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919300000052

第52章

论公羊左氏相攻最甚何郑二家分左右袒皆未尽得二传之旨

公羊疏云,左氏先著竹帛,故汉时谓之古学,公羊汉世乃兴,故谓之今学,是以许慎作五经异义云,古者春秋左氏说,今者春秋公羊说是也,又引戴宏序云,子夏传与公羊高,高传与其子平,平传与其子地,地传与其子敢,敢传与其子寿,至汉景帝时,寿乃共弟子齐人胡毋子都著于竹帛,锡瑞案戴宏汉人,其言当可信据,左氏书先出,而不传口授之义,公羊书后出,而实得口授之传,此汉所以立公羊,而不立左氏也,汉今古文家相攻击,始于左氏公羊,而今古文家相攻若仇,惟左氏公羊为甚,四家易之于费氏易,三家尚书之于古文尚书,三家诗之于毛诗,虽不并行,未闻其相攻击,汉博士惟以尚书为备,亦未尝攻古文,惟刘歆请立左氏,则博士以左邱明不传春秋抵之,韩歆请立左氏,则范升以左氏不祖孔子抵之,郑众作长义十九条十七事,论公羊之短,左氏之长,贾逵作长义四十条云,公羊理短,左氏理长,李育读左氏传,虽乐文采,然谓不得圣人深意,作难左氏四十一事,何休与其师羊弼,追述李育意以难二传,作公羊墨守,左氏膏肓,梁废疾,郑康成针膏肓发墨守起废疾,隗禧谓左氏为相斫书,不足学,钟繇谓左氏为大官,公羊为卖饼家,各经皆有今古文之分,未有相攻若此之甚者,盖他经虽义说不同,尚未大相反对,惟左氏与公羊,不止义例不合,即事实亦多不符,左氏以文宣为父子,昭定为兄弟,公羊以文宣为兄弟,昭定为父子,鲁十二公伦序,已大不同,左氏经作君氏卒,以为鲁之声子,公羊经作尹氏卒,以为周之世卿,所传之经,一字不同,而一以为妇人,一以为男子,乖异至此,岂可并立,平心而论,以左氏为相斫书则诋之大过,亦由治左氏者,专取莫敖采樵栾枝泄柴之类,有此致之,以左氏为大官,公羊为卖饼家,专以繁简详略言之,不关大义,郑众贾逵长义不传,贾所举左氏深于君父不可据,已见前,李育羊弼书亦不传,何休墨守,仅存一二,废疾得失互见,膏肓以左氏所载之文,为左氏之罪,未知国史据事直书之例,且论多琐细,惟兵谏娶数条,于大义有关,郑发墨守,亦仅存一二,起废疾,亦得失互见,针膏肓,多强说,以文公丧娶为权制,岂有丧娶可以从权者乎,后汉书于郑康成针膏肓下云,自是左氏大兴,盖郑君虽先习公羊,而意重古学,常轩左氏而轾公羊,重其学者意有偏重,遂至左氏孤行,自汉以后,治公羊者,如晋之王接王愆期,已不多见,北史儒林传云,何休公羊传,大行于河北,而其传载习公羊者,止有梁祚一人,且传又云,公羊梁多不措意,则以为河北行公羊,似非实录,唐志公羊疏无撰人名氏,崇文总目或云徐彦,郡齐读书志,引李献民说同,董广川藏书志,亦称世传,徐彦,不知时代,意其在贞元长庆之后,王应麟小学绀珠,谓公羊疏徐彦撰,宋志直云,徐彦公羊疏三十卷,严可均曰,不知何据,即徐彦亦不知何代人,东晋有徐彦与徐众同时,见通典九十五,又九十九有武昌太守徐彦,与征西桓温笺,而疏中引及刘宋庾蔚之,则非东晋人,今世皆云唐徐彦,尤无所据,盖涉徐彦伯而讹耳,疏先设问答,,与蔡邕月令章句相似,唐疏无比体例,所引书百二十许种,最晚者,郭璞庾蔚之,余皆先秦汉魏,开卷疏司空掾云,若今三府掾是也,齐梁陈隋唐,无此官制,惟北齐有之,则此疏北齐人撰也,洪颐煊姚范之说略同,王鸣盛以为即北史徐遵明,考其年代,似亦相近,惟据北史所载,遵明传郑易尚书三礼服氏春秋,未闻传何氏公羊,其弟子亦无治公羊学者,则谓彦即遵明,尚在疑似之间,若以葬桓王一条,同于杨士勋梁疏,谓徐袭杨疏,当在杨后,又安知杨士勋非袭徐疏乎。

论春秋必有例刘逢禄许桂林释例大有功于公羊梁杜预释例亦有功于左氏特不当以凡例为周公所作

礼记经解引孔子曰,属辞比事,春秋教也,又曰,春秋之失乱,经解引此为夫子自道,是犹孟子两引孔子之语,皆圣人自发其作春秋之旨,最可凭信,古无例字,属辞比事即比例,汉书刑法志师古曰,比,以例相比况也,后汉书陈宠传注,比,例也,夫子以春秋口授弟子,必有比例之说,故自言属辞比事为春秋教,春秋文简义繁,若无比例以通贯之,必至人各异说,而大乱不能理,故曰,春秋之失乱,乱由于无比例,是后世说经之弊,夫子已预防之矣,何休公羊解诂序曰,往者略依胡毋生条例,多得其正,是胡毋生以公羊传著于竹帛,已为之作条例,董仲舒曰,春秋无达例,则董子时公羊春秋已有例可知,胡毋生条例,散见解诂,未有专书,何休文谥例,仅见于疏所引,公羊传条例,见于七录,今佚,刘逢禄作公羊何氏释例以发明之,其释时月日例,引子思赞春秋上律天时,以为春秋不待褒讥贬绝,以月日相示,而学之者湛思省悟,推阐甚精,梁时月日例更密于公羊,许桂林作梁释例以发明之,其有功于梁,与刘逢禄有功于公羊相等,范宁解梁亦有例,四库提要曰,自序有商略名例之句,疏称宁别有略例百余条,此本不载,然注中时有传例曰字,或士勋割裂其文,散入注疏中欤,陈澧曰,杨疏有称范氏略例者,有称范例者,有称范氏别例者,皆即略例也,范氏注中已有例,又别为略例,故可称别例,杨疏所引二十余条,王仁圃汉魏遗书钞已钞出,据此则公羊梁二家说春秋者,皆有例矣,左氏之例,始于郑兴贾徽,其子郑众贾逵,各传家学,亦有条例,颍容已有释例在杜预之前,左氏传本无日月例,孔疏曰,春秋诸事皆不以日月为例,例其以日月为义例者,唯卿卒日食二事而已,陈澧曰,此说可疑,岂有一书内唯二条有例者乎,且日食不书日,为官失之,其说通,大夫卒,公不与小敛,不书日,则不可通,孔巽轩云,九月甲申公孙敖卒于齐,公岂得与小敛乎,此无可置辨矣,盖左传无日月例,后人附益者以公有之,故亦仿效而为此二条耳,锡瑞案二条为后人附益,固无可疑,即五十凡,亦未知出自何人,然郑贾颍已言例在前,则非杜预所创,特不当以旧例为周公所定耳。

论日月时正变例

胡安国曰,春秋之文,有事同而辞同者,后人因谓之例,有事同而辞异,则其例变矣,是故正例非圣人莫能立,变例非圣人莫能裁,正例天地之常经,变例古今之通谊,惟穷理精义,于例中见法,例外通类者,斯得之矣,案春秋正变例以日月时为最著明,正例日则变例时,正例时则变例日,而月在时日之间,公羊梁说已详晰,而后人犹疑之者,以解者繁杂,未有简明之说以括之也,今据春秋之例,讨贼侵伐常事与不以日月为例,春秋记事,大事记之详,如君夫人葬,薨,大夫卒,天王崩,外诸侯卒,大异宗朝灾祭事盟战,所关者大,重录之则详,故记其日,小事则从略,如来往如致朝聘会遇外盟外战,一切小事,皆例时,大事日,小事时,一定之例也,亦记事之体,应如是也,至于轻事而重之,则变时而日月焉,重事而轻之,则变日而月时焉,事以大小为准,例以时日为正,一望而知者也,而月在时日之中,为消息焉,凡月皆变例,大事例日,如盟例日,而桓盟皆不日而月,变也,柯之盟时者,变之至也,此日为正,月为变,时为尤变之例也,小事例时,如外诸侯葬例时,月为变,日为变之甚,此时为正,月为变,日为尤变之例也,又如朝时也,变之则月,尤变则日,用币时也,谨之则日,因其事之小,知其日月之为变,外诸侯卒例日,变之则月,尤变则时,因其事之大,知其月时之为变,凡变则有二等,以差功过浅深,故月皆变例,从时而日,从日而时,皆变之尤甚者,有条不紊,网目明白,先儒因有记时分早暮二例,遂遍推之,则正例有三等,无以进退,而于二主之间,又添一主,则正变不明,端委朦混,治丝而棼,故使人疑之也,浅人以为经承旧史,或时或月或日,皆无义例,则断烂朝报,可为确论矣。

论三传以后说春秋者亦多言例以为本无例者非是

洪兴祖曰,春秋本无例,学者因行事之迹以为例,犹天本无度,治历者因周天之数以为度,锡瑞案洪氏此说,比例正合,圣人作春秋,当时尝自定例与否,诚未可知,而学者观圣人之书,譬如观天,仁者见仁,知者见知,各成义例,皆有可通,治历者因周天之数以为度,不得以为非天之度,学者因行事之迹以为例,岂得以为非春秋之例乎,朱彝尊经义考论崔子方本例云,以例说春秋,自汉儒始,曰牒例,郑众刘实也,曰谥例,何休也,曰释例,颍容杜预也,曰条例,荀爽刘陶崔恩也,曰经例,方范也,曰传例,范宁也,曰诡例,吴略也,曰略例,刘献之也,曰通例,韩陆希声胡安国毕良史也,曰统例,啖助丁副朱临也,曰纂例,陆淳李应龙戚崇增也,曰总例,韦表微成元孙明复周希孟叶梦得吴也,曰凡例,李瑾曾元生也,曰说例,刘敞也,曰忘例,冯正符也,曰演例,刘熙也,曰义例,赵瞻陈知柔也,曰刊例,张思伯也,曰明例,王王日休敬铉也,曰新例,陈德宁也,曰门例,王王炫也,曰地例,余嘉也,曰会例,胡箕也,曰断例,范氏也,曰异同例,李氏也,曰显微例,程迥也,曰类例,石公孺周敬孙也,曰序例,家铉翁也,曰括例,林尧叟也,曰义例,吴迂也,而梁简文帝齐晋安王子懋皆有例苑,孙立节有例论,张大亨有例宗,刘渊有例义,刁氏有例序,绳之以例而义益纷纶矣,彦直崔子方字,谓圣人之书,总年以为体,举时以为名,著日月以为例,春秋固有例也,而日月之例盖其本,乃列一十六门,而皆以日月时例之,亦一家之言云尔,案诸家书多不传,未能考其得失,惟陆淳纂例,兼采三传,崔子方本例,多本公,能成一家之言,其后赵汸春秋属辞为最著,孔广森公羊通义本之,谓知春秋者惟赵汸一人,或谓赵汸崔子无三科九旨以统贯之,故其例此通而彼窒,左支而右绌,是二家之书,亦未尽善,盖日月例公已极详密,崔子方等更求详于公之外,又不尽用公之义,未免过于穿凿,然例虽未尽善,犹愈于全不言例者,全无例则必失乱矣,后人矫言例者支离破碎之过,谓春秋本无例,出后儒传会,郑樵谓例非春秋之法,为此说者,非独不明春秋之义,并不知著书作文之体例矣,凡修史皆有例,史记汉书自序,即其义例所在,后世修史,先定凡例,详略增损,分别合并,或著录,或不著录,必有一定之法,修州郡志亦然,即自著一部书,或注古人之书,其引用书传,编次子目,亦必有凡例,或自列于简端,即为人撰碑志墓铭,其述祖考子小官爵事实,亦有例,故有墓铭举例金石三例等书,惟日录笔记,随手纪纪载,乃无义例,再下则胥吏之档案,市井之簿录耳,圣人作经以教万世,乃谓其全先例义,则于档案簿录,比后儒之著书作文者,犹不逮焉,诚不知何说也。

同类推荐
  • Mother

    Mother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十牛图和颂

    十牛图和颂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六十种曲鸣凤记

    六十种曲鸣凤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寄刘少府

    寄刘少府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大方广如来不思议境界经

    大方广如来不思议境界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热门推荐
  • 如若当初

    如若当初

    我写的是EXO灿鹿王道文,不喜。欢同性恋渗入我是新人,用笔生涩,你们叫我胭脂就好。这是胭脂的处女作哦。
  • 防空兵的故事

    防空兵的故事

    本书讲述着发生在部队里的恩怨情仇,有些是佥刀的亲身经历,广大朋友真的可以看看
  • 青龙客栈

    青龙客栈

    江湖凡世情缘,古代集镇繁乱。杜红花掌权支撑一家客栈为谋生,
  • 变身少女的文娱日常

    变身少女的文娱日常

    安然一直觉得自己的人生就是在平凡中度过直到他(她)看见镜子前那个漂亮的妹子...
  • 傲世嫡女

    傲世嫡女

    前世,她属于21世纪,她是传承上千年的兵器世家左家的唯一传人,但由于热武器的出现一代一代的没落,她是军人,过着紧张而充实的生活,直到有一天。。。传家至宝带着她在异世苏醒,她是被软禁的待嫁女,昭告天下的一纸休书使她饱受世人欺辱,后被兵器王旧部发现认为是兵器王嫡女,从此肩负起兵器王嫡女的责任,收服魔剑,收拢部下,七大神兵现世,斩杀外敌,所向披靡。度过无数艰难险阻,最终成为傲视天下的兵器之王。。。
  • 卿河王爷

    卿河王爷

    自出生以来,苏忘儿就不知道光明是怎样的,父皇因为愧疚,让她成为了龙胤王朝第一个女王爷,她以为自己永远都是一个人,然而,优秀他闯进了她灰暗的世界。“你看不见吗?”“姐姐,让我来做你的眼睛!”“姐姐,我喜欢你,不要把我当成弟弟好吗?”从稚嫩到成熟,史筱宇一点点撬开了苏忘儿的心,陪着她看着蓝花楹花开花落,在绝望中等待爱情。
  • 暮歌:长亭晚

    暮歌:长亭晚

    世间最薄凉的,莫过人心。当利益与欲望淹没了魂灵,他是否还会有一刻记得她,那长亭外,指点江山,却又温婉如玉的她......
  • 九界圣王

    九界圣王

    千年前,楚羽和挚爱遭人陷害,被封印在麒麟界蛮荒之地的无间地狱,不屈的意志,自由的渴望,以毕生修为和血肉之躯,凝造出一柄复仇之剑。千年后,一个不甘平庸的生命陨落,一个不甘绝望的灵魂重生,这一世,他誓要拿回属于他的一切,用拳头镇压九界天骄,用复仇吞噬无尽生灵。地狱是他的王座,力量是他的权杖。跨八方四海,闯诸天万界,败尽天下王者,终要无敌归来。
  • 宠婚99次

    宠婚99次

    未婚夫在她面前上演限制秀,傲娇男神从天而降,惹上他,从此她成了他的掌心宝。第一次逃跑,她被直升飞机围堵。第二次,她被摁在浴缸狠狠“修理”!第三次,萌宝吮着超大棒棒糖,友情提示,“妈咪,别逃了。”“为什么?”她拉着行李箱刚转身,就被某人涔冷的唇狠狠堵住!
  • 带着小修闯农药

    带着小修闯农药

    【王者荣耀征文】跟随穿越流,来到异世大陆,却发现和“农药”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不一样的技能方式,还是同样的技能,但穿越的仅仅只有人类?千年狐妖,东海龙王,深泉白龙,水晶猎龙者,地狱魔猴,月光宝盒,冰封战马…你认为只有这些?《带着小修闯农药》带你走进不一样的王者荣耀,一个武力至尊,却被一个不知道灵力是什么东西的人颠覆的荣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