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宫女人,一旦有了子嗣,谁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成为那龙椅上的主人,荣宠一生?
郑贵妃当然也不例外。何况万历帝对她的宠爱,放眼整个皇宫,无可比拟。
立皇储在等级森严的封建社会,是很讲究长幼之分的。没有哪一位皇帝,因为特别专宠哪一位妃子,而采取废长立幼的举动。许多臣僚结党营私,各立为派,有他们的种种牵制,你就是皇帝老儿又如何,你虽然万人之上,却不是你一个人说了算。
中间还有一个老太太的态度十分坚决,郑贵妃最气恼的一个人,李太后。
当年她在内阁首辅张居正的主持下,被册为九嫔之一的淑嫔。谁料有人比她早一步登天,她竟胆大包天地派人刺杀过张居正,无果而归。不久之后,她得到了万历帝的宠爱,短短三年,从淑嫔晋德妃再晋为皇贵妃。
她不记得多少次在向万历帝暗示这个问题。即便万历帝爱她,任她骄横蛮横,她也听不到一句承诺,承诺立她的孩子朱常洵为太子。
这,就是冷冰冰的现实。
郑贵妃方才哄睡下万历帝,一个人在清冷的乾清宫内来回踱步。皇上的病尚未痊愈,而远在卫辉就藩的潞王突然奉旨进宫,定少不了一个人从中作梗。
这时,秉笔太监神色紧张的进来相报,“皇上!太后娘娘驾到——”
果不其然。郑贵妃目光流转。闭目片刻的万历帝慢悠悠地从御榻上坐起身子,“母后来了么?”
头戴龙凤珠翠冠却银丝缠绕,宽大的袖袍,红色的罗长裙,加之精湛绝伦的绣饰,浑身所散发着的母仪天下般的威严,让人不敢心生半点不恭。饱经风霜的脸就算再多么精致,也难逃皱纹遍布。
“臣妾恭迎太后娘娘,太后娘娘千岁千岁千千岁——”郑贵妃眼疾手快地行了一个礼。
万历帝轻咳一声,“儿臣…”话语未出,被李太后颤抖着双手,紧紧地握着他的手腕。
李太后目光凌厉地打量了郑贵妃几眼,她识趣地闪到一边去。
“我儿,你还是瘦了一圈。”李太后忍不住热泪盈眶。
“儿臣,对不住母后,迟迟没去慈宁宫给母后请安。”万历帝好似一个犯了错的孩子,在母亲的面前把头垂得很低。
“身子,可有好些?”李太后喃喃出声。
“回母后的话,身子已无大碍。亦多亏了贵妃郑氏的照料。”
李太后神色严肃,眸中写满了无奈,“皇后,恭妃,还有端妃,她们谁不贤良淑德。真不知,这个郑氏,究竟给我儿灌了什么迷药,让我儿变成今天这样。”
万历帝的脸憋得通红,再次剧烈的咳嗽起来。
李太后虽然心疼地看在眼底,却仍然板着一张脸。“为何迟迟不立常洛为太子?”
万历帝惊诧地望着这位威风犹存的母亲,头顶宛如一盆冷水倾倒下来,冰冷刺骨。
一阵沉默。
而后,万历帝脱口而出:“彼都人子也。”
明朝的宫中,把宫女称为“都人”,皇长子朱常洛的生母王恭妃,原本只是李太后身边的一名小宫女,无意间被年轻气盛的万历帝看上,春风一度,便怀上了朱常洛。迫于母亲的压力,万历帝不得不册她为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