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947800000223

第223章

2、通直郎、陕西转运判官李邺借给事中使金人,谕以将内禅,且求和。初,童贯既归自太原,金人又遣两使来,大臣不敢引见。天子遂创以小使之礼,大臣自见之於尚书省厅事,昔未有此也。才就位,遂大不逊曰:“皇帝已命国相与太子郎君吊民伐罪,大军两路俱入。”白时中、李邦彦与蔡攸(案:原本作“蔡绦”,当为“攸”字之误,今改正。) 等,俱失色不敢答。徐问:“如何可告缓师者?”使人又大言曰:“不过割地称臣耳。”大臣又俱失色不敢答,遂议厚其礼而遣之。攸弟绦说攸曰:“此觇我尔,无过揣我虚实强弱。宜以行人失辞而斩其使,使虏罔测。不然,且囚之,不可使知我情实。”攸不听。盖执政议,恐激其兵之速也。时李邺上书,因其论强弱之情伪,请奉使议和。上大喜,奖借甚。至邺乞金三万两,而朝廷颇难之,遂出祖宗内帑金瓮二,各五千两,命书艺局销镕为金字牌子,遂授邺而去。(《纪事本末》卷百四十四,又卷百四十六。案:《续宋编年资治通鉴》云云略同。《三朝北盟会编》曰:靖康元年正月七日癸酉,李邺奉使回。先是,十二月中旬,闻贼马逼近,遣李邺借给事中奉使讲和。至是回,盛言虏兵强盛,云:“彼金人之兵,入水如蛟,入山如虎,登城如猿,不可敌也。”朝廷速宜与和,然彼未肯从和,因再遣邺与李棁等行。《靖康前录》曰:邺先斋金奉使,贼入吾境,且贪且惧,日行不过一舍。又知圣上继明伐其始谋,有求和之义,偶逢邺于赵之境上,邺漏机,知吾弛备,遂镌夜一百五十里。又曰:李邺归自贼垒,盛谈贼强我弱,以济和议,谓贼人如虎,马如龙,上山如猿,入水如獭,其势如泰山,中国如累卵。时人号之为“六如给事”。薛应旂《通鉴》曰:壬戌,遣给事中李邺使金,告内禅,且请修好。邺至庆源府,斡离不欲还,郭药师曰:“南朝未必有备,不如姑行。”从之。此与《纪事》作己未迟二日,或己未命使,至壬戌始行耳。)

3、先是,已降制皇太子兼开封牧,置官属,寻有旨幸淮、浙。(原注宇文粹中《承训录》,十二月中旬降制皇太子兼开封牧,置官属;后二日,上有旨幸淮、浙;又两日,逊位。所称日或小差,今稍改之。案:《承训录》以此为十二月中旬事,故《纪事》据以附二十二日,书曰先是。岳珂《愧郯录》云:宣和七年十一月戊午,皇太子为开封牧。然七年十一月并无戊午日,其“一”字当为“二”字之误,盖十二月二十一日也。《北盟会编》曰:二十二日己未,谋南幸。朝廷闻贼马逼近,使李邺借给事中奉使讲和;召天下勤王之师,且命皇太子为开封牧。宰相日赴都堂聚议,易置东南宰臣,具舟楫运宝货为东下计。《北征纪实》曰:本朝建国用意,与前代置藩镇规模自异,外无重兵,不可失之。季兄翛欲上言:“昔澶渊之役,虏人料天子必走蜀,因伏兵於殽渑道上,适为我兵搜出,此虏人已陈之刍狗也。然彼方谓我独西兵可用,诚是也。都邑不可守,藉守亦必破;况天子不乘危,且上兵伐谋。今太上既将南幸,为新天子计,不若行狩陕西,反据形势以临之,鸠集藩翰大臣,数道并进,乘我锐气,下兵以图收复,此万全也。金人若犯都邑,既掩空城,谋折气沮,无可得做;而我在陕西鸠兵稍成就,计已四五月,则天时地利,彼俱不得,必引而去,重载而归,必一战可破也。都城为患,不过一火而已,此癣疥尔。虽虑殽渑道险,恐有伏兵,则可从南阳走武关,入长安,亦汉、唐大路,不过回远,比殽渑差数日间,会兵而后鼓行,此所谓从天而下也。”至二十七日,不得对。) 辅臣奏请皇太子监国,上允从,进东宫,置师保官及僚属,尽以侍从、两省官兼领。上曰:“三省、枢密院官属留京师,从皇太子,百司皆不可动。”辅臣乞量差扈从臣僚,上令取纸笔,自批太宰白时中兼领枢密院使为行宫使,右丞宇文粹中兼中书侍郎为行宫副使。辅臣乞差提举行宫事务等官四员,上曰:“京师事体,今日允宜增重。行宫无事,祗须两员,给、舍、六曹、台、谏,皆不必备。有所降指挥事,止令三省、枢密院行司出劄子,直下诸处。”于是止差提举事务官二员。后两日,遂内禅。乃诏前所差三省、枢密院行司官白时中等皆罢。(《纪事本末》卷百四十六。原注此据宇文粹中《承训录》增入。又云白时中等皆不须从行,止差门下侍郎吴敏为恭谢行宫副使。今附见于此。案:《承训录》所云白时中等不须从行,止差门下侍郎吴敏为恭谢行宫副使。此当为内禅以后指挥。盖敏于是日己未晚对玉华阁,始诏除门下侍郎辅太子。《三朝北盟会编》,除吴敏门下侍郎手诏附二十三日庚申即位后,此时敏尚为给事中兼侍读。)

閤门邓文诰传旨,令随宰执复候对於文字外库,是日,召对於玉华阁下。(原注或言蔡攸引至玉华阁下者非。案:李濂《汴京遗迹志》、周城《宋东京考》并云:玉华阁下宣和殿后,大观初建。) 宰臣白时中、李邦彦,枢密院蔡攸、童贯,执政张邦昌、赵野、宇文粹中、蔡茂皆在,而宣谕使宇文虚中、制置使王蕃亦预召。(案:此二使皆本日所除。《三朝北盟会编》曰:二十二日己未,三省、枢密院同奉圣旨:“宇文虚中除保和殿大学士、充河北河东宣谕使,其请给人从依见宰执例施行,不得辞避。”日下受告,又奉圣旨:“王蕃除宝文阁学士,充畿辅郡兵马制置副使兼都统制陕西刷兵。令王蕃限一日选官,具名申尚书省。) 宰执奏事退立,王蕃前奏事复退立,吴敏前奏事曰:“愿请。”上皇顾群臣少却立。敏曰:“金贼渝盟犯顺,陛下何以待之?”上皇蹙然曰:“奈何?”时上皇东幸计已定,尝诏除户部尚书李棁守金陵。敏率给、舍诣都堂白罢之曰:“朝廷便为弃京西,计何理!此命果行,当死不奉诏。”棁等遂罢行。及皇太子除开封牧,上皇去意益急。敏于是奏上皇曰:“闻陛下巡幸之计已决,有之乎?”上皇未应。敏曰:“以臣计之,今京师闻虏大入,人情震动,有欲出奔者,有欲守者,有欲因而反者,(原注时归朝官在京甚众。案:《幼老春秋》曰:京城承平,日久富庶。金人深入,纵兵虏掠,故其下乐然而来。将犯京师,数百里内,居人皆避之,强民乘势,十百为群,路途邀截劫掠,或许装金人者有矣。初得燕山,燕人有来京师居者,军民伎艺百色有之,杂居坊巷中,与汉人无异。金人将犯京师,京城中军民呼燕人为细作,皆执捉送开封府,无虑数百人。开封府不得已,皆收之,后亦放还。) 以三种人共守一国,国必破。”上皇曰:“然,奈何?”敏曰:“自虏之入,臣尝私祷于宗庙。昔者得于梦寐,不知许奏陈否?”上皇曰:“无妨。”敏曰:“臣尝梦,水之北,螺髻金身之佛,其长际天;水之南,铁笼罩一玉像,人谓之‘孟子’。孟子之南,又一水,其南有山坡陀,而臣在其间。人曰:‘太上山。’臣尝私解之曰:‘水北者,河北;水南者,江南;佛者,金人;太上者,陛下。’宜自知所谓,而不谕所谓孟子。臣尝以问客,有中书舍人席益谕臣曰:‘孟子者,元子也。’”上皇颔首。敏曰:“陛下既晓所谓臣不避万死,陛下定计巡幸,万一守者不固,行者不达,奈何?”上皇曰:“正忧此。”敏曰:“陛下使守者威福足以专制其人,则守必固,守固,则行者必达矣。”上皇稍开纳。敏曰:“臣所陈上上事,陛下既晓臣所谓,陛下果能如臣策,臣敢保圣寿无疆。陛下建神霄有年矣,长生大帝君者,圣寿无疆之谓也。然长生大帝君旁若无青华帝君,则长生大帝君何以能圣寿无疆?青华者,春宫之谓也。”上皇大喜。敏曰:“陛下能定计,则中原自此数百年仍为中国;不能定计,则中原自此数百年逐为夷狄,中原数百年利害在陛下今日。”又曰:“陛下若早定计,以臣观之,事当不出三日。过三日,守者势未定,威福未行,虏至无益也。”时虏已越中山而南,计程十日可至畿甸,故敏以三日为期。上皇嘉许。敏遂以劄子荐李纲曰:“臣伏见太常少卿李纲,明隽刚正,忠义许国,自言有奇计长策,愿得召见。”盖纲尝过敏家,为敏言,上宜传位如天宝故事,与敏意合,敏荐之,冀上皇或有顾问也。上皇命三省批旨令纲来日候对于文字外库。(案:纲过敏家所言,具见《四朝名臣言行录》,已附入二十日丁巳皇太子为开封牧注中可考。薛应旂及毕沅二《鉴》云云,略同。) 敏退立,宰执复奏事皆退,上留邦彦语。少顷,独召敏与邦彦,叹息曰:“有贤臣少宰,更不要疑。”盖前此上皇尝以此计询邦彦,未承诏,敏盖不知也。上皇顾敏谕旨,邦彦除门下侍郎,辅太子。敏骇曰:“臣为陛下画计,臣当从陛下巡幸,臣之分也。陛下且传位而臣乃受不次之擢,臣岂敢?”上皇曰:“不易卿,岂敢言!”(原注,或云内禅之际,攸除敏为门下侍郎者非兼有。次日,上皇授与邦彦帖子,处分内禅事,除门下侍郎亦在帖子上,是上皇御笔。案:《三朝北盟会编》:二十三日庚申,除吴敏门下侍郎,手诏曰:朕恭承景命,嗣守丕图,永惟基业之艰难,实赖股肱之左右。延登时杰,进与政机,增重公朝,用劝群辟。朝散大夫、试给事中兼侍读吴敏,毓德和厚,受材奇崛。识虑高明,卓尔蓍龟之见;器质靖重,凛然柱石之资。再践锁闱,屡直辞苑,论事有回天之力,视草有华国之文。预大议于禁中,功归社稷;裁明诏于笔下,意爱士民。有兹不世之逢,盖亦为时而出,宜亟跻于近列,以允协于佥言,处东台筦辖之司,参四辅铨衡之任。噫!陈尧舜之孝悌,是为风化之先,合皋、契之忠嘉,更俟訏谟之告。肩一心以佐王室,熙庶绩以亮天工。往即钦承,奚俟多训,可特授太中大夫守门下侍郎。) 上皇曰:“不要称太上,只称一名目,如道君之类。”又曰:“何日可?”敏曰:“臣适奏过三日,恐无及。”上皇既轮数甲子,曰:“来日亦好,卿明日与邦彦同来。”上皇曰:“居禁中与居外孰便?”邦彦曰:“居禁中恐终不便。”上皇曰:“莫须称疾。”敏曰:“陛下至诚,定大策恐亦不须。”上皇曰:“待更思之。”是日,敏退诣都堂见邦彦曰:“上意已定,今日敏当与相公条所当施行事。适闻今夕锁学士院,敏适当制,愿相公为奏乞,宣他学士留敏议事。”邦彦不许,敏遂宿院中,草种师道、何灌两制。(案:《三朝北盟会编》:二十三日庚申,种师道、何灌除都统、副都统劄子:“保静军节度使致仕食邑一千五百户实封六百户种师道,可特除检校、少保、静难军节度使、充河北河东路制置使兼都统制,进封开国公,加食邑五百户;侍卫亲军步军都虞候、宁国军承宣使、管勾侍卫步军司公事何灌,可授武泰军节度使、充河北河东路制置使兼副都统制,封开国伯,食邑五百户。”以上并己未日事。)

翌日,自学士院复对玉华阁下,宰执奏事退立,上皇召邦彦与敏曰:“计已定,只今日好。”因出一帖子寘邦彦怀间,皆上皇亲批合施行事。如出居龙德宫,皇后居撷景西园,(案:龙德宫以懿亲宅潜邸为之,撷景东西园即撷芳园,号延福六位,皆次第开拓,东直景龙门,西尽天波门,踞都城一隅焉。见《宋史·地理志》。) 郓王罢皇城司,敏除门下侍郎,内侍随过龙德宫而辄过者斩之类,上皇皆自处分略具。上皇曰:“不可不称疾,恐变乱生。”敏曰:“亦好。”上皇曰:“只称道君。”敏请称太上皇帝,上皇曰:“卿不须泥。”又曰:“谁草诏?”邦彦曰:“吴敏学士也。”上皇曰:“甚好,便要诏卿,须道朕不能内修政事,外攘夷狄意。”又曰:“朕此举,上承天意,次安宗庙,下为百姓。”又曰:“卿昨日计中原数百年利害,是朕意也。”敏涕泣受诏,退俟庑下,宰执复奏事。上皇谓蔡攸曰:“我平日性刚,不意小虏敢尔!”因握攸手,忽气塞不省,坠御床下。宰执亟呼左右扶举,仅得就宣和殿之东阁。群臣共议,一再进汤药,俄少苏,因举臂索纸笔,上皇以左手写曰:“我已无半边也,如何了得大事?”宰执无语。又问诸公如何,又无语。即左右顾,无应者,遂自书曰:“皇太子桓可即皇帝位,予以教主道君退处龙德宫。”又曰:“吴敏,朕自拔擢,今日不负朕。可呼来作诏。”乃召皇太子及三衙并召敏,敏承命,以诏草进,上皇指:“朕当以道君号退处旧宫处,曰改‘朕’为‘予’。”遂左书纸尾曰:“依此,甚慰怀。”

同类推荐
  • 绪言

    绪言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黄箓救苦十斋转经仪

    黄箓救苦十斋转经仪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绥广纪事

    绥广纪事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止山集

    止山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The Evolution of Modern Medicine

    The Evolution of Modern Medicine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热门推荐
  • 善良的星星请说爱我

    善良的星星请说爱我

    我以为曾经爱的你是唯一,回首忘事才发现只是过往云烟。到最后发现爱不爱不重要,懂才是首要。注定我们只能从倾慕者变成未知。相遇到相识到相知到相恋到相爱,一帆风顺便好。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嫡女毒妃

    嫡女毒妃

    作为一个穿越后的相府家的千金真够点背的,被绿茶妹妹陷害嫁给冷面王爷还不算,从此与狼为伴,还要斗小三,斩桃花,关键时刻还得献贞操。这狗血的生活,幸好擅制毒药,治得了小三,整的了恶人,总有一天姐要让那些嘲笑我的人跪下唱征服……【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上位前的磨练

    上位前的磨练

    传言东夜龙族曾为龙族之首,只因上古九仙帝大战受到牵连东夜龙帝敖岳被杀,帝子敖显失踪,东夜龙族没落上万年时时不压受尽压迫只得称臣,帝子敖显回现东夜带回强者,助敖显夺回龙帝之位,余年诞下一子曰其敖风,强者曰:后日敖风历练成,龙帝成。无人知晓强者真名只知他为冥帝玄天幽帝
  • 妙手仁医

    妙手仁医

    人们总是称赞他是了不起的人才,没有任何他所不能够治愈的疾病,但是奇怪的是没有人真正知道他的身世秘密。一个本来平凡的小校医,却拥有改变整个世界的能力,他给人类的生命带来无尽的变化,甚至有人说他是未来送给人类的礼物,他究竟是谁?就让我们在石头的帮助下了解李涛漫长的、充满传奇色彩的人生故事。
  • 狼孩历险记(语文新课标课外读物)

    狼孩历险记(语文新课标课外读物)

    现代中、小学生不能只局限于校园和课本,应该广开视野,广长见识,广泛了解博大的世界和社会,不断增加丰富的现代社会知识和世界信息,才有所精神准备,才能迅速地长大,将来才能够自由地翱翔于世界蓝天。否则,我们将永远是妈妈怀抱中的乖宝宝,将永远是温室里面的豆芽菜,那么,我们将怎样走向社会、走向世界呢?
  • 浮缘梦三生

    浮缘梦三生

    无论人神鬼,还是妖魔精怪都有执念,或过忘川化为乌有,或苦苦执着不愿转生,更有甚自甘堕落不复轮回。“这里是梦,不在三界五行中,躲在这甚好。”“这世间只有有缘人可以寻到这。”若有执念,执念够深,便可寻到这里,不管情爱仇恨……………
  • 涩味

    涩味

    余湛是农村长大的孩子,3岁月生母自杀,五岁时有了后妈,有了妹妹。9岁时离开了唯一爱他的奶奶。余湛是一个人内心干净的男孩子。18岁考上大学,终于来开了那个恶心的家庭。遇见了那个与他存在两个世界的女孩子,开始了他的另一扇大门…拖着他下了地狱。
  • 却染红尘多纷扰

    却染红尘多纷扰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沉香亭畔,梨花十里,两人许下那样美好的誓言。十年后,仍是十里梨花,两人不期而遇,可物是人非,沧海桑田,已然是相见如陌。有的爱,虽然从未提及,却刻在心间,浮生若梦,梦境终究是会破碎的。红尘滚滚,有缘无分之人太多,徒增纷扰罢了。既不回头,何必不忘;既然无缘,何须誓言;今日种种,似水无痕;明夕何夕,君已陌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