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203100000003

第3章 是最杰出的谈判家——言行之道

孔子说:“君子讷于言,敏于行”,言行的分寸能否把握好关系到人际交往的效果,影响事业的成败。

《论语》中有大量的篇幅讲述言与行的关系,以及言行对人生的影响。

让我们共同翻阅这部跨越两千多年的智慧之书,一起触摸它朴素的情怀。

脱口而出的蠢话贻害你的终生

子曰:“多闻阙疑,慎言其余,则寡尤;多见阙殆,慎行其余,则寡悔。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矣。”

——《论语·为政》

孔子弟子三千,七十二贤人,子张是其中一位比较热衷仕途经济的学生。

《论语》中记载了一段子张问干禄的事,干禄就是做官。子张想到社会上去做官,于是请教他的老师怎样在官场行事。孔子告诉他说:“多闻阙疑,慎言其余,则寡尤;多见阙殆,慎行其余,则寡悔。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矣。”

“多闻阙疑”,就是要先带着耳朵去,要多听,有疑问的地方就先放一放。多听的益处很多,不仅能从中获取信息与经验,更是观察人的一个好途径。而对于自己没把握的事暂且保留,这是避免“言多必失”的必要方式。

“慎言其余”,就是自己觉得有把握的地方,说话时也要小心。“则寡尤”,就会少了很多怨尤。孔子一生为人处世谨言慎行,他对子张的建议也贯彻了他平时的思想。

“多见阙殆”就是要多看,有疑问之处也先放一放。常常是不懂装懂的人在夸夸其谈,鲜少有修养很高的人如此。那是因为一个人的知识越多他就会越发谦虚,反而少了骄傲与冒进的狂躁之气。

“慎行其余”就是阅历丰富了之后做事仍然要谨慎。这种谨慎在《论语》中被概括为“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论语·泰伯》)。一个人在做事的时候,要像站在深渊旁边一样谨慎行事,要像走在薄冰上一样小心翼翼。或许“战战兢兢,如履薄冰”有点缺乏开拓精神,也欠缺胆识和冒险精神,但少说多做还是不失为一条很有智慧的为人处世格言。

多思、多想、多听、多看、谨言、慎行,这么做的好处显而易见,那就是“寡悔”,让我们少一些悔恨。

有这样一个关于一个循循善诱的牧师和一个说话不注意的小女孩的故事。

圣菲利普是16世纪深受爱戴的罗马牧师。有一次,一位年轻的女孩来到圣菲利普面前,向他倾诉自己的苦恼。这个女孩其实心地不坏,只是她经常说三道四,喜欢说些无聊的闲话。这些闲话传出去后,往往会给别人造成很大的伤害。久而久之,人们都远离了她。因为没有朋友,她觉得很孤独。

圣菲利普对女孩说:“你不应该谈论他人的缺点,我知道你也很苦恼,现在我命令你要为此赎罪。你到市场上买一只母鸡,走出城镇后,沿路拔下鸡毛并四处散布。你要一刻不停地拔,直到拔完为止。做完之后,就回到这里告诉我。”

女孩觉得非常奇怪,但为了消除自己的烦恼,她没有提出任何异议。她买了鸡,走出城镇,并遵照吩咐拔下鸡毛随手扔掉。然后她回去找圣菲利普,告诉他自己按照他说的做了一切。

圣菲利普说:“你已完成了赎罪的第一步,现在要进行第二步。你必须回到你散布鸡毛的路上,捡起所有的鸡毛。”

女孩照做了,可在这时候,风已经把鸡毛吹散了。她只捡回了一些,但是无法捡回所有的鸡毛。

女孩回来说:“我没能捡回所有的鸡毛。”

圣菲利普说:“没错,我的孩子,你是无法捡回所有的鸡毛。你那些脱口而出的愚蠢话语不也是如此吗?你的口中不也常常说出一些愚蠢的谣言吗?你有可能跟在它们后面,在你想收回的时候就收回吗?”

女孩说:“不能。”

“那么,当你想说别人的闲话时,请闭上你的嘴,不要让这些邪恶的羽毛散落路旁。”圣菲利普说。

世上最可怕的词就是“早知道”和“如果”,因为后悔药没处买。一句蠢话驷马难追,如同覆水难收的道理一样。通过多闻、多见、慎言、慎行来减少这种苦痛不是做人的成功吗?

“言寡尤,行寡悔”这六个字,对我们今天做人行事照样有用。

“讷者”才是最杰出的谈判家

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论语·里仁》

“逢人且说三分话,未可全抛一片心”,人心是最复杂的东西,把心腹之言都掏出来,固然真诚可敬,但往往会触犯人身上的逆鳞。把话说得太满,就会印证那句“水满则溢,月盈则亏”的金玉良言,使自己陷于被动的境地。

“马有失蹄,人有失言”,把话说满了往往会掐断自己的余地,就无法保证每一句话都说得滴水不漏,从而在交际场上招来误会,为自己留下隐患。

所以孔子说:“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就是说:“君子说话要谨慎,而行事要敏捷。”

说话的时候多思量一下,给自己留一条退路,这是处世中很重要的一项原则。

一般人对律师的印象,总是唇枪舌剑,针锋相对,得理不饶人。

身为律师的孙波多年前有一次参加一场很不轻松的国际谈判,最后一天从晚上八九点钟一直谈到深夜一点钟,双方仍然僵持不下。对方有一个人出言不逊,孙波想,怎么可以让他这么放肆呢?于是,马上回敬一句,同样略带讥讽,于是,气氛马上僵硬起来。还好,对方有一个人呼吁说:“大家累了!休息5分钟吧!”他这一句话立刻化解了尴尬的场面。

同时,孙波也惊觉自己犯了兵家大忌,为了逞一时口舌之快,把谈判的有利位置拱手让给了别人。所幸的是,经过了5分钟的缓冲,协议后来很快便达成了。

“话到快时留半句,理从真处让三分”,从此以后,孙波将这句话装框搁在办公桌上,以时时警醒自己。

还有一个小故事可能对大家有所启发:

刘涛是一位快言快语的人。他经常莫名其妙地得罪人,使自己陷入一片混乱中。于是他上山求得一副高僧写的处世药方,教的是如何待人接物,写得很有意思,其中有:热心肠一副,温柔二片,说理三分等等。

“说理三分”,讲的其实是一种技巧。你若有理,聪明人一点就通,不用十分,三分足够了,不必画蛇添足;碰到蠢人(或一时走进死胡同的人),你再多费口舌也无用,何必执著?不妨假以时日,让他自己慢慢去悟;至于蛮汉,他本不讲理,你即使讲上十二分,也无异于对牛弹琴——岂止是对“牛”呢,说不定像在对“虎”弹琴,弹得“老虎”上了火,后果可不太妙!

“说理三分”,讲的也就是宽容。人总有缺点,或多或少总有不周全的地方,他或许并不明白,你巧妙地说上几句,点到为止,确是与人为善,让他心存感激;若是穷追猛打,非要弄得人家连面子都留不住,只怕会两败俱伤。

古人讲,写作时有一大诀窍,“含蓄不露,便是好处”,“用意十分,下语三分,可见风雅;下语六分,可追李杜;下语十分,晚唐之作也”。其实这也是做人的一大诀窍,做人不能太露,太露了就是“晚唐之作”,不可取。含蓄是一种大气、一种教养、一种风度,真正会做人的人,总是含蓄的,总是懂得明明占理十分却只说三分,总是记着“得理也让人”。

不过,这确实是很难的。人性的弱点之一是“一吐为快”,何况在理儿上的,常常会不知不觉地“理直气壮”起来。因此,许多人虽然有高僧所说的“热心肠一副”,也自认为不乏“温柔二片”等等,却总成不了气候——常常就在这多说几句之中,将功劳一笔勾销了……

“说理三分”,实在是大智慧,大修养,大气度,大学问。现代人多半都“敏于行”却鲜少有人“讷于言”,大概大家都以为“木讷”是不够聪慧的表现吧?其实这才是真正的大巧若拙,大智若愚。

“看”与“见”:貌似类同,其实有天壤之别

子曰:“野哉,由也!君子于其所不知,盖阙如也。”

——《论语·子路》

子路是孔子的弟子中最有性格的一位,他那快言快语有时甚至噎得孔子都半天说不上话来。虽说豪爽、直快是比较受人欢迎的个性,但有时难免又因此而犯下妄下结论的错误。《论语·子路》中就有这么一件事,子路又因快言快语、妄下结论被老师批评了。

子路曰:“卫君待子而为政,子将奚先?”子曰:“必先正名乎!”子路曰:“有是哉,子之迂也!奚其正?”子曰:“野哉,由也!君子于其所不知,盖阙如也。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

子路的个性在这里一览无余,具体怎么回事呢?孔子为什么要骂他呢?

子路问孔子:“如果卫君等着您去治理国政,您打算先干什么?”

孔子说:“那我一定要先纠正混乱的名分用词。”

子路说:“是这样的吗?您可真是迂得很哪,这有什么可纠正的?”

孔子说:“你太粗野了,仲由!君子对他所不懂的事情,一般采取保留的态度。我告诉你吧,名分的用词不正确,说话就不能顺理成章;说话不顺理成章,事情就办不成;事情办不成,国家的礼乐制度也就运行不起来;礼乐制度运行不起来,刑罚也就不会得当;刑罚不得当,百姓就会惶惶不安,不知如何是好。所以君子用一个词就一定要言之成理,言之成理就一定施行得了。所以君子的措辞言谈,要没有一点马虎才行。”

“对自己不了解的事不要妄下断言”,这句话足以让我们受益一生。

有人曾对南怀瑾老先生说宗教是迷信,老先生这么回答他:“你了解宗教吗?你连它是什么东西都说不清楚,又如何说它是迷信呢?”

人不是万能的,我们必须承认这一点,尤其是所谓的聪明人和学识渊博的人更应谨记。对自己不知道的事、模棱两可的事不要轻易下结论。别太把自己当回事,自己不是权威。

德国诗人歌德曾说:“真理就像上帝一样。我们看不见它的本来面目,我们必须通过它的许多表现而猜测到它的存在。”真理往往细弱如丝,混杂在一堆假象里,我们的眼睛、我们的心智甚至我们道德上的缺失都会阻碍我们去敲响真理的门,从而对不了解的事、对尚未为人所知的领域做出错误的判断。

不经调查、观察就下结论是草率粗野的。何况,眼睛偶尔也会欺骗我们的心灵,有时事情的表面会与真相背道而驰,如果不经过大脑的洗炼就对事情妄下结论,我们就永远找不到真相,被真理遗弃。

有两个旅行中的天使到一个富有的家庭借宿。这家人对他们十分冷淡,并且拒绝让他们在舒适的客房里过夜,而是让他们到冰冷的地下室里去。当他们铺床时,较老的天使发现墙上有一个洞,就顺手把它修补好了。年轻的天使问为什么,老天使答道:“有些事并不像它看上去的那样。”第二晚,两人又到一个非常贫穷的农家借宿。主人夫妇对他们非常热情,把仅有的一点点食物拿出来款待客人,然后又把自己的床铺让给两个天使。第二天一早,两个天使发现农夫和他的妻子在哭泣,他们唯一的生活来源——那头奶牛——死了。

年轻的天使非常愤怒,他质问老天使为什么这样做:第一个家庭什么都有却那样冷漠,老天使还帮助他们修补墙洞;第二个家庭如此贫穷却还是热情款待客人,而老天使却不阻止奶牛的死亡。

“有些事并不像它看上去的那样。”老天使答道,“当我们在地下室过夜时,我从墙洞看到墙里面堆满了古代人藏于此的金块。因为主人被贪欲所迷惑,不愿意分享他的财富,所以我把墙洞填上了。昨天晚上,死亡之神来召唤农夫的妻子,我让奶牛代替了她。所以有些事并不像它看上去的那样。”

俗话说:“耳听为虚,眼见为实。”虽然第一眼看到的往往并非真相,但可以预见的是,如果你第一眼就看走了眼,你就很难靠近真相了。

关于“看”的心理过程,有一位心理学专家这样讲述:“大多数看的过程都不是经由眼睛完成的,眼睛的作用像手一样,它们‘伸出去’,抓住无意义的‘东西’,然后带进脑子;脑子又把这些‘东西’转交给记忆,等到脑子用比较的方法去解释以后,你才真正‘看到’东西。”

人不见得每次都能把眼睛带来的信息,透过心理过程适当地予以过滤;很多人常常只是“看了”却没有真正“看见”,虽然接受了实体的印象,却没有抓住它的真正意义。

这时我们应该把自己的心灵视觉检查一下。心灵的视觉也像肉体的视觉一样会扭曲变形,使人在错误观念的迷雾里跌跌撞撞,无意中伤害了自己和别人。

其实,不随意下结论,和孔子一向宣扬的君子谨言慎行的思想是一致的。爽快而耿直的朋友们,千万别像仲由一样把不懂的事也随口说出。

毛泽东的“没有调查研究就没有发言权”,说的也是这个道理。

千万不可对某个事物只知一二就和他人侃侃而谈,发表自己的“高见”,这样只会把自己的弱点与无知暴露给他人。

嘴巴的关与舌头的箭

子贡问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

——《论语·为政》

提起“刘罗锅”,人们脑海里立刻呈现出一个聪明机智、正直勇敢、不失几分幽默的人物形象。“刘罗锅”刘墉靠着他的正直和聪明,周旋于危机重重的封建官场,左右逢源,游刃有余。

但刘墉也曾遭遇重大挫折,受到乾隆皇帝的训斥,本该获授的大学士一职也旁落他人。究其原因,不过是刘墉守口不密、说话不周酿成的祸患。

一次乾隆谈到一位老臣去留的问题,说若老臣要求退休回籍,自己也不忍心不答应。刘墉便将这话泄露给了老臣,而老臣真的面圣请辞。乾隆大为恼火,认为这是刘墉觊觎补授大学士的明证,是“谋官”的明证,因而将他训斥一通,将大学士一职改授他人。

可见,言语谨慎对于一个人立身、处世具有很重要的意义。常言道,病从口入,祸从口出。就是说,疾病往往是因为饮食不慎而引起,祸患则因为言语不慎而招致。莫言闲话是闲话,往往事从闲话来;是非只为多开口,烦恼皆因强出头。处世戒多言,言多必失。与世人相处切忌多说话,说话太多必然有失误。

说话犯了随便胡扯的毛病,听起来就会荒诞不经;说话犯了繁琐唆的毛病,就会使人感到支离破碎,不得要领。

武则天《臣轨·慎密》中说:嘴巴好比一道关卡,舌头好比射箭的弩机。一句不妥当的话说出去,即使用四匹马拉一辆车那么快的速度也不可能追回来。嘴巴和舌头犹如一柄双刃剑,一句话说得不恰当,就会反过来伤害自己。因为话虽然是自己说的,别人既然听到了,你就无法阻止别人去传播,由此所带来的影响你根本没办法控制。刘墉由于说话不慎将到手的大学士弄丢了就是最好的明证。

“言多必失”,说话应谨慎,舍弃那些不可说的话,而只说应说的话。《论语》中有许多关于谨言慎行的警句。其中《为政》篇中有一段子贡问君子的话:

子贡问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

子贡问老师怎样才能算是一个君子,孔子告诉他“先做后说”。不知是孔子本来就如此认为,还是针对子贡平时口若悬河所给的忠告。

话说得得体,则让人高兴;反之,只会让人伤心。就是同样意思的话,出自两个人之口,听起来也有区别。你自己信口开河,根本意识不到会伤害人,但别人却认为你是有意的。

不爱多说话的人,他内心并不是糊涂得无话可说,而是他明白话说多了鲜有不败事的道理。

日常生活中,一个人光说不做,只会说话不能付诸行动,久而久之,只会令人生厌。多说话往往给人以夸夸其谈的印象,而少说话,踏踏实实地多做实事则让人感觉勤奋踏实,值得信任。一个人只有做行动上的巨人,少言多思,才能取得成就。

当你想用言辞来给人们留下深刻印象的时候,你说得越多,你这个人看起来就越是平淡无奇,你所能控制的也就越少。你说得越多,说出更多愚蠢的话的可能性也就越大。如果你能把话说得隐晦一点,神秘一些,多给人留一些遐想空间,那么即使你是老调重弹,别人也会觉得你的见解独到。那些有权力的人总是说得很少,但他们给人的印象却很深刻,而且总是能威慑到别人。

司马迁作为一位伟大的历史学家,他在《史记》中这样评价汉代名将李广:

“《论语》上说过,位居于上的人行为端正,不发命令,下属也会效法他的行为去做;位居于上的人行为不端正,即使下了命令,也不会有人遵照去做。这说的就是李广将军这类人。我见过李广将军,他诚信忠厚,简直像个乡下人,不善于谈吐。可是当他逝世的时候,天下无论是认识他的人还是不认识他的人,都因为他的死而哀痛不已。这是他忠诚笃实的品质取得了人们对他的信赖的缘故!”

说什么,怎么说,是门了不起的大学问,有的人修行一生可能都还不得其法。

莎士比亚说:“他把他的傻气当作藏身之所,在它的荫蔽之下放出他的机智来。”这是聪明人的做法。

关于言行的关系,还有一个苍凉的笑话:美国人说了再干;德国人干了再说;日本人干了也不说;俄罗斯人边干边说;中国人说了也不干。

“先做后说”,不知这两千多年前的孔子对子贡的忠告,是否也可看作是对我们全体华夏子民的忠告?

筛选信息的三个筛子

子曰:道听而途说,德之弃也!

——《论语·阳货》

有一种人我们在生活中一定不会陌生,那就是“小喇叭”型的人。这些人天生就是个信息收藏专家。

有这么一个故事:春秋时代,齐国有个人叫毛空,他爱听那些没有根据的传说,然后四处传扬。有一次,毛空听到一只鸭和一块肉的事,他觉得非常稀奇有趣,便津津有味地讲给艾子听。他说:“有一个人,养了一只特别能生蛋的鸭,那鸭一天能生100多个蛋。”他见艾子笑了,又说:“那天,从天上掉下一块肉,那块肉长30丈,宽10丈。”艾子笑着问道:“真的吗?有那么长的肉吗?”毛空急忙说:“噢,那就是长20丈。”艾子仍不相信。他又改口:“一定是10丈长了。”艾子便问:“你说的那只鸭是谁家养的?你说的那块肉掉在了什么地方?”毛空支支吾吾说不出来,最后只好说:“我是在路上听别人说的。”

随意胡说八道会带来毁灭性后果,最直接的结果是注定会破坏我们与他人的人际关系。在这方面,我们不妨向西方的大哲学家苏格拉底学习。

一个人急急忙忙地跑到苏格拉底那儿,说:“我有个消息要告诉你……”

“等一等,”苏格拉底打断了他的话,平静地说,“你要告诉我的消息,用3个筛子筛过了吗?”

“3个筛子?哪3个筛子?”那人不解地问。

“第一个筛子叫真实。你要告诉我的消息,确实是真的吗?”

“不确定,我是从街上听来的。”

“现在再用第二个筛子审查吧。”苏格拉底接着说,“你要告诉我的消息就算不是真实的,也应该是善意的吧。”

那人有些踌躇:“不,刚好相反……”

苏格拉底再次打断他的话:“那么我们再用第三个筛子,请问,使你如此激动的消息很重要吗?”

“并不怎么重要。”那人有些不好意思了。

苏格拉底说:“既然你要告诉我的事,既不真实,也非善意,更不重要,那么就请你别说了吧!这样的话,它就不会困扰你和我了。”

多么富有智慧的处世之道!如果我们希望能网聚我们与他人的人气,能积攒我们的人脉,不妨也用这三个筛子筛一下信息!

孔子说:道听途说,德之弃也!

道听途说、散布流言是可怕的。三人成虎,众口铄金;谗言三至,慈母不亲。

《伊索寓言》里早就说过:“世界上最好的东西是舌头,最坏的东西还是舌头。”因此人要知道祸从口出的道理,管住自己的舌头,同时谨防被别人的道听途说蒙蔽,不要被流言所害。

有一位传奇女性在旧上海甚至是旧中国的电影史上都颇有影响,她就是阮玲玉。当时风华正茂、20多岁的阮玲玉在上海电影界被奉为女神,一时风光无两。然而,年轻的她最后却选择服安眠药离开了人世,留下了令世人惋惜而迷惘的遗言:“人言可畏!人言可畏!”流言杀人,可惧如此!

人们常用“三人成虎”的故事来说明人言之可畏。

有个与曾参同名的人杀了人,有人告诉曾参的母亲说,曾参杀人了。曾母不信。随后,第二人又来相告,曾母开始将信将疑。接着,第三个人又来说曾参杀人了,这次曾母不但信了,而且非常害怕,扔下梭子,越墙而逃。

大诗人李白为此写诗说:“曾参岂是杀人者?谗言三及慈母惊。”谣言若出自众口,就会被传成事实,令人难辩真伪。战国时期的魏惠王也曾讲,如果听到一两个人说市上有虎他根本不信,但第三个人也这样说,他就会相信了。

孔子对道听途说的批判其实就是告诉我们这样一个做人做事的道理:凡事都要深入调查,不可道听途说。

恶俗搞笑是一种精神麻木

子贡问:“师与商也孰贤?”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曰:“然则师愈与?”子曰:“过犹不及。”

——《论语·先进》

如今,随着网络的发达,流行文化中各种各样的搞笑手段大行其道。有人说这是好事,也有人担心,“搞笑”正在向恶俗化发展。为制造笑料而恶搞,不是乐观,更不是豁达,而是一种精神堕落。

帽子可能大了一点,但在生活中,确实有人搞不清玩笑与恶俗的区别。

玩笑是生活的调味品,但开玩笑要把握尺度、掌握分寸,否则就会适得其反,弄巧成拙。《论语》中就有一段很有名的问答:子贡问孔子,子张和子夏哪一个更优秀。孔子说子张的个性太张扬,而子夏又太刻板了。所以孔子又说过犹不及。太过或不及都不好,我们平时与人交往时开玩笑也要注意这个度。

人际交往中,开个得体的玩笑,可以松弛神经,活跃气氛,创造出一个适于交际的轻松愉快的氛围,因而诙谐的人常能受到人们的喜爱。但是,开玩笑开得不好,则适得其反,伤害感情,因此开玩笑要掌握好分寸。

美国前总统里根有一次在电视讲话前,为了试试麦克风是否好用,张口便说:“先生们请注意,5分钟之后,我将宣布对苏联进行轰炸。”这句话由于导播的失误,一下子被转播了出去,引起一片哗然。苏联政府为此提出了强烈抗议。瑞典广播电台在一个节目中也开了一个荒唐的玩笑,给自己惹上了麻烦,一天电台突然宣布国王古斯塔夫已经与世长辞,而且还宣布了好几遍。随后,电台才告诉听众刚才是在开玩笑。听众虚惊一场,气愤异常。瑞典王室也非常不悦,对瑞典电台提出了起诉。类似的例子不胜枚举。在2003年“非典”时期有人曾因为一句“非典”的玩笑被公安机关拘留了12天。

“非典”期间,从广东出差回来的李某在办公室和同事聊天时,突然说他感染上了“非典”。因为李某平时很爱开玩笑,所以同事们都没把他的话当真。李某见大家不相信,便假装咳嗽,还说要向单位请假治病。由于李某刚从疫区回来,而且还显露出“非典”的症状,大家认为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于是,消息很快传入了社会,在群众中引起了恐慌。有关部门得知后,迅速将李某隔离检查。此时,李某却反复说自己没有得“非典”,只是开了句玩笑。检查结果出来,也表明是一场虚惊,但公安机关仍对李某做出了拘留12天的治安处罚。李某感到不明白:自己只是向同事开了一句玩笑,为什么却要受到治安处罚呢?其实,公安机关对李某的处罚是合法的。李某虽然只是开了一句玩笑,但扰乱了人们的正常生活秩序,影响了“非典”防治工作的正常进行。

前面几则故事里的开玩笑者都是在不合适的场合开了不合适的玩笑,结果惹了麻烦,甚至惹上了官司,我们要引以为戒。

不可使开玩笑成为一个人的谈话习惯,除了开玩笑就不会说话。凡事要把握好分寸,记住孔子对众人的劝诫:过犹不及。

要善于分解你的目标

子谓颜渊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唯我与尔有是夫!”子路曰:“子行三军,则谁与?”子曰:“暴虎冯河,死而不悔者,吾不与也。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

——《论语·述而》

人生是一场以少对多的战役,只有深谋远虑的人才能胜出。做事莽撞、有勇无谋的人会输掉整个战役,而且是永远地输掉。

人的生命如同一场旅行,永远没有回程的车票,所以做事的时候就必须要有谋略,在行动前先设立目标。孔夫子对做事的谋略是怎么看的呢?如果让他来选择工作搭档又会是怎样的呢?我们一起来看一段《论语·述而》中的对话:

子谓颜渊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唯我与尔有是夫!”子路曰:“子行三军,则谁与?”子曰:“暴虎冯河,死而不悔者,吾不与也。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

这段话的意思是:

孔子对颜渊说:“用我,我就干;不用我,我就隐居,只有我和你才能做到这样吧?”

于是子路问孔子:“您如果去指挥军队,将与谁共事呢?”孔子回答:“那种空手打老虎,赤身过大河,死了都不后悔的人,我是不会与他共事的。同我共事的人,一定要面临任务谨慎小心,善于谋划而能成就大事才行。”

一个人做事的时候,如果没有目标、不会谋划会是什么样子呢?对此有人做过一个有趣的实验:

一队毛虫在树上排成长长的队伍前进,有一只带头,其余的依次跟着,一旦带头的找到目标,停了下来,他们就开始享受美味。试验者将这一组毛虫放在一个大花盆的边上,使它们首尾相接,排成一个圆形,带头的那只毛虫也排在队伍中。试验者在毛虫队伍旁边摆放了一些它们喜爱吃的食物。但是,毛虫们想吃到食物就得看那只带头的毛虫是否停下来。观察者预料,毛虫会很快厌倦这种毫无用处的爬行而转向食物。可是毛虫没有这样做。出乎意料之外,那只带头的毛虫一直跟着前面的毛虫的尾部,它失去了目标。整队毛虫沿着花盆边爬了7天7夜,一直到饿死为止。

心中没有目标就会丧失斗志,无计划地、漫无目的地原地踏步是无法抵达目标的。所以说心中有目标且多谋善断的人才会在激烈的角逐中脱颖而出,这样的人办事稳妥且有缜密的头脑。

1984年,在东京国际马拉松邀请赛中,名不见经传的日本选手山田本一出人意外地夺得了世界冠军。当记者问他凭什么取得如此惊人的成绩时,他说:凭智慧战胜对手。

当时许多人都认为这个矮个子选手是在故弄玄虚。马拉松赛是比拼体力和耐力的运动,说用智慧取胜确实有点勉强。

两年后,意大利国际马拉松邀请赛在意大利北部城市米兰举行,山田本一这一次又获得了世界冠军。记者又请他谈谈经验。

山田本一不善言谈,回答的仍是上次那句话:用智慧战胜对手。这回记者在报纸上没再挖苦他,但对他所谓的智慧不知所云。

10年后,这个谜终于被解开了,山田本一在自传中说出了真相:每次比赛之前,我都要乘车把比赛的线路仔细地看一遍,并把沿途比较醒目的标志画下来,比如第一个标志是银行,第二个标志是一棵大树,第三个标志是一座红房子……这样一直画到赛程的终点。比赛开始后,我就以百米的速度奋力地向第一个目标冲去,等到达第一个目标后,我又以同样的速度向第二个目标冲去。40多公里的赛程,就被我分解成这么几个小目标轻松地跑完了。起初,我并不懂这样的道理,我把我的目标定在40多公里外终点线上的那面旗帜上,结果我跑到十几公里时就疲惫不堪了,我被前面那段遥远的路程给吓倒了。后来,我想出了这个主意。

山田本一所说的智慧其实就是谋划:在比赛前仔细察看线路,把大目标分解成小目标,逐个实现。他的成功,也正是孔子所说的“好谋而成”的体现。

不“冒尖”是一种勇

子曰:“攻乎异端,斯害也已!”

——《论语·为政》

孔子说:“攻乎异端,斯害也已!”就是说,走极端,不服从主流的文化价值观念,肯定要吃亏。

如果你显示出自己要逆潮流而行,神气活现地炫耀你反传统的观念和怪异的行为方式,那么,人们会认为你只是想哗众取宠,引起别人的注意,而且会因此而轻视你。他们会找出一种办法惩罚你,因为你让他们觉得自己低人一等,不如你。过分“特立独行”是危险的,让自己的行为与别人差不多,你将不会受到太多抵触。

有一只特立独行的猕猴非常喜欢表现自己,处处都要显得与众不同。

有一天,吴王乘船在长江中游玩,登上猕猴山。原来聚在一起玩耍的猕猴,看到吴王前呼后拥地来了,吓得一哄而散,躲到森林与荆棘丛中去了。

但这只“特立独行”的猕猴,却偏要在吴王面前卖弄灵巧,它先是在地上得意地旋转,又纵身到树上,腾来荡去。吴王看着不舒服,就展弓搭箭射它,它从容地拨开射来的利箭,又敏捷地把箭接住。可这种炫耀对掌握天下生杀大权的君王是种侮辱,吴王脸都气红了,命令左右一齐动手,箭如风卷,猕猴无处逃脱,立即被射成刺猬。

可悲的猕猴过于迷恋出头冒尖的感觉,一味张扬,表现自我,浑然不觉自己的行为是多么怪异、幼稚。它的目的达到了,它的确引起了所有人甚至一位君王的注意,可惜这种注意带来的是负面的东西。这只猕猴成了众人反感、厌恶的对象。

“与众不同”造成了它的命运悲剧,这不得不使我们引以为戒。

俗话说得好,“出头的椽子先烂”、“枪打出头鸟”、“木秀于林,风必摧之”。以卖弄、炫耀为爱好的人必将品尝自酿的苦果。“烦恼皆由强出头”,这个“强”,一指“勉强”,也就是说自己的能力还不够,却勉强去做某些事,固然有可能获得意外的成功,但可能性实在太低,结果是不但失败,还会招来嘲笑和白眼。另外一个意思是指你的能力虽强,但外部环境、条件尚未成熟,“大势”不和,机会不来,此时出头,必将遭到别人的排挤和打压,怨怼的种子从此种下,明争暗斗,两败俱伤,却又何苦来哉?你我本一般,为何独露脸?纵有千般术,难躲暗中箭……

古今中外,凡特立独行的人,大多命运多舛。这是无奈但又很难改变的现实。屈原投江,司马迁受宫刑,苏轼的后半生几乎在流放中度过,李贽在狱中自裁,布鲁诺受火刑,米兰·昆德拉只有远走异国他乡……

这样说,并不是反对特立独行,不是鼓吹庸俗的生活哲学。而是想道出这样一个事实:一个人要想有所成就,首先要能保护自己。如果连自己都保护不了,谈何成功立业?上述诸人皆身具异秉,但仍然多遭患难,普通之人,更不要说了。要想保护自己,有时就必须适当收敛一下自己的个性,不要因过分张扬而招惹别人,孤立自己。俗话说,大丈夫能屈能伸。我们在对待自己的个性的问题上,也要做到能屈能伸,该收敛时就收敛。

很多人可能都认为个性很重要,特别是富有青春朝气的年轻人,他们最喜欢谈的就是张扬个性。他们最喜欢引用的格言是: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

时下的种种媒体,包括图书、杂志、电视等也都在宣扬个性的重要性。曾几何时,个性已经成为独特、怪异的代名词,过度张扬的个性在不知不觉间伤害了别人,更阻碍了自己的事业前途。

佳宜是一个个性张扬的前卫女孩,她热爱无拘无束的生活方式,把平凡、规矩、条条框框视为死敌。

大学毕业后,她获得了一家合资企业的面试机会。当天,她的举止打扮令所有面试官目瞪口呆:露脐装、超短裙、冲天辫,手腕上一串数十个银手链……出门时母亲一再让她穿得“正常”点,她依然我行我素。

佳宜的专业能力和外语口语能力确实不俗,面试官最后和颜悦色地说:“你的条件很优秀,可以胜任这项工作,不过,我想提醒你,我们公司是一家正规企业,着装方面有一定要求,不能太随便,更不允许暴露……”佳宜立刻打断了他:“我的能力与我的衣着没有任何关系,这么穿我觉得最舒服。如果非要穿正装上班,我会连气都喘不上来!”面试官被这么抢白还真是头一遭,他表情严肃起来,冷冷地说:“那么好吧,请你去能让你随心所欲的地方发展吧,我们公司不欢迎像你这么有个性的天才。”

不懂收敛的个性就这样让佳宜失去了一个难得的工作机会。

社会是一个由无数个体组成的人群,每个人的生存空间并不很大,所以当你想伸展四肢舒服一下的时候,必须注意不要碰到别人。当你张扬个性的时候,必须考虑到你张扬的个性是什么,必须注意到大众的接受程度。如果你的这种个性是一种非常明显的缺点,你最好的选择还是把它改掉,而不是去张扬它。

不要使张扬个性成为纵容自己缺点的一种漂亮借口。社会需要你创造价值,社会首先关注的是你的工作品质是否有利于创造价值。个性也不例外,只有当你的个性有利于创造价值,是一种生产型的个性时,才能被社会接受。

有句俗话,“心随精英,口随大众”,公然违逆大众,显出你的独特不凡,结果不但会导致失败,更会带来不可估量的风险。如果你真的是精英级人物,也要让自己有点城府,做个能被大众接受和认可的精英。而不是“攻乎异端”,结果害人害己。

同类推荐
  • 心量越大,好事越多

    心量越大,好事越多

    宽广的心量除了跟与生俱来的气质有关系外,还需要靠后天的觉悟和修行来逐步拓宽。星云大师在本书中具体而微地刻划出人间万象与众生实相,深入浅出的探讨世间的问题与人生的哲理,从生活、工作、艺术等各个层面,分享了修身养性方面的智慧。以宽己之心容人,心量越大,福报越大。我们的心量有多大,就能够完成多大的事业;如果我们能够包容一家,就能够做一家之主;能够包容一市,就可以做一市之长;能够包容一国,就可以做一国之君;能泯除一切对待,包容整个法界,就可以随缘应现,逍遥自在,成为法界之王。
  • 传习录

    传习录

    本书是中国明代哲学家、教育家代表人物王守仁流传最广的著作。王守仁是中国历史上罕见的全能大儒,其精通儒家、道家、佛教各家学说,且具非凡的军事才能和精深的文学造诣。本书是他的语录和论学书信集,包含了王守仁哲学思想的主要精华,是研究王守仁思想及心学发展最重要的资料,在中国哲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
  • 孝道

    孝道

    考虑到孝道文化在青少年人格形成中的作用,编者从《孝经》、《三字经》、《弟子规》、《千字文》、《续神童诗》等古代蒙学经典读物里撷取了有关孝的精华内容,并辅以古代和现代关于孝的一些典故、文学作品等,对孝进行了梳理和解读,希望能让广大青少年对孝有一个新的认识,使孝道精华的思想得以发扬光大。
  • 孟子(中华国学经典)

    孟子(中华国学经典)

    孟子是鲁国贵族孟孙氏之后,出世时,家道已衰落,是没落贵族的后裔。据说他的父亲名激,在孟轲很小的时候就去世了,孟轲的主要由母亲抚养成人。孟母很重视对孟子的教育,历史上广泛流传着“孟母三迁”、“孟母断机杼”的故事,足见其良苦用心“。在母亲的精心教诲下,孟轲度过了充实的少年时代。 本书是继《论语》以后最重要的儒家经典,记述了孟轲一生的主要言行,突出地记述了孟轲主张仁义、反对暴政和武力兼并的政治思想,以及“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主义思想。全书语言生动,比喻深刻,论证有力,文章气势雄伟,在我国历史上具有重大影响。
  • 纵横家语录

    纵横家语录

    纵横家是春秋战国时代诸子百家中最为入世,而且也是对当时的国家政治生活影响最大的一家。他们既是卓越的说客和谋士,又是国家关系的润滑剂。“合众弱以攻一强,事一强以攻众弱”的“纵横之术”,即使以平民寒士之身,仍能跻身于庙堂之中影响众多国家的治国方略。这种能清洗掉诸侯列国国家机器的斑斑锈迹,让其越转越强力的现实是诸子中极为少见的。纵横家又是时代的推进器,他们将“春秋无义战”的无序纳入或“纵”或“横”有序的轨道,同其他诸子学派一起完成了中国大一统的宏图伟业。虽然,纵横家远离我们两千多年,他们活动的舞台后世已不存在。但是他们的思想、策略和游说技巧却总是被后人从不同的方面发掘效仿,并引起国外学者浓厚关注。
热门推荐
  • 相思谋:妃常难娶

    相思谋:妃常难娶

    某日某王府张灯结彩,婚礼进行时,突然不知从哪冒出来一个小孩,对着新郎道:“爹爹,今天您的大婚之喜,娘亲让我来还一样东西。”说完提着手中的玉佩在新郎面前晃悠。此话一出,一府宾客哗然,然当大家看清这小孩与新郎如一个模子刻出来的面容时,顿时石化。此时某屋顶,一个绝色女子不耐烦的声音响起:“儿子,事情办完了我们走,别在那磨矶,耽误时间。”新郎一看屋顶上的女子,当下怒火攻心,扔下新娘就往女子所在的方向扑去,吼道:“女人,你给本王站住。”一场爱与被爱的追逐正式开始、、、、、、、
  • 阙玲传

    阙玲传

    你看看内容,很多,不好写,抱歉啦!这真的很好看的。(店家推荐)
  • 我也不是你,你也不是我:性格的方程式

    我也不是你,你也不是我:性格的方程式

    你知道自己是怎样一个人吗?你对自己目前的职业满意吗?你对自己现在的婚姻认可吗?你想改变这一切吗?本书会给你最直观的解答。
  • 人形火种源

    人形火种源

    地球上出现未知的变异,导致天空中出现一个巨大的空洞,大量的流星从天而降。使得电子产品华丽变身成为机械生命,它们大多没有思维,是只知杀戮和进化的冷血机器。地外神秘怪物在城市中肆虐,残杀着人类,并快速繁殖,而失去了科技的军队根本无力阻挡。最后的希望落在了一群“变种人”身上,他们被称为机械师和进化者。天塌了,而陈谦成为了那个顶起人类星空的高个子!
  • 宇宙大武林

    宇宙大武林

    天狼星系妖兽帝国第三舰队!超巨型星舰17艘,中小型星舰2749艘,载有素以凶残狡猾闻名四方的“天狼战团”25万,并且旗舰由帝国太子坐镇。这是一股足以纵横各大星系的无敌力量。但,此刻,它们正在慌乱逃窜,狼狈不堪。追击者,是一个人类少年。“敢犯我星武联盟边境,哼哼,看我的??????”降龙十八掌!天外飞仙!少林伏魔金刚拳!当璀璨的星空光辉照进古老的武林江湖,黑暗的宇宙中绽放出最绚烂的人性光芒:武者止戈,侠者镇恶!!!
  • 甩手总裁:老婆,你主外

    甩手总裁:老婆,你主外

    近日,一条爆炸性消息让网文圈沸沸扬扬。“大神疯寒妄,断更了。”“大神疯寒妄,太监了。”“大神疯寒妄,失踪了。”评论区呈现爆炸模式,催更、猜测,各种留言不断,只因这是大神开文三年以来第一次没跟读者、编辑报备凭空消失。资深编辑刘思彤临危受命,就是掘地三尺也要抓他回来填坑,还读者们一个公道。
  • 宇宙最前线

    宇宙最前线

    《三体》同类型纯正硬科幻小说。本书将再现世界顶级科幻大作《三体》众多创意:智子、三体文明、面壁计划、飞刃、水滴、树形建筑、太阳系舰队、ETO、黑暗森林、二向箔、阶梯计划、星环、曲率驱动、光速飞船、光粒、我们的星星、执剑人、歌者文明等等。本书将重塑【黑暗森林法则】,谨慎提出并完善【宇宙丛林理论】。书中另有大量科幻创意点子干货,绝非抄袭!书友群:211652852,大家可入群来探讨科幻创意合理与否、故事情节走向等等,非常欢迎大家!
  • 环月旅行(科幻大师经典译丛)

    环月旅行(科幻大师经典译丛)

    三位旅行家到月球探险,由于途中一颗火流星的影响使他们逸出轨道,无法抵达月球,旅行家们不顾危险,仔细观测月球的面貌并作了笔记。他们乘坐的炮弹最后坠入太平洋,被一艘军舰救起,并受到美国人民的热烈欢迎。本书通过三位旅行家的奇异历险,描绘了太空变幻无穷的美景。
  • 群英战山河

    群英战山河

    元朝初年,群雄四起,为刺杀号称一代枭雄“马上神箭王”的外族皇帝忽必烈,各地武林豪杰挺身而出,纷纷加入了反抗外族侵略收拾旧山河的行列。但江湖争霸,人心叵测,原本说好的刺杀计划最终演变成了一场武林内部的腥风血雨。
  • 超现代魔法觉醒者

    超现代魔法觉醒者

    “科技和魔法是人类的两条腿,见过拄拐棍的,可你见过单脚跳的吗?”“嘻嘻,大叔,你难道不知道,所谓魔法,其实就是黑科技吗?”前苏联的天文学家卡达尔谢夫将宇宙文明依照能力利用的能力划为三个阶段,一类星球文明,二类行星系文明,三类恒星系/团文明。虽然现代大部分学者认为人类尚在向第一类文明迈进,实际上…一部分人类早已进行了第三类接触,开始为第二类文明的发展而迈进。“因为能量利用体系的不同,将其称之为魔法会比较方便一点。要知道,那些外星人可不是来给我们做慈善的,如果哪一天真的爆发了战争,我可不认为美国总统能在一发【心灵冲击】的状态下还能记得核按钮的密码。更何况……”“……我们确信,还有第四类文明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