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勃,字子安,出生于公元650年,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县)人,我国唐代初期很有建树的著名诗人。他虽然只活了二十五岁,却创作了大量诗作,收于《王子安集》,计十六卷。与当时的诗作大家杨炯、卢照邻、骆宾王齐名,并称为“初唐四杰”。
王勃少年时期聪敏多智,勤奋好学,满腹经纶,才华出众,有不少脍炙人口的故事,至今为世人传诵。
一、勤奋好学
王勃的家庭,上溯几代都以经书世家著称,是一个典型的书香门第。他的祖父王通,是一个很有名气的大学问家,曾在蜀郡(今四川成都)任司户书佐。大业(隋朝年号)末年,王通见朝廷腐败,遂弃官回乡,专以著书和讲学为业。在此期间,他模仿《春秋》体例,写了一本书,叫《元经》,记述了从秦汉至北魏所发生的重大事件,备受世人称赞。王勃的堂祖父王绩,是隋末唐初的著名诗人。王勃的父亲叫王福畴,自幼好学,手不释卷,精于史书,尤善诗文。初为太常博士,后为齐州长史。他的两个哥哥,一名王助,以才学为弘文馆学士兼知天官侍郎,另一名王勔,以才学为泾州刺史。
王勃出生于这样一个家庭,从呱呱坠地开始,便被一片背经史、吟诗赋的读书声所包围,耳濡目染,二三岁时,便手不释卷,四五岁时,也诗赋成诵。到他六岁那年,写出的文章,不仅构思巧妙,而且辞藻华丽,在文采上赶上了他的两位哥哥。他父亲有一位至交,名叫杜易简,襄阳人,常来王家做客。见他们兄弟三人如此文才出众,高兴地对王福畴称赞说:“这可是你们王氏家中的三株宝树啊!”
杜易简九岁的时候也能诗善文,后来颇有才学,名气很大,官至开州司马。他认为自己九岁能诗善文已经是了不起,但他没有想到,王勃年仅六岁,就能写出令人叹为观止的文章来。也正是由于他的宣传,王勃的“神童”之称便不胫而走,被广为传播开了。
这一派赞扬声,更加激发了王勃刻苦学习的热情。他九岁那年,就开始研读颜师古的《汉书注》了。王勃对于颜师古这样的一代大儒,是十分佩服的,对于他的大作《汉书注》,更是奉若经典,一字一句仔细推敲,不敢稍有疏忽。但是,在他拜读的过程中,却发现有些注解不够准确,甚至有的解释错了。为了纠正这些错误,他查阅了成千上万的资料,对照了几十种版本,然后根据自己的理解,一条一条地列了出来。最后,他又把自己的这些发现和理解撰写成一本书,取名为《指瑕》。
王勃读书,不仅刻苦勤奋,而且兴趣广泛。他十岁的时候,就已精通了《诗》、《书》、《礼》、《易》等六部经书。更令人称道的,是他十一岁那年,在长安街上,看见一位叫曹元的著名医生,便虚心向前求教。从言谈中,王勃发现曹元不仅医术高明,医德也甚为世人称赞,于是拜其为师。此后,他便在曹元的指导下,用一年零三个月的时间,读完了《黄帝内经》、《难经》等医学书籍,并掌握了其精华。
公元664年,右相刘祥道巡视关内,时年十四岁的王勃写了《上刘右相书》,引经据典,据理分析,直言不讳地批评了朝廷的侵略政策。刘祥道看后,十分震惊,便推荐他参加了科考。果然他名列榜首,被任命为朝散郎,留在了皇帝身边。
二、巧解“力”字
前文述过,王勃由于刻苦读书,手不释卷,到刚刚六岁的时候,就已经善写文章了。他每写完一批文章,就要寄给父亲,要父亲帮助他修改。当时,他的父亲王福畴为雍州司户参军。他见儿子的文章“构思奇巧,用词豪迈”,又如此虚心好学,常向友人称赞。
这一日,王福畴又对友人称赞王勃,友人开始不信,王福畴便拿出王勃的文章给他看。友人看后,激动地说:“令郎年只六岁,没想到竞有如此才华,真是个神童啊!我敢预料,不出十年,此子将名震天下。果然未出这位友人所料,八年之后,王勃去交趾看望父亲,路过江西南昌,写下了传世之作《滕王阁序》。”
王勃幼时不但善属文,而且善于动脑,常常提出一些令人听了有趣而又难以回答的问题。本文叙述的就是这样一个故事。
还是在王勃六岁那年,母亲又为他生了个弟弟,父亲为弟弟取名为王劭。
有一天,一家人正在吃饭,兄弟四人的名字忽地引起了王勃的深思,遂问父亲:“爹爹,你为我们兄弟四人取的名字里,为什么都要有个‘力’字呢?”
王福畴听了,不禁一愣,然后又高兴地反问说:“你们说说看,我有什么用意呢?”
王勃的大哥王勮此时已学识有名,才华出众,进士及第。见父亲问及,面带羞愧地说:“父亲学识渊博,您的用意不是做儿子的所能猜得到的。”王勃的二哥王动想了半天,也没有回答出来。
王福畴见他们二人都未答出,遂又问王勃说:“这个问题是你提出来的,想必你能够解答,快说给我听听!”
其实,王勃对他们兄弟的名字中都带个“力”字旁,早就有所思考,查阅过不少经典著作,并且已经从《孟子》关于“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论述中得到启发,深感父亲对他们兄弟四人寄予厚望。今日一问,只是为了验证一下自己的理解是否正确。现见父亲让他回答,便说:“想我王氏家中书香门第,官宦世家,并且一向遵守‘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原则,深得朝廷信赖和民众爱戴。基于这一点,使我想到,我们的名字中之所以都有个‘力’字旁,其用心有二,一是君子劳心,小人劳力。你是要我们任何时候,都要谦虚谨慎,想着那些劳力的民众,不要以君子自居,二是要我们长大后忠心耿耿地为国家效力。”
王福峙听了王勃的回答,高兴得一下子将王勃揽入怀中,心情激动地说:“好孩子,你今日算把为父的意思说透了。”
三、打腹稿
习文作诗,向有“打腹稿”的说法。这“打腹稿”一语,据传就是来自王勃。这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自从王勃十六岁那年写了《上刘右相书》后,受到右相刘祥道的赏识,被以“神童”的身分推荐到皇帝身边,做了朝散郎(相当于七品官)。时有唐高宗李治的第六子李贤,自幼天资过人,并有过目不忘之能。高宗龙朔元年,李贤迁封沛王,加扬州大都督,兼左武卫大将军、雍州牧,时年只有八岁。当他听到了“神童”王勃的名声后,深为敬佩,便把他从父皇身边要到沛王府,任命为修撰。
当时,宫中诸王好以斗鸡为戏,互有胜负,李贤有个弟弟叫李显(即后来的唐中宗),他的鸡高大雄武,经常取胜。有一次,李贤的鸡又要和李显的鸡相斗。相斗之前,王勃为了给李贤鼓劲,便写了一篇小文章,叫《檄英王鸡文》,以李贤鸡的口气声讨英王李显的鸡。这本是一篇游戏之作,但被高宗知道后,却认为王勃有意挑拨李贤和李显之间的关系,不仅对王勃大加训斥,还将他轰出了沛王府。
王勃以习诗作文为最大乐趣,自从出了沛王府,也没有兴致再去谋官,索性专门从事创作。为了扩大视野,他便去各地旅游。因他曾以“神童”身分得到过皇帝的召见,所以,他的名声被传得很广很远。因此,他在漫游各地的过程中,每到一地,便受到当地一些名流学者的热烈欢迎,都想一观神童风采。有的请他留诗,有的请他作文。而王勃也认为,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凡来请他做客的,大都是有学问的人,在社会上有一定的名声,与他们交往,可以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于是来者不拒,有求必应。
话说这一天上午,王勃来到东岳泰山,当地有位姓刘的富户,求贤若渴,便专门在王勃的住所设宴,为其接风洗尘,并邀请当地一些社会名流作陪。待酒宴结束时,富户刘公提出请王勃写一篇有关颂扬泰山的文章,王勃慨然答应,并说下午即可来取。
到了下午,刘公及各位名士按时到了王勃住所,推开门一看,见桌子上笔墨纸砚一切准备妥当,可是王勃却一字未写,正躺在床上,蒙着被子睡觉。众人认为王勃一路劳累,酒又喝多了一些,让他们下午来取文章,只不过是酒后戏言,便不忍打搅,想待明日再来。不料,当众人刚要离去,王勃却猛地起身下地说:“诸位慢走,文已在腹内,立时可取!”
王勃说着,来到桌前,奋笔疾书,一挥而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