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有丰富文化典籍的国家。又是一个史学很早发达的国家。早在两千多年前,就有了比较系统的史学著作。《春秋》就是目前我国最早的一部历史著作。它是春秋时期鲁国史官编写的,是一部断代的编年史。因为是按年来编写,所以就取一年四季中的春秋两字来命名,叫做《春秋》。相传这种断代的编年史,在西周“共和行政”时期就有了。在《墨子》这部书里,就提到过有周、燕、齐、宋等国的《春秋》。可见在当时的一些大国中都编写了历史书——《春秋》。但是,除了鲁国这部《春秋》外,其他的都没有保存下来。
这部鲁国的《春秋》,记载了从公元前722年(鲁隐公元年)到公元前479年(鲁哀公十六年),共二百四十二年的历史。它虽然是按鲁国的历史年代来记事,但是,涉及到我国这段历史时期中的许多事件,许多诸侯国家的历史。所以后来人们就称这时期为“春秋时期”。
相传在春秋时期,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曾经对鲁国《春秋》作过一次修订。并且用它来做历史课本教学生,成为儒家学派的经典之二。因此又称为《春秋经》。不过,这部史书虽然有明确的年月记载,但文字太简单,记载的史实也只是一个大纲或提要,事情的原委记载的很不详细。于是后来就有人给它将史实补充叙述和进行评论。这些叙述和评论就叫做《传》。
给《春秋》作过《传》的共有三家。有战国时期的齐国人,公羊高作的,叫《春秋公羊传》,简称《公羊传》有鲁国人谷梁赤作的,叫《春秋谷梁传》,简称《谷梁传》,有春秋末期鲁国人左丘明作的,叫《春秋左氏传》,简称《左传》。三种《传》合称《春秋三传》。《公羊传》和《谷梁传》主要是对《春秋》中的史实加以评论,没有多少史实补充,比较空洞。这两部书开始是以口授,一代一代相传,约到西汉初期才写成书。
《左传》开始也是口授相传。据近代学者的研究结果,认为《左传》并不是鲁国史官左丘明一人所作,而是不同时期一些史官们的集体创作。左丘明是根据史官们的作品,加工整理成文的人。这书最后写成约在战国初年。
《左传》是一部用历史事实来解释《春秋》的史书。在它的内容里,保存了大量的历史资料,在我国史学史上,是一部很宝贵的史书。同时,又是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它的文章结构严密、文字简练。叙事有繁有简,生动活泼。在我国文学史上,也占有重要的地位。因此,研究我国先秦时代的社会史或文学史,《左传》都是不可缺少的书籍。
春秋时期,是我国由奴隶制向封建制转变的时期。阶级斗争激烈,各诸侯国家的政治斗争相当尖锐,兼并战争不断发生。社会经济产生了新的变化,文化思想上也出现了复杂的变化。对这样一些历史情况,《左传》中都有具体的记载;对当时的历史潮流作了真实的反映,使后来的人们对当时的历史情况,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
《左传》记事的最大特点,是在春和时期错综复杂的政治斗争中,根据主要的历史事件,描写出各诸侯国之间的斗争,如外交上的会盟、军事上的战役。既描写了国与国之间的斗争,也描写了各国内部的斗争。尤其是对一些主要战役的描写,如晋楚城濮之战、鄢陵之战、吴入楚郢都之战等等。用语简练,文字生动,记事清楚,有始有终。而且充分的反映出政治与军事的关系和战略思想,战术原则。因此后人还将《左传》看作是一部古代兵书。
《左传》还为我国保存了一些自然科学方面的史料,记录了我国古代一些科学成就。例如:在这时期记录了三十七次日食,观察到了彗星,对恒星作了观测,记录了陨石、地震发生的时间、地点等等。这些对自然界中现象的记录,在世界科技史上来说,都是最早的宝贵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