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947800000086

第86章

2、左正言陈瓘言:“蔡卞痛斥流俗,力主国是,以不仕元祐为高节,以不习诗赋为贤士,自谓身之出处,可以追配安石。陛下建皇极之道,推旷荡之恩,好平恶偏,去彼取此,察流俗之可宥,知国是之当审,所以善述神考之政,而增光先帝之绪者。卞之所是,与此不合,道合则从,不合则去,此人臣之大节,而安石之所以为贤也。今卞持不合之意,处宜去之时,迟回顾位,复何所待?安石进退,似不如此。愿以臣章示卞自为去就。”(《纪事本末》卷百二十。案:《续宋编年通鉴》云:谏官龚夬、任伯雨、陈瓘皆言尚书左丞蔡卞过恶,夬曰:“卞为安石之壻,妄谓尽得其学以欺朝廷,而一时嗜利者助成其说。今乃参预政机,清议沸腾,望重黜之。”瓘曰:“章惇前日所为,皆卞教之。卞以继述神宗为名,以纂绍安石为主,立私门之所好以为国是,夺宗庙之大美以归私史。”伯雨曰:“卞之恶,有过於惇。如诬妄宣仁圣烈保祐之功,致元祐皇后疑似之罪;安惇作理诉所,而士大夫得罪者八百三十家;蹇序辰编排章疏,而语言被罪者数千人。先帝亲政六年,未尝有失,独此数事,皆卞为之。”上谕宰执曰:“台谏攻卞,只说与章惇,则卞自知矣。”卞请去,出知江宁。案:以《续长编》考之,任伯雨此奏在建中靖国元年二月丁巳,不在此时。又《九朝备要》云:上曰:“台谏攻卞已十馀章,何以使卞知之?”众未对,上曰:“只说与章惇,则卞自知矣。”惇令吴伯举谕旨於卞,卞乃请去。此段末云云,删节未明。《宋编年通鉴》又云:九月,殿中侍御史陈师锡言:“知江宁府蔡卞与京兄弟同恶,迷国误朝,为害甚大,乞正典刑”。又言:“向宗良、宗回亦阴为京游扬,进列要路,是皆国之深患。臣非自爱而忧之,盖为陛下忧,为宗庙忧,为天下贤人君子忧。若黜京於外,则间言不入於慈闱,圣虑可忘於忧患。”上曰:“事碍东朝,卿当熟虑。”师锡亦奏疏东朝委曲陈论,皆不报。未几,贬卞太平州居住。侍御史龚夬言:“臣伏闻蔡卞落职太平州,天下之民,共仰圣断。然臣窃见京、卞,表悰相济,天下共知其恶。民谣有云‘二蔡、二惇,必定沙门;籍没家财,禁锢子孙。’又曰‘大惇、小惇,入地无门;大蔡、小蔡,还他命债。’夫民至愚而神,其不可欺如此。元祐初,推行差役,京率先而办,及绍圣讲复免役,复与讨论;又昨者卞在朝廷,与京表悰相济,而今自谓趋向不同,此尤可怪。盖其为人反覆趋利,颇为难察,愿博加采访,以辨忠邪。”案:陈师锡奏详见九月庚辰、辛巳二日,龚?奏当在九月甲申后。)

3、乙酉,尚书左丞蔡卞罢为资政殿学士、知江宁府,比部员外郎董必知兴国军,新知无为军舒亶监潭州南岳庙,皆卞党也。(《纪事本末》卷百二十。)

4、戊子,王安石妻吴氏乞回纳所赐宅。诏依。(《纪事本末》卷百三十。)

5、壬辰。(案:《续长编》卷五百四注云:陈次升言章惇,附见元符三年五月二十六日。今其言已佚。检陈次升《谠论集》及陈士壮所撰行实,止有九月章惇乞罢,次升有奏论其恶,并不见此时之疏。原注或有字误。)

6、甲午,左正言陈瓘上殿再论章惇,又论蔡京罪状。上以为京与卞不同,瓘极论,乃稍然之。瓘再论章惇曰:“盖自绍圣以来,蔡卞造作奸言,假讬经义,厚诬神考,轻欺先帝,倡为国是,以行其私。凡惇之行事为天下害者,其谋皆发於卞,干纪紊政,其事不一。然原其乖悖之始,则不过妄论绍述两字而已。”又曰:“设使惇未肯求退,则在陛下似亦难处。今惇自请,则不过许之而已,何所疑哉?然而欲命先朝宰相以代山陵使,则舍范纯仁其谁乎!”(《纪事本末》卷百二十。)

7、绍圣诏废皇后孟氏,禁中被逮几三十人,閧楚甚峻;录问罪人,过庭下者,气息仅属,或肢体已毁折,至有无舌,无一人能声对。敦逸秉笔,疑未下,郝随从旁以言胁之,敦逸畏祸,不能刚决,乃以奏牍上。盖宰相章惇迎合於外,而随挤排於内,莫敢有异议者。其后,上颇有悔悟意,尝曰:“章惇坏我名节。”元符末,皇太后复后位号,推上遗意而行之也。(《纪事本末》卷百十三。案:原注:云:此用黄策元符中所上书。策坐此,为蔡京所恶,入邪上尤甚。) 太后谓辅臣曰:“先帝末年,颇有悔意。”(《纪事本末》卷百十三原注。案:《纪事本末》目录有《复孟后》一卷,惜其书已佚,无从编辑。卷百十三附哲宗废后事,原注有“元符末,黄策上书,语今亦莫得其详。爰辑诸书所记,以补其逸”。《东都事略·本纪》云:五月癸酉,皇太后诏曰:“瑶华废后,累经大霈,其位号礼数,令三省、枢密院详议以闻。”丙子,废后孟氏复为元祐皇后,皇后刘氏为元符皇后。《宋编年通鉴》云:会有布衣请复瑶华者,遂命以官。上因韩忠彦曲谢,乃谕以复瑶华之事,诏复位号。既而瑶华废后,用犊车还宫中。太后先遣人以冠服易其道衣,乃入,中外欢呼。时欲废元符刘后,曾布曰:“上则章先帝之短,次则主上以叔废嫂,未顺臣等议,以两存为便。”太后亦以为然。制词略曰:“虽元符建号已建位於中宫,然永泰上宾,固无嫌於并后。”十月,蔡京复废元祐太后,向太后力争不可,遂尊刘皇后为元符太后。案:所云布衣,何大正也。《宋史·钱遹传》、《宋文鉴·陈瓘》疏可考。陈桱《通鉴续编》及薛应旂《宋元通鉴》作“何文正”,误。《复元祐皇后制》,蔡京所草,亦见《宋文鉴》。其制词不叙孟后无辜,哲宗追悔之意,而有“得罪先帝,退处道宫。皇太后念仙游之浸邈,抚前事以兴悲。恻然深矜,示不终废”等语,已隐伏后欲复废之意矣。又考《九朝备要》,载正言陈瓘疏云:“绍圣大臣以继述神考为说,以雠毁宣仁为心。而瑶华为宣仁所厚,又於先帝本无间隙,万一瑶华有豫政之时,则元祐之事必复,是以过为之虑。若刈草而去其根,则孟氏安得不废?朝廷赦宥为罪人而设,掖庭秘狱,治世所无。今若过而均之赦宥,以是废兴动静,与众同科,谩而不严,於礼未顺。且瑶华前日得罪,而外议藉藉,皆以为先帝有悔悟之言,审如此,则皇太后下一诏书,明白其事,陛下付外廷使议典礼,纵令遂非之人自护其短,安敢以先帝之言为不然乎!”与《宋文鉴》所载陈瓘《论瑶华不当遽复何大正不直遽赏疏》,文义回别。)

8、王赡及王厚坐侵盗青唐邈川珍宝并责降。(《续长编》卷五百十五注。案:原注记於徽宗即位,弃鄯州之下,本不言月日,今据《宋编年通鉴》系此事於五月。云:姚雄奏青唐邈川,始因王赡贪功生事,招诱羌酋,收复穷远之地,费财劳师,自据青唐邈川府库财物,赡与王厚各有侵盗,迹状分明,乃窜王赡於房州。《九朝备要》云:明年三月,流赡昌化军,至邓州缢死;王厚郴州安置。)

《续宋编年资治通鉴》云:五月,太原府地震。

又:云:置平准务,改市易务,从之。

又:云:筑湟州膔歌城,赐名宁川堡。案:“歌”,九朝备要作“哥”。载曾布之言曰:“外议多谓湟州难守,臣谓若并弃之,则必为夏贼所有;兼得鄯、湟皆不能守,岂不取轻夷狄!自绍圣进筑,边城深入,瞰贼巢穴。如会州正扼其右厢兵马道路,及天都浅井之类,亦使贼不得点集而制其死命。今新疆正宜固守,若破坏一处,则边计可忧。”上然之。

又:云:增太庙为九室,祔哲宗,不祧宣祖。案:《九朝备要》云:初,翰林学士曾巩等议祧宣祖,礼部侍郎赵挺之言:“有天下者事七世,谓考庙而上。本朝至英宗,始遂七庙之数,以僖祖为太祖,顺祖下六庙为三昭三穆。太祖之庙,百世不毁,昭、穆亲尽则迁。故神宗即位,则迁顺祖;哲宗即位,则迁翼祖。今上与哲宗,皆神考之子,岂复可迁?”门下侍郎李清臣以挺之言为是。诏从之。《宋史》卷百六《礼志》云:礼部太常寺言:“哲宗升祔,宜如祔成帝故事,於太庙殿增一室,候祔庙日,神主祔第九室。”诏下侍从官议,皆如所言。蔡京议:“以哲宗嗣神宗大统,父子相承,自当为世。今若不祧远祖,不以哲宗为世,则三昭四庙与太祖之庙而八。宜深考载籍,迁祔如礼。”陆佃、曾肇等议:“国朝自僖祖而下始备七庙,故英宗祔庙,则迁顺祖,神宗祔庙,则迁翼祖。今哲宗於神宗,父子也,如礼官议,则庙中当有八世。况唐文宗即位则迁肃宗,以敬宗为一世,故事不远。哲宗祔庙,当以神宗为昭,上迁宣祖,以合古三昭三穆之义。”先是,李清臣为礼部尚书,首建增室之议,侍郎赵挺之等和之。会清臣为门下侍郎,论者多从其议,惟京、佃等议异。二议既上,清臣辨说甚力,帝迄从焉。六月,礼部请用太庙东夹室奉安哲宗神主。太常少卿孙杰言:“先帝神主,错之夹室,即是不得祔於正庙,与前诏增建一室之议不同。昨用嘉祐故事,专置使修奉,请以夹室奉安神主,亦与元置使之意相违。请如太常前议,增建一室。”尚书省以庙室未备,行礼有期,权宜升祔,随即增修,比之前代设幄行事者,不为不至。诏依初旨行之,乃祔哲宗神主於夹室。崇宁二年,祧宣祖与昭宪皇后神主藏西夹室,居翼祖、简穆皇后石室之次。又《玉海》卷九十七载,崇宁三年九月癸巳,诏云酌郑氏四亲之论,取王肃九庙之规,参合二家之言,著为一代之典。

又:云:韩忠彦白上:“以元祐生者已被恩,而死者殊未甄复,不有追复,孰慰幽魂?”故文彦博、王珪、吕大防、刘挚、韩维、梁焘、司马光、吕公著、孙固、傅尧俞、赵瞻、郑雍、王岩叟、范祖禹、赵彦若、钱勰、顾临、赵君锡、李之纯、吕大忠、鲜于侁、孔武仲、姚勔、盛陶、赵卨、孙觉、杜纯、孔文仲、朱光庭、李周、张茂则、高士英、孙升并追复,焘、挚比旧犹降一官。案:时曾肇亦有是请,语详《治迹统类》及《东都事略·曾致尧传》。《宋史·本纪》,诏追复文彦博等三十三人官系己丑日。又《张庭坚传》云:庭坚言:“陛下践祚以来,合人心事甚众,惟夫邪正殊未差别。如光、公著甄叙,但用赦恩,初未尝别其无罪也。”

又:云:罢榷广西茶。

同类推荐
  • 醉经楼集

    醉经楼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六因条辨

    六因条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台案汇录丁集

    台案汇录丁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毛诗故训传

    毛诗故训传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崇相集选录

    崇相集选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热门推荐
  • 安徒生童话全集(五)

    安徒生童话全集(五)

    《安徒生童话》是世界儿童文学经典,有着独特而又无穷的魅力,其中著名形象如卖火柴的小女孩、丑小鸭、想穿新衣服而又因此上当受骗的皇帝等,栩栩如生、形象生动。阅读这些故事,小读者们可以感受到真、善、美的巨大魅力,并从中得到启迪和感染。
  • 柔石作品集(一)

    柔石作品集(一)

    在烟一块似的衰柳底下,有一位三十岁的男子,颓然地坐着;似醉了,痴了一般。他正在回忆,回忆他几年来为爱神所搬弄得失败了的过去。他的额上流着血,有几条一寸多长的破裂了的皮,在眉的上面,斜向的划着,这时已一半凝结着黑痕,几滴血还从眼边流到两颊。这显然是被人用器物打坏的。可是他并不怎样注意他自己的受伤,好似孩子被母亲打了一顿一样,转眼就没有这一回事了。夜色冷酷的紧密的包围着他,使他全身发起颤抖来,好象要充军他到极荒鄙的边疆上去,这时,公文罪状上,都盖上了远配的印章。他朦胧的两眼望着湖上,湖水是没有一丝漪涟的笑波,只是套上一副黑色而可怕的假面,威吓他逼他就道。
  • 重生之异界傲视九州

    重生之异界傲视九州

    慕容松本是一个平常青年,因为救一个溺水女孩,而自己身亡重生异世。
  • 星际家园守卫者

    星际家园守卫者

    穿越后的萧闫却肩负着保卫整个星际家园的重任!
  • 暮声

    暮声

    楼兰古国属西域三十六国之强国,与敦煌邻接,公元前后与汉朝关系密切。古代楼兰的记载以《汉书·西域传》、法显还有玄奘的记录为基础。《汉书·西域传》记载:“鄯善国,本名楼兰,王治扦泥城,去阳关千六百里,去长安六千一百里。户千五百七十,口四万四千一百。”法显谓:“其地崎岖薄瘠。俗人衣服粗与汉地同,但以毯褐为异。其国王奉法。可有四千余僧,悉小乘学。”玄奘三藏在其旅行末尾作了极其简单的记述:“从此东北行千余里,至纳缚波故国,即楼兰地也。”
  • 穿越之洗澡都能穿

    穿越之洗澡都能穿

    我的神啊!我也忒倒霉了,洗个澡也能穿越,不过是闭了一下眼就变成新一MM,还是一个6个月小baby,我还可以穿回去吗?
  • 谁在谁的流年

    谁在谁的流年

    干练的女记者遇上了严谨冷酷的法医,两条没有交际的平行线,却被命运交际在一起。也许是英雄救美,可是更多的是灵魂的互补,心灵的契合,愿得一人心白首不相离。
  • 娇妻易被鬼上身

    娇妻易被鬼上身

    一场车祸改变了阴九九的命运,一觉醒来她能看见鬼魂!夜晚来临之际,总会有死不瞑目的小鬼前来纠缠她。直到那个叫君婳的女鬼,因为是处、女鬼不甘心然后缠着她,想要借她的身上了那个叫苑璟泽的男人,阴九九直接无语的两眼一闭晕了过去。可是,却也因此让她碰见了那个叫君临的男人。第一次,他见到她,她被附身晕倒在他怀里,反倒骂他吃她豆腐。第二次,他们再次遇见,两人更是不欢而散!第三次,她更是不要脸的勾引她的好哥们!当真相被揭开,原来真正的她竟然这般令他着迷,当他打算爱上这个女人的时候,“苑璟泽!你爱的人是我妹妹!不是我女人啊喂!”附身的女鬼是君临的妹妹,君婳。喜欢苑璟泽。但女主喜欢的是君临,不要搞混淆哦。
  • 我的忠诚男友

    我的忠诚男友

    一个快三十岁却从没谈过恋爱的剩女,一个得过国际奖项的帅气少年,当这个暖男接触上“大龄巫婆”时,究竟会发生怎么样的爱情故事呢?
  • 一代仙骄

    一代仙骄

    莫道盘古开天地,先天老祖还在前储物袋里孕列仙,反遭禁制万千年感戴枭雄施援手,小授道法夺皇权家破国忙齐侯子,巧遇伊儿始修仙无上神通悉成就,灭天改命一念间一雪国恨与家仇,永了上古恩与怨斗得万界我为尊,折煞尘数魔与仙华年永驻离生灭,相伴逍遥一红颜———————————————至少百万字完本,可放心收藏跟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