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975500000021

第21章

命門合精延,

命門右腎,其神桃康字合精延,七叠見之,一云:左曰父寧在,右曰母精延,亦曰大洞帝一尊神君之名,皆兩存之。

守我身黃寧。

桃康常仰望黃寧以承炁,蓋脾胃所得之水穀,散之於五臟六腑也,前黃寧以有註,乃精血三真之玉諱,亦可互見。

左携元素君,

無英之別字,見前註,乃火沼之主,即紫素左元君翳鬱仞字安來上,乃主保肝護魂,上應木德歲星,下主東嶽泰山。

右攝朱鬱靈。

白元調陽君,名朱晶字鬱靈標,乃水池之主,見上卷朱晶啟明師注,又字玄夷絕中,通人之肺炁,下鎮西嶽華山。

太和度七覺,

七,火之成數,故引意相合,七覺者,天之北斗七元也,人之七孔心也,太和真炁通入,所以有知覺發生,文章渙燦,故下文言真文宣人,但能致中和於一身,吾身之天地位萬物育,則身外之天地亦位萬物育,終日圓覺而未嘗圓覺,凡夫也,仙云:何不食炁太和精,武當謂之太和山,釋氏七覺,支則曰:念覺、擇法覺、精進覺、喜覺、猗覺、定覺、捨覺,此亦謂之七覺,大抵只是人之先天先地靈明不昧之精神是也,虛靈知覺一而已矣,圭峰裴相所說甚詳。

點火生真文。

二點為火,地二生火,天七成之,結為南丹朱陵火府真文,即前所謂五方雲篆,冶之流火之庭,洞陽炁赤,故號赤書。

紫華領胎仙,

即經玉眸鍊質,黃華蕩形,紫華真人引領胎仙證登仙果,但經南昌鍊度,方可生天生世,仙凡一換也,此言十華仙。

元命真中神。

即胎仙也,又曰元命真人,《傳》曰:五十而知天命。然則天者不得聞道矣,元命者,元受天之明命,真中有神長生大君,即浩劫長存之神,先天地而獨存,歷劫運而不壞,圓明虛静,妙有真空,此其體也,不疾而速,不行而至,千變萬化,應事接物,此其用也,唯以和氣養之,是為七覺妙行。

右件玉章天篆八十字,上鎮太文翰寵妙成天,下統第七壘里德君。

《玄契》曰:太和七覺妙行十華觀門紫華天..一精通太无丹華地,二炁通凝玄青華天,三神通萬生素華地,四梵通十方黃華天,五始通太清瓊華地,六始通冥陰金華天,七始通太玄绿華地,八元通上清碧華天。九元通玉虛瑤華地,十玄通玉清混洞● 。太无十華接空地居天中千行,始登點火赤混惠合冲真,聞合見合,合德變形,是曰玄中太皇,真中有神。

元始天王曰:文昌大洞玉章第二十八,地八成木,八景妙行。丁卯、戊辰、訟、師。

金闕上景炁,

金闕,乃三清所御之殿,一云金闕,必誤,梵清景三炁,乃清微天之妙炁也,此經欲召元神岳真三官,先以景炁為主。

十方暉紫煙。

言景炁遍滿,十方暉映成紫色煙雲,《黃庭》云:紫煙上下三素雲。蓋人之妙炁凝集而出於眼目,即水火之正色。

三合太一尊,

太一,按太史公書云,在紫微帝座,見上卷太一務命根注,三合者,玄元始三炁合德也,即前所謂梵清景三炁同義。

帝招太元神。

太元神,乃北方精魂名字,玉帝常以招真符召之,問考較三宮五岳所管人世罪福之事,即人之歷劫不壞之元神。

七轉召嶽真,

五嶽有五真人、五真君、五聖帝,其下分司列曹,管領生死簿籍。七轉者,攝召時以符摇拽,宛轉至七數,七為生數。

玉符告三官。

太一尊神以玉符告下天地水三官,人之元神凝聚,五炁循歷三官聚頂朝元也,人修習大洞之道,當去三官之籍。

拔籍三塗下,

令三官五岳,將罪人名籍削落於三塗五苦之下,赦除之,三塗五苦共為八難,人能離脫八難,方可有受生之兆。

受生高上辰。

人能修習《文昌大洞》之道,脫離五行八卦,煉煅身中鉛汞為丹,功行滿時,其真神自然超過三界,受生於高上辰極。

太帝八靈王,

太帝乃精魂,名陽堂字八靈也,王稱尊也,《生神》云:太帝號陽堂,字曰八靈君,亦曰八識神,八靈八景,木之成數。

一化回慶雲。

自此一變化之間,回取慶雲以開生門,丹經:夾脊雙關至頂門,修行徑路此為根。金丹火侯在人參訪,不可臆度。

桃康守六合,

中卷入精六合房註,桃君乃腎神名,蓋宜懲忿窒慾,惜精愛炁,以為一身之主,性命之根,色念動時,存思桃康在臍。

勒精衛泥丸。

勒精蓋有自然之理,若以房中之術是炊沙作飯,縱蒸千劫,只名熱沙,不名為飯,《黃庭》云:腦神精根泥丸根。先師云:此精非婬慾之精,乃混元至精,玉皇口中涎,在人尋師問道,究其玄妙,饒君聰慧過顏閔,不遇師傳莫強猜,三一帝卿肇勒精,當存此神運真炁入腦中泥丸六合。

太清八景觀,

妙行觀門皆去聲,內觀三部八景也,太清下田是也,《生天經》云:即引太和真炁,注想丹田三部八景,則在心目一注耳。

十德真文宣。

聖人仰觀俯察而畫八卦,以通神明之德,元始演大洞真文,以凝集真神,作成人之德,其揆一也。德者,人之所察賦,性中之所有,發之為四端,蘊之為五常,所謂明德使德。性為道之體,德乃道之用,故曰性之德也,合乎內外之道也。人有純全之德,則無過不及之差,乃天理至公至當。

保子神中神,

《度人經》云:真中有神,此令兆愛惜此身,如保赤子,回光返照,心目內觀,静定久之,自然見真中之神,與之和合為一體。

元命生自然。

前二章云元命生太初,蓋人元命真人始生之初,自然而然,非人力強為之也,此乃地八成木於東方,以表命元也。人之受命于天,自當保守固窮,毋為泛濫以危天命,則可,孔子聖人,飯蔬食飲水,顏子賢人,陋巷簞瓢,蓋安天命所謂樂,知天命故不憂,聖賢尚且如是,人而胡不為乎。

右件玉章天篆八十字,上鎮太素秀樂禁上天,下統第七壘里德君。

《玄契》曰:太清八景妙行,十德貫形,用德合體,進德坦平,成德廣大,智德內清,慧德發光,明德圓華,靈德普應,玄德大方,大德自然,普德濟攝,三千行滿,真文下敷,滿願成真,理合化合,德合道合,保子萬神洞耀八冥,由是中理五炁混合百神。

元始天王曰:文昌大洞玉章第二十九,天九成金,九光妙行。己巳、庚午、比、小畜。

太虛空無景,

太虛太空,了無一物,無光景色象,寂兮寥兮,人我兼忘。又肺神名皓華虛成,以應金方,蓋彭室帝君在太虛之中。

霞中有彭室。

綵霞之中,恍惚若有真神之宅,人身有三彭之室,即三尸神也,常以庚申甲子本命之日,上天奏人功過,一云靈中。

九雲合重扉,

九雲,一本九靈,蓋九陽妙炁擁閉其門,言九竅閉塞,纖塵不入,亦如君子退藏於密,括囊無咎,齋戒以神明其德。

帝君静幽密。

太一帝君居處安静幽密之地,蓋在人頭上,無所關撓紊亂則靜,《老子》曰:致虛極,守靜篤,萬物並作。全在静定工夫。

八真合景君,

膽中八真合景君與肺神通暢,金木間隔,到此混合而金丹始成,此神諱北臺玄精,當存想青衣天尊像,守膽中間。

上携女太一

提携太一仙女入泥丸宮,亦謂之太一元君,雌一神也,見前注。膽真與太一交會於人之百會穴,又謂之眾妙門。

雌雄混玉房,

雌一雄一帝一謂之三一,守之有法,在人參訪,蓋雌雄者陰陽也,混玉房,洞房中交媾也。《老子》曰:知其雄,守其雌。人或詫神仙安得有此,殊不知天父地母日陽月陰交媾以生萬物,《易》以兌女艮男相配為咸感也。《辭》曰:天地感而萬物化生,是以立人之道有五,《經》曰夫婦有別,又曰天下之達道五,夫婦一也,若夫正婦貞,所謂家齊也,家人之辭曰:男女正天地之大義,《傳》曰:夫婦之愚不肖,可以與知能行。蓋男女居室,人之大倫,孤陰獨陽,豈得成人道哉!但止於至善則可,君子之道造端乎夫婦,及其至也,察乎天地,《易》首乾坤而重咸恒,《詩》首關睢而戒淫泆,《書》記釐降禮饉大昏。神仙未嘗無之,劉阮之天台,柳元之海島,皆遇仙女,昔有隱者貸藥為生,聞樂工嫁女有姿色,索五百千,隱者出七百貫,得女歸,後數年事畢,二父母憶女往詣焉,山中樓觀甚麗,女夫迎拜,留數日,一飯不復飢,臨別以黃金五錠贈歸,後錢盡復往,不可見,唯空山爾,豈非神仙中夫婦乎。《丹經》云:休妻謾遣陰陽隔,絕粒徒教腸胃空。祖天師、葛仙翁、許旌陽,何嘗逐妻屏子然後成仙?金丹之道,須命黃婆媒妁,歡合青衣女子素練郎君,夫唱婦隨,陽唱陰和,十月聖胎圓成,嬰兒姹女突出現形,方顯雌雄混玉房之明驗矣,亦非世俗之所謂夫婦也。

九遍還返七。

乃天符火侯也,十一月冬至行復卦,為一還,十二月臨卦為二還,正月泰卦為三還一返,二月大壯卦當沐浴,三月夬卦四還二返,四月乾卦五還三返,五月姤卦六還四返,六月遯卦七還五返,七月否卦八還六返,八月觀卦當沐浴,九月剥卦九還七返二陰符陽火,進退抽添,欲七十二侯周天足數,至十月行坤卦,則脫胎神化矣。一陽生於子,二陽生於丑,三陽生於寅,故三陽為三還,則陽已盛,故火生於寅為一返,至九月,火已墓故七返,足十月,火絕而燼矣。《崔公》曰:一年內,十二時,意所到,皆可為。又曰:勸君不用尋冬至,身中自有一陽生。以此言之,周天符火不容無,而不可執著也,至人傳藥不傳火,當求明師矣。

分形散六合,

《大洞經》至此以得陽神出入,分形散彩,游宴六合之外,乃天地之外,當演習去此幻殼,初出殼去,一里復回,勿令亂。

泥丸易分別。

出入一自眾妙之門,以分別去來,古人云:若人通得泥丸穴,何必區區煉大還,去而復來,候出入純熟,即投胎奪舍。

太真九光輪,

九乃金之成數,上皇太真即我之元陽正炁,生發九色光象之輪,以聚集萬神,即九光之符,九光以應天九成金。

十佺)文結。

佺者,古仙,名偓佺,堯時服松實而眼方,得道,)只如《度人經》云十轉回靈一般,即五方五臟縱橫錯綜之真文,故《玄契》曰:含漱乃五臟之液也,)字,《文昌大洞》之本文,不宜改易,如《靈寶經》亶婁阿薈,如《圓覺經》奢摩他三摩鉢提禪那之類,如可改,則譯經者必為漢語,當從古文。

保子元炁通,

保護兆身中玄元始三炁變通而不塞,人之血榮炁衛,務要流通,和暢則安樂,不染沉痾,若凝滯則別生他證,不保。

五炁理中頡。

金木水火土五行之炁,結為蒼胡頡,理,道也,中者,大本也,合而言之,德性命也,發出乎外,情也,發而中節,和也,和者達道也,達道達德一以貫之,故時措之宜也,五炁理中,頓文在中矣,頜直項也,又曰頡頑言涵養,至大至剛之炁,浩然充塞天地,釋云金剛,又曰舍利子,皆同此意。

變化飛上清,

可以變化無窮,陰陽不測者也,以陰炁為玉女,化陽炁為仙童,彩雲龍鳳,皆自己身中出,可以乘駕飛入上清真境。

三千行超越。

三千功八百行,務欲圓滿超越,或有陰騭大功,一起救拔數千人性命者亦可,使當圓滿大勳,立躋三境侍衛之臣。人多以富貴聲色耗損精炁,一旦身體性命委而去之,雖妻子至親亦掩鼻而睥睨,曩時洞房花燭恩愛何在!唯獨隨業輪轉而已,又安望項負九光輪證太真之妙行。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王爷请息怒

    王爷请息怒

    一位王爷,和年轻太后关系暧昧,和青楼花魁纠缠不清,和府里管家眉来眼去,甚至还有一个貌比西施的美男为之倾倒!你说,一个二十一世纪的丫头穿过去干嘛?还在王妃的道路上狂奔,这不是找抽嘛?好在,小女子在江湖上也混得不错,腹黑黎子妖娆纠缠,不羁浪子浅笑关怀……嘿嘿,看谁玩得过谁!
  • 玄幽冥主

    玄幽冥主

    前世明皇,今世冥王,乱世姻缘,只为博得佳人一笑,悟空曰“我若成佛,天下无魔,我若成魔,佛奈我何?
  • 穿越兽世夫君绝宠

    穿越兽世夫君绝宠

    当代世界华人黑客雪倩,由于一场戏剧性的吃饭风波..导致了悲催的穿越,经历了一场爱与被爱惊天动地的故事..要问世界上有那两大悲催..雪倩会毫不犹豫的告诉大家,男多女少很悲催..为什么?当然是就算生理期不被吃也是个难题啊...要问第二大悲催是什么..自然是穿越女主我很高兴..但能不能死的光荣点,噎死算怎么回事?阿母,我们去那啊?嘘……当然是去泡美男啊,天涯何处无芳花,何必单恋一只草可是阿母,宝宝有些犹豫,……别可是了,阿母……其实我想说的是,阿爹就在你后面啊!雪倩……那脸黑的像包公碳一样的是谁?卧槽……不早说,还不赶紧跑
  • 堕之乱世

    堕之乱世

    为你守候。为你孤单。为你拔剑。为你受苦。为你忍耐。为你轮回。
  • 命运星空

    命运星空

    这是一个平凡的少年成为绝世高手的热血经历ps:作品名是瞎起的,不要误会啊
  • 只是因为我们彼此遇见

    只是因为我们彼此遇见

    《只是因为我们彼此遇见》又名《最初的我和我们》、《致那个最初的我和我们》。当性格完全不同的两个男生走进彼此的世界,经历了他人的反常目光。是选择坚守,还是退却。正如主角凌羽璟对萧铎宸说:只是因为,我们彼此遇见。遇见你,我和你都变得不同。如果没有了你,这一切仿佛是梦,也只能是梦。你永远都是我内心最深处的秘密。记得我们遇见的那一刻,仿佛我们就是全世界。故事围绕两人(凌羽璟与萧铎宸)从相识到分别,二十年后再次重逢的感情的点点滴滴。(注:多站同步更新为不同笔名的同一作者)
  • 万古玄帝

    万古玄帝

    天玄大陆,武道为尊。强者一怒,伏尸百万;圣者一怒,血流成河。少年杨乾,因挚爱背叛,导致满门被屠。且看一个背负着血海深仇的少年,如何凭借心中的那股执念,踏天路,征万界,屠神灭仙,百死不悔!【玄体境等级设定:壮魄期、淬皮期、熬筋期、练骨期、通体期、真玄期、灵海期、天火期、通玄不灭期】
  • 温存已寂北城

    温存已寂北城

    他是她小时候的玩伴,但是多年后他再一次回来找她只是邻居告诉他她已经去世了是因为她的父亲所逼,所以他就帮她报复他的父亲只为他。当他多年后再一次遇见了她他是否还会认出她并且和她有情人终成眷属?一切的一切将开始,该来的总会来,免不了的当然是小三的纠缠和她前男友的不甘。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也不知在黑暗中究竟沉睡了多久也不知要有多难才能睁开双眼我从远方赶来恰巧你们也在痴迷流连人间我为她而狂野我是这耀眼的瞬间是划过天边的刹那火焰我为你来看我不顾一切我将熄灭永不能再回来我在这里啊就在这里啊惊鸿一般短暂像夏花一样绚烂
  • 穿越火线之失落的遗迹

    穿越火线之失落的遗迹

    23世纪初,原美国,原欧盟,原亚洲联盟,以及其他小势力群体,联合发动了震惊世界的第三次世界大战。这是真正意义上的一次世界大战,因为此次事件波及到了初两极之外的每一个人口密集的国家和部落。世界因此而解体,地球上的所有势力重新洗牌,几乎所有国家都被迫解散政权。于此同时,一种新的势力开始蔓延开来,那就是佣兵集团。各国原领导人,以及其他大财团的首领们,纷纷为了维护自身利益,大量散财募集退伍军人以及一些能人将士,而其他原国家军队,也在其领导人带领下,组建起了佣兵公司。其存在意义,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国家的另一种存在形式,只是,现在的世界,只有战争和掠夺。
  • 倾城如顾

    倾城如顾

    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殊不知,倾国与倾城,佳人难再得!我依然站在原地等你的时候,你是否会在我面前张开双手等我入怀,还是你揽着她的双肩,笑着看我泪流满面。我爱你你却离开了,流泪的双眸看着你远去的背影!你再不属于我,如果可以,我愿意重新来过!如果你愿意!再回首,已是物是人非,你已不再是你!但你是否还愿意为我倾尽所有,一如往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