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050000000016

第16章

一名字不等。二体性不等。三得人不等。名字不等者。一约过失不同。分段变易。准胜鬘经。如次名无常怀世间无常病世间。二约凡圣别。如次名有为生死无为生死。由有空无空别故。三约智境不同。烦恼发业所感生死名分段因。所知障无漏为缘所得生死。名不思议变易死。四约漏无漏缘别。分段生死亦名界内生死。准无上依经云。有有生死如三界内生难故。变易生亦名界外生死。佛性论云。以出三界外有三种圣人。乃至云。住无漏界。有四怨障。既云出三界外人。明彼生死名为界外。五约任业定力不同。古基法师云。无相论中。分段死名果报身。变易死名变化身。六依变易约位证不同。入楞伽经第五。名三种意生身。经云。佛告大慧。有三种意生身。何等为三。一者得三昧乐三摩拔提意生身。二者如实觉知诸法相意生身。三者种类俱生无作行意生身。七约性用不同。二死各分四种。分段生死名为四难。变易即名四种生死。故无上依经云。阿难于三界中有四种难。一者烦恼难。二者业难。三者生难。四者过失难。无明住地所起方便生死。如三界内烦恼难。无明住地所起因缘生死。如三界内业难。无明住地所起有有生死。如三界内生难。无明住地所起无有生死。如三界内过失难。体性不等者。分段生死以见道惑为正发业。修惑正润。感得三界六道异熟。四蕴五蕴为分段体。体唯有漏。苦集摄故。以惑业苦俱名生死。俱生灭故。变易生死由所知障为缘起无漏有分别业。资感现身所有。故业通三天下六欲四禅。禅不动业除诸难处及五净居。所令感身。五蕴相续。转胜转妙。得佛地。为变易体。体通有漏及以无漏果。唯有漏因通二故。问何故除难处。答入见道已。黄门二形女及难处得非择灭。皆永不受故。问何故除净居。答无回趣故。入大乘论云。如尊者拘摩罗陀所说偈言。诸趣悉变化。唯除净居天。随业种种转。无处不受生。以是故知。诸菩萨常同利益。随其受生而化导之。以方便力。但为众生。不随烦恼菩提业报所系。准此文意。既云常同利益随其受生而化导之。既除净居。明无利益。彼自得证小乘涅槃。不似菩萨。若能回趣。何不生彼而教化之。问何故除无色。答准杂集论。得圣菩萨不生无色。小乘圣者必定性故。又无五根可资胜妙为变易故。又不更生下二界故。问何故不许地上菩萨。小乘无学别受五蕴为变易身。身资故业减现身因。令有胜力。长时引果。得生佛位答二乘无学沈空故。死不更生。大力菩萨十地论云。后报利益摩醯首罗智处生故。故若许现起新无漏业招别别正感变易生死。何名后报。又入大乘论云。问云。如来以何行得断结使而成佛耶。答曰。经中说言。佛告阿难。能修四如意足者。若住一劫。若住多劫。乃尽生死。一切诸经皆同是说。汝若云无烦恼者。我亦如是。若有亲爱。信归于我。当为汝说。问曰。云何住寿。答曰。阿罗汉无烦恼。与八住菩萨同。善修如意足故。能随意住世。乃至尽于生死。罗睺罗宾头卢等尽住于世。为以此身住世。为更有余身住。答以实身而住世者。则无其义。若变化身住寿多劫。斯有是处。亦如僧祇中说。青眼如来为化菩萨故。在光音天。与诸声闻众。无量百千亿那由他劫住。如彼天中声闻住寿多劫。当知此界亦有声闻能如是住。准此论文。明说住寿。不别受生故知变易定资旧业。亦不可云此论释四十年前教。何者。一切诸经皆同是说。亦引法华为证义故。又佛性论云。因缘生死者。如须陀洹已上。但用旧业。既言如彼用其旧业。明非新造。新无漏业正即能感但资故业。又涅槃三十四云。无漏无报。若许无漏亲感变易。与此相违。又同瑜伽论佛地等说。既说住寿。明资故业所感第八。令长时住乃至尽生死。故是有漏。然余处说名无漏者。如成唯识云。依助缘说。今又更解。是得无漏人。因所知障起无漏业资故感身。名为无漏。非变易生体是无漏。何者。生死正体第八识是。若无漏。与佛何殊。又即是善。应不受熏。又既无漏。如何能持诸有漏识所知障种。以此故知。体是有漏三界所摄。故正法华以其五道喻五百由旬。若变易身非界系者。非五道摄。即应化城过五百由旬。何故但过三百言是无漏出三界者。是得无漏人及出三界人所受生死。名为无漏及出三界。若名无漏。即体无漏者。所知障亦应体无漏。胜鬘经云。阿罗汉辟支佛断四种住地。无漏不尽。不得自在力。亦不作证。无漏不尽者。是即无明住地此所知障虽名无漏。实非无漏。变易亦尔。又若云出三界即变易体实是无漏出三界者。说名无为。应外生灭故。胜鬘经名为无为生死。第八既外无漏。现有生灭。体是有为。明变易生死体是有漏是界所摄。仁王般若云。于三界外无别众生故。得人不等者。一切凡夫定性二乘及不定性未回心者。不得变易生死。唯诸不定二乘圣者回心已去。及顿悟菩萨初地已上。皆容得受。以有学人及七地以前有未受者。如瑜伽论佛地经论及入大乘论入楞伽经广说应知。问何以得知。定性二乘不受变易。答入楞伽第四云。未证法无我。未得不思议变易生故。无分明说定性声闻得受变易。第二复云。大慧何者声闻内身证得圣相。谓无常苦空。乃至云得禅定解脱三昧道果三摩跋提。不退解脱故。离不思议熏习变易死故。内身证得生乐行法。住声闻地故。此说定性。既云离不思议熏习变易死住涅槃。以此故知。不得变易。问云何得知。不定种性未回心前。不受变易。答即彼前文云。离不思议熏习变易死住涅槃地。又瑜伽佛地显扬入大乘论等。皆唯说不定回心已去方受变易故。问不定二乘亦未证法无我。应不得变易生。答以能信证常随入故。得变易生。不同定性。问何以得知。初地已上即得变易。答入楞伽第五说三意生身。不唯八地已上故。然入大乘论云。同八住已上菩萨。及胜鬘等云。阿罗汉辟支佛大力菩萨得者。据决定说。故并无违。发业受生不同。断舍入位有异。此等义门广如余辨

明佛三身常无常异六

诸佛功德离分别绝四句。不可说言三身差别常与无常。而寄诠显。三身功德。能所智证。心色理智。性相不同。常无常别。广如摄论智断殊胜中。明及大庄严论瑜伽佛地解深密经等说。烦不能引。今但略引余少文证。如楞伽经第七云。大慧白佛言。世尊如来应正遍知。为是常耶。为无常耶。佛告圣者大慧。如来应正遍知。非常非无常。何以故。二边有过故。此遮分别。离四句故。故下云。大慧譬如虚空非常非无常。何以故。离常无常故。以不堕一异俱不俱有无非有非无常无常非常非无常。是故离于一切诸过。不得证说。乃至云。是故我遮一切凡夫。不得分别常与无常。以得真实寂静法者。得尽分别。不生分别。第六法身品大意亦同。若寄诠显。报佛可是无常。修因成故。自性法身体是常住。不由修生因修显故。楞伽第七云。大慧如来非常。何以故。虚空之性亦无修行诸功德故。此意反显报化有修行诸功德。故知无常。故第六云。大慧若如来法身非作法者。则是无身。言有修行无量功德一切行者。则是虚妄。大慧若不作者。应同兔角石女儿。以无作因亦无身故。此说报身以功德法所集成故亦名法身。又云。如来法身与五蕴不一。若言一者。应是无常。以五阴所作法身故。此说自性。法身不尔。涅槃经说。舍无常色。获得常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即是五阴。岂言不一非是作法。若报身佛非自性常。从如说常故。楞伽第七云。若言常者。同于兔马驼驴龟蛇蝇鱼等角。是故不得言如来常。若从所证所依常故得言为常。又云。复次大慧更有余法。依彼法故得言如来世尊是常。何以故。依内证智证常法。是故得言如来是常。大慧诸佛如来内证智法。常恒清凉不变。大慧诸佛如来应正遍知。若出于世。不出于世。法性常如是。法体常如是。准此。正名所证理常。能证智者依所证常故名为常。非自性常。亦同涅槃经说无明等常。又正同摄论大庄严论等。金光明经第一云。如是三身以有义故。而说于常。以有义故。说于无常。化身者。恒转法轮。处处如如方便相续不断绝故。是故说常。非是本故。具足大用不显现故。说为无常。应身者。从无始来相续不断。一切诸佛不共之法能摄持故。众生未尽。用亦未断尽。是故说常。非是本故。具足用不显现故。说为无常。法身者。非是行。法无有异。异无有故。是本故。犹如虚空。是故说常。无上依经云。阿难何者无上菩提常住法。而此常住有二种法。为作因缘。一者不生不灭。二者无穷无尽。是名菩提常住法。准此二因。初是法身。后是应化。佛性论第四云。此三身者恒能生起世间利益事。故说常住。常住者依十种因缘。一因缘无边。二众生界无边。三大悲无边。四如意足无边。五无分别智无边。六恒在禅定无散。乃至十本性法然无生无灭。无量劫来舍身命财。为摄正法。正法既无边际。无穷无尽。以无穷之因感无穷之果。即是三身故得是常。众生不尽弘愿无尽。是故化身常在世间教导众生。无有穷尽。菩萨少分有大悲。尚能恒救众生。不入涅槃。何况如来。众德圆满常在大悲。救拔恒思。岂有边际。是故言常。世间得四神足者。尚能住寿四十小劫。岂况如来而当不住寿自在亿百千劫。是故名常。乃至云性无生灭故是常者。法身非本无今有本有今无。虽行三世。非三世法。何以故。此是本有。非始今有。过三世法。是故名常。准此。所明性无生灭故是常者。唯说法身非本无今有本有今无。应化既是本无今有。复不说是性无生灭。故是常住。明有生灭相续名常。宝性论第四亦同此说十因缘常。彼颂云。世尊体常住。以修无量因。众生界无尽。慈悲心如意。智成就相应。法中得自在。降伏诸魔怨。体寂静故常。下六颂释但广略异。繁故不举。准诸经论。皆言应化非自性常。不无生灭因缘生法。故是无常。故楞伽第七云。凡作法者皆是无常。如瓶衣车屋及叠席等。皆是作法。是故无常。准此。因修方成应化。即是作法。是本无今有。故是常。自性法身是自性常。无生无灭。非因缘法。非本无今有故。是本有故。又涅槃说。凡因生者皆是无常。常住之法即非因生。广如前引。问若应化身是有生灭五蕴作法。何故楞伽第七云。若言一切皆无常者。一切智一切智人一切功德亦应无常。以同一切作法相故。准此经文。虽修因得。而是常住。经文复云。又复有过。若云一切皆无常者。诸佛如来应是作法。而佛如来非是作法。准此经文。应化常性非作法故。何得说言应化无常。答准彼经文。以应化身因圆果满更无可修。名非作法。既无胜因。果即无异。前后相似故名为常。非不由因令彼果起。故经自云。以无更说有胜因故。准此文意。不遮因生。但更无胜因可修作。令胜因同余类故

杂决择七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遇见你真好tfboys

    遇见你真好tfboys

    他们从相遇,相识,相爱,总守一生......这期间发生可什么?他们是否真的能坚持下去??一切都是未知!
  • 琴魔无双传

    琴魔无双传

    秦无双白衣胜雪。持琴绝杀,笑傲天下。命运波折,杀伐果断。
  • 相思谋:妃常难娶

    相思谋:妃常难娶

    某日某王府张灯结彩,婚礼进行时,突然不知从哪冒出来一个小孩,对着新郎道:“爹爹,今天您的大婚之喜,娘亲让我来还一样东西。”说完提着手中的玉佩在新郎面前晃悠。此话一出,一府宾客哗然,然当大家看清这小孩与新郎如一个模子刻出来的面容时,顿时石化。此时某屋顶,一个绝色女子不耐烦的声音响起:“儿子,事情办完了我们走,别在那磨矶,耽误时间。”新郎一看屋顶上的女子,当下怒火攻心,扔下新娘就往女子所在的方向扑去,吼道:“女人,你给本王站住。”一场爱与被爱的追逐正式开始、、、、、、、
  • 凤御九天:第一女殿下

    凤御九天:第一女殿下

    29世纪无冕之王一朝穿越,只剩下爷爷一个亲人至于阴险恶毒的继母继妹?来一个杀一个你拿一只小神兽跟我比质量?我千万只神兽跟你比数量!你拿神丹跟我比?不好意思,这玩意我家宠物当饭吃。以暴制暴,以战止战。踏上这个世界的顶端,真正的驭兽之王!
  • 中国传统文化选编(容斋随笔)

    中国传统文化选编(容斋随笔)

    长期以来,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滋养浸润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它陶冶了人们的情操,孕育了中国人的传统美德,增长了人们的智慧,也不断推动着人们对自己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继承。今天,我们少年儿童一代能对民族文化的精粹部分有所了解,将有利于他们文化素养的提高,促进健康人格的养成,也是使他们能受益终身的最基本的启蒙教育和素质教育。
  • 渔者

    渔者

    第一次发表作品,多多体谅。诗的意境是非常美丽的,它们不是高高在上不为世人了解,只是在这个匆匆忙忙的世道上很少有人愿意静下心认真聆听。。。
  • 爱觉不将就

    爱觉不将就

    四岁时妈妈撇下她独自离开。她是不幸的,也在不久后爸爸因醉酒除了车祸,从此,她和奶奶相依为命,日子虽然过得很艰辛,可也是很快乐的,她很乖巧,从不会惹奶奶生气,可就在十岁那年,奶奶也因病去世了,在那种情况下,自几只能去到福利院,在哪里,有很多和她一样失去父母的小孩,在哪里,她度过了漫长的五年,十二岁那年,她被好心的叔叔阿姨收养,,,他们无儿无女,对自己就想亲生女儿般的好,,,
  • 八识规矩略说

    八识规矩略说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如果回不来

    如果回不来

    残星新书《军魂永驻》,新作者名星陌阑珊这本暂时不更,那本其实是这本的后续,只是去掉了在猎人集训队的情况,跪求各位书友移步,传送门在作者推荐那一栏
  • 云中星走

    云中星走

    他出生离奇,遭遇奇特!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到底离奇的背后隐藏着什么震惊的秘密……这是一个九维的世界,三维空间,四维时空,五维多重时空,六维……七维……八维……甚至那至高九维,到底有着什么联系?每一个维度背后都蕴藏着一个惊人的宇宙秘密,这不是一篇科学论文,而是一个宏伟的时空生存法则,即残酷又热血。包含一切维度的九维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空间?星云将带大家一起揭晓……PS:这是一个谍影重重的故事,脑洞和悬疑指数很高,我是悬念流,我对逻辑很看重,会尽量把留下的坑填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