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931000000007

第7章

大智本行下二别叹德为三。一略叹自他德。二广叹自他德。三邻果叹德。一叹德为二。一略叹自行二略叹化他。自行又二。一正叹二释叹。初二句言正叹者即是大智本行。解此或约一法或约二法。约一法者大智即是本行也。依本起智智即是行。故言大智本行。故法华云诸法从本来常自寂灭相。佛子行道已来世得作佛。此经云从无住本立一切法。若南土旧解多从八地约位帖释。北方诸师从初地约位帖释。什师从下至上渐胜称叹。解既不同未敢偏用。何者南方引威神建立文证。故知初叹八地。北方引七波罗蜜证叹初地乃至七地。一往引证经文各便。若欲和通则硕乖违。但经文对地处处有之。未足定执谓为得称集经者意。今谓一往多是叹上地之德。若叹上地自摄于下。何者通论诸位行类是同。但上得胜品下得劣品。今以胜摄劣不可以上下各叹。如叹大智本行皆悉成就。金刚智满始名成就。岂可叹下。如叹能师子吼乃如雷震。下地亦能有此演说何独叹上。故知分别互有所失。问近无等等岂非叹上。答今明诸德皆叹上地须约邻果。故下结云如是一切功德皆悉具足。若通下地无等之言约相待说互有远近。如法华明行处近处。下地亦名近也。华严明十地智慧如爪上土。诸佛智慧犹如大地。此则悬殊。今三教菩萨行类是同。而教有所主各有浅深。通八地去但约二谛而品有优劣。若约补处自摄下位。别登地去即是三谛入佛智地。行类是同。但约品浅深分地优劣。若叹补处即摄下地。圆教初住三谛圆显具于一切诸佛功德。但品位不同不无优劣。若叹等觉即下位皆摄。但诸菩萨外随所感见闻不同。内则本迹高下难测。岂可定执非但约教分别菩萨功德法门。或时内合观心欲令行者知胜妙功德皆从心出。是则诸佛解脱皆于众生心行中求。若约二法叹者。大智叹解本行叹行。若解行互阙如目足互失皆无所到。若解行具者如有目足即能到池。故须双叹所以叹解。云大智者只是观解。若入空出假。二智方便不名为大。中道观解一切种智名为大智。故大论云我今知力欲演说大智彼岸实相义。当知大智即是观诸法实相之观也。言本行者即是叹行。从大智本一心具足诸波罗蜜。故大品云诸法虽空而能一心具足万行。金光明云一切种智而为根本。无量功德之所庄严。当知自行虽有多门。但略叹解行横竖诸德磬无不取。问菩萨未证极果。何得言皆悉成就。答果行未满因行已圆。故云成就。但约教成就其义不同。三藏初缘生灭四谛发誓名大智。行六度行名为本行。种相业成名悉成就。通教初缘无生起誓名为大智。檀三事空乃至般若名为本行。十地如佛名悉成就。别教初缘无量生解名为大智。行无量波罗蜜名本行。十地等觉名悉成就。圆教初缘无作发心名为大智。一心万行名为本行。十地等觉边际智满众事究竟名悉成就。权实可知。若观心解约三观明。初观观生灭四谛。大悲弘誓名大智。用观行六度即是本行。此三藏教折假入空观。体假通教入假别教一心圆教。寻之可知

诸佛威神二句二释叹也。亦傍得成化他。此正明佛加。金刚论云。于菩萨身佛与功德智慧之力。故名加也。今明解行因圆正由诸佛威神建立。智慧加解大智得成。功德加行本行得成。内因虽是菩萨自修外缘必假诸佛冥护。譬如种子。内虽自有虽生之因外无地土日光风雨等缘岂得成实。菩萨亦尔。虽有慈悲智慧精进禅定自行化他之因。若不假诸佛慈悲地智慧光神通风说法雨。自行化他之因岂得圆也。如大鹏影覆子得生长。故华严云。八地欲沈空佛加奖观方得发起。若约观心修三观时必须忏悔请十方佛。若心志者佛即加护自然行成。世有邪见学禅之人但信有心佛不信诸佛威神所加。此正释前傍成后化他者。若加化他如华严明。法慧菩萨说十住。诸佛放光加方乃得说。乃至金刚藏说十地亦如是。此即成后为护法城。若约观心三观既成。若欲利物必须忏悔请十方佛威神建立。有感蒙加随所利生如风靡草为护法城下二略叹化他德为三。一叹化他心二叹功成三释叹。初二句叹化他心者。佛法如城能为行人防非拟敌故名为城。若护佛法即是护城。又解阴入界法。此法即空。即空之理名涅槃城。众生是王而种性具足恒沙佛法。如城中人物。故文云一切众生即大涅槃即菩提相。但此妙理外为天魔外道之所破坏内为通别见思所侵。菩萨为护众生本有涅槃之城不令妄起诸爱见也。受持正法者即是四教之正法也。菩萨从十方佛闻此教法得陀罗尼。总持无忘名为受持。将用此法降魔制外。及破众生内外爱见诸烦恼贼护涅槃城。令诸众生法王种性皆得安稳。恒沙佛法不致散失。名护法城受持正法。约观心者假空空假护小涅槃。假中中假护大涅槃

能师子吼二句二正叹化他功成。大经云佛性者名师子吼三昧。菩萨住此三昧能师子吼。师子吼者名无畏说(云云)。若约观心三观若成所行如所说。说于四教心无怯弱。如师子子若满三年即能吼也。名闻十方者此亦化他功成。化功既着十方蒙益咸共传扬。声闻驰远如大将破敌功名盖世

众人不请下三释叹化他。众人不请初二句此释化他之心为护法城也。菩萨悲誓岂待祈请。如寇贼围逼连官大将救其危急。何待城内来祈请也。问若菩萨是不请之友者。佛何故待梵王天帝请转法轮。答菩萨尚不须请岂况于佛。但是说法之仪生物殷重故须待请。问菩萨不待请者凡是有心必应救不。答有缘即赴非请有无支而安之。此释受持正法。世人以同志为友。菩萨善巧同物根缘。共修四种四谛各得无漏道果。故法华云我等二人亦共汝作。若开权显实则同乘佛乘直至道场。此即法亲之友也。而安之者未安道谛令其得安。如是四种众生令安四种道谛。若开权显实皆令安住无上涅槃。故言友而安之。若约观心折体入空假名中道。此四种心不请三观。三观自观即不请友义。观折成心令此四心住四道谛。即是友而安之也

绍隆三宝二句此正释。化他功成能师子吼名闻十方。菩萨用无畏心说于四教即是绍隆四种三宝。若顿赴圆机即入佛慧。初心成就一体三宝增进不断。乃至妙觉湛然安住。此即大乘一体三宝常住不断故言使不断绝。若渐教赴机次第明不断者。初三藏乃至圆教一体三宝不断绝展转兴谢教权实。故菩萨用此四教三宝引接众生使佛种不断。皆令安住大般涅槃常住三宝皆是菩萨说法之功即是能师子吼。化功归己即名闻十方故言绍隆不断也。若约观心绍隆不绝者若佛在世绍隆三宝事如前说。佛去世后佛法付属二众弟子。所以优田造像阇王结集育王度人。若此相从三宝不绝。则弥勒出世真正三宝绍隆不绝。若弥勒灭后亦复如是。若行人能于今末世造立尊容书写大乘度人出家。即是相从三宝绍隆不绝。若住三观之心观此相从三宝不滞空有人。第一义一体三宝绍隆不绝故经云敬像如真佛得福亦复然。故文云无离文字说解脱相。文字性离即是解脱。解脱者即诸法也。贤愚经云未来多有破戒比丘。犹应供养恭敬如舍利弗目犍连。所得功德亦复无量。绍隆三宝功德最大。譬如大臣治正国家功勋重大。菩萨绍三宝种使不断绝。功德无量十方诸佛说不能尽

降伏魔怨二句此即传释绍隆不断。只由众生内有爱结外有鬼神六天魔王。内有诸见外有十八六师及九十六种外道。能坏法城使三宝断绝今明菩萨化物内修禅定伏爱外用神力降伏魔怨。内以智慧断结外则说法制诸外道。内外魔怨既伏内外外道咸归则涅槃城存。三宝不绝故得绍隆也。若约四教界内爱见用生无生道谛禅定伏爱。智慧制见界外爱见则用无量无作道谛定庄严伏爱。慧庄严制见。故文云众魔者乐生死。外道者乐诸见。菩萨于中不舍不动故云众魔外道皆吾侍也。若降界内爱见魔外即护化城涅槃。藏通三宝使不断绝。若降界外爱见魔外即护大涅槃城使。别圆三宝不断绝也。故知并是释前化他。问界内可有魔外界外何得有耶。答大经说八魔四内四外也。华严十魔通界内外。分别可知。涅槃迦叶自叹云。自此之前皆名邪见。则藏通三乘圣人皆名界外魔外。故呵善吉云入于邪见不到彼岸。汝与魔外一手作之。岂非界外有魔外耶。问声闻可尔菩萨云何。答华严明菩提心魔三昧魔善知识魔。皆菩萨魔也。鸯掘魔罗诃文殊云。外道亦修空。尼干但默然即是界外外道。若不尔者何故八千被呵不能加报。若约观心者假空空假观成降伏界内魔外。假中中假观成降伏界外魔外

悉已清净下二广叹自他为二。一从此下讫不起法忍是广叹自行。二从已能随顺讫及心所行是广叹化他。叹自行为二。一断德二智德。一叹断德为三。一总二别三释。一总叹者明此菩萨结惑生死皆断。故言悉已清净。结惑生死有二种。一界内二界外。若三藏补处止伏见思未断结惑。通教补处虽除习气界外见思未断。别教补处虽断十一品无明余三十一品在。此三并非悉已清净。圆教补处四十一品并尽。虽余一品有若微烟乃可得名悉已清净。如地持明。第九清净净禅至离一切见清净净禅二障斯断。菩萨依此禅故得大菩提果。故约圆教补处说悉已清净。若约观心。假空空假假中中假二处观成界内惑尽。非悉已清净界外烦恼障尽名悉已清净

永离盖缠二别叹断德。盖谓五盖缠即十缠。有言盖缠所障既近岂足以叹大菩萨德。今谓不尔。只约此五盖十缠开出一切界内外惑。离此更无别能生惑。界内为枝界外为本。若离界内五盖具出八万四千。何者贪欲嗔恚睡疑属痴。掉散是戒取即是等分。此四各出二万一千合八万四千界。外根本类作宛然。问界外何得有五盖亦对八万四千。答既有三毒何得无五盖耶。取涅槃即贪舍生死是嗔迷实谛是痴。既有根本三毒则有根本五盖。得具八万四千。今约教明离盖不同。数人明盖障于初禅上界无盖若成论明贪嗔二盖并通上界二论俱是三藏尚明盖不同。若三藏菩萨离盖发禅与凡夫同。未足以叹补处之德。若通别圆离盖类悉已清净。可知十缠开五百缠。分别永离类盖可知。若约观心假空空假假中中假。一处观成离二盖缠准上可知心常安住无碍解脱三释叹断德。无碍解脱即不思议解脱之异名也。故大论云于诸解脱中无碍解脱最大。藏通皆云无碍断解脱证。有师言。无碍伏解脱断此但界内思议无碍解脱。别教十地亦言无碍道断解脱道证。虽离界外见思犹约定断。非不思议无碍解脱。圆教明义解惑相。即智不断惑而究竟永离二种盖缠。故名无碍解脱。故文云不断痴爱起于明脱。心常安住者。若思议照寂非究竟安住。若不思议寂照不二。住大涅槃名究竟心常安住也。无碍解脱即大般涅槃之异名耳。次约观心。若别相三观非究竟安住。一心三观即是心常安住无碍解脱也

同类推荐
  • 洞山大师语录

    洞山大师语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太上混元真录

    太上混元真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钝吟杂录

    钝吟杂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岭表录异

    岭表录异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Mauprat

    Mauprat

    Napoleon in exile declared that were he again on the throne he should make a point of spending two hours a day in conversation with women, from whom there was much to be learnt.
热门推荐
  • 致闺蜜——一辈子的依靠

    致闺蜜——一辈子的依靠

    她是一个被同学孤立的人,没人愿意和他做朋友,但她却成了她的第一个朋友,成了她的好闺蜜!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巅峰的无敌

    巅峰的无敌

    站在这个巅峰之上,想成为巅峰中的无敌者......
  • 一眼倾心

    一眼倾心

    她,男友成了别人的新郎......他,女友突然人间蒸发......她说,我们不可能。他说,这辈子,我只要你!他们邂逅于泰国,重逢于深圳......甲米的初夜,丽江的缱绻......上一代的恩怨,这一世的纠缠......平行线有没有相交的那一天?那一眼万年,会给你我一个相信爱情的理由......
  • 猎魔江湖

    猎魔江湖

    面对亲情的时候,他说:我想要的,是荡尽奸邪斩妖除魔,而不只是一家安康。然而,他最终无家可归。面对爱情的时候,他说:我想要的,是守你护你一生一世,而不只是卿卿我我。然而,他最终痛彻心扉。天下何处无吊斯,哪怕是偌大的修仙界。他,就是修仙界一个渺小的吊斯。可他不服!他要争一个万世敬仰!争一个郎朗乾坤!可是何其容易啊,这本就尔虞我诈的江湖偏又被魔族搅的风起云涌。正所谓:滚滚红尘何时休,江山未稳添新愁。四门八宗齐登场,饮血铁马啸九州。
  • 咸鱼翻身

    咸鱼翻身

    一个孤儿,从小在一个没落的小村落跟着混混们过活。有一次因为在游戏厅了和一个小孩子做了一笔生意,接着通过小男孩认识了她此生的贵人,从此走上了逆袭的道路。
  • 天水古民居

    天水古民居

    古城是古民居的载体。天水是一座文化底蕴深厚、建城历史久远、独具特色的中国历史文化名城。距今约3800。年前的旧石器晚期,天水先民已经开始了原始居住活动。约在公元前1100年前,天水地域即出现了先秦西垂邑。西垂即后来的西犬丘,汉西县故址,今秦州区东南一带。西晋太康三年(282年)置秦州,七年复置,并将秦州州治及天水郡治俱由冀城(今甘肃甘谷县)迁至今天水城区的上郵城,从此开始,上郵城即今天水城区一直作为州、郡治所而成为陇东南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中心。
  • 至尊圣医:娇艳美妻安定生

    至尊圣医:娇艳美妻安定生

    她,因执行任务最后被逼跳崖,后转世重生,爹娘不知所踪,被大伯不管不顾,白莲花姐姐三番五次陷害,收复神宠,美男缠身,却被他一一清除,他宠她入骨,一个小包子跑到她身边说“娘亲,爹爹为什么那么喜欢妹妹,不喜欢我,我是不是不是你们亲生的?”他,身为总裁。因她去世而自杀。意外穿越。世称鬼王,人人惧怕。她却一次次闯进他的世界,令他再次动心。对世人霸道宣誓她,只能是他的。无论在现代还是异世。
  • 女人一生要做的50件事

    女人一生要做的50件事

    做女人就要做一个简单的女人、快乐的女人,有魅力的女人、自信的女人;有点自强,还要有点自尊;有点自立,还要有点自爱。战胜自己,相信自己,超越自己,看重自己,才会有不竭的动力和无穷的力量去创造更美好的人生。只有每个女人都活得精彩,才能构成这个世界的妖娆美丽,才能让生命之花绽放得无比绚丽。
  • 一骑绝神

    一骑绝神

    《当岁月变迁,曾经荣耀加身的战神古族也抵不住岁月的蚕食,无数岁月之后破败的战神庙中,少年独自一人觉醒了血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