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174900000168

第168章

胃脘痈(五十二)

立斋引《圣济总录》云:胃脘痈,由寒气隔阳,热聚胃口,寒热不调,故血肉腐坏。以气逆于胃,故胃脉沉细,以阳气不得上升,故人迎热甚,令人寒热如疟,身皮甲错,或咳嗽,或呕脓唾血。若脉见洪数,脓已成也,急宜排之。设脉迟紧,其脓未就,有瘀血也,急下之。否则邪毒内攻,腐烂肠胃矣。丹溪云:内疽者,因饮食之毒,七情之火,相郁而发,用射干汤主之。愚常以薏苡仁汤、牡丹皮散、太乙膏选用之,亦效。若吐脓血,饮食少思,宜助胃壮气为主,而佐以前法,不可专治其疮。

腹痈(五十三)

立斋曰:腹痈,谓疮生于肚腹,或生于皮里膜外,属膏粱浓味,七情郁火所致。若漫肿坚硬,肉色不变,或脉迟紧,未成脓也,四君加芎、归、白芷、枳壳,或托里散。肿软色赤,或脉洪数,已成脓也,托里消毒散。脓成而不外溃者,气血虚也,卧针而刺之。 肿作痛者,邪气实也,先用仙方活命饮,隔蒜灸,以杀其毒,后用托里以补其气。若初起,欲其内消,当助胃壮气,使根本坚固,而以行经活血之药佐之。若用克伐之剂,欲其消散,则肿者不能溃,溃者不能敛。若用疏利之药,下其脓血,则少壮者,多为难治,老弱者,立见危亡。若有食积疝气类此者,当辨而治之。

进士边云庄,腹痛、恶寒,脉浮数。余曰:浮数之脉而反恶寒,疮疽之证也。不信。数日后,复请视之,左尺洪数。余曰:内有脓矣。仍不信。至小腹痛胀,连及两臀,始悟。余曰:脓溃臀矣,气血俱虚,何以收敛。急服活命饮一钟,臀溃一孔,出脓斗许,气息奄奄。用大补药一剂,神思方醒。每去后,粪从疮出,痛不可当,小腹间如有物上挺,即发痉不省人事,烦躁,脉大,举按皆实。省而细察之,脉虽洪大,按之如无,以十全大补,倍加参、至四斤,更加附子二枚,煎膏服之而痉止。又用十全大补汤,五十余剂而疮敛。

上舍周一元,患腹痈三月不愈,脓水清稀,朝寒暮热,服四物、黄柏、知母之类,食少作泻,痰涎上涌。服二陈、枳实之类,痰涎愈甚,胸膈痞闷。谓余曰:何也。余曰:朝寒暮热,血气虚也。食少作泻,脾肾虚也。痰涌胸痞,脾肺虚也。悉因真气虚,而邪气实也。当先壮其胃气,使诸脏有所禀,而邪自退矣。遂用六君加黄 、当归,数剂诸证渐退。又用十全大补汤,肌肉渐敛。更用补中益气汤,调理而愈。(薛按)

肠痈(五十四)

孙真人云:肠痈为病,小腹重强,按之则痛,小便如淋,时时汗出,复恶寒,身皮甲错,腹皮急如肿,甚者腹胀大,转侧有水声。或绕脐生疮,或脓从脐出,或大便脓血。脉洪数者,已有脓也,血下则安。若妄治者,必杀人。

陈无择曰:肠痈为病,身甲错,腹皮急,按之濡,始肿状,腹无聚积,身无热。脉数,此为肠内有脓,久积阴冷所成也,故《金匮》有用附子温之。其脉迟紧者,脓未成,可下之,当有血。洪数者,脓已成,不可下,此以内结热所成也,故《金匮》有用大黄利之。

《千金方》灸法:曲两肘,正肘头锐骨,灸百壮,下脓血而安。

一男子,里急后重,下脓胀痛,此脾气下陷也,用排脓散、蜡矾丸而愈。后因劳役,寒热体倦,用补中益气汤而安。

一妇人,脓成腹胀痛,小便不利,脉滑数,此脓毒内溃也。服太乙膏三钱,脓下升许,胀痛顿退。更以神效栝蒌散,二剂而全退。又以蜡矾丸及托里药,十余剂而安。

一产妇小腹疼痛,小便不利,以薏苡仁汤,二剂痛止。更以四物汤加桃仁、红花,下瘀血升许而愈。

一妇人产后恶露不尽,小腹患痛,服瓜子仁汤,下瘀血而痊。凡瘀血停滞,宜急治之,缓则腐化为脓,最难治疗。若使流注骨节,则患骨疽,失治,多为败证。(薛按)

附骨疽(五十五)

附骨疽一证,近俗呼为贴骨痈。凡疽毒最深,而结聚于骨际者,皆可谓之附骨疽。然尤惟两股间,肉浓处,乃多此证。盖此证之因,有劳伤筋骨而残损其脉者,有恃酒力房而困烁其阴者,有忧思郁怒而留结其气者,有风邪寒湿而凑滞其经者。凡人于环跳穴处,无故酸痛,久而不愈者,便是此证之兆,速当因证调治,不可迟也。盖其初起,不过少阳经一点逆滞,逆而不散,则以渐而壅,壅则肿,肿则溃,至其延漫,则三阴三阳,无不连及,而全腿俱溃。然此证,无非元气大亏,不能营运,故致留滞不散,而后至决裂,诚危证也。若溃后脉和,虽见困弱之甚,只以大补气血为主,皆可保全。若溃后脉反洪芤,而烦躁不宁,发热口渴,则必不可治。

至若治此之法,凡以劳伤筋骨而致者,宜大营煎,兼大防风汤治之。若酒色伤阴者,宜八味丸、六味丸,或右归饮,兼大防风汤主之。若忧思郁怒结气者,宜疮科流气饮,或五香连翘汤。兼大防风汤主之。若风寒外袭者,宜五积散,兼大防风汤主之。大抵此证初起,即宜用大营煎,温补气血,或兼仙方活命饮,通行毒瓦斯。有火者,宜速用连翘归尾煎,以解散其毒。仍宜速用隔蒜灸,或豆豉饼寻头灸之。以速散其毒,最为捷法。其有湿热痰饮等证,当并求后法以治之,庶免大害也。若环跳久痛不已,或见臀股微肿,度其已成,势不能散,只宜速用托补,专固根本,使其速起速溃,则根本既实,虽凶亦无大害,必且易溃易敛而易愈也。若脉见滑数,按之软,熟脓已成也。速宜针之,无使久留,以防深蚀之患。其有不明利害,苟图目前,或用克伐消散,再伤元气。或用寒凉敷药,以遏其毒瓦斯,必致日延日甚,而元气日败,则一溃不可收拾矣。考诸方书,俱未详及此证,故悉其所因,并附治按于后。

立斋曰:附骨疽,有因露卧,风寒深袭于骨者。有因形气损伤,不能起发者。有因克伐之剂,亏损元气,不能发出者。有因外敷寒药,血气凝结于内者。凡此皆宜灸熨患处,解散毒瓦斯,补接元气,温补脾胃为主。若饮食如常,先用仙方活命饮,解毒散郁,随用六君子汤,补托营气。若体倦食少,但用前汤,培养诸脏,使邪不得伤正。若脓已成,即针之,使毒瓦斯不得内侵,带生用针亦无妨。如用火针,亦不痛,且使易敛。其隔蒜灸,能解毒行气,葱熨法能助阳气,行壅滞。此虽不见于方书,予常用之大效,其功不能尽述,惟气血虚脱者,不应。又曰:大抵此证,虽云肿有浅深,感有轻重,其所受皆因真气虚弱,邪气得以深袭。若真气壮实,邪气焉能为患也。故附骨痈疽,及鹤膝风证,惟肾虚者多患之。前人用附子者,以温补肾气,而又能行药势,散寒邪也。亦有体虚之人,秋夏露卧,为冷气所袭,寒邪伏结,多成此证,不能转动,乍寒乍热而无汗,按之痛应骨者是也。若经久不消,极阴生阳,寒化为热而溃也。若被贼风所伤,患处不甚热,而洒淅恶寒,不时汗出,熨之痛止,少者须大防风汤,及火龙膏治之,若失治则为弯曲、偏枯。有坚硬如石者,谓之石疽。若热缓,积日不溃,肉色赤紫,皮肉俱烂,名缓疽。其始末皆宜服前汤,欲其驱散寒邪,以补虚托里也。

又曰:此证亦有产后恶血未尽,脐腹刺痛,或流于四肢,或注于股内,疼痛如锥,或两股肿痛。此由冷热不调,或思虑动作,气所壅遏,血蓄经络而然,宜没药丸治之。亦有经血不行,流注四肢;或股内疼痛如锥,或因水湿所触,经水不行而肿痛者,宜当归丸治之。

凡恶血停滞,为患匪轻,治之稍缓,则流注为骨疽,多致不救。

一妇人膝肿痛,遇寒痛益甚,月余不愈,诸药不应,脉弦紧,此寒邪深伏于内也,用大防风汤,及火龙膏治之而消。

一男子,腿根近环跳穴,患痛彻骨,外皮如故,脉数而滞滑,此附骨疽,脓将成也。用托里药六剂,肿起作痛,脉滑数,其脓已成。针之出碗许,更加补剂,月余而瘳。

一男子患附骨疽,肿硬发热,骨痛筋挛,脉数而沉,用当归拈痛汤而愈。

一男子腿内患痈,漫肿作痛,四肢厥逆,咽喉闭塞,发寒热,诸治不效,乃邪郁经络而然也。用五香连翘汤一剂,诸证少退。又服之,大便行二次,诸证悉退而愈。

一男子,先腿痛,后四肢皆痛,游走不定,至夜益甚,服除湿败毒之剂不应,其脉滑而涩,此湿痰浊血为患。以二陈汤加苍术、羌活、桃仁、红花、牛膝、草乌,治之而愈。凡湿痰湿热,或死血流注关节,非辛温之剂,开发腠理,流通隧道,使气行血和,焉能得愈。

王时亨室,产后腰间肿痛,两腿尤甚,此由瘀血滞于经络而然也。不早治,必作骨疽。

遂与桃仁汤二剂稍愈,更以没药丸数服而痊。(薛按)一魏生者,年三十余,素多劳碌。忽患环跳酸痛,数月后,大股渐肿。延予视之曰:此附骨疽也,速当治之。与以活命饮二剂,未及奏效,而肿益甚。因慌张乱投,或清火,或解毒,遂致呕恶发热,饮食不进,其势甚危,然后恳求相救。遂以参 内托散大加炮姜,数剂而呕止食进。其肿软熟,知其脓成,速令针之,针处出脓不多。复以九味异功煎与之,遂得大溃,且瓣瓣出脓,溃者五六处,而腿肉尽去,止剩皮骨矣。溃后复呕恶,发热不食,遂以十全大补汤,及九味异功煎,相间与之。然后热渐退,食渐近,稍有生色。然足筋短缩,但可竖膝仰卧,左右挨紧,毫不能动,动则痛极,自分已成废物。此后,凡用十全大补汤八十余剂,人参三斤,而腿肉渐生,筋舒如故,复成一精壮男子,此全得救本之功也。

一男子陈姓者,年近三旬,素不节欲,忽见环跳酸痛,月余不愈。予曰:此最可畏,恐生痈毒之患。彼不信,又谋之一庸医,反被其诟曰:此等胡说真可笑也。筋骨之痛,亦常事耳,不过风热使然,何言痈毒。遂用散风清火等药,至半年后,果见微肿,复来求治。予曰:速用托补,以救根本,尚不迟也。彼又不信,而谋之疡医曰:岂可肿疡未溃,而遽可温补耶。复用清火清毒之剂。及其大溃而危,再延余视,则脉证俱败,方信予言。而痛悔前失,已无及矣。

一膏粱子茅姓者,年未三旬,素以酒色为事,亦患此证。早令服药,执拗不从。及其肿而脓成,令速针之,亦畏痛不从。而偏听庸流,敷以苦寒解毒之药。不知脓既已成,尤不可解,但有愈久愈深,直待自溃,而元气尽去,不可收拾矣。(薛按)

臀痈(五十六)

马益卿曰:臀痈证,臀居小腹之下,此阴中之阴也,道远位僻,虽曰多血,然气运不到,血亦罕来,中年之后,尤虑患此。才有肿痛,参之脉证,但见虚弱,便与滋补。气血无亏,可保终吉。

立斋曰:凡治此者,毋伤脾胃,勿损脾气,但当以固根本为主。若 痛,尺脉紧而无力者,托之。肿硬痛甚者,隔蒜灸之,更以解毒。不作脓者,托里为主。不作脓而痛者,解毒为主。不溃或溃而不敛者,托里为主。

又《治法》曰:若肿硬作痛者,形气虚而邪气实也,用托里消毒散。微肿微痛者,形气病气俱虚也,用托里散补之。欲作脓者,用内托羌活汤。若痛甚者,用仙方活命饮。大势既退,亦用托里消毒散。若脾虚不能消散,或不溃不敛者,六君子加芎、归、黄 。若阴虚不能消散,或作渴便淋者,六味丸加五味子。若阳虚不能溃,或脓清不能敛者,用补中益气汤。

气血俱虚者,十全大补汤。若肿硬未成脓者,用隔蒜灸,及活命饮。溃后,宜豆豉饼,及补中益气、十全大补二汤。若灸后大势已退,余毒未消,频用葱熨,以补其气,以消余毒为善。

又曰:凡毒瓦斯已退不起者,但可补其血气,使脓速成而针去之,不可用内消之论。若肿高而软者,发于血脉,肿下而坚者,发于筋骨,肉色不变者,发于骨髓也。脓血大泄之后,当大补气血为先,虽有他证,以末治之。

巡按陈和峰,脾胃不健,常服消导之剂,左腿股及臀患肿。余曰:此脾气虚而下注,非疮毒也,当用补中益气,倍加白术。彼惑于众人云,白术能溃脓,乃专以散肿消毒为主,而肿益甚,体益倦。余用白术一味煎饮而消。

儒者杨启元,左臀患此,敷贴凉药,肿彻内股。服连翘消毒散,左体皆痛。余以为足三阴亏损,用补中益气汤,以补脾肺;用六味丸加五味子,以补肝肾。股内消而臀间溃,又用十全大补汤而疮口敛。

一儒者, 肿痛甚,此邪毒壅滞,用活命饮、隔蒜灸而消。后因饮食劳倦,肿痛复作,寒热头痛,此元气虚而未能复也,与补中益气汤,频用葱熨法,两月而愈。

一男子,患臀痈作脓而痛,以仙方活命饮,二剂痛止。更以托里消毒散,脓溃而瘥。

一弱人,臀痈脓成不溃,以十全大补汤数剂始托起。乃针之,又二十余剂而愈。(薛按)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嫡女守则:重生毒女不为后

    嫡女守则:重生毒女不为后

    上一世,她是尊贵的丞相千金,内定皇后。他执着另一个女人的手对她说:你不配!于是,她转头嫁给了他人。却不料,错把狼人当良人,把仇人当姐妹,害得父亲被斩,家门被灭,她才发现,一切都是阴谋她咬碎牙齿,撞墙而死!再次睁眼,回到过去。护亲人,保家门。为了不重蹈覆辙,她步步算计。后宫暗处冷箭不断,女人?一个个丢到男人床上朝堂上世家暗伤,干脆碎了你们的命根!而他?人不犯我,我不犯人,若他动手,斗之!风雨血腥,到底是谁在背后翻云覆雨?这一次,轮到她来送那些人下地狱!今生,她势必翻手为云,覆手为雨,逆天而行!【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梦回女儿国之妖鬼重生

    梦回女儿国之妖鬼重生

    铸剑男躲避追杀误入女儿国,险被妖兽所食,女国宫太师出手相救却阴差阳错与宫主相爱……多年后太师暗中勾结妖兽谋反逼宫主退位,宫主为保护女儿与丈夫与妖兽同归于尽并将女儿国举国上下所有人的生灵寄存于女儿与丈夫体内,最后一役,男主受到重创沉睡千年,醒来后却发现整个世界都变了……
  • EXO之梦若永不会醒

    EXO之梦若永不会醒

    那年,他们九岁一个小女孩和一个小男孩在草地上快乐玩耍,女孩问;世勋‘’我们长大后结婚怎么样,男孩回答;好啊‘’可几个月后男孩的妈妈让男孩到别处上学。男孩让女孩等他,可十年后他们擦肩而过,他们能否认出彼此,是否能才一次相愛。
  • 先生,我们不熟

    先生,我们不熟

    栗小沫情场失意,职场得意,每天不是在相亲,就是在相亲的路上。第一次见面,她误会他喜好男人。第二次见面,她将水杯扔在了他身上。第三次,栗小沫问他:陆卓尔我上辈子欠你的么?其实,这就是一个腹黑深情男千方百计将媳妇儿拐进家门的故事!
  • 名门枭秀

    名门枭秀

    名门闺秀起,闺阁练权谋!名门娇秀之战,谋的家族,谋的是姻缘!且看重生女宋安如如何从层层阴谋中脱颖而出,为自己谋个良缘,为家族争一个前途!
  • 驱妖人:驱妖成瘾

    驱妖人:驱妖成瘾

    何为鬼邪何为神,神鬼为何两不分。甄家有女初长成,驱妖除鬼揽上身。情窦初开寻白首,爱恨情仇莫伤神。
  • 绝色神医:霸气俏佳人

    绝色神医:霸气俏佳人

    娱乐圈食物链顶端莫听南,一朝穿越。成了云扬国莫将军府废柴大小姐。莫听南:“废柴?我废柴吗?”莫听南一脸威胁的看向某男。某男:”不废。“某男想也不想就使劲摇头。莫听南:”嗯,今晚有奖励。“莫听南颇为满意的笑着。
  • 内丹秘诀

    内丹秘诀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岭圣

    岭圣

    少年穿越,异界争霸。这天下,唯我独尊。这天下,为我之地,穿梭到各个世界,成王霸道
  • 勋鹿之致不再爱我的你

    勋鹿之致不再爱我的你

    世勋呐,哥走了,不要想我——鹿晗鹿哥,不要走,我爱你——吴世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