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931000000006

第6章

与大比丘众八千人俱此下第六辨同闻众。此证阿难与诸声闻菩萨天龙八部四众共闻岂谬传也。就此为三。一声闻众。二菩萨众。三杂众。问从小为初应先天龙。从大为初应先菩萨。答小乘出家得道荷佛恩深故常在佛侧给侍陪奉。戒行自守物所归信证经义亲。故须先辨。菩萨化他不恒佛侧。和光利物难可测量。世人但睹其迹莫知其本。证信义疏故次辨也。天龙四众结惑未尽犹居凡地。内无得道之功外阙化他之利。证经为劣故后辨也。复次此有所表。二乘滞空凡夫滞有。菩萨不滞常行不二故处其间。故大经云凡夫者有二乘者空菩萨之人不空不有。问何以不叹声闻德耶。答诸师解言既被弹呵无德可叹。今谓不尔。菩萨亦弹何故即叹。又金刚般若亦不叹德非为被呵。今恐是出经存略。又云大之一字即略叹德。心大论云。若说小乘但明比丘众。说摩诃衍非但比丘必须菩萨。如金刚般若但辨比丘不列菩萨。岂可金刚是小乘经。但是出经者略。此经不叹意亦可知。一明声闻众者初明比丘。即是通语人类多种。如胡越不同。佛法出家皆名比丘。释此为五。一与.二大.三比丘.四众.五数。一释与者此经云与。大品云共。与即是共。大论辨七一明共。所谓一处一时一戒一心一见一道一解脱。若释法华须约本迹。今经既未发迹。但因缘事解观行而已。一处者同在庵园。一时者一会之时。一戒者同得无作。一心者俱得九定。一见者俱见四谛。一道者悉得无学。一解脱者俱证有余。二释大者。若依梵本应云摩诃。大论云摩诃或云大或云胜或云多。大王所敬故名为大。胜九十六种故名为胜。数至八千故名为多。今明外道有三种。一一切智二神通三韦陀。具此三种名大外道。佛对破此故于三藏说三念处。谓性共缘。能修此三非但止破三种外道。得入性地证果之时成三解脱。谓慧得好解脱心得好解脱及得无碍解脱。名大比丘名大罗汉。若别对者得慧名大得心名胜得无碍名多。三种具足名波罗蜜。声闻成就一切罗汉功德故名为大。问得慧解脱即名大者。何须具三。答如三德具故名大涅槃。而摩诃般若亦受大名。三藏通教各有四门合有八种。皆名波罗蜜声闻。故名为大。若约观心即就折体从假入空而明观也。此八种比丘毗昙成论各有一种大比丘义。余六不明。三释比丘者或言有翻或言无翻。言有翻者翻云除馑。众生薄福在因无法自资得报多所馑乏。出家戒行是良福田。能生物善除因果之馑乏也。言无翻者名含三义。智论云一破恶二怖魔三乞士。一破恶者如初得戒即言比丘。以三羯磨发善律仪破恶律仪故言破恶。若通就行解修戒定慧。戒防形非定除心乱慧悟想虚。能破见思之恶故言破恶。二怖魔者既能破恶。魔罗念言此人非但出我界域。或有传灯化我眷属空我宫殿。故生惊怖。通而言之三魔亦怖。三明乞士者。乞是求之名士是清雅之称。出家之人内修清雅之德必须远离四种邪。净命自居福利众生。破憍慢心谦下。自卑乞求资身以成清雅之德故名乞士。又解。破恶是正义。下两助成。何者受戒破身口恶业。怖魔即破爱恶。乞士破慢恶。约观行者次第从于阴界入求法喜禅悦。资无漏慧命成尽无生智断之德。故名乞士。下文呵身子云。佛说八解脱仁者受行岂离欲食而闻法乎。此具三义一杀贼从破恶得名。二不生从怖魔以受称。三应供因乞士以成德。直言比丘则大小未定。或在外凡性地学人之位。今言大者即大罗汉。当知大之一字无所不含。即略叹德也。四释众者。梵言僧伽此翻为众。直一比丘不名为众。众多共集名为众也。律明四人已上皆名为众。如众树共聚乃名为林。智论云僧有四种。一愚痴僧谓破戒放逸僧也。二哑羊僧虽持禁戒不能分别三学开遮通塞之相。有疑请决默然无对犹如哑羊。三有羞僧者。若出家人修戒定慧。亦能分别为人开决。但未发真居内外凡。自愧未能成就圣法谬堕僧数。四事敬侍常愧自责。亦名事和僧。四真实僧者。从苦忍去四果圣人皆名真实理和僧也。前之二种虽有僧名既非事和不堪僧事。后之二种堪行僧事。五明数者数有八千事义可知。对行明数意则难见。菩萨者此下第二辨菩萨众证成同闻。何但声闻。亦有大菩萨及三万二千。亲承演说非谬传也。文为五。一明类、二辨数、三叹德、四累名、五总结。初明人类者夫大乘行人通名菩萨。是大乘行人之气类也。具存西音应云菩提萨埵。什师恐繁略提埵字但云菩萨。翻译不同。阿毗昙云。自觉觉他名为菩萨有云菩提云无上道萨埵名大心。谓无上道大心此人发大心为众生求无上道故名菩萨。安师云开士始士。又翻云大道心众生。古本翻为高士。既异翻不定。须留梵音。今依大论释菩提名佛道萨埵名成众生。用诸佛道成就众生故名菩提萨埵。又菩提是自行萨埵是化他。自修佛道又用化他故名菩萨。若不如是己所修持为无慧利。但三乘同名菩提二乘不名萨埵者。无悲利物故不受斯称。是则虽略二字异乎二乘。其义宛然。藏通见真通名为道不名萨埵。别圆见真如磁石吸铁。非但止名菩提亦即得名萨埵。故大经云一实谛者即是大乘。若非大乘非一实谛。问前两菩萨不名萨埵何异二乘。答少有慈悲愿行异二乘也。四教菩萨具如玄义。此经多由衍三教意释叹德也。不用三藏者非衍正意。有时引出正为比决大小不同。观心明菩萨者约三观分别。折体入空起大悲心亦名菩萨。修后两观任运即是菩萨义也

三万二千二辨数者依事可知。表法难见未可定对

众所知识下三叹德为三。一总二别三结。初总叹者即是初标叹德章门。若无自行化他之德岂为众所知识。此诸大士随缘利物荷泽无边。十方众生莫不知识。闻名钦德为知。睹形敬奉为识。但众生有四根性菩萨即以四种化之。即有四种知识。三藏三祇行满百劫种相。大人相现物所归崇名众所知识。通教八地。道观双流神通利物名众所知识。别教登地圆教初住得如来一身无量身现十界像。随缘利物名众所知识。未横遍十方竖高三土。为一切有缘之所知识。今诸菩萨皆是补处。横遍竖高一切有缘之所知识。故云众所知识。若约观心三观心明即德高名称。是则闻名钦德睹形敬奉亦为众所知识也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诸经要集

    诸经要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掌上明珠2:思无邪

    掌上明珠2:思无邪

    亲军都尉府创建以来最大的叛徒王冒,为何会被释放?上官翘究竟是痴心错付,还是另有隐情?是谁揭穿了“白鹤”的真面目?郁李与宝珠这对小冤家将情归何处?防御部新晋的正卫、白沉,对“清理者”小顾妹子一见钟情?继续上一部的爱恨纠葛、潜伏暗战。随着真相一一浮出水面,更多的人物参与进来,局面也变得更加复杂。另一方面,沈家四房突然要到扬州府认人,各路人马竞相而至,原本危机四伏的境遇,愈发莫测……
  • 来世你看不见我的美

    来世你看不见我的美

    多年后,当舒离问起:“你是怎么忍心,拒绝了多么多追求你的男生?”时。藜蕖只是淡淡一笑,似是开玩笑的说:“任何百毒不侵的人,都曾无药可救过。”
  • 灼笙成悸

    灼笙成悸

    【已新开一篇,作者写文偏轻松风,略抒情,小虐怡情,大虐伤身,作者绝对是亲妈】两个人生命的相遇,可以来自于任何事。两个岔道的人遇在一起,谁也不知道会发生什么,世间什么事情不会发生。青春嘛,就是想和他考同一所大学,作业本想和他放在一起,上课偷偷看他,发糖都要费尽心思去发给每个人,同时再发给他。你在的时候你是我的全世界,你不在的时候,全世界都是你。
  • 疯狂少女:别惹我之青春如梦

    疯狂少女:别惹我之青春如梦

    “戴安!你又闯祸啦!”“不闯祸我就不是戴安!”叛逆少女的青春,又会闹出什么样的囧事呢?
  • 洞真太上三九素语玉清真诀

    洞真太上三九素语玉清真诀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龙吟残月天

    龙吟残月天

    这里是一个神奇的云荒世界,荒野茫茫蛮兽横行,弱肉强食强者为尊,人类的修者可分为七个等级:淬体、凝气、虎跃、御罡、化兵、坤藏,以及武道巅峰的圣级强者乾威和那不为人知的传说中的武神羽化……
  • 洞真太极北帝紫微神咒妙经

    洞真太极北帝紫微神咒妙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画圣

    画圣

    “画一片云在手心,就拥有了整片天空。”这是神卷大陆对强大的画师作出的评价。相传,太始元年,有神卷携氤氲之光自天而降,分散落在人间。大陆各族因观神卷之雅韵有所得而获天地之力认可。自此,画道成。多年以后,人族一代画圣于画师陵陨落,随后重生到了一个身份神秘的少年身上,也由此,开启了一个逆天画师的崛起征程!
  • 傲神无双

    傲神无双

    杀手之王林逍意外战死,却穿越到了玄武大陆,重生成为太玄门的一个杂役弟子。在这个以修炼玄力为主调的世界,强者为尊,弱者如草芥,地位低微,资质平平的林逍,几次被暗害,却在机缘巧合之下,觉醒了前所未有的四象神兽之力!青龙神威霸道,白虎杀戮嗜血,朱雀怒焰焚天,玄武气吞山河,四象合一,神力无敌!一代绝世王者,就此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