亭帝谓后曰岂偶然哉嘉佑八年三
月晦日帝起居尚安夜一更遽索药且召后后至帝
指心不能言宣医投药已无及帝崩左右欲开宫门
召两府后曰此际宫门不可开但以密敕召两府黎
明入又三令进粥四更再召医入使人守之望旦两
府入后哭告以上崩令召皇子嗣位英宗初不敢当
两府共抱之解其发被以黄衣命翰林学士王珪惧
甚笔不能下丞相魏公韩琦从容曰大行皇帝在位
几年珪乃能草诏英宗即位数日有疾执政大臣请
光献后垂帘权同听政后辞退久之乃从则光献立
子之功其可掩哉故神宗深感之所以事光献之礼
甚至
按龙川别志英宗皇帝濮王十三子也故本宫谓之
十三使母曰仙游县君任氏或言幼时父兄不以为
子弟数仁宗晚年无子遣内夫人至濮宫选择诸子
欲养之禁中英宗初不预选选者无一可既晚内夫
人将登车矣英宗匍匐屏间见之惊曰独此儿可耳
众皆笑内夫人独异之抱之登车遂养于慈圣殿中
时宣仁皇后以慈圣外甥亦为慈圣所养稍长将以
进御仁宗曰此后之近亲待之宜异十三长成可以
为妇慈圣从之后卒成婚英宗在藩邸恭俭好学礼
下师友甚得名誉嘉佑末仁宗不豫大臣议选立宗
室子仁宗勉从众议立为皇子然左右近习多不乐
者帝忧惧辞者久之及仁宗晏驾帝即位以忧得心
疾大臣议请慈圣垂帘帝疾甚后不乐大臣有不豫
立皇子者阴进废立之计惟宰相韩琦确然不变参
知政事欧阳修深助其议当奏事帘前慈圣呜咽流
涕具道疾状琦曰此病故耳病已必不尔子病母可
不容之乎慈圣意不怿闻者惊惧皆退数步立独琦
不动少间修乃进曰太后事仁宗数十年仁圣之德
着于天下妇人之性鲜不囗忌者温成之宠太后处
之裕如何所不容今母子之间而反不能忍耶太后
曰得诸君知此善矣修曰此事何独臣等知之中外
莫不知也太后意稍和修复进曰仁宗在位岁久德
泽在人人所信服故一日晏驾天下囗承遗令奉戴
嗣君无一人敢异同者今太后一妇人臣等五六措
大耳举足造事非仁宗遗意天下孰肯听从太后默
然久之而罢后数日独见英宗帝曰太后待我无恩
曰自古圣帝明王不为少矣然独称舜为大孝岂其
余尽不孝也父母慈爱而子孝此常事不足道唯父
母不慈而子不失孝乃可称耳今但陛下事之未至
耳父母岂有不慈者帝大悟自是不复言太后短
英宗治平四年春正月丁巳神宗以皇太子即皇帝
位
按宋史神宗本纪神宗讳顼英宗长子母曰宣仁圣
烈皇后高氏庆历八年四月戊寅生于濮王宫祥光
照室群鼠吐五色气成云八月赐名仲针授率府副
率三迁至右千牛卫将军嘉佑八年侍英宗入居庆
宁宫尝梦神人捧之登天英宗即位授安州观察使
封安国公是年五月壬戌受经于东宫帝隆准龙颜
动止皆有常度而天性好学请问至日晏忘食英宗
常遣内侍止之帝正衣冠拱手虽大暑未尝用扇侍
讲王陶入侍帝率弟颢拜之九月加忠武军节度使
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封淮阳郡王改今讳治平元年
六月进讨颍王三年三月纳故相向敏中孙女为夫
人十月英宗不豫帝引仁宗故事请两日一御迩英
阁讲读以安人心十二月壬寅立为皇太子四年正
月丁巳英宗崩帝即皇帝位戊午赦天下常赦所不
原者己未尊皇太后曰太皇太后皇后曰皇太后
神宗元丰八年三月戊戌哲宗以皇太子即皇帝位
按宋史哲宗本纪哲宗讳煦神宗第六子也母曰钦
圣皇后朱氏熙宁九年十二月七日己丑生于宫中
赤光照室初名佣授检校太尉天平军节度使封均
国公元丰五年迁开府仪同三司彰武军节度使进
封延平郡王七年三月神宗宴群臣于集英殿王侍
立天表粹温进止中度宰相而下再拜贺八年二月
神宗寝疾宰相王珪乞早建储为宗庙社稷计又奏
请皇太后权同听政神宗首肯三月甲午朔皇太后
垂帘于福宁殿谕珪等曰皇子性庄重从学囗悟自
皇帝服药手写佛书为帝祈福因出以示珪等所书
字极端谨珪等称贺遂奉制立为皇太子初太子宫
中常有赤光至是光益炽如火戊戌神宗崩太子即
皇帝位己亥大赦天下常赦所不原者群臣进秩赐
诸军白虹贯日庚子尊皇太后曰太皇太后皇后
曰皇太后德妃朱氏曰皇太妃
按闻见后录先是元丰七年三月大燕中燕延安郡
王侍王珪率百官贺及升殿又谕王与珪相见复分
班再拜称谢是冬谕辅臣曰明年建储当以司马光
吕公着为师保神宗弥留后囗中人梁惟简曰令汝
妇制一黄袍十岁儿可衣者密怀以来盖为上仓猝
践祚之备神宗太母所以属意于上者确然先定无
纤介可疑邢恕倾危士也少游光公着间蔡确得师
保语求所以结之者而深交恕确为右仆射累迁恕
起居舍人一日确遣恕要后侄光州团练使公绘宁
州团练使公纪辞不往明日又遣人招至东府确曰
宜往见邢舍人恕曰家有桃着白华可愈人主疾其
说出道藏幸留一观入中庭红桃华也惊曰白华安
在恕执二人手曰左丞相令布腹心上疾未损延安
冲幼宜早定议岐嘉皆贤王也公绘等惧曰君欲祸
吾家径去已而恕反谓后与珪为表里欲舍延安而
立其子颢赖己及惇确得无变确使山陵韩缜帘前
具陈恕等所以诬太后者使还贤者暴其奸再贬知
道州确寻窜新州刘挚拜右仆射恕党与谪监永州
酒税绍圣二年除恕待制知青州章惇蔡卞执政谋
所释憾于元佑旧臣者知恕险鸷果于诞罔又衔挚
等黜己方思有所逞为确报投荒之怨召为御史中
丞于是日夜论刘挚梁焘王岩叟等谋废立又造司
马光送范祖禹赴召有主少国疑训事虑语以实后
属意徐邸之谤又訹高士京上书告王珪尝令高士
充问其父遵裕侦太后之意欲谁立遵裕叱遣士充
乃去又教确之子渭进及甫廋语书有司马昭之心
路人所知等语以斥渭挚等有废上谋惇卞起同文
馆狱使蔡京安惇穷治于是时中人郝随日夜媒囗
称制时中眩惑左右惇卞交关谋议奉行文书于外
作追废太皇太后诏请上宣读于灵殿钦圣献肃皇
太后钦成皇后苦要上语甚悲曰吾二人日侍崇庆
天日在上此语曷从出且上必行此亦何有于我上
感悟取惇卞奏就烛焚之禁中相庆而随等不悦明
日惇卞理前请上怒曰卿等不欲朕入英宗神御殿
乎抵其奏于地同文之狱追逮后殿御药官张士良
胁以刀锯鼎镬无所得又适有星变诏曰朕遵祖宗
遗志未尝戮诛大臣释勿治恕徒以诎于进取极口
造言仇事政以逞适惇卞用事凶德参会舍不利之
谋无以激怒人主废辱之祸几上及于君亲曾不以
为忌而尚何有于臣下之家推迹谗口开祸乱原虽
江充息夫躬尚何以加上尤善知人灼见是非邪正
以照临百官中外罔有遁情如谓嘉问居后辈诚不
可用留邢恕于朝置周秩言路必无安静之理皆切
中搜慝御史中丞傅尧俞谏议大夫梁焘范祖禹右
正言刘安世殿中侍御史朱光庭交章论确怨谤不
道人臣所不忍闻按确与章惇黄履邢恕在元丰末
结为死党自谓圣主嗣位皆有定策之功确所谓桀
骜狠愎无所忌惮若不早辨白解天下之疑恐岁月
寖久邪说得行离间两宫有伤慈孝于是太皇太后
御延和殿宣谕三省枢密院大臣曰皇帝是神宗长
子子承父业其分当然昨神宗服药既久曾因宰执
大小吾以皇子所书佛经宣示是时众中惟首相王
珪因奏延安郡王当为皇太子余人无语确有何策
立之功若他日复来欺罔上下岂不为朝廷之害遂
责确英州别驾新州安置仍给递马发遣惇履恕亦
皆得罪
哲宗元符三年正月己卯徽宗以端王即皇帝位
按宋史徽宗本纪徽宗讳佶神宗第十一子也母曰
钦慈皇后陈氏元丰五年十月丁巳生于宫中明年
正月赐名十月授镇宁军节度使封宁国公哲宗即
位封遂宁郡王绍圣三年以平江镇江军节度使封
端王出就傅五年加司空改昭德彰信军节度元符
三年正月己卯哲宗崩皇太后垂帘哭谓宰臣曰家
国不幸大行皇帝无子天下事须早定章惇厉声对
曰在礼律当立母弟简王皇太后曰神宗诸子申王
长而有目疾次则端王当立惇又曰以年则申王长
以礼律则同母之弟简王当立皇太后曰皆神宗子
莫难如此分别于次端王当立知枢密院曾布曰章
惇未尝与臣等商议如皇太后圣谕极当尚书左丞
蔡卞中书门下侍郎许将相继曰合依圣旨皇太后
又曰先帝尝言端王有福寿且仁孝不同诸王于是
惇为之默然乃召端王入即皇帝位皇太后权同处
分军国事庚辰赦天下常赦所不原者百官进秩一
等赏诸军
徽宗宣和七年十二月戊午钦宗以皇太子受内禅
即皇帝位
按宋史钦宗本纪钦宗讳桓徽宗皇帝长子母曰恭
显皇后王氏元符三年四月己酉生于坤宁殿初名
亶封韩国公明年六月进封京兆郡王崇宁元年二
月甲午更名烜十一月丁亥又改今名大观二年正
月进封定王政和元年三月讲学于资善堂三年正
月加太保四年二月癸酉冠于文德殿五年二月乙
巳立为皇太子大赦天下丁巳谒太庙诏乘金辂设
卤簿如至道天禧故事及宫僚参谒并称臣皆辞之
六年六月癸未纳妃朱氏宣和七年十二月戊午除
开封牧庚申徽宗诏皇太子嗣位自称曰道君皇帝
趣太子入禁中被以御服泣涕固辞因得疾又固辞
不许辛酉即皇帝位御垂拱殿见群臣
按挥麈余话宣和末佑陵欲内禅称疾作令召东宫
先是钦宗在朱邸每不平诸幸臣之恣横至是内侍
数十人拥郓王楷至殿门时何瓘以殿帅守禁卫仗
剑拒之郓王趋前曰太尉岂不识楷耶瓘指剑以示
曰瓘虽识大王但此物不识耳皆皇恐辟易而退始
亟趣钦宗入立
按程史徽祖将内禅既下哀痛之诏以告宇内改过
不吝发于至诚前一夕即玉虚殿常奉真驭之所百
拜密请祈以身寿社稷夜漏五彻焚词其间嫔嫱巨
珰但闻谒祷声而莫知其所以然明日遂御玉华阁
召宰执书传位东宫四字以付蔡攸又二日钦宗遂
即位实宣和七年十二月辛酉也
钦宗靖康二年五月庚寅朔高宗以康王即皇帝位
于南京
按宋史高宗本纪高宗讳构字德基徽宗第九子母
曰显仁皇后韦氏大观元年五月乙巳生东京之大
内赤光照室八月丁丑赐名授定武军节度使检校
太尉封蜀国公二年正月庚申封广平郡王宣和三
年十二月壬子进封康王资性朗悟博学强记读书
日诵千余言挽弓至一石五斗宣和四年始冠出就
外第靖康元年春正月金人犯京师军于城西北遣
使入城邀亲王宰臣议和军中朝廷方遣同知枢密
院事李梲等使金议割太原中山河间三镇遣宰臣
授地亲王送大军过河钦宗召帝谕指帝慷慨请行
遂命少宰张邦昌为计议使与帝俱金帅斡离不留
之军中旬日帝意气闲暇二月会京畿宣抚司都统
制姚平仲夜袭金人寨不克金人见责邦昌恐惧涕
泣帝不为动斡离不异之更请肃王癸卯肃王至军
中许割三镇地进邦昌为太宰留质军中帝始得还
金兵退复遣给事中王云使金以租赋赎三镇地又
以蜡书结辽降将耶律余睹为金入所得八月金帅
粘罕复引兵深入陷太原斡离不破真定冬十月王
云从吏自金先还言金人须帝再至乃议和云归言
金人坚欲得地不然进兵取汴都十一月诏帝使河
北奉衮冕玉辂尊金主为伯上尊号十八字被命即
发京师以门下侍郎耿南仲主和议请与俱乃以其
子中书舍人延禧为参议官偕行帝由滑浚至磁州
守臣宗泽请曰肃王去不返金兵已迫复去何益请
留磁磁人以云将挟帝入金遂杀云时粘罕斡离不
已率兵渡河相继围京师从者以磁不可留知相州
汪伯彦亦以蜡书请帝还相州闰月耿南仲驰至相
见帝致辞以面受钦宗之旨尽起河北兵入卫帝乃
同南仲募兵勤王初朝廷闻金兵渡河欲拜帝为元
帅至是殿中侍御史胡唐老复申元帅之议尚书右
仆射何拟诏书以进钦宗遣合门祗候秦仔持蜡
诏至相拜帝为河北兵马大元帅知中山府陈亨伯
为元帅汪伯彦宗泽为副元帅仔于顶发中出诏帝
读之呜咽兵民感动十二月壬戌朔帝开大元帅府
有兵万人分为五军命武显大夫陈淬都统制军马
合门祗候侯章赍蜡书至自京师诏帝尽发河北兵
命守臣自将帝乃下令诸郡守与诸将议引兵渡河
乙亥帝率兵离相州丙子履冰渡河丁丑次大名府
宗泽以二千人先诸军至知信德府梁扬祖以三千
人继至张使苖傅杨沂中田师中皆在麾下兵威稍
振会签书枢密院事曹辅赍蜡诏至云金人登城不
下方议和好可屯兵近甸毋轻动汪伯彦等皆信和
议惟宗泽请直趋澶渊为壁次第解京城之围伯彦
南仲请移军东平帝遂遣泽以万人进屯澶渊扬言
帝在军中自是泽不复预府中谋议帝决意趋东平
庚寅帝发大名建炎元年春正月癸巳帝至东平初
帝军在相州京城围久中外莫知帝处及是陈请四
集取决帅府壬寅高阳关路安抚使黄潜善总管杨
惟忠亦部兵数千至东下命潜善进屯兴仁留惟忠
为元帅都统制金人闻帝在澶渊遣甲士及中书舍
人张澄来召宗泽命壮士射之澄乃遁伯彦等请帝
如济州二月庚辰发东平癸未次济州时帅府官军
及群盗来归者号百万人分屯济濮诸州府而诸路
勤王兵不得进二帝已在金人军中三月丁酉金人
立张邦昌为帝称大楚黄潜善以告帝恸哭僚属欲
奉帝驻军宿州谋渡江左帝闻三军籍籍遂囗承制
以宗泽为徽阁待制丁巳斡离不退师徽宗北迁
戊午承制以汪彦伯为显谟阁待制充元帅潜善为
徽猷阁待制充副元帅夏四月粘罕退师钦宗北迁
癸亥邦昌尊元佑皇后为宋太后遣人至济州访帝
又遣吏部尚书谢克家来迎耿南仲率幕僚劝进帝
避席流涕逊辞不受伯彦等引天命人心为请且谓
靖康纪元为十二月立康之兆帝曰当更思之以知
淮宁府赵子崧为宝文阁学士元帅府参议官东南
道总管统东南勤王兵邦昌遣阁门宣赞舍人蒋师
愈等持书诣帝自言从权济事及将归宝避位之意
帝亦贻诸帅书以未得至京已至者毋辄入闻资政
殿大学士领开封府事李纲在湖北遣刘默持书访
之又谕宗泽等以受伪命之人义当诛讨然虑事出
权宜未可轻动泽复书谓邦昌篡乱踪迹已无可疑
宜早正天位兴复社稷不可不断门下侍郎吕好问
亦以蜡书来言帝不自立恐有不当立而立者丁卯
谢克家以大宋受命之宝至济州帝恸哭跪受命克
家还京师趣办仪物戊辰济州父老诣军门言州四
旁望见城中火光属天请帝即位于济会宗泽来言
南京乃艺祖兴王之地取四方中漕运尤易遂决意
趋应天是夕邦昌手书上延福宫太后尊号曰元佑
皇后入居禁中以尚书左丞冯澥为奉迎使皇后又
遣兄子卫尉少卿孟忠厚持手书遗帝皇后垂帘听
政邦昌权尚书左仆射率在京百官上表劝进不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