名,康熙中,乡人每见有在山诵经者,近而视之杳无踪迹。后有西域老叟至此,曰此山有先仙遗冢,吾教宣礼奉焉,启土视之,得墓志一方,泐于成化二年。”现依寺内所存碑文记载,明代定国公徐达、都御史赵廷瑞、三边总制杨一清、广西柳州提督马雄都出资修过南古寺拱北。清同治年间,拱北毁于战火,当时陕甘提督雷正绾予以重修。民国年间亦曾对拱北有过数次重修。现二十里铺拱北位于清水河畔50多米的五原山台上,拱北总体建筑气势雄伟,古朴壮观。全部建筑为六进式,第一进为门厅,第二进为院落,第三进为砖坊,第四进为内门,第五进为墓室,第六进为后院,有楼、塔、亭、阁、照壁、六角八卦等建筑;院内松柏苍翠,环境幽雅。二十里铺拱北的建筑格局及风格充分显示出了伊斯兰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融汇的强大凝聚力,在中国传统建筑文化氛围中融汇了伊斯兰建筑风格,也充分显示了蕴含有伊斯兰文化的雕绘工艺。
(二)海原九彩坪拱北九彩坪拱北始建于清同治三年(1863),民国九年(1920)大地震时被毁,后经修复。“文化大革命”中原有建筑物被破坏殆尽,1980年后经过多年修复,基本恢复原貌。现有建筑物均以水磨砖雕装饰,重现了当年建筑风格。在前院照壁背面,镶嵌三块石碑,上刻嘎得忍耶门宦道统史所记载的各辈道祖的功行,石碑两旁有对联。二院内建有砖木结构的过道,东西两侧为客厅。左壁为砖雕牡丹花,右壁为砖雕海莲花;背面有海水朝阳,月照松林砖雕图案;山门两侧是墓室;四院为中和堂,是拱北的主体建筑,由大卷棚、东西小卷棚、八封亭组成。大卷棚后的中八封实为六封,习惯称八封,内为杨保元之墓。亭下端有砖雕基座,中部左右各有一圆形窗,其图案由阿拉伯文字组成;窗上方四周有吊垂牙子板,如意彩、飞椽、滴水、琉璃瓦等构件;顶部为钻天顶,上置宝瓶、新月。小卷棚里有安老真师、丁老太爷之墓。屹达山下有古堡道堂,门额上书“清真古教”四字,同时建有教室、经室、过庭、客厅、水房、库房、灶房等数十间屋宇及教主居住楼一座。拱北在四周群众中颇有名望,每年农历正月二十五日、八月十五日,西北、西南嘎得忍耶门宦的回族教徒云集于此,场面非常宏大。
(三)西吉沙沟拱北沙沟拱北在西吉县城东北部沙沟乡沙沟村西侧大山之下,三面环山。拱北内呈坡状,西高东低,草木茂盛,陵墓旁多立砖石小碑,其东侧50米处有清真寺。沙沟拱北始建于清代光绪三十年(1904),占地300多亩,有墓数千冢,多为穆斯林名人、哲士之墓。民国九年(1920)海原大地震时,哲赫忍耶门宦第七辈教主马元章罹难,初葬于此(后被迁葬于张家川宣化岗),故成为穆斯林朝拜之地。每年农历十一月初八日,云南、吉林、新疆、青海、甘肃、宁夏等省(区)的回族群众前来此地,参加忌日活动。
值得注意的是,在固原区域内的一些清真寺和拱北,人们随时可看到精美绝伦的回族民间雕刻工艺,其中以砖雕为最常见,成为回族穆斯林宗教圣地的美术品。固原回族的雕刻艺术,可分为石雕、木雕、砖雕和灰泥浮雕四种类型,其中以砖雕艺术最有代表性。砖雕,亦称河州砖雕,源于甘肃河州(今甘肃临夏回族自治州),有着悠久的历史。砖雕通常是用凿和木锤,在水磨青砖上钻打雕琢出各种花卉、风景、动物和书法等图案,作为建筑物上某一部位的装饰品。在清真寺和拱北内,回族的砖雕艺术常将阿拉伯文字图案与中国山水画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创造了具有回族特色的雕刻艺术。砖雕以“提活”为辅,“刻活”为主,即在特别的青砖上用镩、平刀、斜刀等工具刻出各种花卉、鸟虫、翠竹、劲松、荷花、葡萄以及阿拉伯几何图纹等立体感强的图形,民族气息和乡土气息浓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