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021300000013

第13章 般若无知论(6)

且夫心之有也下 第二合辨圣心合释两意也。而其心之有者。凡论心之所以为有者。以其谓法而有故名心有耳。有自不有故圣心不有有者。有法当体。自非是有。故圣心不以有为有耳。不有有故有无有者。不以有法为有。故知有非是有也。有故则无无者。法既非有。亦非是无也。无无故圣心不有不无者。前言无有。此言无无。法体既其无有无无。所以圣心不有不无耳。不有不无其神乃虚者。圣心不有不无。乃为虚妙。何者夫有也无也心之影响也下。覆疏释前圣心不有不无也。圣心非有。妄谓为有。圣心非无。妄谓为无。有无之于圣心。如影响之于形声。非真本也。言也像也影响之所攀缘者。攀缘影响之有无。故有言象。非谓影响之有无于言象。文语到说。故云尔也。何者。缘心谓有故言有。谓无故言无。缘此有有无之心。故有有无之言彖耳。言象。谓易云。文言象词。以喻说有说无之言。象有象无也。喻如说有。是块然之有。说无。是豁尔之无。块然是物块。豁尔是虚空。此皆象也。即此象上有有无之言耳。有无既废下。圣心非有非无。故云既废。不得妄谓为有为无。故云心无影响也。影响既沦则言像莫测者。圣心既非有非无。则不可言有言无。象有象无。言象所不能测得圣心也。言像莫测则道绝群方者。易言方以类聚物以群分。今谓圣心不可言有言无。则与群方诸类永绝也。道绝群方故能穷尽极数者。以与群方永绝。故穷尽灵智。究极心数也。穷灵极数乃曰妙尽者。以穷极故。能无所不知。无所不鉴。故云妙尽也。妙尽之道本乎无寄者。既云妙尽。即是般若。既云般若。何有寄著耶。无寄在乎冥寂者。既云无寄。所以冥然寂然也。冥寂故虚以谓之者。既云冥寂。则无有名字。而云般若者。虚假为名也。妙尽在乎极数者。既云妙尽。必穷心数也。极数故数以应之者。虽云极数。能以数应。如经中说变化云为无所不作也。数以应之故动与事会者。以心数应物。有感必临。无不契会也。虚以谓之故道超名外者。假立名字。所以超名字之外也。道超名外因谓之无者。以圣心超名字之外。莫知何名。故名无心耳。动与事会因谓之有者。以圣心应物。故名有心耳。谓之有者应夫谓有下。谓圣心谓为有者。应彼谓有之人。强谓为有。圣心不然也。故经曰圣智无知下。引经为证。此是大品经之大意。无的文也。又是思益经意。彼经云。我得涅槃时。唯得诸法毕竟空性。以无所得故得。以无所知故知也。此言无相寂灭之道者。此经云无相之道也。又释此无知无为之言。言无相之道也。有本云。此无言无相寂灭之道。谓此无知无为。是无言无相之道耳。岂曰有而为有下。岂曰者。言不如此也。言有未必为有。言无未为无。动静亦然耳。

而今之谈者多即言以定旨下 第三斥谓情也。今之谈者。谓多时讲论之人。亦可指刘公也。多即言以定旨。谓执文取定也。寻大方而征隅怀前识以标玄者。老子云。大方无隅。又云。前识者道之华。以标玄也。而言前识。今言至理大方无隅。何以征责其隅。前识非玄。何以怀前识以标玄也。而言前识者。河上注云。不知而言知。为前识也。存所存以必当者。存彼所存之法。以为必当理也。所存者。谓圣人有心也。是以闻圣有知谓之有心下。闻知定谓知。故谓知为有。闻无定谓无。故谓无为空也。有无之境边见所存下。有无二边。名为边见。边见之人。存此有无。此有无二见。不是中正不二之道也。何者万物虽殊然性本常一者。一谓无相空也。不可而物然非不物者。不可为有物。然后非无物也。可物于物则名相异陈下。有本直云可物。则名相异陈。理亦无爽。望不句例。则可物于物本是也。以物为物。故云可物于物。不以物为物。故云不物于物。名相为陈谓有也。物而即真谓空也。是以圣人不物于物下。不以物为有物。不以物为无物也。非有所以不取非无所以不舍者。杜预注春秋云。舍置也。非有故不可取。非无故不应舍也。不舍故妙存即真下。尔雅云。靡无也。以不可舍故。即是真空。以不可取故。无因有名相也。故经曰般若于诸法无取无舍下。大品经也。此攀缘之外下。此是思虑之外至理。故不可以有无诘责也。

请诘夫陈有无者下 第四诘谬计也。诘责谬计圣心为有之人也。夫智之生也极于相内者。此言凡智也。世谛有相。故凡智有知。凡智之生起。于有相之内。不过此也。法本无相圣智何知者。此言圣智也。圣智见真谛。真谛无相。故圣智无知也。世称无知者下。世间凡言无知者。是木石等法也。灵鉴幽烛形于未兆者。此是圣智也。圣智灵鉴。照见幽微。未形之事已见也。形者现也。于者于也。兆谓卦兆也道无隐机宁曰无知者。无有隐机之道。而不知也。机者微小也。以灵鉴幽烛及道无隐机而义。宁可言无知乎。亦可灵鉴幽烛为一义。形于未兆为一义。道无隐机为一义也。且无知生于无知无无知也者。无知者。谓无所知也。以无所知故云无知。此无知之名。生于无识也。知者圣智也。圣智无彼无知。故云无知无无知也。无有智也谓之非有下。无有故言非有。无无故言非无也。所也虚不失照下。虚是无也。照谓有也。虚而照。无即有也。照而虚。有则无也。泊然永寂靡执靡拘者。泊然谓恬泊也。拘谓拘执也。言寂灭故不可执也。孰能动之令有下。谁能起动令其有。安静令其无耶。故经曰真般若者非有非无下。大品经意也。何则言其非有者下。其谓圣心也。言圣心非有者。非是有相之有耳。但言非有。不得遂是无。故云非谓是非有。非有是定无也。言圣心非无者。非是无物之无耳。但言非无。不得遂是有。故云非谓是非无。非无是定有也。如东西中三处相望。言中非东。不言即是西也。言中非西。不言即是东也。准前作语。应云言其非东者。言其非是东。非谓是非非东。东是定西也。言其非西者。言其非是西。非谓是非西。非西是定东也。问曰。言其非有者。可言非是有。何得非非有。言其非无者。言其非是无。何得非非无。以非有非无是中故也。东西中亦准于此。言其非东者。言其非是东。何得非非东。言其非西者。言其非是西。何得非非西。以非东非西是中故也。答。若非有非无是中。何劳别用中名乎。东西中亦尔也。又非东未必即是非东。南北亦非东也。非西直非西未必即是非西。南北亦非西也。以非东非西。形非有非无。则可知矣。非有非非有下。覆疏前语耳。是以须菩提终日说般若下。大品经文也。彼经云。诸天子闻须菩提说般若。天子云。诸夜叉语言尚可解。须菩提所说不可解。须菩提言。诸天子不解不知耶。我无所说也。此绝言之道下。此谓般若绝言语道不知。何以传之也。而言知何以传者。不知所传也。如古诗云。枯桑知天风海水知天寒。言不知也。枯桑无叶。所以不知天风。海水不冻。所以不知天寒。知乃是不知耳。庶参玄君子下。庶望也。尔雅云。庶几尚也。尚谓冀尚。冀尚亦望之别名也。谓刘公既参契玄理之耳。

又云宜先定圣心所以应会之道下 第二答前第二境智有相无相问也。前第二问中文有两段。前明睹变之知应是有。后明睹变之知异无相。今先答后问。然后答前问也。谈者似谓无相与变下。谈者即刘公也。言不一者。谓异也。睹变则异乎无相下。明不一之所以也。谓见变动即是有相非无相也。见无相则无所见。不能抚接应会也。然则即真之义或有滞也者。若然则滞经中色即是空之义。色即是空故。名为真耳。经云色不异空空不异色下。大品经习应品文也。若如来旨下。若如所难来意。则色空别也。前心见色。后心见空也。若一心见色下。出其过也。一心见色。则唯是色而不见空。何谓即空。下句反此也。然则空色两陈莫定其本者。空色各别。故曰两陈。既其各别。莫知经中相即之本意也。又云空色两陈。不知色为空本。空为色本也。是以经云非色者。释经本意。如下说也。诚以非色于色不非色于非色者。诚信也。信将非色之言非于色耳。不是非于非色也。若非色于非色下。却难也。若经云非色于非色者。则是说太虚非色为非色耳。此欲明何理耶。太虚非色。凡人共知。此非真理。岂经中所明非色之本意也。若以非色于色下。辨经之本意也。若经言非色非于色者。明知色不异于非色耳。故知变即无相下。变即有也。无相无也。色既即空。有即无也。群情不同故教迹有异者。人心各别。故圣教不同。说有说空。言有异也。考之玄籍本之圣意者。楚词注云。考校也。尔雅云。考成也。玄籍谓经也。本谓本尽也圣意。谓至人无心也。岂复真伪殊心空有异照耶者。寻经意则真伪不殊心。空有不异照。真谓真谛。伪谓俗谛。空有亦真俗也。是以照无相下。既空有不异。故照无仍照有。所以不失抚会之功。见有仍见无。所以不乖无相之旨也。造有不异无下。覆疏上意也。广雅云。造诣也。小雅云。造适也。未尝不有下。未尝未曾也。未曾不见有。此有犹是无。未曾不见无。此无犹是有耳。故曰不动等觉而建立诸法者。此是旧大品放光经语耳。今经云实际也。实际是平等正觉所知之法也。故名实际为等觉耳。亦可言觉谓般若实际般若等。故诏实际为等觉。如涅槃云。十二因缘名为智慧。经云如胡瓜名为热病。何者。胡瓜虽非热病。能生执病。故名热病。因缘虽非智慧。能证智慧。故名智慧。今亦如是。实际非是觉。与觉相似。故名等觉耳。以此而推寂用何妨者。何得谓异耶。如之何谓睹变之知异无相之照乎者。伤刘公言异也。之是语助。不计义也。直言如何将睹变之知异无相也。亦可云如之何者。言无如之何也。无如之何犹是无奈何也。汝言睹变之知异无相。则奈汝何也。

恐谈者脱谓空有两心下 第二答第二问中。前问睹变之知应是有也。即接前变之余势。因以答之。恐汝谓两心有异。故言睹变之知是有非无耳。若能舍己心于封内下。己心于封执之内无著。故云舍也。玄机谓至理也。求至理于事相之外也。齐万有于一虚者。庄子有齐物篇。今借此意也。知万有同一虚无耳。晓至虚之非无者。庄子云。至虚极守静笃。今借此语。名至理也。至理虚无。是即色之无。非断无也。当言至人终日应会下。知有即无。虽有何妨。故云应会无所不为也。与物移推。谓进退同世间也。乘运抚化。谓乘机运抚万化也。未始为。谓未曾有为也。圣心若此何有可取者。答前未释所以不取之理也。此何所有所取而复须释耶。有本云。何有何取。言不可取也。

又云无是乃所以为真是下 第三答前第三境智相对。有是无是有当无当也。亦可如来言耳者。亦可如汝来问之言。但未必然也。若能无心于为是而是于无是者。无心以是为是。而以无是为真是。此则言有真是。亦无爽也。当亦然也。则终日是不乖于无是者。无必为是。虽是而无。是当亦然也。据此言之。故前云亦可如来言耳。但恐有是于无是下。恐以有是为定是。有当为定当。则不可矣。所以为患者。以此为病耳。何者若真是可是下。释所以为患也。则名相以形美恶是生者。有真不真。有可不可。则有美恶二名起。故有美恶两心生。大为过患矣。生生奔竞孰与止之者。生而复生。奔起交竞不息。谁能与其止遏也。是以圣人空洞其怀者。字林云。洞字动音。疾流貌也。今谓洞彻空虚怀抱不分别也。居动用之域而止无为之境下。身在动用之地。心在无为之界。迹在可名之内。本在绝言之所也。寂寥虚旷莫可以形名下。老子云。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释名云。无声曰寂。无色曰寥。旷也。莫无也。今谓至人如此耳。而曰真是可是下。非刘公也。既其如此。何有真是可为是。至当可为当乎。喻晓也。雅正也。旨意也。恐是当之生下。恐真是至当之名生。人谓如此耳。物者人也。彼自不然何足以然耶者。彼谓圣心也。圣心不如此。何得言如此耶。

夫言迹之兴异涂之所由生也下 第三总结也。其前书末云。远法师亦好相领得。标位似各有本。或当不必理尽同也。又云。诸人属有击节者。今结意明不同击节所以也。言迹者。庄子外篇天运章云。老聃谓孔丘曰。夫六经先王之陈迹。岂其所以迹哉。今子之所言犹迹也。夫迹履之出。而迹岂履哉。此谓言之于心。犹迹之于履也。言者所喻也。迹者能喻也。又即以言为迹。故云言迹耳。凡有言有迹。异见从此而生也。而言有所不言下。言但言所可言。所不可言者。言不能说也。迹但迹所可迹。所不可迹者。迹不能迹也。是以善言言者下。善以言言于心者。言所不言之处耳。善以迹迹于履者。迹所不迹之处耳。至理虚玄拟心已差况乃有言者。理本绝心。心拟已失。何况以言言得理耶。明我所解者。不可以言寻也。恐所示转远者。所指示更远也。即如问书已远于论。若更有问答更远矣。庶通心君子下。谓刘公心悟玄理。故曰通心耳。于文外相求。不可执文致难也。而言君子者。白虎通云。可为人君。能子万人。故云君子。今谓大人可为君长。故名君子。子者男子之通称也。如刺史为使君。帝王使人与百姓为君子。即君长之义也。若以子万人为君子。则是一人之号。非余人所当耳。

(东南院本记云)。

保安元年十一月十一日。于太宰府点了。疏本草书。仍有不定。后者正之云云。

令同法写点之。囗移点敷[囗夕]。重以正本。可挍合而已。如本记云。觉树僧都御点也。尤可沉思(云云)。

沙门圣然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中华成语故事(第十卷)

    中华成语故事(第十卷)

    本书辑录古典文学语言的精华,它言简意赅;形象生动,成语故事则让儿童在妙趣无穷的故事中熟知一定的成语。从而对学习语言产生浓厚的兴趣,对儿童丰富词汇、增长知识大有益处。科学研究表明儿童在学龄前及小学低年级这一阶段是知识启蒙,道德启蒙的最佳时期,这些内容健康,浅易显懂的成语故事,必将会使儿童终身受益。
  • 坎坷的人生旅途

    坎坷的人生旅途

    青春是美好的,也是值得怀念和回忆的!他们的血是红色的,梦是绿色的!本文讲述了一群年轻人在重大历史背景下成长为共和国的高级军事将领和做出重大贡献的人!他们经历过战火,体验到成长的艰难!他们的身上流着共和国第一代军人的血,他们也拥有第一代军人拥有的性格气质!他们从学生成长为优秀的军人,甚至是优秀的指挥员!他们参加了那场鲜为人知的对越自卫反击战,明白战争的残酷,他们中间有些人也为此付出了生命!可他们也有柔情,他们让我们看到了改革开放后新时代中国军人的风采!同时,也为纪念那些在对越自卫反击战中长眠的勇士!
  • 楼兰蝴蝶剑

    楼兰蝴蝶剑

    历史上最早记载“楼兰”这一名称的是《史记》:“鄯善国,本名楼兰,王治扦泥城,去阳关千六百里,去长安六千一百里。”汉朝以前,中原人根本不知道世上存在着这样一个神秘的古国。张骞出使西域,第一次将楼兰带入了中原人们的视线。从此楼兰成了西域的乐土,沙漠里的天堂。随着西汉王朝的衰落,中原群雄连年混战不休,无暇顾及西域,楼兰也渐渐被中原所淡忘。公元400年,高僧法显西行取经,途经此地时,此地早已是“上无飞鸟,下无走兽,遍及望目,唯以死人枯骨为标识耳”。
  • 半世杀宠
  • 皇的天下:倾魂歌

    皇的天下:倾魂歌

    “殿下,求您,给我,”宫雪宸一脸潮红,气息不稳,满眼渴求。“你不后悔吗?”九歌再三追问。“不悔。”“北棠璃,你竟然敢背叛我,你知道我的原则,滚,别让我再见到你!”九歌气极。“九歌,你为什么不肯回头看我一眼?哪怕只一眼……”燕珂钰满眼痛苦,喃喃自语。
  • 爱情斯德哥尔摩症

    爱情斯德哥尔摩症

    初见时,她是天真无邪的学生,而他已是混迹江湖多年的小混混,阅历与年龄的差距并没有阻挡他们的暧昧,悬殊的身份,造就畸形的爱情,他爱她时,她不爱他;等她爱他时,他却抛弃了她。是命运的不公,还是因果轮回效应,终有一天,他还会爱上她,她是否还能接受他。在他还来不及遇见她时,她的生命中,已经走进了另外一个男人,他拥有显赫的家世,绝美的外貌,横溢的才华,最重要的是,他一直就是那个默默无闻,细心呵护她的男孩。三个人的两男争一女,这注定是一场没有硝烟却又异常残酷的战争。他还是他,她将走向怎样的归宿?
  • 凉心生我心

    凉心生我心

    这就是个冷了情凉了心的姑娘相亲内心逗逼的暖男,闪婚后重新被带入歧途的故事。“现在去领证?”梁辛“。。。。。。”周俊笙“行,我们就走,不行,我离开”梁辛“。。。。。。”周俊笙
  • 圣殿之巅

    圣殿之巅

    魔族强势,面对着灭亡的危机,人类帝国们同心协力与之对抗。一名被白狼给养大的少年为了复仇而不断的修行着。当他遇到了他命中之人时,诡计与奇迹不断的出现在他的身上;当他解开了自己的封印时,他会不会完成自己的诺言。
  • 便秘简便自疗

    便秘简便自疗

    本书以问答形式简要介绍了便秘的基本知识、类型、临床症状、辅助检查方法、诊断和鉴别诊断、中西医治疗及预防等知识,重点介绍适合读者自我调养和自我治疗便秘的简便方法,并对便秘防治中的一些误区提出了作者的观点。本书是一部全面反映便秘自我治疗和调养新成果的科普读物,内容融汇中西而详尽,文字简洁而明了。具有科学性、实用性和可读性强的特点。不仅适合便秘患者的自我医疗,也可作为基层医护人员的参考读物。
  • 都市之仙界归来

    都市之仙界归来

    万年之前,木辰来到仙界,惊才绝艳万年,最终却因心魔,渡神劫失败!万年之后,他重回地球,却发现一切尚早,时间过去三天而已!三天不过眨眼间,三天却又似万年!木辰说:既然重活一世,必要斩断心魔,无怨无悔!ps:这是一个轻松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