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947800000087

第87章

哲宗

△元符三年(庚辰,一一○○)

1、六月(案:《宋史·本纪》:是月丙申朔。) 乙巳,左正言陈瓘言:“伏见龙图阁待制、新知荆南邢恕,昨者自谓亲闻司马光所说北齐宣训事,谓光等有凶悖之意,遂以其语告於章惇,而光及范祖禹等缘此贬窜;又以文及甫私书达於蔡确母明氏,谓刘挚、梁焘、王岩叟皆有奸谋,而挚等家族几至覆灭。今朝廷赦宥光等,尽复其官,矜恤之恩,遍及存没,则是恕是日之所行不为陛下之所信也。按恕尝以反覆诡诈,得罪先朝,昔者抗疏自列之言,今可考也,恕之得罪於公议固已久矣。今宠以华职,付以大藩,中外沸腾,不以为允。伏望特降睿旨,原情定罪,以协公议。”(《纪事本末》卷百二十。)

2、丁未,制邢恕可依前官守少府少监,分司西京,均州居住。(《纪事本末》卷百二十。案:《治迹统类》云:韩忠彦请改撰司马光等告命,上曰:“但於贬恕告词中载此意,则天下皆知之矣。”制曰:“忠谗辨,则内外肃;是非公,则劝沮行。尔操心倾危,雅意附会,造为非语,上累宣仁。既非亲闻,又无证佐,究其所自,皆出不根。使光、公著被凶悖之名,蒙殛窜之罪,欺天误国,职尔之由。矧彼於此二人,实门下士,借誉引重,恩义非轻;一旦翻然,遽为雠敌,挤穽下石,敢为虚言。可落职罢知荆南,授少府少监,分司西京,均州居住。”建中靖国元年八月,邢恕申实录院状,力辨此事。)

3、辛亥,殿中侍御史龚夬上殿论蔡京罪状,上甚愠曰:“夬所陈,皆曾布之语也。”夬既自辨,遂请去。自京复留,布颇不自安。夬忤上意,龚原谓布曰:“得之外议,近习极不乐,有‘无震主之功而有震主之威’之语。”仍语布以勿与事,且曰:“韩、李皆上亲擢,尚且退缩,何必尔,但戢敛必无事。”又曰:“陈瓘亲闻上语,谓子宣与刘友端尝共事。”布曰:“布帅河东,友端作走马,同官三年,及其亲近,未尝与之接,其职事,亦无西府干务者。修造土木事,皆三省所行,未尝有交通之迹。布若能与友端交通,绍圣、元符中作相久矣。”范纯礼亦为布言:“上有所涵蓄,恐彻帘后必更有所为。”布寻问韩忠彦曰:“外议喧然,谓多谗谮上有所毁短否?”忠彦曰:“无之。”布又令弟肇请於忠彦,忠彦曰:“多方以言探试上意,恐有所疑,即开陈,然终无之。”又曰:“昨在外保全,及召还,皆子宣力,何敢隐也。”布所谓谗谮毁短等语,皆指蔡京也。(《纪事本末》卷百三十。案:《东都事略·陈瓘传》:御史龚夬言蔡京罪,朝廷不以夬言为然。夬将去位,瓘上疏言:“绍圣以来,七年间五逐言者,皆与京异议。今夬以言京,又将罢去,殆非祖宗奖励言官之意。”五逐言者,谓常安民、孙谔、董敦逸、陈次升、邹浩也,见《宋史陈瓘传》。)

《续宋编年资治通鉴》云:六月,诏以坊场钱输内藏。案:《九朝备要》云:岁以百万缗为额。

1、七月(案:《宋史·本纪》:是月丙寅朔。) 癸酉,御史中丞丰稷、侍御史陈师锡言:“臣谨按,章惇当国七年,窃持威柄,祸及天下,勇於害贤,敢於杀人,临大变,订大事,包藏阴谋,发为异议。陛下尚优容之乎!祖宗怒惇久矣,今付陛下震之;上帝怒惇久矣,今命陛下诛之,陛下何惮而不果邪?”翌日,师锡又言:“惇包藏阴谋,发为异议,非皇太后圣谋前定,则陛下清明之躬,置之何地?惇之罪恶,莫大於此。伏望检会臣等劄子施行。”(《纪事本末》卷百二十。)

2、癸巳。(案:《续长编》卷五百十八载周綍论来春依条赈贷事。注云:元符三年七月二十八日可考。今其文已佚。二十八日癸巳。)

3、甲午,左正言陈瓘言:“章惇独掌政柄,首尾七年,随其喜怒,恣作威福,助尊私史,则至於薄神宗;矜伐己功,则至於累宣仁。乐於用兵,大开边隙,陕西之民怨矣;而进筑不已,内府之财竭矣;而辇运不休,忘祖宗积累之艰,轻朝廷根本之地,谓人之怨怒为当尔,谓天之谴戒为流俗。杀张天悦之徒以箝众口,(案:《续长编》卷五百九注引陈瓘此文,以为张天悦,见绍圣四年闰二月丙戌朔。或即是张天锡,或别事,当考。) 广邹浩之狱以绝言路,天下震骇,人多自危。赖宗庙之灵,不廷不虞之变幸未发尔。哲宗一於委任,何负於惇,惇负哲宗,乃至於此。虽阴谋密计发於蔡卞,而力行果断,惇实主之。用《春秋》诛恶之法,则罪卞可也,任扶危持颠之责,则非惇而谁?”(《纪事本末》卷百二十。案:《续长编卷》五百九注引陈瓘此疏,以为在元符三年九月。“九”,盖“七”字之误,今据《纪事本末》编此。)

《续宋编年资治通鉴》云:七月朔,太后还政。案:《东都事略本纪》,七月丙寅朔。

又:云:诏范纯仁赴阙,将以为相,纯仁已疾,听归颍昌。案:《东都事略范仲淹传》:子纯仁,徽宗即位,即日遣中使劳问。初授光禄卿,分司南京,道复右正议大夫、提举崇福宫。不数月,以观文殿大学士、中太一宫使召,方倚为相,而纯仁以目疾固辞,许还颍昌里。

又:云:荧惑犯房、心。陈瓘言:“星文之变,昭示天下已数日矣,惟京师阴雨,见之最晚,则是远方之所知而陛下有所未知也。况房、心为宋之分野,大皇乃天子之位,前星乃太子之位。今幸未陵犯,愿陛下预思所以消禳之。”案:元刻本,“天子”作“天房”,误,兹依《九朝编年备要》正。

1、八月乙未,(案:钱氏《朔闰考》:乙未,是月朔也。) 秘书少监邓洵武为国史院编修官,从蔡京之荐也。给事中龚原、叶涛驳奏洵武不宜滥厕史笔,乃令中书舍人徐杰书读行下。(《纪事本末》卷百二十。案:《宋史龚原传》云:徽宗初,原除给事中。时除郎官五人,皆执政姻戚,悉举驳之,又论郝随得罪,不宜居京师,邓洵武不宜再入史院。《东都事略徐杰传》云:杰为中书舍人,修神宗正史,杰言:“元祐史官范祖禹等多主司马光记事,至绍圣之际,蔡京兄弟又用王安石《日录》,各为之说,正史所以久不成书者,良由史官好恶异同也。今史臣修正史,谓宜悉取当时辅相之家记录,以参校得失,则一代大典可信矣。”《宋史徐杰传》亦载此疏,以为除翰林学士时所上,《东都事略》系於为中书舍人。)

2、壬寅,左正言、编修国史陈瓘言:“山陵使章惇,奉使无状,以致哲宗皇帝大升轝陷泞不前,露宿於野。愿速降指挥,先次罢惇职事,免其朝见,别与差遣,以称陛下厚於泰陵之意,然后降出臣僚前后章疏,别议典刑。”(《纪事本末》卷百二十。案:《宋史·本纪》:壬寅,葬哲宗皇帝於永泰陵。《宋编年通鉴》云:葬哲宗於永泰陵。灵驾发引至巩县,遇雨,山陵使章惇先就幕次,大庆舆陷於淖中,臣僚不复随从,自旦至夜,二膳不时进,竟露宿野。)

《续宋编年资治通鉴》云:八月,蔡京请作景灵西宫,以奉神宗馆御,而哲宗次之,陈瓘言不可者五,其一谓左宗庙,今乃在西,不合《礼经》,卒不能易。案:《宋史·本纪》八月庚子日事。据李攸《宋朝事实》景灵西宫记文,则经始於十月之甲子。盖八月庚子,乃蔡京奏准之日,至十月甲子,斯经始也。《玉海》卷一百云:元符三年,徽宗即位,八月,建景西宫,奉神宗於显承殿,为馆御之首。建哲宗神御殿於西,以东偏为斋殿。靖国元年九月,改显承殿为大明,北有殿曰钦仪,以奉母后;西则为重光殿,以奉哲庙。后又改钦仪为坤元。《九朝备要》云:初景灵宫,神宗未有馆御,而居英宗之后殿。及哲宗崩,又无以处之。蔡京言:“若为宫东,迫民居难展,宜即其西对御道立西宫,首奉神宗馆御,而哲宗次之。”右仆射韩忠彦以下亦请立西宫以奉神宗。诏恭依,且命户部尚书李南公总其役。右正言陈瓘言:“其不可者五:盖国之神位左宗庙,故神宗建原庙於左,今乃在西,不合《礼经》,一也;唐徐峤言‘大理寺杀气盛而鸟雀不敢栖’,今即其基,则非其地,二也;虽移官舍,不动民居,而大理与军器监及元丰库仪鸾司皆迁於他处,则彼亦有民居,不知遣几家而后可就,三也;神考以祖宗神御散在寺观,故合於一宫,今乃析为两处,则鸾舆酌献,分诣礼繁,四也;夫孝贵宁神,自奉安於显庆殿,既变且久,不宜轻动,五也。”瓘章累上,且论京之矫诬,卒不能易。《宋史丰稷传》云:哲宗升祔,议功臣配享,稷以为当用司马光、吕公著。或谓二人常得罪,不可用。稷曰:“止论其有功於时尔,如唐五王岂非得罪於中宗,何嫌於配享?”崇宁元年,诏蔡确配享哲宗庙廷。见《长编》原注。建炎中以司马光配享哲宗庙廷,见《宋史》。

又:云:出内库金帛助边。案:《宋史·本纪》:辛丑,出内库金帛二百万籴陕西军储。

1、九月甲子朔,左仆射章惇上表乞罢政,诏答不允。是日,惇留身请去,径出居僧舍。翌日,复上表,又答不允,遣中使押入,复径出。上谓辅臣曰:“朕待惇如此,於礼貌不为不至。”佥曰:“恩礼诚过厚。”又曰:“惇乞越州,当与之。”曾布曰:“唐李珏事政,与惇相类,初罢为太常卿,再贬浙西及昭州。”上曰:“然。”又曰:“朕不欲用定策事贬惇,但以扈从灵驾不职罪之,馀事候有人理会复议行遣。”(《纪事本末》卷百二十。)

2、辛未,特进、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申国公章惇罢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依前特进知越州,仍故辞谢。(《纪事本末》卷百二十。案:《宋编年通鉴》云:侍御史陈次升言:“章惇自登揆路,任私害物,奉使山陵,措置乖谬。”於是惇乞罢政,命以特进知越州。逾月,中书检会瓘并臣僚上言,云惇编类章疏,看详诉理,受祸千馀家,凡士民暗昧言语,加以刃棓,钉手足,剥皮肤,斩胫拔舌之刑。责授武昌节度副使,潭州安置。考章惇责授节度副使在十月丙申,又为李清臣所劾也。)

3、甲戌,左正言陈瓘为右司谏。(《纪事本末》卷百二十九。案:《宋史》本传作右正言迁左司谏。左、右字互误,当据此正。本传又云:瓘议论持平,务存大体,不以细故藉口,未尝及人晻昧之过。尝云:“人主讬言者以耳目,诚不当以浅近见闻,惑其聪明。”惟极论蔡卞、章惇、安惇、邢恕之罪。)

4、己卯,右司谏陈瓘言:“向宗良兄弟,交通宾客,漏泄机密,陛下知之乎?皇太后知之乎?”又曰:“皇太后不待祔庙,果於还政,事光前古,名垂后世。陛下所以报皇太后者,宜何如哉?臣恐假借外家,不足以为报也。”又曰:“宗良兄弟,依倚国恩,凭藉慈荫,夸有目前之荣盛,不念倚仗之可畏,所与游者,连及侍从,希宠之士,愿出其门。裴彦臣无甚傒才,但能交通内外,漏泄机密,遂使物议藉藉。或者以为万机之事,黜陟差除,皇太后至今与也。良由中外关通,未有禁戒,故好事之人得以益传耳。”(《纪事本末》卷百二十九。案:《宋编年通鉴》载陈瓘此言。又云:太后闻之,怒,至哭泣不食,上再拜乞贬瓘,而怒犹未解。左右近习,或请擢蔡京执政,庶可解太后之怒,并臣皆莫敢言,乃以瓘添差监扬州粮料院。翌日,复有旨除瓘无为军。今考《纪事本末》,监扬州粮料为庚辰日,知无为军乃在丁亥,非翌日也。)

同类推荐
  • 太上说紫微神兵护国消魔经

    太上说紫微神兵护国消魔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庄子通

    庄子通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锦里耆旧传

    锦里耆旧传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佛说须摩提经

    佛说须摩提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文苑诗格

    文苑诗格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热门推荐
  • 还在心上,别来无恙

    还在心上,别来无恙

    儿时的约定,14年的青梅竹马,在第15发生的意外转变,青梅竹马变得形同陌路。她变得嗜血冷漠,同时掌握商业命脉,游走在黑白两道。也使他跌入深渊,邪魅的外表,冰冷的心。她的承诺永远都不会变,就算伤的再深,也只会默默守护。而他的承诺,她今生今世恐怕无福消受....“媳妇,快跟我回家!”一个诱惑的声音在耳边响起,“不,我决定了!我以后要...”还没说完,声音越来远远,之间一只披着羊皮的大灰狼扛走了一只小绵羊...这智商.....
  • 大地风云录

    大地风云录

    看下去,你会发现这是一部包罗万象的小说。跟随少年的视角,体会异世界的风起云涌。
  • 随身世界养成录

    随身世界养成录

    萝莉、正太养成你见过很多,那么养成一个世界呢?你见过么。快来见识一下世界的养成吧!
  • 喵影

    喵影

    她,本是一只小小仓鼠。在最末次雷劫时因贪吃杏仁果子,差点惨遭闪电击中!幸好遇黑猫相救……7百年后她偷得神之水成功化人,竟为报那百年前那只黑猫的恩!当她寻到他时,长长相处下来,她竟动了爱慕之意。可谁都知道,猫鼠怎能相爱?那日,她被送上十字断崖时,只有一愿:我想再见他一面……
  • 异世游侠西门

    异世游侠西门

    考古博士机缘巧合之下身具半神之体穿为京都“四大恶人”之首西门大官人,从此引发了各种狗血剧情的无敌爽文……请看一位流氓如何成长为英雄的故事……
  • 孙子原来这样说

    孙子原来这样说

    《孙子兵法》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博大精深的兵书,它从政治、军事、人才等多个方面深刻阐述了战争规律的各种因素,历时两千多年而流传至今。这正反映了这部传世之作的生命力,也体现了我们祖先超人的智慧与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的灿烂选择。
  • 恶魔校草爱上笨丫头

    恶魔校草爱上笨丫头

    “恶魔,滚开!”,“我滚开了,你别想我哦~”,没一会儿,恶魔又回来了“喂,不是叫你滚吗?”“我想你了,就滚回来了!!”笨丫头与恶魔校草又能擦出怎样的爱情火花?
  • 相思谋:妃常难娶

    相思谋:妃常难娶

    某日某王府张灯结彩,婚礼进行时,突然不知从哪冒出来一个小孩,对着新郎道:“爹爹,今天您的大婚之喜,娘亲让我来还一样东西。”说完提着手中的玉佩在新郎面前晃悠。此话一出,一府宾客哗然,然当大家看清这小孩与新郎如一个模子刻出来的面容时,顿时石化。此时某屋顶,一个绝色女子不耐烦的声音响起:“儿子,事情办完了我们走,别在那磨矶,耽误时间。”新郎一看屋顶上的女子,当下怒火攻心,扔下新娘就往女子所在的方向扑去,吼道:“女人,你给本王站住。”一场爱与被爱的追逐正式开始、、、、、、、
  • 如风似东流

    如风似东流

    正义本为惩治邪恶,奈何有时却要用邪恶来维护?不免令人怀疑,什么是正?什么又是邪?便数风流人物,何人可称侠?何人又可为雄·····
  • 老公,别乱来

    老公,别乱来

    他是天王巨星,被各种绯闻缠身。她是高冷的女医生,一生奉行不靠男人。一次有目的的约会,她借种生子,打算和那个男人从此再无瓜葛。一次VIP门诊,她竟再遇那个男人……男人唇角一勾,栖身靠近,揩了把她的油,“原来是你,过了一晚就想不认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