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348100000006

第6章 养性(1)

华丽的服饰只能装饰自身,绝不能装饰自己的行为,要使自己的行为美好,就得不断加强修养。古往今来,每一个成功人士在成就辉煌事业的同时,都非常注重修身养性。康熙身负治国重任,日理万机,但仍不忘告诫孩子们修身养性。从这一点上来说,他无愧于“明君”的称号。

嘉纳良言,闻过则改

康熙教子经

今天下承平,朕犹时刻不倦勤修政事。前三孽作乱时,因朕主见专诚,以致成功、惟大兵永兴被困之际,至信息不通,联心忧之,现于词色。一日,议政王大臣入内议军旅事,奏毕佥出,有都统毕立克图独留,向朕云:“臣观陛下近日天颜稍有忧色。上试思之,我朝满洲兵将若五百人合队,谁能抵敌?不日永兴之师捷音必至。陛下独不观太祖、太宗乎?为军旅之事,臣未见眉颦一次”。皇上若如此,则懦怯不及祖宗矣。何必以此为忧也。朕甚是之。不日,永兴捷音果至。所以,联从不敢轻量人,谓其无知。凡人各有识见。常与诸大臣言,但有所知、所见,即以奏闻,言合乎理,朕即嘉纳。都统毕立克图汉仗好,且极其诚实人也。

译文

现在,国泰民安,我还是每时每刻不知疲倦地勤奋处理着国家大事。以前,吴三桂等“三藩”发动叛乱时,由于我主意见解坚定,所以能够成功地平定叛乱。不过,在大军永兴被围那一次,情况十分危急,连消息也不通了,我内心忧虑,时时流露于言语和表情上。

有众大臣进宫商议军国大事,进奏完后大臣们一一退下了,只有都统毕立克图,并且对我说:“为臣观察陛下近日的脸色,有些忧虑之情。皇上您想一想,我大清八旗官兵如果五百人集合编队,冲锋陷阵,将无人可以抵挡。过几天,永兴方面的我军必定会送来胜利的喜讯。陛下很了解当年太祖、太宗他们用兵的情况啊!为臣从未见过他们皱一次眉头,皇上您如果这样怯懦心虚,就赶不上祖宗了!您何必为这样的情况而忧虑呢?”我相信了他的话,仅过了几天,果然捷报就传回了。因此,我从来不敢轻视人,说人家无知。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见解。

我经常和各位大臣说,你们但凡知道什么、见到什么,都可以进奏,让我知晓;对于那些合理的意见,我是很乐于采纳。都统毕立克图,体貌魁梧,面目俊好,而且是一个十分诚实的人。

成功教子黄金法则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这个成语来源于《左传·宣公二年》,意思是说: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作为父母,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健康茁壮地长大成人。但是这样简单粗暴的教育方式,只会扼杀孩子的个性,扭曲孩子的心灵,对孩子的成长“有百害而无一利”。实际上,孩子的成长,是一个不断犯错,不断改善的过程。孩子有时并不知道自己所认识的东西是错误的,也未必明白自己做错了事。他用他的眼光去看,用他的头脑去想,难免不受到限制。在这方面,南朝齐国大臣张绪,教育儿子张充的故事,很值得今人借鉴。

张绪,南齐吴郡人,字思曼,官至国子祭酒,风姿清雅,武帝置蜀柳于灵和殿前,尝曰:“此柳风流可爱,似张绪当年。”张绪专管封建王朝的教育,主要培养三品官员以上的官僚子弟。此人颇有才能,为官清正,为朝廷上下所尊重。

张绪居官于帝都,老妻爱子留在吴郡(苏州)。由于张绪常年在外,对儿子张充的教育不够,加上母亲疼爱有加,所以张充染上了一身坏习气。他游手好闲,不务正业,整天和一群狐朋狗友在街上鬼混,不是吃喝玩乐,就是打架滋事。

有一次,张绪请假回家,刚刚走到苏州西城外,正好碰上张充出城打猎。只见他左手架鹰,右手牵狗,后边跟着一群狐朋狗友,张充看到父亲站在船头,便放下弓箭,脱下套袖,在江边向父亲行礼。张绪见儿子这副模样,胸中升起一股无名之火,他以讥讽的口气说:“张充,你一个人又架鹰,又牵狗,同时干两件事,难道不累吗?”张充跪着说:“孔夫子讲,人三十而立,我今年才二十九岁,请再给儿一年时间,到了而立之年,我一定改邪归正。”

张绪当时真想责骂他一顿,但他冷静下来一想,儿子不学好,自己也有教育不够的责任。于是,他消了火气,勉励儿子说,孔夫子主张过而能改,你真的能改过,就是张家的好子孙。

张充说到做到,第二年真的改邪归正,弃恶从善,去掉了一身的坏毛病,刻苦读书,对当时盛行的“三玄”之作,《老子》、《庄子》、《周易》,研究得很深,同当时的大学者从叔、张稷齐名。后来张充官至散骑常侍、金紫光禄大夫,受到朝中大臣的普遍尊重。

下面例子中的晋灵公,犯了错误而不听取他人意见,依然我行我素,最后落得个悲惨下场。

晋灵公生性残暴,时常借故杀人。一天,厨师送上来熊掌炖得不透,他就残忍地当场把厨师处死。两个宫人奉命把尸体装在筐里,抬到宫外去埋葬。

正好,尸体被赵盾、士季两位正直的大臣看见。他们了解情况后,非常气愤,决定进宫去劝谏晋灵公。士季先去朝见,晋灵公从他的神色中看出是为自己杀厨师这件事而来的,便假装没有看见他。直到士季往前走了三次,来到屋檐下,晋灵公才瞟了他一眼,轻描淡写地说:“我已经知道自己所犯的错误了,今后一定改正。”

士季听他这样说,也就用温和的态度道:“谁没有过错呢?有了过错能改正,那就最好了。如果您能接受大臣正确的劝谏,就是一个好的国君。”

但是,晋灵公并非是真正认识自己的过错,行为残暴依然故我。相国赵盾屡次劝谏,他不仅不听,反而十分讨厌,竟派刺客去暗杀赵盾。不料刺客不愿去杀害正宜忠贞的赵盾,宁可自杀。晋灵公见此事不成,便改变方法,假意请赵盾进宫赴宴,准备在席间杀他。但结果赵盾被卫士救出,他的阴谋又未能得逞。最后,这个作恶多端的国君,终于被一个名叫赵穿的人杀死。

每个孩子都容易犯错,面对孩子的一次次“越轨”,大多数父母采取的手段往往是轻则言语斥责,重则棍棒侍候。甚至还美其名曰:“不打不成人”、“棍棒下出孝子”。这样的教育方式在城市中也许并不多见,但在相对而言比较欠发达的农村,却是司空见惯的事。当然有些孩子也许会因慑于父母的威严,而一时变得循规蹈矩起来,令父母们“满意”;但是对于一些脾气犟、个性强的孩子来说,这一招往往就会“失灵”,甚至还会激起他们的对抗心理。父母越是打得凶,骂得狠,他越是我行我素。

深思熟虑,不憾无悔

康熙教子经

凡人于事务之来,无论大小,必审之又审,方无遗虑。故孔子云:“不曰如之何、如之何者,吾末如之何也已矣。”诚至言也!

译文

只要是一个人对于即将发生的任何事情,不管是事大还是事小,一定要十分谨慎,仔细地观察和研究,这样,才可以避免留下后患。圣人孔子当然明白这个道理,所以他说:“遇事不先问几个‘怎么办’、‘如何办’的人,到最后也要对他所办的事说,该拿这件事怎么办啊!”这的确是至理名言啊!

成功教子黄金法则

人的天性差别很大,有的孩子从小做事认真细致,不急不躁,也有的孩子总是毛手毛脚,慌慌张张。后面这种就是我们所说的行为鲁莽,遇事不假思索。他们的这种性格特征如果得不到纠正,成年以后仍然会表现出鲁莽、轻率、浮躁的性格弱点。

孩子遇事鲁莽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要帮助孩子克服这种坏习惯,首先要找到原因。一般说来,孩子遇事不加以考虑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态度问题

有些孩子遇事莽撞是态度不认真,对学习缺乏责任心,因而理解知识时囫囵吞枣,做作业时马马虎虎凑合着做完得了。

——性格问题

有些孩子是急脾气,干什么都心急,急急忙忙难免出错。

——熟练程度上的问题

有些孩子鲁莽是因为对所做的功课不熟练,因而顾此失彼,出现错误。研究表明一,对习题特别生不易马虎,因为还不会呢,特别小心仔细。对习题非常熟练也不易马虎,熟到不假思索就能写对,也不马虎,很少有把自己的名字写错的,就是因为太熟了,马虎不了。只有半生不熟才容易出现马虎的现象,看着这题一点都不难,可实际上自己又不是掌握的特别好,思想上麻痹,出了错。

——习惯问题

已经养成习惯,干什么事都毛手毛脚,马马虎虎。

传说在宋朝,京城开封有一个画家,此人画画很不认真,粗心得很。有一天,他画老虎,刚画完一个虎头,就听一个人说,请给我画一匹马,于是他就在虎头下面画了个马身子,那人说:“你画的是马还是虎?”这位画家说:“管他呢,马马虎虎吧。”“马虎”这个词就这么出现了。那位请他画马的人生气地说:“这么凑合哪行,我不要了。”于是生气地转身走了。可是画家却不在意,还把这张画挂在自己家的墙强上了。他的大儿子问:“您画的是什么?”他漫不经心地回答:“是老虎。”二儿子问他:“您画的是什么?”他却随口说:“是马。”儿子们没见过真老虎,真马,于是信以为真,并牢牢地记在脑子里。有一天,大儿子到城外打猎,遇到一匹好马,误以为是老虎,上去一箭就把它箭死了,画家只好给马的主人赔偿损失。他的二儿子在野外遇碰到了老虎,可却以为是马,迎过去要骑它,结果被老虎咬死了。画家痛心极了,痛恨自己办事不认真,太马虎生气地把那幅虎头马身子的画给煤了。为了让后人吸取教训,他沉痛地写了一首打油诗:“马虎图,马虎图,似马又似虎。大儿仿图射死了马,二儿仿图喂了虎。草堂焚毁马虎图,奉劝诸君莫学吾。”

这个故事虽是传说,但有一定的教育意义,家长在教育孩子遇事多加考虑时,不妨把这个故事讲给孩子听听,它比对孩子训斥更有教育意义。

教育孩子从小养成遇事多思考的习惯,父母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教孩子学会等待

父母应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让他们知道,要想时时处处立刻得到满足是不可能的。当孩子向你表达某种愿望时,要告诉孩子:“你可以等一等。”或者要求孩子做好某件事,然后再满足他。

帮助孩子制定计划

养成这种先计划后行动的好习惯,孩子的莽撞行为肯定会越来越少。

告诉孩子遇事马虎的危害

为了让孩子养成遇事多加思考的习惯,父母可以向孩子讲述相关的故事。比如有个孩子从小养成马虎的坏习惯,长大了当建筑师,在计算工地用料时,把砖的数量后面多写了一个“0”,结果工地的砖多运去九倍,盖完楼又用汽车往回运,仅这一项就损失国爱财产上万元。如果宇航专家马虎,那么一个数据写错就会造成上亿元的损失。如果工厂生产投料比例搞错,将会造成产品质量的大问题。如果农业上施农药,浓度搞错就会使人吃了中毒。如果医生马虎,给病人开错了药,就是人命关天的大问题等等。

为孩子树立遇事深思熟虑的榜样

在孩子面前,家长不要不假思索就决定做什么事。遇到比较紧急的事情,可以当着孩子的面对自己说:“我最好停下来想一想该怎么做,虽然这件事比较急,我也要保持冷静。”家长这种处理事情的方式无疑会对孩子产生影响,有助于孩子克服冲动和莽撞的行为。

治心之要,首在克己

康熙教子经

顺治元年五且已亥,谕内阁:前任太常告少卿李棠阶奏条陈时务一折。据称:用人行政,先在治心;治心之要,先在克已。请于师傅匡弼之余,豫杜左右近习之渐,并于暇时讲解《御批通鉴辑览》及《大学衍义》等书,以收格物意诚之效。

译文

顺治元年(1644年)五月己亥,谕告内阁:前任太常寺少卿李棠阶所奏有关当代时事看法的条陈折文。根据李常阶所言的意思是:用人之事,首先要治其心;而治心的关健,则首先约束自己。希望在师傅辅佐、指导之外,自己先杜绝左右亲幸之人的坏影响,并在闲暇之时,讲解《御批通鉴辑览》和《大学衍义》等书。采用这种手段,自己就能够正确推究事物的原理、端正思想的目的。

成功教子黄金法则

“治心之要,首在克己”,康熙教育孩子的这句庭训,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要严于律己,这是道德修养的本质内容。“严”指严格要求自己,洁身自爱,内省慎微,及时发现和改正自己的错误。严于律己,才能正身居敬。

孔子说:“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他所说的这个“躬自厚”,就是严于律己的意思;“薄责于人”,就是宽以待人的意思。“远怨”,是说“减少怨恨”。在这句话里显然是指“躬自厚而薄责于人”的目的或效果。孔子主张“躬自厚”,主要是从做君子的角度来说的。

周恩来总理,伟大的马克思列宁主义者、我国党和国家的卓越领导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始人之一。他也说过:“对自己应该自勉自励,应该严一点,对人家宽一点,‘严以律己,宽以待人’。”

林逋是北宋初期的著名诗人,字君复,钱塘人。他自甘淡泊,洁身自好,写了一本《省心录》。林逋讲:“以责人之心责己,则寡过;以恕己之心恕人,则全交。”又讲:“有过知悔者,不失为君子;知过遂非者,其小人欤!”

同类推荐
  • 藏族传统民俗(E眼藏地行 卷八)

    藏族传统民俗(E眼藏地行 卷八)

    藏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藏族的聚居地以青藏高原为主,分布于我国西藏自治区、四川、青海、甘肃和云南等省。另外,尼泊尔、巴基斯坦、印度和不丹等国境内也有藏族人居住。藏族也是居住地海拔最高,距离太阳最近的民族。藏族有自己的语言文字,文献典籍的种类之繁,数量之多,内容之丰富,在我国各民族中仅次于汉族,位居第二。公元20世纪中叶西藏正式纳入中国版图后,藏民族成为中华民族大家庭的一个成员,与各兄弟民族生死相依,荣辱与共,共同创造了中华民族辉煌的历史。
  • 人民大澡堂

    人民大澡堂

    本书是凤凰卫视主持人尉迟琳嘉的脱口秀节目台词记录。在节目中,他精挑细选古今中外的社会民生、政经花絮、文化动态、娱乐八卦等各类资讯,以一种弦外有音、话外有意的讽刺调侃风格,绘声绘色地奉献给大家一道回味无穷的资讯盛宴。
  • 四川人的安逸生活

    四川人的安逸生活

    外地人说四川人“不成器”,因为老子说“君子不器”。这是四川到道家文化与中原儒家文化的迥异之处。他们也爱自由,诚如裴多菲所说:“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四川人并不是默默无闻的,试看当今文化界、娱乐界乃至企业界,哪里没有四川人的身影。
  • 商人也要学点国学

    商人也要学点国学

    从修身之道、用人智慧、危机管理、协调沟通、有效激励、创新思维、制度管理、团队建设、竞争策略等方面阐述了经商谋业的经验技巧、策略及素养,全方位多角度培养商人的综合能力。相信您读完这本《商人也要学点国学》后,不仅能学习到更多的经营管理智慧,还能在无形中提高自己的国学修养,受益终生。
  • 中国和中国人

    中国和中国人

    本书集合英国汉学家翟理思的3种著作《中国和中国人》、《中国的文明》、《中国札记》合辑而成,其内容不但包括了中国的历史、文化、制度、法律、教育、宗教、哲学,也包括了中国社会生活和习俗的方方面面:占卜、赌博、和尚、文字、迷信、礼节、娱乐、新年、鸦片、风水、打油诗、妇女的地位、不同时代的风俗习惯等等。
热门推荐
  • 琏族引路人

    琏族引路人

    你听说过这样的一个传说吗?一个人死去之后,他的灵魂会离开躯壳,然后去往那些他们曾经存在的地方、去往那些他们深爱着的、深爱着他们的人的梦境中去,把他们曾经留下的声息和记忆抹去,了却那些人的思念,也了却他们生前未完成的愿望,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安心地,去往天堂。
  • 九洲至尊

    九洲至尊

    一个意外,一个普通人来到九州世界,发现这里有很多难以理解的地方,偶然或不偶然的,他渐渐参与到其中,开始了他的登天之路……
  • 列仙纪

    列仙纪

    仙之一道,逍遥随心,仙道即为人道,人既有别,仙亦有别,千仙千道,万仙万道,世间万欲,心惟执一。十年前的一个弃婴,一段看似偶然的仙缘,却因身体原因难窥大道。光芒下的黯淡,寂灭的道心,绝世的佳人,纠葛一世的是今生的宿缘,还是一辈子的冤孽?本是瑶宫月,翩翩落人间。天上几多仙,何人如此媛。天意有时尽,人心总无殚。仗剑傲天下,惟念一红颜。
  • 石之坚

    石之坚

    这是一篇关于勇气小说,石之坚就是勇气的化身。主角不是天下第一,也不会妻妾成群。他只做两件事:活着、报仇。生存让他丧失尊严,复仇使他失去理智;爱情带他走出黑暗,勇气让他重获新生!我不知道该把这书归为武侠还是玄幻小说,因为石之坚这种特殊的兵器从来就不会出现在武侠小说里。总之,这是一篇与众不同的武侠玄幻小说。不信?没有哪个作者会在简介里告诉你故事的结局,但我偏要告诉你!结局是:勇气战胜了勇气!
  • 当高冷医生遇上可爱护士

    当高冷医生遇上可爱护士

    方俊辰慢慢地靠近凌雪可,凌雪可本能地后退,方俊辰还是一直靠近。直到凌雪可完全贴在了墙上,方俊辰凝视着凌雪可的嘴唇,毫无征兆地,轻柔地吻了下去……
  • DNF最后的救赎

    DNF最后的救赎

    我不知道还有多久,也不知道何时结束。我只是想,把那个世界最后的故事讲述出来,直至那个王朝的结束。
  • 无限世界的二次元

    无限世界的二次元

    “我的梦想只是想当个混吃等死的宅男。”——进入无限世界前的苏萌语。“我赵日天不服!”肌♂肉的赵昊对于拖家带口的苏萌表示不服。“这个妹子我要了!挡我者死!!”想开后宫的龙咬天撇眼。“良辰本不想出手,可是你实在欺人太甚!”这个根本没有。“和我抢后宫的都已经死了。”——想要左拥右抱前呼后应的苏萌。PS:这是欢迎潜水本人也潜水Q群:483859559。
  • 不要轻易惹女人

    不要轻易惹女人

    苏伊是这样的一个女生,她没有公主的命,也拒绝灰姑娘的遭遇,因为她不善良,她,够狠。对别人狠,对自己,也决不手软。至于我,我是一个旁观者。我与苏伊一样,不认为这世上有什么绝对善良的人,我也不认为我这篇文章能有多真实,但这只是一个少女真实的想法,因为不甘,所以报复。即使出卖一切,她也要毁了伤害她的东西,所以记着,不要轻易惹女人。
  • 丑丫头变身美女校花

    丑丫头变身美女校花

    “糟了。糟了。我手机不见了。”……女生宿舍11栋303室,刘瑶突然大叫起来。她这么一叫,高洁,沈芳和林静语也都惊慌失措的大叫起来。“糟了。我的MP3也不见了。”“我的面膜啊!”“我的钱包!谁偷了我的钱包!”……
  • 傲天神尊

    傲天神尊

    袁杰作为华夏大地上的第一散修,本与魔帝井水不犯河水。可这猖狂的魔帝竟然在人间作祟,使人间一片生灵涂炭。为拯救苍生他必须除掉魔帝!血魔刀?传说中魔界当中的第一凶器!不过那又如何?他的灭天之威也不是盖的!可是纵使是袁杰也不会想到,竟然在使用灭天道印的时候,稍微不慎就穿越到了另一个世界!救的这个少年虽然看上去有些傻,不过倒也是个可塑之才。反正自己在这个世界也孤独寂寞,不如收了他当徒弟。自己还真是有眼光,这徒弟还真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