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920100000025

第25章

梵行品

诸师。谓梵行四心为体。圣行三品为体。引经云。说四无量是梵天道名转梵轮。说四谛是第一义天道名转法轮。又师言。慧定戒为梵行体。七善悉知知即慧也。四心是十二门禅即定也。后明持戒得失即是戒也。若然与圣行何异。异者梵是化他圣是自行圣。以慧为正。戒定相成梵以戒为正慧定相成。圣是圣人所行。梵是净道。道通凡圣。圣先戒后慧。梵先慧后戒。是为梵圣异也。又师言。因果是梵行体。梵者言净是涅槃因。能得涅槃故以因果为梵行体。义皆不然。若四心为体。斯乃梵天道。非大涅槃。若三品为体。虽异圣行不出二乘。非大涅槃。因果为体者尚存因果。云何名净非大涅槃。若非大涅槃是谁梵行名义无取故皆不用。今言梵者名净。净义有三。谓净净。不净净。非净净非不净净。云何净净。所谓七善四无量心三品六念。如是等法悉是出世涅槃净道。今以梵行遍净诸净。文云。谁是一切诸善根本。当言慈是。是名净净。云何不净净。我说是慈有无量门。所谓。神通。调象。调狂。治眼。治创。慈游世间悲入汤镬。慈善根力无所不现。使诸不净悉皆得净。是名不净净。云何非净净非不净净。所谓大乘大般涅槃。非因非果非自非他。非染非净毕竟清净。即是如来常乐我净。文云。慈若有无是有是无是声闻慈。慈若有无非有非无。如是之慈是如来慈。如来慈者乃是非净净非不净净。若此三慈纵横并别。非妙非净即一而三即三而一。不可思议。乃得名为清净梵行。从三得名名梵行品。文为二。初明梵行。次叹经。初梵行为三。先七善。次四心三持戒。初七善中二。初征次释。释中三标释结。标则标章。唱数列名。此七善者。前三通自他。次两专自行。后两是化他。若旁正言之。正是化他旁是自行。释中二。初明别七善。次明圆七善。别七善中即为七章。初释知法者。法通自他。以知法故能自行化他。此章亦有标释结。初标如文。次释中二。先列。次释。释中十二部经为十二段。初云修多罗者。旧云。无翻五义训释。或云。契经是用此代彼。或云。契经是正翻。开善云。但通无别。庄严云。有别即是偈颂长行。引成论云。祇夜颂修多罗。祇夜者。具足应云路伽祇夜。祇夜翻为句亦云颂。开善云等句。庄严云等颂光宅云重颂。是颂长行之偈。受记者。梵云和伽罗那。论云解义经。此翻受记。即授六道三乘等记。伽陀经。一云不等句。二云不等颂。三云直偈。即孤起偈。所言除修多罗者。除别相被颂长行。又言及诸戒律者。又除戒律中有此偈。知前有长行。无长行者即是孤起。优陀那。论云。无颂之长行。经云。无问自说因缘。此偈出法句。尼陀那论云。本末次第即因缘经阿波陀那。论云。即譬喻经。伊帝目多伽。论云。一竹伊帝目多伽。开善翻如是语。庄严翻为本事。言我所说名界经者。各有界别。欲明各有封印。名如是语。阇陀伽。论云本生。然本生本事不异。即合第九为本生。第八为如是语。开异者第八名本事。第九名本生。毗佛略者。论云广。今经方广。亦云鞞佛略。直广是小乘中名。方广是大乘中名。阿浮达磨即未曾有。优波提舍。即论义。亦云大教。亦云解义。大乘中没解义名。光宅。以前和伽罗那名解义。谓解受记义(云云)。菩萨若能下。是第三总结。次释知义者。即知十二部经所诠之理。今明此解极略应言解十二部经空平等义。又于一句解无量义。又解毕竟清净义。若解三义义势则周。第三知时。如是时中任布施善即是化他。余句多是自行。四释知足下。两善是自我。五自知者。谛视善不善。如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六云何知众下。两善皆属化他。知众者应备知十法界众。文中略举人及二乘。于一一众施三业化。但略举身口。又化他多用身口。少用意是故略之。七知尊卑者。应备知十界尊卑。文亦简略。不信是阐提。即地狱界。此则极卑。不往僧坊。无事中福德。即饿鬼界。不礼拜是憍慢。即畜生界。不听法不受法训。谄曲很戾即修罗界。不至心听散善不专即人界。不思义者虽至心听不能思义是天法界。不能修行。但有闻思。无有修慧。是二乘方便道浅劣皆卑。但求小乘无大志愿。虽复发真此亦为卑。若求大乘此乃为尊。次第相望乃至圆别。是佛菩萨界。如是节节迭为尊卑。善男子去。即第二明圆七善举两譬者。如意珠譬圆生善。甘露譬圆灭恶。一善一切善无善不备。一灭一切灭无恶不除。故举两譬。先譬。次合譬可见。次如是下合譬云。于人天中最尊最胜。若直以世人天解者未为允当。于贤圣人天中尊胜乃应合文。善男子是名下。第三总结。能具七善即梵行中之一品。第二明四无量心者亦名四等。无量从境。四等从心。何者前境非一故名无量。在境虽多。我心一相故名为等。通而为言。境亦名等。心亦无量(云云)。文为二。初明四心。后明心果。初辨四心又二。先明次第四。后明圆四。次第又三。一略标。二论义。三领解。初标如文。次迦叶下论义。先问次答。问开五难。一难四心应三。二难四心应一。三重难四心应三。四难四心应二。五重难四心应一。合而言之亦成三难。第一与第三难四令三。第二与第五难四令一。第四一难难四令二。且依经文而分五难。第一以两心无异同能治嗔应同是一。喜能与乐舍能除痴。是故但三不应有四。慈有三缘下。第二皆同有三难令唯一。先唱三缘。次释三心。三缘深浅但为一义。然约境虽异缘心无别。如缘贫穷即众生缘。知此贫人应须衣食即是法缘。若知众生须知如来受第一乐。则无所须即是无缘。能缘既一不应有四故只是一缘五阴名众生缘者。五阴从何而生。缘所须物而施与之。是名法缘。若缘如来不须此物。即是无缘。欲明缘境心遍。乃至上缘于佛况复余境。慈之所缘下。第三举三缘难。众生境浅法空则深。无缘两无是故极深。既有三缘宁得有四只应有三。成论人云。缘生是生空。缘法是法空。缘如来是平等空。此失文意。文云。缘众生者。缘于父母妻子愿与其乐。何时云空。人有二种下第四难。人有二种。见行利根。爱行钝根。利人好嗔为教钝者。十遍不解是故生嗔。为此义故须修慈悲以舍嗔心。钝见利者恒生嫉妒。所以令其修于喜舍即除嫉妒。若尔只见有二不应有四。夫无量者下。第二以名字离合作难既言无量岂得唯四。既其但四不应无量。若无量者唯应是一。次如来答为二。先破定四之执。次答无四之难。初有三。一明教门广略不定。二明反常不定。三明治惑不定。既其不定何必须四。初约十二因缘不定为答。或十一乃至二一因缘。随机利益不可为定。除生一法者。河西云。萨遮尼揵。聪明鍱腹。头戴火冠来至佛所。其心高逸不听佛法。密迹杵拟怖方听法。其父是梵志母是尼揵。俱共出家。以从非法父母生故。唯此为耻。余无所惮佛将护之。故除生一法唯说十一。为迦叶说。以辟支根利复无忌讳。具说十二。善男子如来方便下。第二反常不定。或谓口密不定。佛实具足常乐我净。亦说无常不净。生死实是无常不净。亦说常乐我净。善男子或有众生下。第三治惑不定。谓身密不定。作转轮王施财是舍。与五欲乐是喜。作仆使趋走是慈。诃谏是悲。善男子是无量下。第二答无四之问。又二。前总后别。总又二。初举二事。次总非前问。举二事者。前举体异。次明用异。初体异者。得报不同。慈得遍净。悲得空处。喜得识处。舍得不用处。处异故治惑不同。如是无量伴类下。第二明用异者。贪取人物。慈与人物。嗔与人苦。悲拔人苦。嫉忌人乐。喜与人乐。痴长憎爱。舍亡爱憎。以是义故下。二总结前非。非一者非第二第五。非二者非第四。非三者非第一。第三如汝所说下。第二别答五问即为五章。此初答第一治惑难唯三无四。今明。虽同治嗔。嗔有轻重。是故成四。有六复次如文。是故迦叶是无量下。答第二同缘难。治惑不同伴类有四。何得令同。有三缘但共为一。复以器下。答第三浅深难。难令有三。今明随用有四。岂逐行为三。或言器是境。以行分别下。答第四据人利钝难。欲明虽有两人而有四行不得为二。以无量故下。答第五名字难为二。初列四章门。次广解释。欲明无量有四句。何妨得有四种无量。迦叶白佛下。第三领解如文。世尊颇有菩萨下。第二明不次第即圆四心又二。初料简小慈。次显大慈。此之大小小亦不小。不可以凡夫为小二乘为大。二乘为小菩萨为大。何以故凡夫二乘俱不住于大涅槃故。今以次第慈为小。不次第慈为大。此两俱住大涅槃故。有人。以似为小真为大。此亦不然。次第似真俱小。不次第似真俱大。故简小有两问答。初问有菩萨住大涅槃有慈悲心。非是大慈心不此正问次第梵行。次佛答为三。一唱有。二释有。三结有。初倡如文。次释有中二。先出境。次明观。初境有九品。冤亲中人各有三品。或谓中人唯一但七。中人于我无冤无亲不须开三。一往如此。然此中人不无愚智贵贱之殊。故可分三便成九境即有九慈。次是菩萨下正明修观。若全未修。但欲与其三亲三乐三冤三苦。三种中人不与苦乐。若初修慈。于三亲中与三品乐。于三中人与三品乐。于三冤人上冤与下乐。中冤与中乐。下冤与上乐。第二修时。上冤与中乐。中下两冤与其上乐。第三修时。三冤并与上乐。未是亲中三种之乐。第四修时。即以中人下乐并与三冤。第五修时。以中人中乐并与三冤。第六修时以中人上乐并与三冤。第七修时。以三亲下乐并与三冤。第八修时。以三亲中乐并与三冤。第九修时。以三亲上乐并与三冤。是名上冤与增上乐。尔时得名慈心成就。又直取三品乐与九种境。初入观时三亲与三乐。第二时中亲与上乐。下亲与中乐。第三时下亲与上乐。第四时下中人与下乐。第五时下中人与中乐。第六时下中人与上乐。第七时上冤与下乐。第八时上冤与中乐。第九时上冤与上乐。是名慈心成就。今文中但略有四番入观。初番三亲等与上乐。此总三亲以为一番。别开三冤以为三番。若明修观实有九品修习不同。而今文中但明三品。善男子是名得慈下。第三结有。世尊何缘下。是第二番亦先问。次答。答为三。一倡难成。二释。三结。初文但次何以故下释先法。次譬凡举四譬如文。惑强慈弱不得名大。达惑慈成方名大慈。以是义下第三结。善男子菩萨住初地下。是第二显大明圆四心方是大慈。文为二。一明大慈。二明虚实。初大慈又三。一正明大慈。二明兼用。三明善本。初正明大慈又三。谓倡释结。初倡如文。次释中意者。上来于上冤与上乐。未于阐提与其上乐。今此圆慈。缘于阐提。但见实相不见其过。故不生嗔方是大慈。三结如文。善男子为诸众生下。是第二明慈兼用者。若慈但与乐悲唯拔苦则非兼用。今明慈亦拔苦悲亦与乐。舍中亦二如文。唯四无量心下。第三明善本为三。初为六度本。次为发心本。三自相本。迦叶白佛下。第二明虚实开善谓为实观亦先问。次答。问为三。一夺难。二纵难。三遮难。初夺难者又二。先法。次譬。初法者明虽欲拔苦实未拔苦。皆是虚言。虽欲与乐。实不得乐。此是假说。次举譬显。亦如比丘作假想观。观羹为薉而实非薉。虽言与乐实不得乐。世尊若非虚妄下。第二纵难。纵有实益何以不见得安乐者。若实与乐今佛菩萨无量无边。何以不见与众生乐。若当真实下。第三遮难。佛若答言是虚无实如来亦由往昔行慈得为梵主。最胜最上何得无益。是故遮云。不得无益故名遮难。次佛言善男子下。答前三难。初答遮难。次答夺难。三答纵难。初答遮难为二。先叹其遮。次正答。答中四偈为三。初一行明大慈。次一行大悲。三两行格量。实能与乐功福无量。善男子夫修慈者下。二答夺难。又二。初倡真实。故举声闻假想之非。显菩萨是实。云何知耶。第二广明是实。又五。一实能转境。二实能治惑。三实能善本。四实能遍诸法。五实不可思议。初为三。一倡。二释。三结。初如文。释中意者。解此有二。一实能转境。二但能令见。若转金为土则可实转。若令众生为非众生但能令见。一师云。经云能成。云何二解。菩萨非但能转金成土亦转众生成非众生。非众生者即是草木。转非众生成于众生。若言众生本来虚妄无所有者。当知众生有非众生。若言诸法有安乐性。即非众生亦是众生。情与无情有性无性准此可知。私问。若众生与非众生实更互转。情作无情无情作情是义难信。若不实转圣力徒施。总而言之只是诸佛菩萨。自既依正。不二而二二而不二。能令众生亦复如是。此则永转。若暂转者。不无斯义。亦令转者不自觉知。况复慈即如来如来即慈。慈即佛性佛性即诸法。敬请后德思之思之。复次善男子下。第二明实能治惑。又三。谓倡释结。旧云。四等但是功德猗乐相伏非究竟断。此中四等即是般若即是能断。复次善男子四无量下。第三明实为善本。又二。先明能为大乘善本。次明能为三乘善本。初又二。初明通为一切善本。次明能为布施之本。初文可见。善男子菩萨下。二偏明为布施之本。又五。一正施本。二无相为得。三有相为失。四明一心即四心。五广发誓愿。初明施本举八事。为下八事作本。如是施时下。第二明无相为得。又三。初总。次别。三结。初如文。次别中云。不见因果者。施时是因。得报是果。得果是常。不得是断。菩萨皆不作如此施。三虽复下结如文。善男子菩萨若见下。第三明有相为失为三。法譬合。法如文。譬中。人譬浅行菩萨。箭譬悭起。眷属请医譬知识劝施。言且待者。譬不肯时施。我当观者。取相分别。毒箭谁射。譬分别福田若持若犯。何箭竹柳。譬分别施物何物可舍何物不可。所有毒者。譬执施之人竟不知施。而命终者。既不得施为悭所蔽断善根命。合譬如文。复次善男子下。第四一心即四。显圆慈相。明行施时具有四等。施时生慈及以起悲施时心喜施已是舍。菩萨于慈心中下。第五广发誓愿。凡有八重。初明施食乃至灯明。初三如文。第四施衣云离身一尺六寸者。一依理云。裂诸见衣除十六知见。二依事云。面各四寸即一尺六。第五施华香中云无戒者。是无戒之戒非是不受及受不得之无。华严云。如虚空戒无所依戒。大集云。无所住戒见住戒非故。言无作戒者非是非色非心之无作。乃是此戒。不作生死涅槃之戒。余如文。善男子一切声闻下第二为三乘本。又三。初明三乘。次一切法。三总结。以此章用慈摄一切法无法不遍。圆慈之义转更明显。然善本者。即是利他。利他之中慈悲最胜。初文即是三乘。菩萨摩诃下。第二别列一切法。不净与出入息即是二甘露门。七方便者数师云。一不净。二别相。三总相。四暖。五顶。六忍。七世第一。论师云。一色苦。二色集。三色灭。四色道。五色过。六色味。七色出。三观处者。谓苦无常无我。此小乘名。若大乘者。观十二因缘苦业烦恼。以为三观。又璎珞云。明三观者。二谛观。平等观。中道第一义观(云云)。无争有三解。一云。慈心成故无争。二云。空解明故无争。三云。随心觉照与物不争。本际智者二解。一空解为本际故。阿若憍陈如。名了本际。二以边际智。缘延促自在为本际智。以是义下。第三总结。善男子能为善者下。是第四实遍即是诸善。亦是遍于一切善法。明圆慈转显。又二。先明即大乘诸善。一十五句。次明即小乘诸善。有十六句。初十五句。句句中皆结是如来慈。慈若无常下。是第二遍小乘善法十六句。亦句句后皆结是声闻慈。善男子慈若有无下。第五明实不可思议。又四。一叹大慈体。二叹行慈人。三叹诠慈教。即大涅槃。四叹说慈主。初叹慈体。旧有三解。一云。众生慈缘有。法缘缘无。无缘缘非有非无。二云。初地至三地。空心多故是无。四地至七地。有心多故是有。八地至十地。有无并观故云非有非无。三云。同据佛果妙有故是有。无生死界故是无。冥真故非有非无。今言不然。缘五阴法如何是无。若是无者即应入真。既不入真何得是无。有若是无。无缘何异。又初地至三地。岂一向空。又非有无岂皆佛地。今文叹于行慈之人。但行慈者皆有双非。不必唯佛此乃正明梵行中意。若缘净净是无。若缘不净净是有。若缘非净非不净。是非有非无。不并不别。又缘于三谛。缘真故无缘。俗故有缘。中故非有非无。中论云。因缘所生法。即空即假即中道义。问四句是戏论何以释经。答定性四句即是戏论。假名四句非是戏论。菩萨住于下。第二叹行慈人。是大涅槃下。第三叹诠慈之教。诸佛如来下。第四叹说慈之主。迦叶白佛下。第三追答第二纵难。前难云。慈悲若实应有利益。故更牒问请答。还复进退两难一就实修慈为难。若佛实修应与众生。何以众生不得慈益。若慈不能与众生益。慈即无用。答又三。初明实有益。二引事证。三结叹不思议。初又三。前倡有益。次善男子下释益。三以是义故下结益。初如文。次释益。若定业不转则不得益。若不定业则得益也。虽是定业若修善者还成不定。如定寿八十此不可转。若中间非横慈即益之。云何定业。如初兴杀起重毒害。杀时决定杀后畅快。并起恚心。此业即定则不能与乐。若不定者慈能与乐。问业自不定自应得乐。何须慈与。答业虽不定或转成定。若得慈益转重为轻。见虎豹等自然生怖者。喻行慈者人见生喜。善男子我说是慈有无量门下。第二引事为证。凡举八事慈运神通以救众生。初事中文云。谓呼是血者。有三解。此是十二年前未制坏色故纯着赤。二云。五部不同。十诵一衣三种杂点。五分四分三随着一。谓青泥木兰。木兰赤色。三云三色。衣中一衣即用三色点之。如大豆许。但诸弟子并着点衣但其点虽小遥望犹赤。次五事可见。第七事初云憍萨罗舍卫者。或有言是一国异名。或云。憍萨是附庸国。其国有贼故波斯遣兵。善男子下第三结叹。夫无量者。不可思议乃是通叹菩萨所行。不可思议叹次第慈。诸佛所行即叹圆慈。是大乘典即是叹教。皆不思议俱会一圆。言语道断心行处灭。不可说不可量

同类推荐
  • 野议

    野议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奉和圣制庆玄元皇帝

    奉和圣制庆玄元皇帝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博物汇编神异典二氏部汇考

    博物汇编神异典二氏部汇考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Lesser Hippias

    Lesser Hippia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训世评话

    训世评话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热门推荐
  • 桃花天下:我的美男夫君太难缠

    桃花天下:我的美男夫君太难缠

    来到异世的蓝雨蝶,那个欲哭无泪啊,为嘛她会来到这个男尊女贵的世界啊~,可她就是中枪了,哎!!!这个她也认了;看着这个世界的美男确实很养眼,可叫她娶他们为夫,还一来就是七个,尼玛的!谁想娶谁娶去,奈何人家美男还赖上她了。。。“颜儿,我娶你吧!”某男死皮赖脸地拉着某女的手说道。某女满脸黑线地怒吼道“娶你妹啊,少来恶心我!!!”..........看接下来的各美男是否获得美人心呢?还请关注!!!《本文一女N男,不喜慎入!!!》
  • 俏皮四小姐的恋爱交响曲

    俏皮四小姐的恋爱交响曲

    四个女孩的命运交织,错综复杂的情感,交响乐曲奏起,爱情旋律飞扬,坎坷的经历他们是否能走过?风雨过后又是这样的一番景色?爱神丘比特的箭是否射向她们?那么他们命中的王子又会是谁?彩彩为你揭开一幕幕答案!
  • 囚衣

    囚衣

    囚衣,这是一个枷锁,只要你穿上了这件衣服,你一辈子也别想脱下.
  • 穿过骨头爱上你

    穿过骨头爱上你

    我不知道我与桃笙之间的爱到底是雾是树还是旷野,我只知道离开他的日子里,我无时无刻不在想念他。我忧伤因为我心中的爱。它像藤蔓一样,纠缠得我不能自拔……桃笙,我从未奢望,有一个人会不计较我的过往,而真心真意爱上皮囊后的这具朽骨。有时在想,我们的初遇,我忘掉了。你会不会也这么把我忘得一干二净呢?或许对你来说,记住我这样一个无足轻重的白骨妖精无甚好处,尽管我想留在你的记忆里……或许你的话是我想太多了,或许我是不清醒。我把自己画进了一个时空的圈子里,画地为牢,然后就这么固守着对你的心存希望。我是不是很傻?那天晚上睡着之后我习惯性的转身,然后顺理成章抱住你的脖子。听你说,乖安心睡,有我在。
  • 光下影

    光下影

    每个人自我情绪只是添加枯燥生活的调味品。简单世界总是不那么平凡,也许天生注定,也许冥冥定数,能力者无心轻饶于尘世,但每个人的背后总有一片阴影,藏匿地不让他人知晓。洞晓察影,匿于不往;随风而逝,视耀而归。
  • 穿越重生:腹黑特工妖娆妃

    穿越重生:腹黑特工妖娆妃

    她,21世纪的特工杀手,一次暗杀,使她穿越成了人见人笑的废物。他,另一个层次的贵族公子,冰冷美男,却因为某件事到了最低层次做了东峰国的王爷。当他遇见她时,见面的第一次,他就沦陷了。迷离的事件重重,她,踏上寻找父母的路上,他,毅然陪伴着她。当她在寻找父母的路上,惊奇的发现,她的父母都是神!她发誓,她要变强,她要走到最高处。变强路上,美男多多,当一个又一个的情敌出现,亦殇陌辰终于忍不住地抛下家族密令,只身来到她身边,对着众多情敌宣布,她,是他的人!嗨嗨!各位!写的不好别介意!残魅哪里写的不好,在群里评论或在书评里评论都可以,残魅会一一改正的!
  • 我们不是学渣

    我们不是学渣

    爱一个人不是下课买水不是必须随时联系不是周末就要吃饭聊天唱歌消费是要做一个更出色的人因为以后的以后也许会有别人也会喜欢上她而真有到了那个时候面临的是现实而不是幼稚所以你需要把别人都比下去所以你要努力变得优秀
  • Henry VI

    Henry VI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梵网经

    梵网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天下第一妖》

    《天下第一妖》

    一名小人物转世从到一名小妖身上突破千难万难,经历万世大劫难,最终达到万世第一妖。。。。。。。。万世大劫难。。。。。。。。万年情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