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195900000008

第8章 行住坐卧勤施功(1)

自性佛道誓愿成——如何皈依佛教

怎样皈依佛法僧三宝

皈依三宝是成为正信佛教徒的第一课。一个学佛的人,如果没有经过皈依三宝的仪式,即使上香礼拜、严谨课诵,也只是一个对佛教尊重而有兴趣的人,不能算是真正的佛教徒。这就好比是学校里的旁听生,即使学习非常努力,没有办理正式的入学手续,也不能算是学校的一员。皈依三宝是确定信仰目标的表示,皈依以后,就表示从此信奉佛教,成为三宝佛法僧的弟子,不再信仰其他宗教。

对于三宝,有多种不同的解释,弘一法师选取了常人最易了解的说法进行了介绍:“佛者,如释迦牟尼佛阿弥陀佛等诸佛是也。法者,为佛所说之法,或菩萨等依据佛意所说之法,即现今所流传之大小乘经律论三藏也。僧者,如菩萨声闻诸圣贤众、下至仅剃发被袈裟者皆是也。”三宝的“宝“是一种比喻,用来彰显佛、法、僧的胜德。拥有金银、珊瑚、翡翠等俗世的珍宝,能使人们物质生活不匮乏;仰仗佛、法、僧等出世间的珍宝,却能使人们脱离生死轮回,解脱精神上的苦楚。

皈依是投靠三宝、依靠三宝,请求救护、从而得解脱众苦的意思。人世艰难,人们都需要帮助才能走好人生的路。小时候,人需要依靠父母,生命才得安全;白发苍苍时,要依靠拐杖,走路才能安稳;在黑夜中前行,需要灯火才能避免摔跤;在大海远航,要有指南针才不会迷航。佛教认为,世间上邪魔外道、坏人坏事很多,三宝如父如母,有了三宝做为依靠,生命就有了安全的依靠。

皈依三宝有一定的仪轨,首先必须在寺院请住持或其他戒行深厚的僧人做皈依师,经过请师、开导、请圣、忏悔、受皈、发愿等程序而成为合律的皈依弟子。

在家信众有皈依愿望的,先要到寺院的客堂,拜访知客师,讲明自己的愿望。知客师将受皈者带到维那师处,再由维那到方丈禀告大和尚。大和尚即命人在法堂或方丈敷设法座,备好香花灯烛等。受皈者一人持香,随两位手执引磬的引礼师来到法座前,一旁站立。大和尚礼佛对座,维那吟唱香赞,唱毕,受皈者闻磬声至诚顶顶礼三拜,长跪合掌。大和尚先为受皈者取法名。维那代受皈者请大和尚做三皈本师,受皈者三请三叩首。

大和尚同意做三皈本师后,即为受皈者讲开导。从古印度波罗奈国的耶舍父亲受佛陀三皈,讲到五种三皈的区别,再讲三宝和住持三宝等,言词很长。最后要进行如下问答:

大和尚说:“汝等听我语,能解否?”

受皈者回答:“能解。”

“如法受持否?”

受皈者回答:“如法受持。”

仪式进行到这里,开导完毕。

大和尚接着说:“汝等既能如法受持三皈,应当请十方三宝作为依怙之尊,一切万灵作镇严之主。”于是,大和尚起座拈香,受皈者肃立合掌,专心作观想,随大和尚以香花迎请法界诸佛菩萨前来证盟受皈、迎请各位神灵前来监坛护戒。

受皈者在大和尚的开导下,观想佛法的广大,自身的渺小,生大惭愧,生大怖畏,乃长跪合掌,求哀忏悔。受皈者随大和尚念道:“往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痴,从身语意之所生,今对佛前求忏悔。”

受皈者求得忏悔后,罪业消除,身心清净,决意断恶修善,利济众生,对佛至诚顶礼,接受皈依。皈依的主要内容为:尽形寿皈依佛,皈依如来至尊等正觉;尽形寿皈依法,皈依如来所说三藏十二部一切经典;尽形寿皈依僧,皈依清净福田僧。

皈依三宝仪式结束,受皈者心身有所寄托,感到世间众生未度苦谛、未解集谛、未得灭谛、未安道谛而发出“四弘誓愿”: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

发愿后,大和尚勉励受皈者“愈坚宏愿,愈增深信,谨守修行,慎勿退失”。功德圆满,受皈者礼谢大和尚三拜。维那领诵《回向偈》,祝愿受皈者功德殊胜。

滴水佛音

1、皈依三宝后的注意事项

(1)皈依三宝不是一时的崇拜,是尽形寿的信仰,是一生的。

(2)皈依三宝以后仍可以敬神、祭祖。因为皈依与拜祭祖先是不同的,皈依是一生信仰的归属,拜祭祖先是对祖先表示尊敬、礼貌,寄托哀思,两者并不冲突。

(3)皈依三宝并不一定要吃素。不皈依的人也可以吃素,皈依的人也可以不吃素。皈依不是受戒,所以没有戒条的约束。皈依是宣誓自己终生信奉三宝,不改变信仰,与吃素没有关系。

2、四弘誓愿

(1)众生无边誓愿度:菩提心以大悲为体,所以先说度生。

(2)烦恼无尽誓愿断:愿一切众生,皆能断无尽之烦恼。

(3)法门无量誓愿学:愿一切众生,皆能学无量之法门。

(4)佛道无上誓愿成:愿一切众生,皆能成无上之佛道。

皈依佛法不等于皈依一法师

有人曾问弘一法师,现在的人皈依三宝后,动不动就说自己皈依了哪位师父,这种说法是正确的吗?弘一法师解答说:“不然!以所皈依者为僧伽,非唯皈依某师一人故。”信众所皈依的是僧众,并不是皈依于某一师父。法师还举了蕅益大师的话作为旁证:

“皈依僧者,则一切僧皆我师也。今世俗士,择一名德比丘礼事之,窃窃然矜曰:吾为某知识、某法师门人也!彼知识法师者,亦窃窃然矜曰:彼某居士、某宰官皈依于我者也!噫!果若此,则应曰:皈依佛、皈依法、结交一大德可也。可云皈依僧也与哉!”

僧是三宝之一,指信受如来教法,奉行其道,而入圣得果者,或指信受佛法,修行佛道的团体。皈依了三宝,就是皈依了众僧,世间的僧众都是信徒的师父。一些人出于虚荣的心态,时常炫耀自己的师父是某位高僧大德,是错误的。佛门中人也难以免俗,一些修为不佳的僧人会向人炫耀自己是某某名人、某某高官的师父,这也是不正确的。皈依佛、归依法并不是为了给自己拉拢关系网,也不是为了认识声名显赫的人,怎么能动辄把师父的名号挂在嘴边呢?

当然,也有一些信徒犯这样的错误并不是出于虚荣,而是出于世人对此常有误解。很多人并不清楚三皈依所皈依的是僧团,而具体的僧人只是作为僧宝之一代表。好比每年都要召开人民代表大会,但是不可能全国人民都去中南海参加会议,所以就选出了代表,这些人代表着人民,并是全体人民本身。皈依仪式中所拜认的师父,是代表了僧团接受信徒的皈依,并不能说信徒所皈依的是这位师父。一些僧侣误以为皈依僧宝即为皈依某一僧人,更为袒护自己的师父与其他僧侣信徒发生龃龉,由此因引起诸多诤端甚至拉帮结派,这完全是违背了佛陀的本意,偏离了皈依的意义。

从佛法的角度讲,如果说所皈依的是某位师父,那么皈依的就是这位师父的色身。色身是无常之物,皈依无常,就是皈依外道,就不能说是皈依了佛、法、僧三宝了。再说佛法本来便是依法不依人的,去依人而不依法显然是与佛陀的教诲相违背的。所以准确的说法应该是说拜某人为师,或者说依止某人为师。

平时大家总说皈依某某师父,成了一种约定俗成的习惯,要改也难。但是自己要明晰其中的含义。比如说“晒被子”,大家都知道是把被褥拿到屋外阳光好的地方去晾晒,但一说到“晒太阳”,谁都明白是人站到太阳地儿里去被太阳晒,而不是把太阳拿到屋外去。再比如说“救人”和“救火”,同样一个“救”字,意义却完全相反。错的东西成了习惯没关系,重要的是一定要知道其正确的含义,不要让字面的错误误导信仰。

滴水佛音

1、外道佛教自古以来,统称异教徒为外道,此一名称并非轻侮之意,因为佛陀在各经论中,都说佛法在自己心中,不向外求;中国禅门也说:“不作佛求,不作法求,不作僧求。”可见佛法即自己的真心自性,若在此以外谈法论议,都是心外求法,故被视为“外道”。

2、虚空藏菩萨又作虚空孕、虚空库、虚空光等,是佛教八大菩萨之一。虚空藏菩萨在众多菩萨中专主智慧、功德和财富。因其智慧、功德、财富如虚空一样广阔无边,并能如愿满足世人的需求,使众生获得无穷利益,故有此名。

3、地藏菩萨地藏菩萨是佛教八大菩萨之一。据《地藏十轮经》讲,由于此菩萨“安忍不动如大地,静虑深密如秘藏”,所以称为地藏。地藏菩萨曾发出“地狱未空,誓不成佛”的宏大誓愿,使众生只要念诵其名号,礼拜供奉其像,就能得到无量功德、获得救度。地藏菩萨道场是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的安徽省池州市九华山。

虔信之心敬三宝

世人恭敬三宝,却鲜有人知敬三宝的方法。弘一法师曾在泉州大开元寺专门为信众讲解过这方面的知识。

佛、法、僧三宝是相对抽象的三个概念,在敬三宝时要把它们落实到实物上。弘一法师说三宝“其义甚广,今惟举其少分之义耳”。

佛,指佛像而言,这个范围非常广,不仅包括我们常见的陶瓷的佛像或是石刻的佛像,木雕的、泥塑的,都在此列,甚至画在纸上的佛像也属于这个范畴。

法,指各种经书,无论是手写的还是印刷的,都算在内。

僧,泛指出家修行的僧侣。

信众平时礼佛时要庄重,要提前洗手、漱口,至诚恭敬,缓缓叩拜,绝不能为了凑数而草率地拜,宁可少拜。佛几要保持清洁,供香端直,供佛的食物,要精心烹调,做到能食用的程度。现在有些人拜佛时把没有烹调过的食材直接摆放上去,是对佛的不恭敬。供佛的时间也应注意,尽量在中午以前。僧侣是过午不食的,供佛也要注意这个问题。供水果的时间于供养饭食是一样的。

供养的东西不要放太久,要时常更换,防止腐败变坏污染佛龛。供养后的食物是可以吃的。地藏经说:“复次长者,如是罪业众生,命终之后,眷属骨肉为修营斋,资助业道。未斋食竟,及营斋之次,米泔菜叶,不弃于地;乃至诸食未献佛僧,勿得先食。如有违食及不精勤,是命终人,了不得力。如精勤护净,奉献佛僧,是命终人,七分获一。是故长者,阎浮众生,若能为其父母,乃至眷属,命终之后,设斋供养,志心勤恳。如是之人,存亡获利。”这说明饭食要先要供养,供养后自己也能吃。

如果是纸画的佛像,可以把佛像精心装裱,或是装在玻璃框里,既可以防止落上灰尘,还能防止飞虫粪便的污染。陶瓷或木质的雕塑也要精心保护,小一些的可以放入玻璃佛龛,体积大的应该做宝盖罩上,并且不时的要擦拭佛像上的尘土。

读经时也要遵照规矩。展卷前必须洗手、漱口、拭桌子,衣服要整齐,仪态要严肃,与礼佛时无异。展卷如对活佛,收卷如在目前。勤读佛经,日夜不忘,能有非常殊胜的收获。

佛经要多读,也要注意爱护,翻页时要用指腹轻轻的翻,不要弄脏了或是折角。需要做记号的时候可以夹书签。即使佛经残缺不全了也不能烧毁遗弃。另外,有些人喜欢把经书放在卧室,睡眠前后都读上几页,那样睡觉时不要忘记用干净的布把经书盖上。

在供养僧时要注意,不能专挑高僧大德供养,要对一切僧侣生平等之心,普遍供养。这种广博的心态能使人获得极大的功德。

信众要对僧侣恭敬。凡事剃发、身披袈裟者都是佛陀的弟子,在家的信徒看到了,一定要尊重。除了诵经、生病、剃发、工作的时候,见到出家人经过要起立示礼。如果你听说出家人有什么过失,不要随便到处宣扬,这是佛陀在世时痛诫的行为,一定要谨慎。

此外,师父们吩咐的事情,要尽力办好,不可麻烦师父拿东西、带东西,比如现在佛法交流的机会比较多,有人知道师父要出国,就请师父帮忙带外国的免税烟酒、化妆品之类的东西,这样做不仅不合体统,还很不合理。

弘一法师介绍的敬三宝的方法基本就是这些。在敬三宝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很多难题不知如何处理,只要秉有一颗虔信的心,全心全意做好即可,不必过于拘泥于形式。

滴水佛音

1、观音菩萨观音菩萨,又作观世音菩萨、观自在菩萨、光世音菩萨等。观音菩萨是西方极乐世界教主阿弥陀佛座下的上首菩萨,同大势至菩萨一起,是阿弥陀佛身边的胁侍菩萨。观音菩萨相貌端庄慈祥,经常手持净瓶杨柳,具有无量的智慧和神通,大慈大悲,普救人间疾苦。当人们遇到灾难时,只要念其名号,便前往救度,所以称观世音。

2、大势至菩萨又称大精进菩萨,简称为势至,是阿弥陀佛的右胁侍者,与阿弥陀佛、观世音菩萨合称为“西方三圣”。根据《观无量寿经》记载,大势至菩萨以独特的智慧之光遍照世间众生,使众生能解脱血光刀兵之灾,得无上之力量,威势自在。因此,大势至菩萨被认为是光明智慧第一,所到之处天地震动,保护众生,免受邪魔所害。

同类推荐
  • 佛眼观生死

    佛眼观生死

    人活在这个世上,最关心的事情莫过于生死。人从哪里来,又将往哪里去,这是一个相当具有诱惑力,但是又常常被人避忌的课题。佛教利用其精妙的“缘生观”为我们解读了生命的密码——“一切有情,因缘生成;人身难得,佛法难闻;人生无常,不必执着;生生死死,死死生生;珍惜眼前,活在当下;父母是佛,提早尽孝;生命是宝,务必珍惜;众生平等,慈悲为怀;把握自己,把握人生;临终关怀,直面死亡:涅槃境界,得大自在。”只要参透了这些道理,就可以自在地活在世上,不悔地走完人生旅程。本书从佛教经典的阐述、佛学大师的讲话和专著,以及佛学界人士的研究中,精心挑选了百余篇关于生死问题的章节,分门别类,集合成书,教化大众。
  • 如何解脱(禅·心灵·灵性)

    如何解脱(禅·心灵·灵性)

    本书用佛学观念关注了生命的本质,开篇就在探究生存的意义和价值,本性禅师认为,生命存在的意义不在于追求幸福,而是在追求现世的尊严,和来世的拯救。在探究生死的过程中,回答了何为解脱这一问题。
  • 六祖坛经笺注

    六祖坛经笺注

    《六祖坛经笺注》是为佛教、特别是禅宗极为重要的经典《坛经》进行注释解说的著作,也是《坛经》“笺注”著作中的集大成者,全书搜集资料丰富,注释严谨,以“字字考其来历,句句求其证据”的标准,详细解释阐述《坛经》本义,使《坛经》奥义清晰可读。
  • 每天学点佛学智慧:洒脱些

    每天学点佛学智慧:洒脱些

    《每天学点佛学智慧:洒脱些》分为八个部分,用最简单的文字转述了最深奥的佛家智慧。每天为生活加一点禅,经营幸福人生的必修课。
  • 佛的故事

    佛的故事

    本书以故事形式讲述佛教,使读者真切感受佛教文化的博大精深以图文的形式将一幅瑰丽神奇的佛教文化地图立体、直观地展现出来,让读者零距离感受佛教文明,全方位接触真实历史。
热门推荐
  • 泪燃岁月长河

    泪燃岁月长河

    一粒沙,一株草,一片充满生机的树叶,干枯的树枝,一滴伤心的眼泪,不经意间掉落的发丝,千万年后,也能站在世界之颠欣赏世间的沉沦,看尽生命尽头沧桑的年轮,结束,开始,终究,不过一场过眼烟云,哪里,才会是你我的归属。纷飞的世界如一朵绽放的花,让时间失色,与世长存,不曾枯败,经历了璀璨,也走过了失落,一次次的从生到死,从死到生,它的过程,一纪元的方式,不断地被传承下去,留下了什么,消逝了什么,谁在见证花的绽放。或者,谁知答案,去哪里寻找答案,开始了,结束了吗?
  • 民间灵异事件

    民间灵异事件

    来自民间的灵异事件。有人说这个世界有鬼,也有人这个世界没有鬼。那么这个世界上究竟有没有鬼呢?没有人知道。
  • 大义觉迷录

    大义觉迷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玲珑孤月

    玲珑孤月

    蓬莱山上有为蓬莱仙人,手里有三件法器,它们因吸收了蓬莱的灵气而幻化成人。他们的任务就是一个,就是除妖。某妖,”我是妖,你为什么不杀我?“某男只是淡淡的看了她一眼,直接离开。某男,”不要跟着我。“某妖,”只要你让我杀了你,我就离开。“时间荏苒,当初的一切早已变样。某男,“你到底是谁?为什么我觉得你很熟悉?”某妖,“你不必知道我是谁,因为,你不是他。”脑洞很大,希望大家支持。谢谢,谢谢,谢谢。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 盖亚的9527号员工

    盖亚的9527号员工

    这是一个悲剧打工仔的故事。嗯,得罪了自己不着调的腐黑上司,应该算是一个悲剧吧?
  • 扬帆启道

    扬帆启道

    惫懒少年,被师父关进真假莫辨的神秘幻神世界历练道心。身卧道祖经筵,脚踩纯阳蒲团,头下黄粱枕,胸前息壤珠,风若虚哈哈大笑——不服,来干!我强,故我在!我想,所以肆无忌惮!我欲,便与世界为敌又怎样?!念头通达,道心澄明。任你千般算计,我自一路碾压!妖兽魔怪逞凶——小白教他们怎么做人!不服?玲珑宝塔免费住!魑魅魍魉阴邪——我有金精,看一剑破万法!西方枪强炮利——哈,有八卦炉贵鬼抵一国军工!西波塞冬卡吕普索,东有海龙王妈祖!至宝息壤珠自带空间,扬帆天下又有何妨?时间混乱大航海,东西人杰争锋。伍丁仨老婆?御姐华梅,丽璐可爱,吧女美艳……世界是我的!风若虚很严肃。其他人?带着你们的理想与野望——狗带!
  • 勋鹿之不分离的爱

    勋鹿之不分离的爱

    世勋:鹿鹿,对不起,都怪我,是我当初不珍惜你。鹿晗:世勋,不怪你啊,因为你是我最爱的人啊。亦凡:艺兴,还好没错过你,我这样对你,你会不会怪我?艺兴:不会啊,凡凡,你是我爱的人,我怎么可能怪你呢。…………………………主勋鹿,副繁星,灿白,,,,第一次写,多支持哦(???`?)
  • 复制正能量员工:向惠普学职业化

    复制正能量员工:向惠普学职业化

    员工职业化是企业长青的基石,培养职业化员工就是积聚企业永续经营的正能量。本书充分借鉴惠普公司闻名全球的员工职业化培训体系,融入作者在惠普多年的工作心得,以及离开惠普后个人的创业实践、培训经验,形成了一套复制正能量员工的有效方法,帮助企业打造最受欢迎的员工。
  • 孔孟之说:孟子说处世

    孔孟之说:孟子说处世

    孟子,被后人尊奉为仅次于孔子的“亚圣”,他继承和发扬了孔子的思想,提出了一套完整的思想体系,对后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本书是《孔子说为人》的姊妹篇,作者通过对孟子思想的潜心修炼,联系现实,采撷了一些对人生具有指导意义和警惕句进行哲理性阐述,富含诸多的自我修炼的法门和为人处世的智慧。本书作者在阐述先哲慧语时,谨慎而又随性所致文中哲理性语言读之如醍醐灌顶,古今中外故事巧妙穿插,让你读来恍若与密友窃窃私语,与挚友亲切交谈,于随意中获益匪浅。
  • 佛说身毛喜竖经

    佛说身毛喜竖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