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203100000002

第2章 会处世首先要会思维——“知”的含义

“不知”是至高的“知”

子曰:“吾有知乎哉?无知也。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

——《论语·子罕》

文学家朱自清先生特别欣赏孔子的勇于承认“不知”的态度,认为承认自己不知,是一种知识上的诚实。曾经流传着一句近似于绕口令的话:“不知道才是真知道”,乍一看,这句话有点费解,可是如果你真正读懂了孔子,你就会发现,以“不知”为“知”,始终贯穿在孔子的思想之中。

《论语·子罕》中有孔子的一段自谦语:

子曰:“吾有知乎哉?无知也。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

孔子说:“我有知识吗?没有。有一个乡下人来问我问题,我本一无所知,只能从他问的问题的首尾两头去盘问,才能得出答案,再尽量告诉他。”

孔子本来就是个多才多艺之人,但他依然能做到谦恭。而现在有的人刚取得一点成绩,或者看了几本书,就认为肚子里的墨水不少了,到处宣扬,目中空无一人,甚至敢班门弄斧。

亚里士多德就曾这么说过:“对上级谦逊是本分,对平辈谦逊是和善,对下级谦逊是高贵,对所有的人谦逊是安全。”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自己比听众更无知的话——他画了大小两个圆后说道:我们的知识就好比这两个圆,所知越多圆越大,它的周长越大,其所接触到的无知的领域也就越广阔,自然也就越发知道自己有多么无知了。

然而,人性的弱点实在是太顽固,虽然我们口口声声说“谦虚是一种美德”,可是浮躁的本性,又会时时让我们头脑飘飘然。有时一些杰出的人物也会犯班门弄斧的错误,如清朝大才子毕秋帆,就做过这样的事。

乾隆年间,毕秋帆被任命为陕西巡抚。赴任的时候,经过一座古庙,遂进庙内休息。一个和尚坐在佛堂上念经。人报巡抚毕大人来了,这个和尚既不起身,也不开口,只顾念经。毕秋帆当时只有四十出头,英年得志,又中过状元,名满天下,见老和尚这样傲慢,心里很不高兴。老和尚念完一卷经之后,离座起身,合掌施礼,说道:“老衲适才佛事未毕,有疏接待,望大人恕罪。”

毕秋帆说:“佛家有三宝,老法师为三宝之一,何言疏慢?”

说完,毕秋帆上坐,老和尚侧坐相陪。

交谈中,毕秋帆问:“老法师所诵何经?”

老和尚说:“《法华经》。”

毕秋帆说:“老法师一心向佛,摒除俗务,诵经不辍,这部《法华经》想来应该烂熟如泥,不知其中有多少‘阿弥陀佛’?”

老和尚听了,知道毕秋帆心中不满,有意出这道题难他,但他不慌不忙,从容地答道:“老衲资质鲁钝,随诵随忘。大人文曲星下凡,屡考屡中,四书想来也应该烂熟如泥,不知其中有多少‘子曰’?”毕秋帆听了不觉大笑,对老和尚的回答极为赞赏。

献茶之后,老和尚陪毕秋帆观赏殿宇,来到一尊弥勒佛的佛像前。毕秋帆指着弥勒佛的大肚子对老和尚说:“你知道他这个大肚子里装的是什么吗?”

老和尚马上回答:“满腹经纶,人间乐事。”

毕秋帆不由连声称好,遂问:“老法师如此杰才,取功名容易得很,为什么要抛却红尘,皈依三宝?”

老和尚回答说:“富贵如过眼烟云,怎么比得上西方一片净土!”

两人又一同来到罗汉殿,殿中十八尊罗汉各种表情,各种姿态,栩栩如生。毕秋帆指着一尊笑罗汉问老和尚:“他笑什么呢?”

老和尚回答说:“他笑天下可笑之人。”

毕秋帆一顿,又问:“天下哪些人可笑呢?”

老和尚说:“恃才傲物的人,可笑;贪恋富贵的人,可笑;倚势凌人的人,可笑;钻营求宠的人,可笑;阿谀逢迎的人,可笑;不学无术的人,可笑;自作聪明的人,可笑……”

毕秋帆越听越不是滋味,连忙打断他的话,说道:“老法师妙语连珠,针砭俗子,下官领教了。”说完深深一揖,便带领仆从离寺而去。

不过也难怪毕秋帆如此狂狷,综观历史,我们不难发现一些聪明有才华的人总爱口出刻薄之言。因为自己读过几本书难免会卖弄一下,有时甚至是出于本能而非有意炫耀。《红楼梦》中的林黛玉就是个典型。看来,大多数人都无法抵达孔子的境界。但是,读经典领悟圣贤的智慧是要运用到实际生活中的,连孔子那样有大学问的人还那么谦恭,何况你我等无名小辈呢?

敬让是收获的大前提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论语·学而》

一个真正的高手一定是善于向他人学习的人。懂得欣赏别人的优点是智者胸怀的表现,小气之人是容不下他人的光芒的。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孔子说:“几个人同行,其中一定有我可以学习的人;我选取他好的品行去学习,看到他不好的地方就作为借鉴而改正。”

“谦受益,满招损”,自古皆然。谦虚的好处说起来也许太抽象,但自满的弊端却俯拾即是。

孔子带着学生到鲁桓公的祠庙里参观的时候,看到了一个可用来装水的器皿,倾斜着放在祠庙里,那时候把这种倾斜的器皿叫欹器。

孔子便问守庙的人:“请告诉我,这是什么器皿呢?”守庙的人告诉他:“这是欹器,是放在座位右边,用来警戒自己的,如‘座右铭’,是一种用来伴坐的器皿。”孔子说:“我听说这种用来装水的伴坐的器皿,在没有装水或装水少时就会歪倒;水装得不多不少的时候就会是端正的;水装得过多或装满了,它也会翻倒。”说着,孔子回过头来对他的学生们说:“你们往里面倒水试试看吧!”学生们听后,舀来了水,一个个慢慢地向这个可用来装水的器皿里灌水。果然,当水装得适中的时候,这个器皿就端端正正地立在那里。不一会儿,水灌满了,它就翻倒了,里面的水流了出来。再过了一会儿,器皿里的水流尽了,就又像原来一样歪斜在那里。

这时候,孔子长长地叹了一口气说道:“唉!世上哪里会有太满而不倾覆翻倒的事物啊!”孔子不愧为千古圣人,就连告诉学生人生道理也那么形象、生动,而不是以令人生厌的说教姿态来“布道”的。这本身就是一种风度,一种学养。

水满自溢,人自满会跌倒,这是必然的规律。

日中就得西斜,月圆就要亏缺,物盛必衰,这是天地的道理。

人体验到了天地的道理,高就会自卑,盈就会自谦,等就会自抑。所以孔子又说:“君子做人不向大,有功不自傲。”

“君子不以他所能做到的而瞧不起别人,不以自己不能做到的而自愧于人。”

不用自己的智慧对付他人的愚蠢,不以自己的贤能瞧不起他人的笨拙,不以自己的长处克制他人的短处,这些都是承载福禄的方法与道理。

虚己对人是长进仁德的基础,自谦是受人尊敬的阶梯。念念不忘“谦虚”两字,自然是高风可仰,心光可掬。

适人自抑,就能广造福用。王阳明说:“现在人们最大的缺点,就是一个‘傲’字,千万种罪恶,都是从傲里滋生出来的。傲就自高自足,不肯屈人之下。所以身为学子骄傲,就不能孝敬长上;身为弟弟骄傲,就不能尊敬兄长;身为臣子骄傲,就不能做个忠臣。”

以财势傲人固然不应该,以学问傲人也不应该,以俸禄傲人更不应该;以气色傲人固然不应该,以态度傲人也不应该,以言语傲人更不应该。人的傲骨傲性,只能针对占据上位的卑鄙小人、贪官污吏、鱼肉百姓的混蛋,对于其他的任何人,都不能存有半点的傲气。

《礼记》上说:“傲不可长,欲不可纵,志不可满,乐不可极。”

傲的反面就是谦,谦是傲的对症良药。不但外貌要恭敬谦逊,心中更要敬让。常常看到自己的不对之处,就能虚己受人。尧、舜之所以被称为圣人,就是因为谦虚到了至诚的境地,也就是允恭克让,温恭允塞。

做到了谦就能虚,虚就能受。

谦恭自守,必然会大得人心;虚下自处,必然会受人尊敬。

所以只要是圣贤哲士,都是极力做到虚怀若谷,谦恭自守。地位高的人,尤其要做到这一点。

为何历代都错解“三思”之意

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子闻之曰:“再,斯可矣!”

——《论语·公治长》

常有师长教育晚辈,朋友规劝友人说:“三思而后行,这是孔子教给我们的人生道理啊。”孔子确实推崇谨言慎行的做人原则,而且“三思而后行”就出自《论语》,但孔子的原意真的如此吗?

其实不然,我们来看一下他的原话:

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子闻之曰:“再,斯可矣!”

季文子姓季孙,名行父,谥文,是鲁国的大夫。他做事情过分小心,过分仔细,“三思而后行”——一件事情想了又想,想了又再想,叫“三思”。

孔子听到他这种做事的态度,便说:“再,斯可矣!”这句话有两种解释,有些老学究们认为孔子原意是要季文子“三思”,并借此训诫晚辈:“做事情要特别小心,孩子们,想三次都不够,孔子说‘再,斯可矣’,还要再想一次哪!”这种解释是不对的。其实,孔子是认为他想得太多。做人做事诚然要小心,但“三思而后行”,的确考虑的太多了。

世界上任何事情,是非、利害、善恶都是“相对”的,没有“绝对”的。但是要三思就讨厌了,选择总是矛盾的,三思就是矛盾的统一,统一了以后又是矛盾,如此永远也下不了结论了。

所以处理一件事情的时候,考虑一下,再考虑一下,就可以了。如果第三次再考虑一下,很可能就会犹豫不决,再也不会去做了。所以谨慎是要谨慎,但谨小慎微就是小气了。

所以孔子主张:何必三思而后行,再思就可以了。

孔子之所以坚持再思而不是三思,就是因为思量太多、考虑太多往往容易使人瞻前顾后,裹足不前,不敢冒险。就算有机遇,这种人也会因为过于谨慎而不敢抓住。我们有理由相信能成大业的人绝对不会是过于谨慎的人。一些商业巨子的发迹史也可以证明这一点。

年轻的皮柏是纽约邓肯商行的职员。有一次,他去古巴的哈瓦那采购了鱼、虾、贝类及砂糖等货物。返回时,轮船停泊在新奥尔良,他信步来到嘈杂的码头。码头上,黑人正在忙碌着上货、卸货。

这时一位陌生白人拍了拍他的肩膀,问道:“小伙子,想买咖啡吗?”那人是往来于美国和巴西的货船船长,受托到巴西的咖啡商那里运来一船咖啡。没想到回来后美国的买主已经破产,他只好自己推销那船咖啡。只要给现金,他可以以半价出售。

皮柏考虑了一会儿,决定买下这些咖啡。于是他带着咖啡样品,到新奥尔良与邓肯商行有联系的客户那儿推销。有的职员劝他谨慎行事,因为价钱虽然让人心动,但舱内的咖啡是否同样品一样,就不好说了,何况以前还发生过船员欺骗买主的事。但皮柏并未动摇决心,他以邓肯商行的名义买下全船咖啡,并发电报给邓肯商行,说已买到一船廉价咖啡。

然而,邓肯商行回电严加指责,不许皮柏擅自用公司名义,要求他立即取消这笔交易!皮柏只好发电报向伦敦的父亲求援。在父亲的默许下,皮柏借用父亲的户头偿还了原来挪用邓肯商行的金额。他还在那名船长的介绍下,买了其他船上的咖啡。

皮柏赌赢了。就在他买下咖啡不久,巴西咖啡因受寒而大量减产,价格一下子猛涨了2~3倍。皮柏大赚了一笔!

皮柏的全名是约翰·皮尔庞特·摩根,也就是后来的美国金融界巨擘——摩根集团的创始人。

做事求稳没有错,但凡事太过了却不合适。过于寻求稳妥,势必会造成性格保守,不敢开拓,缺少魄力。

据此,我们有理由相信:孔子的“再思”在实际运用中胜过季文子的“三思而后行”。

一句话就可以显出你的无知

叔孙武叔语大夫于朝曰:“子贡贤于仲尼。”子服景伯以告子贡。子贡曰:“譬之宫墙:赐之墙也及肩,窥见屋家之好。夫子之墙数仞,不得其门而入,不见宗庙之美,百官之富。得其门者或寡矣。夫子之云,不亦宜乎!”

——《论语·子张》

和孔子一样载誉中外的道家学派的鼻祖李耳(老子)曾说过这么一句发人深省的话:“知人者智,自知者明。”我们形容一个人太狂妄而听不进他人忠告时会认为这个人没有眼色,看不清自己的缺点和错误。其实人最易犯的错便是缺乏“自知之明”。人最难理解的往往是自身,这也就是“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所说的道理。

孔子的得意门生中有一位让人很欣赏的弟子——子贡。子贡不仅是一位道德修养极高的人,而且很会赚钱。在我们当今社会恐怕也没有几个人能二者兼具吧?《论语·子张》中记载了一段这样的文字,更让我们佩服子贡的为人:

叔孙武叔语大夫于朝曰:“子贡贤于仲尼。”子服景伯以告子贡。子贡曰:“譬之宫墙:赐之墙也及肩,窥见屋家之好。夫子之墙数仞,不得其门而入,不见宗庙之美,百官之富。得其门者或寡矣。夫子之云,不亦宜乎!”

这段话翻译过来就是:

叔孙武叔在朝廷上对其他官员们说:“子贡比他们的老师仲尼还要贤明。”子服景伯把这话告诉了子贡。子贡说:“拿房屋的围墙作比喻吧:我家的围墙只有肩膀那么高,所以可以从外面看到房舍的美好。先生的围墙却有几丈高,找不到门进去,就看不见里面宗庙的壮美和无数房屋的富丽。能够找到他的门的人太少了。就此而言,武叔老先生说这种话,不也是可以理解的吗?”

在孔子生前,子贡就有“贤于孔子”的名声。但是子贡自己却是非常有自知之明的人。别说是赞他贤于孔子,就是和自己的师兄弟们相比,他也认为自己远不如颜回(参见《论语·公冶长》)。我们看到的这段对话中,他用了一个非常巧妙的比喻,说明了自己为什么能给人留下贤于孔子的印象,以及他和老师之间所存在的巨大差距。子贡虽然是个能言善辩之人,但如果不是因为对自己的优缺点了然于胸,对自己的学识和孔子的学问之道有真正的了解,他也说不出这样发人深省的比喻来。就此而言,他也不愧为孔子最为得意的高足之一,至少他做到了“自知”和“知人”。

子贡也曾对陈子禽这么说过:人说一句话就能显示他的真知,一句话也能显示他的无知,所以说话不可不谨慎。先生的不可企及,就像天不能由台阶爬上去一样。先生如果得以管理一个国家或者一个采邑,那么,教养百姓,百姓便能立足于社会;引导百姓,百姓便会跟着前行;安抚百姓,百姓便会从远方来投靠;动员百姓,百姓便会同心协力。他老人家生得荣耀,死会令天下人悲痛,我怎么可能赶得上呢?

对于叔孙武叔对孔子的诋毁,子贡则毫不客气地予以批驳。他说:不要这样做!仲尼是诋毁不了的。别的贤者不过是丘陵,还可以跨越过去;仲尼则是太阳和月亮,别人不可能超越他。一个人即使要自绝于太阳月亮,那对太阳月亮能有什么伤害呢?只不过显得他不自量罢了。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子贡的贤德与自知之明,以及吃水不忘挖井人的谦谦君子作风。只有那些具有相当的“自知之明”的人,才能饮水思源,在享受成功的时候不忘感谢师恩,在前辈尊长面前保持始终如一的谦恭作风。马歇尔将军正是这样一个谦谦君子。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马歇尔随美军赴欧参战。当时的美国远征军司令潘兴非常欣赏马歇尔的才能,并将他提拔为自己的副官,视为得意门生。潘兴退役后,仍然多次向有关方面力荐马歇尔。在潘兴的有力影响下,1939年马歇尔领临时四星上将衔并出任美国陆军参谋长。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乔治·马歇尔作为美国陆军参谋长,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做出了重要贡献。鉴于其卓越功勋,1943年,美国国会决定授予马歇尔美国历史上从未有过的最高军衔——陆军元帅。但马歇尔坚决反对,他的公开理由是,如果称他“Fidd Marshal Marshall”(马歇尔元帅),后两字发音相同,听起来十分别扭。其实真正的原因是这将使他的军衔高于当时已病倒的陆军四星上将潘兴。马歇尔认为潘兴才是美国当代最伟大的将领,自己又多次受到潘兴将军的提拔和举荐,不能使自己尊敬的老将军的地位和感情受到伤害。

有一段小插曲足以反映马歇尔对潘兴的深厚感情。1938年春,马歇尔前往医院探望潘兴。潘兴若有所思地说:“乔治,总有一天你也会像我一样成为四星将军的。”马歇尔满怀感激地回答:“美国只有您有资格当四星上将,绝不可能再有另一个人!”听到马歇尔的肺腑之言,潘兴顿时热泪盈眶:“谢谢你,乔治!”

马歇尔拒绝当元帅后,为了表达对他的敬意,美军从此不再设元帅军衔。1944年底,马歇尔晋升五星上将——美军的最高军衔。

而我们常见到的情况却与子贡和马歇尔相反,一些取得成就的人,往往会上演一幕幕小人得志的丑剧,将最初的谦恭忘得一干二净。

伟大的人不会如跳梁小丑般时倨时恭,他们的谦恭是由内而外、自始至终的。

越是在名利的顶峰显示出的虚心,越弥足珍贵。

这是只有具有“自知之明”的君子才能做到的事,也是我们做人处世的原则之一。

同类推荐
  • 鬼谷子智谋全解(第二卷)

    鬼谷子智谋全解(第二卷)

    《鬼谷子》立论高深幽玄,文字奇古神秘,有一些深涩难懂。为了让广大读者更加深刻地理解其中深刻的思想内涵,易于好读和好懂,编者在编著本书时,根据《鬼谷子》分章分段集中逐个立论阐述的特点,进行了合理分割划分,再一一对应地进行了注释、译文和感悟,还添加了具有相应思想内涵的故事,以便于广大读者阅读理解。
  • 道家哲学智慧

    道家哲学智慧

    在战国时代,儒墨并称“显学”。韩非说:“世之显学,儒墨也”。道家是隐者之学,故不在显学之列,而其理论之湛深,思想之缜密,实超过了儒墨两家。孔子罕言天道,“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孟子虽说过“圣人之于天道也”,但也未多讲天道。道家老子不但谈论天道,而且提出“先天地生”的永恒性绝对性的“道”。孔子“祖述尧舜,宪章文武”,总结了夏商周三代的文化成就,墨子“背周道而用夏政”,老子则揭示了有史以来文化的流弊,对于文化发展提出批评意见。儒家虽反对苛政,而肯定区分贵贱上下的等级制度。墨家虽然宣称“官无常贵,民无终贱”,而仍承认贵贱之分,以“贵不傲贱”为理想。
  • 黄石公语录:素书

    黄石公语录:素书

    “西晋时,天下大乱,群雄逐鹿。时有盗墓贼掘西汉留侯张良之墓,在玉枕中发现黄石公著《黄石公语录(素书)》,从此,《黄石公语录(素书)》》流传世间。《黄石公语录(素书)》仅有六章,一百三十二句,一千三百三十六字。字数虽少,但字字珠玑,语语精华。内容融汇儒、道、兵、术、势诸家之精,重德、崇义、讲谋略。书中语言精炼,人性把握精准,处世谋略独到。史传,张良得此书,遂辅佐刘邦,成就霸业。”
  • 跟随南怀瑾品读百家诸子

    跟随南怀瑾品读百家诸子

    品读国学大师之言;解读古代圣人之道;领悟智慧人生真谛国学大师南怀瑾一生学问的精髓集合,让你在闲暇之际享受一份逍遥,在得意之时谦恭淡然,在失意之时镇定泰然。人生就好比是下棋,高手往往能看到十步、几十步,乃至更多,但普通人却只能看到两三步,有的甚至是走一步看一步。高手往往能够顾全大局、从全局中进行布阵、从细微处逐个击破。而普通人只能看到眼前的利益,寸土必争,最后辛苦半天却也是落得个惨败。那么,在人生这盘棋局中,如何能够步步为营、走向成功,这是很多人都在苦苦思索的问题。其实,这各种真理,中国古代圣人早已为我们找到了方法。
  • 纵横家语录

    纵横家语录

    纵横家是春秋战国时代诸子百家中最为入世,而且也是对当时的国家政治生活影响最大的一家。他们既是卓越的说客和谋士,又是国家关系的润滑剂。“合众弱以攻一强,事一强以攻众弱”的“纵横之术”,即使以平民寒士之身,仍能跻身于庙堂之中影响众多国家的治国方略。这种能清洗掉诸侯列国国家机器的斑斑锈迹,让其越转越强力的现实是诸子中极为少见的。纵横家又是时代的推进器,他们将“春秋无义战”的无序纳入或“纵”或“横”有序的轨道,同其他诸子学派一起完成了中国大一统的宏图伟业。虽然,纵横家远离我们两千多年,他们活动的舞台后世已不存在。但是他们的思想、策略和游说技巧却总是被后人从不同的方面发掘效仿,并引起国外学者浓厚关注。
热门推荐
  • 偷心交易:盛宠小辣妈

    偷心交易:盛宠小辣妈

    免费?堂堂大总裁竟被当做ED牛郎,黑眸一眯,“我怕你包不起我!”不知天高地厚的小女人豪气万丈:“哈,开什么国际玩笑,A市还没我包不起的男人!”看着男人发黑的面庞和渐渐俯下的精壮身躯,她欲哭无泪,完蛋了,自己果然惹到了不该惹的男人……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韩娱之私人助理

    韩娱之私人助理

    权侑莉表示:“oppa,快来帮我一下!”金泰妍:“oppa,先帮我!”jeccica冷冷道:“oppa,先帮谁还用我说吗?”......"你们想干什么,oppa是我的”林允儿和徐贤同时开口道。tara:“oppa是我们的!”河智苑:“算了吧,你们小丫头还是一边去玩吧!”孙艺珍:“李凌你走开,老娘不喜欢男人!”金泰熙:“弟弟,来玩呀!”刘在石:“整天泡在女人堆里有什么前途,快来帮哥哥看看这个节目怎么拍,还有你什么时候上一次我的节目?”李凌表示自己只是一个助理,为什么压力这么大!
  • 真源大陆

    真源大陆

    千年前,因一场意外天变,上界诸神镇压于真源大陆的混沌天族出世,逐渐翻腾起无边大浪。于此风云际会之时,人族少年李云,与众兄弟创立公会,凭着一腔热血,步上了崛起之路。
  • 相思谋:妃常难娶

    相思谋:妃常难娶

    某日某王府张灯结彩,婚礼进行时,突然不知从哪冒出来一个小孩,对着新郎道:“爹爹,今天您的大婚之喜,娘亲让我来还一样东西。”说完提着手中的玉佩在新郎面前晃悠。此话一出,一府宾客哗然,然当大家看清这小孩与新郎如一个模子刻出来的面容时,顿时石化。此时某屋顶,一个绝色女子不耐烦的声音响起:“儿子,事情办完了我们走,别在那磨矶,耽误时间。”新郎一看屋顶上的女子,当下怒火攻心,扔下新娘就往女子所在的方向扑去,吼道:“女人,你给本王站住。”一场爱与被爱的追逐正式开始、、、、、、、
  • 百变小樱之樱狼之恋

    百变小樱之樱狼之恋

    在樱花树下,飘落着樱花的花瓣,一位痴情少女站在树底下,用她那绿宝石般的大眼睛看着那位帅气的少男,少男以在上一回少女收集最后一张魔术卡片时,意外失去了与少女之间的记忆……没错,这位少女就是那位库洛牌魔法使:木之本樱,而那位少男也就是少女一直放心不下的人:李小狼,小狼已经忘记了与小樱之间的记忆,小樱留下了那伤心的眼泪,在闺蜜知世和霉铃的支持和鼓励下,也决定了要想办法让小狼想起与自己的记忆……(本书是作者的改编版的百变小樱,请各位待续樱狼之恋)
  • 萌学园之幽冥之战

    萌学园之幽冥之战

    命定之人出现,幽月大帝复活,可命定之人似乎不愿出现,萌学园危机再起。
  • 鬼卸簿之卸领甲

    鬼卸簿之卸领甲

    孤寂少年,一生注定必经历八大磨难,因为一次意外,加入了盗墓组织,还是学生的他,开始懵懂,回回死里逃生的他,不知自己为何这样干,因为,他要的只是一个答案,你哥它的故事,盗墓进行时...
  • 白媚缘灭秋心凉

    白媚缘灭秋心凉

    她是一只行善的九尾狐,他是天山仙派首徒,他们在一次偶然相遇了,随之一同游历人间,他说愿做她身边最后一人,不管刀山火海都陪着她,却不知而后,他为救她而死。她不惜三界大乱只为救他,之后却被白须道人锁入封妖塔,整整二十年,白须道人带着这个秘密仙逝后,他却全然不知。之前的誓言全都消失了,被这二十年的时光磨灭了。他们再相遇,此时的她已经变了,充满仇恨,她说:“我愿为你生,我愿为你死,但是你若离开我,背弃我,我将毁掉你所珍视的一切!”历经多次绝望的她,已不在有任何留恋,只想毁掉美好的事物,而此时的他,只能狠心送她轮回。她发誓,此世不能,来生我定灭世。两人前世今生,注定纠缠不断。
  • 王俊凯mystar

    王俊凯mystar

    他的冷漠不在乎,和家庭的变故让原本活泼可爱又开朗的她变得冷酷,不爱说话!种种原因也使得她走在了世界的顶峰,爱情名利双收!大大第一次写文文,不喜勿喷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