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次,幽默的民族性,渗透在一个民族幽默作品的各种体裁、各个环节、各个方面中,其意会的因素往往多于可言传的成分。幽默作品作为对现实生活的一种反映,其所表现的内容必然带有本民族历史沿革、风土人情、民俗乡习的某些特点,其艺术手法上所表现出的民族特色,也较为隐约难察。但就总的趋势而言,西方民族的幽默风格泼辣犀利,讽刺意味浓烈,这显然与西方民族奔放、外向的性格和早期幽默的渊源有关;而东方民族的幽默多恬静、温和,富有诗意和哲理,形成嘲弄委婉、谑而不虐的淡雅蕴藉风格,这与东方民族含蓄、内向的性格和早期幽默的渊源是一脉相承的。
幽默感
幽默感是一种特殊的能力。就创作主体而言,幽默感是指艺术家在生活和艺术实践中判明、表达和再现喜剧现象及其特征的能力;就欣赏主体而言,幽默感则意味着观赏者领悟、意会、理解喜剧现象及其特征的能力。
幽默感又是一种特殊的审美态度,一种特殊的人生态度。在幽默感中,综合了感觉、知觉、想象、情感、理智等诸多心理因素,并以具有审美价值的会心的笑表露出来。幽默感源于生活和艺术实践的审美经验,有着明显的社会、历史、民族、文化、时代的色彩。幽默感的强弱、多寡与否,大都与个人的所处境遇、文明程度、教育水准乃至道德品行、精神风貌有关,因此,幽默感有强烈的个性化性格色彩。对生活和艺术的洞察力和理解力,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想象力。日益开化、发达的智力、豁达、体谅的同情心等,共同构成了幽默感这一特殊的能力、特殊的审美态度和特殊的人生态度。
幽默与讽刺
幽默与讽刺同为喜剧的样式,既有作为喜剧样式的共通之处,又因美学特征各异而不可混为一谈。
首先,幽默与讽刺都是以美和丑的对比为基础的。然而,幽默的对比体现了美对丑的明显优势,而单纯的讽刺则仅限于运用夸张、虚拟、变形等手法,勾勒出一种变态的心理或一幅变形的图画。可见,幽默这一喜剧的特殊样式具有比讽刺更强的正面性和肯定性。
其次,幽默反映了艺术家对客体所持的温和与宽厚的态度,而讽刺则与客体相对,采取了尖刻、辛辣的否定性态度。
第三,幽默以“理性倒错”这一特殊的表现方法,即“内庄外谐”的形式表明艺术家的特殊意念和特殊态度,含蓄中带暗示,要求观赏者经历意会、联想和思维过程。而讽刺的“寓庄于谐”呈现出尖锐、鲜明的判断色彩,令人对艺术家的初衷一目了然。
然而,在具体的生活情境和艺术作品中,幽默和讽刺往往同时运用,互相结合或彼此重合,表现出一种复合的意念、态度、方法及至审美效果,构成了讽刺性幽默等过渡性形式。
幽默与滑稽
作为一种喜剧样式,滑稽具有客体的属性,它是以美与丑的对比为存在条件的。滑稽以其异常的外表、动作、语言等直露手法,使观赏者一眼看透而引起捧腹大笑,这与幽默的表现方法形成了明显的区别。但当幽默所表现的崇高美与肯定性的滑稽美合二为一时,则产生了肯定性幽默。同时具备了滑稽的鲜明性和幽默的含蓄性。即使在否定性滑稽里。喜剧形象出丑弄乖、狼狈不堪的表演,也蕴含着艺术家以“寓庄于谐”的手法直接表露对美丑对比的态度和追求审美效果的努力。
幽默与滑稽的关系远较幽默与讽刺的关系密切。滑稽的直露手法所具有的感性效果,是幽默在历史形成过程中最早借鉴的客观要素,及至在加入了机智等理性要素后,幽默的表象和底蕴才出现了近代意义上的独特意境和审美效果。在幽默的实际运用中,幽默与滑稽仍时有交织,构成了滑稽性幽默等中介性品种。
幽默与机智
机智通常被视为一种理性因素,它的特征是把无关或有悖常理的事象意外而巧妙地连接并表现出来。所以,机智常以主观滑稽的形态出现,成为构成幽默的理性要素之一。但是,机智并不具有幽默所有的特殊意念、态度、手法及审美效果,其作为喜剧样式存在的前提虽然也是美与对比的喜剧性,但缺乏自我意识和针对性,通常只能依附于其他喜剧样式。
幽默从机智出发,赋予机智以新的动力。同时也对自身的意念、态度和手法产生了影响。当机智在幽默中以其理性姿态出现时,则构成了机智性幽默这一中介物。
幽默的载体
幽默的载体是以语言文字为主要表现形式的作品(如小说、散文、诗歌、故事、笑话、俏皮话、歇后语和双关语等),也是视觉造型艺术(如绘画、雕塑、摄影作品等)或听觉艺术(音乐),或综合性艺术(如戏剧、曲艺、影视、歌舞、杂技等)。幽默出现在不同的艺术体裁中时,其表现技巧也不尽相同。在语言文字作品及以语言为主要手段的表演艺术中,幽默的表达主要依靠语言的修辞技巧。如比喻、双关、反语、拈连、仿拟、飞白、颠倒等,由语言的不谐调构成喜剧性矛盾冲突,使读者或听众因意外而产生联想,忍俊不禁。其中,笑话作为一种幽默形式比较典型。笑话篇幅短小,情节简单,语言通俗,针对性强,流传面广,是人们揭露事物矛盾、嘲讽社会现象的主要语言形式之一。产生于中国北方、风行全国的喜剧性曲艺相声,以讽刺为主要功能,寓庄于谐,表现严肃的主题,其语言机智多变、含蓄凝炼,为各阶层的人民所喜爱。流行于中国江南一带以方言演出的喜剧性曲艺独脚戏,兼容讽刺和幽默,尤其长于对丑恶、落后现象的揭露、鞭挞和对生活乐趣的艺术反映。
喜剧是戏剧艺术的主要类型之一,它的主要内容是以讽刺、嘲笑丑恶和落后现象、肯定美好的进步的现实和理想。喜剧的构成依靠夸张的手法,巧妙的结构、诙谐的台词及喜剧性格的刻画,由此引入发出不同含意的笑声。哑剧是以动作和表情取代台词,夸张而又不失分寸地表现生活中令人发笑而又发人深省的题材。在电影默片时代,哑剧是最主要的表演形式。
幽默画运用色彩、线条等绘画语言,以有意识的特征强化或淡化乃至省略形成画面与实体的某种似与不似的喜剧性反差,给人以滑稽、突兀之感,含蓄地表达出某种情感、理想和审美观。
在听觉艺术领域里,音乐语言的幽默意识通过比拟、模拟和简单组合等初级形态的表现技巧来获得,而更多的则是运用夸大、反复对比、不谐调等手法设计和处理音调、节奏、调性调式乃至音响、力度、音色等,从听觉上表现幽默的情趣和感受。
二十世纪中期相继出现的西方荒诞派戏剧和黑色幽默小说,是当代变形幽默的载体,以荒诞为主要表现手法,显示出一种对人生的忧虑、冷漠、怀疑、悲观乃至绝望心态。其意境、载体、表现技巧与传统美学意义上的幽默存在着离经叛道式的差异。
幽默作品
幽默作品是艺术家运用幽默的特殊手法及其构成的特殊情境创造出来的作品的统称。幽默作品的内容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的幽默作品泛指一切喜剧作品。狭义的幽默作品包括两大类:一类是纯粹靠幽默手法和情境构成的作品,其本身就是语言、文学、艺术的一种独立体裁或类型,如表现为画面的幽默画;表现为纯语言手段的歇后语、幽默格言、幽默性谚俗语;表现为情节手段或情节与语言手段相结合的幽默故事、笑话、幽默喜剧、幽默诗、诙谐曲、相声、独脚戏等;另一类是各种喜剧性手法和情境的汇合,但幽默成分在其中占有决定性的地位,从而使原先的体裁改变了固有性质,成为以幽默手法和情境为特色的复合体裁,如幽默小说、幽默小品文、幽默小品、幽默性歌舞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