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168000000004

第4章

《谦》名者声名闻之谓也宋本同。《考证》云,陆氏所见本,必是经注皆作名。毛居正欲改作“鸣”者,是不知陆、孔两家之本有不同也。阮校乃以监本改“鸣”为是,似卢说为长。

《噬嗑》其分符问反。宋本同。通志堂本“符”作“扶”。案:“符”、“扶”皆奉三等字。故《广韵》作“扶问”,《集韵》作“符问”,本非有异。阮校谓作“符”不误,未知何所分别也。胏《字林》云,含食所遗也。宋本同。案:“含”盖“囗〈肏上土下〉”之讹。阮校云,十行本“含”作“食”,误。

《复》无祇九家本作“多”字,音支。宋本同。阮校谓宋本作“祇”,不误。是谓十行本作“祗”矣。重刊本“正”作“祗”,盖其所见是修版,此本不作“祗”也。“多”,通志堂本、卢本皆作“囗〈多支〉”。案,“多”、“祇”古同音。《广雅释诂》:“囗〈多支〉,多也。”《集韵》支字纽中“多”、“囗〈多支〉并收,云”多“或从”支“,是祇、多、囗〈多支〉一也。阮校谓”多“字误,亦非。

《颐》朵京作“瑞”宋本作“揣”。“瑞”盖“囗〈土耑〉”之讹,即毛氏居正所斥为误者也。《集韵》三十四果,“朵”下有“囗〈土耑〉”云,“动也。《易》观我囗〈土耑〉颐。京房读”。《类篇》同。今《说文》《土部》无“囗〈土耑〉”,盖《篇韵》据俗本《释文》误收之耳。案:字当作“囗〈木耑〉”,亦作“揣”。《说文》:囗〈木耑〉,从木,耑声。与朵,并从木,且同音。通志堂、雅雨堂两本皆作“囗〈木耑〉”,正与《说文》合。又手部:“揣,从手,耑声。”《集韵》“朵”字纽中,并收“囗〈木耑〉”、“揣”,则宋本作“揣”,亦与《说文》合也。小徐疑“耑”声与“揣”不相近,盖泥於今读初委切耳。凡从木、从手之字,篆已有两体,隶尤多混。宋本作“揣”,实与“囗〈木耑〉”同,《考证》以“囗〈木耑〉”为讹,不尽然也。虎视徐市志反,又常止反。宋本同。案二切并列,乃在“志、止”去、上之别。“市”“常”皆禅三等,非有异也。卢本从监本改“常”为“市”,虽尚无误,然不免蹈轻改古书之弊矣。

《習坎》窞徒坎反。王肃又作陵感反。宋本同。案:《集韵》四十八感,“窞,徒感切,又卢感切”。王肃曰:“坎底也。”正与此合。卢本乃改王音为徒感反,夫徒感与徒坎,止是一音,陆氏何为更出王音邪?重刊本卢氏补校又以卢本与十行本同宋本“陵”作“徒”误。读《考证》,岐又有岐矣。祇京作“禔”,《说文》同,音支,又上支反。宋本同。案监本“上”作“止”,谬甚。《说文》:“禔,市支切。”市支,即上支,市、上皆禅三等字也。禔有二音,故《广韵》、《集韵》皆分收支、匙两纽中。若作止支,则既音支矣,何用更出此音?此本为禔作音,非以音祇。监本盖疑祇无上支反音,遂尔妄改,阮校反是之,抑更误矣。

《离》涕徐,他木反,又音弟。宋本“木”作“米”是也。《考证》云:毛居正欲改“弟”为“替”,则与“他米反”无异,或当作又音体。案,此条不知何以舛误至此。毛欲改“替”,是改读去声也。他米反,是上声,何云无异?且“他米反”已音“体”,何又欲改音“弟”为音“体”邪?《集韵》上声十一荠:“涕,土礼切,又待礼切”,与此正合,盖古有此两音也。又去声十二霁:“涕,他计切。”《礼记檀弓》《释文》,亦有此音,此则毛氏所欲改者。盖毛氏以人多读“体”、“替”二音,罕读为“弟”,遂欲废之,其说甚陋。《考证》辨之不明,疑其或有駮文也。

《晋》三徐,息惭反。宋本“惭”作“暂”。《考证》云:“惭”疑是“暂”。阮校云:“惭”字不误。案:此似卢说为是。盖诸家皆如字读,而徐独音去声耳。若徐独如字,何以不先出“息暂反”也?

《睽》掣郑作“挈”,子夏作“囗〈挈,廾代手〉”。宋本“挈”作“囗〈挈,牛代手〉”,“囗〈挈,廾代手〉”作“挈”。案:“囗〈挈,牛代手〉”字见《玉篇》下,云,“牛角皆踊曰囗〈挈,牛代手〉,从牛。”则此从手者误。“挈”见《集韵》云,囗〈挈,角代手〉或从手是也。各本作“囗〈挈,廾代手〉”,疑非。

《损》用享宋本同。毛氏《六经正误》云“用亨”作“享”,误。《益卦》“用亨”同。《考证》谓古享亦作亨音,二字通用。监本作“用亨”,盖从毛说误改。案:古“享”、“亨”通用,诚是。但“享”、“亨”既分,“亨”音“香两反”者有之,享必不音“许庚反”,此《损益》两卦“用享”,蜀才王廙并音“许庚反”,则《释文》原本作“亨”可知。毛氏此说,恐未可厚非也。

《益》之处昌预反。宋本“预”作“豫”,同。“豫”、“预”古今字也。《考证》云,当作“昌虑反”,此讹。案:“预”、“虑”同韵,何必“预”非而“虑”是。《广韵》、《集韵》则作昌据切,岂亦有讹邪?不明切韵,而徒执彼例此,疏矣。用享宋本同。《考证》云旧本作“用享”,今从宋本、监本作“亨”。案:《损卦》用“享”,以监本从毛说改“亨”为误,此又从之,何矛盾若此?

《姤》柅《说文》作“檷”,云“络丝趺也”。宋本同。卢本作“跌(趺)”。《考证》云,“跌(趺)”,《说文》作“檷”,然《广雅》亦作“跌(趺)”,则“跌(趺)非误。案:《说文系传》云:臣锴案,字书”络丝柎也“。”柎“、”趺“音义并同,似作”趺“为是。

《困》数岁色柱反。宋本同。《考证》云:旧本“色柱反”,讹,书内皆作“色主”。毛居正亦谓当作“主”,今改正。案:“主”、“柱”同韵通用。毛说太泥,卢从而改之,非也。下系以“体天地之撰”注:“撰”数也,亦音“色柱反”,何尝书内皆作“色主”耶?

《井》甃马云为瓦里,下达上也。宋本同。案,言以瓦为里也。与《六经正误》合。卢本作“里”,以毛说为无据,失之矣。

《震》视徐,市至反。宋本同。《考证》改“至”为“志”。案:《集韵》“视”在六至,“市”、“至”是正切,不必定从《颐卦》音也。

《丰》蔀郑、薛作“菩”。阮校云,十行本“菩”作“常”,误。案,此本不作“常”,阮盖涉沛下郑干作“常”而误。

《未济》循难《考证》云,毛本“循”作“靖”,各本皆同,《释文》自为“循”。案:宋单注本、八行注疏本、十行本、相台岳氏原本,无不作“循”,且其《群书拾补》中亦尝引《考文》及钱本并作“循”矣,惟修版十行本始误为“靖”,而闽监、毛本皆从之,何乃云各本并作“靖”也。《释文》又解之云,“循”,犹履也。“靖”之不得训履,其理尤明。若谓正以异於他本,故特解其义,则又何不云一本作“循”邪?

《周易》系字从“毄”,若直作毄下系者,音口奚反,非。宋本同。《考证》於“从毄”下补“下系”二字,谓系、糸不同,毄下从“系”,为胡诣反:毄下从“糸”,为口奚反。然《说文》系部无“系”字。阮校云,古用“毄”为“系”,大字当云“《周易》毄”,小字“字从毄”,当云“本作毄”。然“毄”非“系”本字。陆氏亦止据王、韩本不用古文,两家之说,疑尽未安。案:《集韵》、《类篇》系音有四,而义有二。系辞之“系”,故计切,即此胡诣反,又吉弃切,义同。系囗〈糹虒〉之“系”,吉诣切,或作毄,又牵奚切,即此口奚反,亦训系囗〈糹虒〉。是“毄”为系囗〈糹虒〉之“系”之或体,不作系辞之“系”,分别甚明。据此,知《释文》“下糸”二字,当在“从毄”下,而误在“作毄”下,宜正之曰“字从毄,下系。若直作毄者,音口奚反,非”。直犹但也。意当时必有省作毄者,故陆氏辨之也。然考《说文》,“毄”,相击中,如车相击,故从殳、从軎。与“系”本不相涉。非但不可为系辞之系,并不可为系囗〈糹虒〉之系,若正言之,当云:若直作毄者,音古历反。陆氏盖从俗音晓之耳。

《系辞》上 成象蜀本作“盛象”。蜀本,“蜀才”之讹,此修版无正德年字,监本始误“蜀才”为“蜀本”,则此所修或又在监本後矣。子和明卧反。此亦修版,“胡”讹“明”。卢本正作“胡”。重刊本云,卢作“和”亦误。

《系辞》下 数也色柱反。宋本同。卢本改“柱”为“主”,非,说已见前。《考证》又云宋本作“拄”,亦非。不知“拄”亦同韵,可通用。且宋椠从手、从木,每多互用,宋本作“拄”,盖即“柱”也。卢氏拘於前後例,欲尽改《释文》之旧,未免近於妄作矣。

《说卦》为釜口甫反。甫上一字缺。宋本作房甫反。阮本上一字亦缺,阮校乃云,十行本“房”作“扶”是也。误。又案,房、扶皆奉三等字,何必改“房”为“扶”乃为是邪?喙徐丁遘反。宋本同。案:《集韵》五十候,喙,丁候切,与徐音合。《考证》谓徐本必作“啄”,故有此音,不知“喙”从“彖”得声,正与丁遘反音相近也。

《序卦》之稺宋本同。《考证》云,雅雨本作“稺”,後“墀”字亦同。《说文》:犀,从牛、从尾。“墀”字从犀,稺字卻从屖,疑误。案:《说文尸部》有屖,稺从之;《牛部》有犀,墀从之。混“稺”於“墀”,自是雅雨本之失。乃信雅雨本而疑《说文》,不亦傎乎!

《卦略》所赡常艳反。宋本同。钱本、监本“常”作“市”。《考证》以“常”为讹,改从监本。阮校谓“市”亦同母,其说较长。顾改“市”虽亦无害,而旧本日益失真矣。监本仍修版十行本、闽本之讹,加以臆改,去宋益远。卢、阮两家多从之,是其一失。钱本信出致佳,宋本其有讹同监本者,或由失校,或由转写漏落,亦难尽信也。

横渠易说二卷(明刊本)

宋张子撰,明刘椿、程爵同校刊,吕楠序。案:《文献通考宋志》俱承晁氏《读书志》作十卷,《书录解题》则作三卷,与世行本合。是本止二卷,但解六十四卦,无《系辞》。杨氏时乔《周易古今文》谓实未全之书。然考《读书志》(据袁州本)。载胡先生《易传》十卷。《书录解题》载《伊川易解》六卷,并不解《系辞》,盖皆因王氏弼之旧,张子此书专明义理,与胡《传》、程《传》正同,故其体例亦同欤。其後胡《传》增《系辞》、《说卦》二卷,(《书录解题》《宋志》作三卷。)董氏真卿谓胡氏授其弟子记之者。程《传》则以东莱吕氏所辑《精义》补之,於是二《传》皆有全解。此书之有三卷本,疑亦此例,但不知辑自谁手。要之,此二卷,殆是原本,吕序所称“当为先生之书”无疑者也。

伊川程先生周易经传十卷(明刊本)

宋程子撰。案:《二程全书》中,《伊川易传》止四卷,《东都事略》、《书录解题》并称六卷,盖皆未有《系辞解》之本。《郡斋读书志》则作十卷,与《宋史艺文志》同。然《宋志》称《传》九卷,《系辞解》一卷。晁氏断不及见《系辞解》,其所称十卷者,盖别是一本。此本则《传》八卷,《系辞解》二卷。卷数虽同《宋志》,然又非旧第矣。《系辞解》不知辑自何人,此本首章後有云:程子无《系辞》、《说卦》、《序卦》、《杂卦》全解,东莱吕祖谦《精义》载:程子解并及遗书,今并编入续六十四卦之後,题之曰《後传》,庶程子有全易云。此数语,元刊《程朱传义》已有之。然考天台董氏《传义》附录、鄱阳董氏《周易会通》皆采文集语录以补其阙,而不及《精义》,亦不称《後传》。元刊本不知《精义》是伪托,疑出坊间所为。此本虽载其语,而采辑较为赅备,如首章後有云:“圣人用意深处全在《系辞》。”又云:“《系辞》本欲明《易》。”又云:“《系辞》之文,後人决学不得。”此三条,元刊本皆无之,其他互异,尤难枚举,则非出自元刊本矣。《易传》本无音切,惟《复卦》为“祇”字作音,见於《传》中。此本音切,盖从鄱阳本摘录。鄱阳本《经》下悉附东莱音训,其有未备,则补诸传末。如《乾卦》“时舍也”,传末补“舍,去声”,此本亦载此音,是其证也。考《东莱文集》有书校本,伊川先生《易传》後云,某旧所藏本,出尹和靖先生家,标注皆和靖亲笔。近复得新安朱元晦所订,雠校精甚,遂合尹氏、朱氏书手自参定,刊诸学宫。惜世无传本,今所见者,明有吴勉学所刊,其分节、分章,皆从朱子《本义》,体例已不合。至移上《系》“天一地二”节於“天数五”之前,犹出程子意,并移二节於“大衍之数”之前,则程子初无是说,尤为乖舛。且《需卦彖辞》下《传》文脱五十二字,《彖传》则《经》、《传》全脱,核以此本,固远过之矣。此本盖明初所刻,每半叶七行,行十五字,字大行疏,颇为清朗。卦下接经,经下接传,皆不提行。其式犹为近古。前不载序,与吴本同,後有上下篇义,则吴本所无也。

吴园先生周易解九卷(旧钞本)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重生的大神传奇

    重生的大神传奇

    这是一个被穿越者改造的世界。华夏文明,遍布全球,世人以崇华媚中为荣。近代世界史,主要为三部分,诸华开拓殖民史,诸华内战史,殖民地觉醒解放史。重生在这个世界上,李清发觉,很多名著不存在,没有《红楼梦》,没有《射雕英雄传》,没有《寻秦记》。这是一个网络文学盛行的时代,也是大神辈出的时代。
  • 此情可待:总裁恋人不听话

    此情可待:总裁恋人不听话

    姜浩辰没有想过,三年后重逢,自己竟会成了那个念念不忘的人,而曾经的情人唐蜜,竟对自己是避之不及,还有了新的男人。唐蜜,貌美人娇易推倒,大学毕业后误打误撞成了姜氏少主的隐秘情人,她是他所有的情人中的另类,她以为他会很快的厌倦自己,但直到一年期过,他还将她圈养在身边,直到发生那件事……三年后、霸道男再遇娇娇女,先有她温文尔雅的上司来护花,再有她初恋男友的强势回归,野百合也有春天,他想不到,他的小蜜糖竟也成为抢手货……
  • 世界末日之黑色星际

    世界末日之黑色星际

    一个叫元一的计算机天才,梦想能成为星际战士,当MLC80星球被入侵后,他所认知的世界也逐渐瓦解,等待他的会是什么……是光明还是死亡……或者……
  • 神将为天

    神将为天

    不一样的世界,不一样的强者经历,神世百年,神将为天!
  • 倾颜无意惜伊如故

    倾颜无意惜伊如故

    九王娶亲,婚礼,她却拒绝与其共处一室。新皇登基,万民同乐,他则一道圣旨,不立皇后和后妃。一个王爷头衔,实为九个王爷的实权,誓和她携手白发。一个帝王的骄傲,赢得天下后的他唯一柔情于她。外人看来,她是命运的宠儿。独自心寒,回首往事,她宁愿永远不要遇到他们。是堂堂先皇嘉冕头衔九王妃?亦或是万人瞩目的母仪天下?
  • 年少之独一无二

    年少之独一无二

    神秘世家小少爷驾临龙腾一中,究竟会掀起怎样的风波?一切尽在《年少之独一无二》!
  • 无声的惊雷(原创经典作品)

    无声的惊雷(原创经典作品)

    善读精品美文,拾取久违的感动;体悟百味人生,感受成长的快乐。阅读其间,时而在惊险悬疑的案件中悚然而惊,时而为体察入微的真情潸然泪下,时而又涌动着想针砭时弊的激情……掩卷而思,人性的美丑,世事的善恶,人生际遇的变幻无常不禁让人感慨万千。
  • 重生之奋斗成为富二代

    重生之奋斗成为富二代

    一个三十多岁未婚大龄宅男因为一次醉酒驾驶出了车祸意外回到了少年时期的90年代,凭借着多了近二十年的经历,帮助自己的家一步步走向小镇富豪。因为意外的重生,决心不再重复以前的平庸人生,一步步实现了前生梦想。————————————————————————————另外这书不会是种马流,也不会是无敌流,第一次写书,可能很多方面做得不够好,希望各位书友能指正。
  • 末路残阳

    末路残阳

    一次偶然的外出,冯瑞冬被莫名的光束刺入大脑。从此他的人生开始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他从一名普通的学生变成了叱咤风云的人物,更完成了一次史无前例的壮举......冯瑞冬经过努力的修炼,一路艰辛走在了大陆的巅峰,却发现自己原来一直是一枚棋子,所有的一切都是在别人的安排中,不甘心的冯瑞冬最终以自己的方式做出了令所有人瞠目结舌的事!
  • 今生结缘之何时了结

    今生结缘之何时了结

    她是天上一代女王,有着倾国秦城的美貌,出生与其他人不同,命中注定是强者,拥有者至高无上的权利,可为何要去人间走一圈生老病死。“小女冷思茹”“在下凌风”从此爱上人间,多少传奇在此发生,只因一句“我爱你,与你相守一生”让思茹受尽万般折磨,死不认错,因爱而生,又因爱而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