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意太阴所致为积饮。因而大饮则气逆。形寒饮冷则伤肺。(内经)内因水者。阴物也。积水不散。留而为饮。有愤郁而停者。有困乏而停者。有思虑而停者。有痛饮而停者。有因热而伤冷者。(子和)揆其所由。皆因气郁中州。水浆入胃。不能运化。随脏腑虚处而留着焉。(汇补)外候大抵停水则生湿。停酒则生热。湿则成痞。热则发躁。其变现也。或形寒饮冷而得。则类外感症。或困乏忧思而得。则似内伤症。或流于四肢。则似风家痹症。或流于关节。则似跌扑伤症。其他五脏六腑所受。见症各出。(汇补)饮分各经在心则怔忡眩晕。在肺则喘急咳嗽。在脾则短气痞闷。在肝则胁满嚏痛。在肾则脐下悸动。(金匮)在上则面浮。在下则跗肿。在胃中则胸满口渴。而水入即吐。在经络则一臂不遂。而复移一臂。在肠间则雷鸣泄泻。或为溺结。与癃闭相似。在阳分不去。久则化气。与黄肿相似。在阴分不去。久则成形。与积块相似。在左胁者。形同肥气。在右胁者。形同息贲。(汇补)饮分六症夫饮一也。而分五饮六症。皆因形而定名也。痰饮水停肠胃。辘辘有声。令人暴肥暴瘦。悬饮水流胁下。咳唾引痛。悬悬思水。溢饮水流四肢。身体重痛。支饮水停膈上。囗逆倚息短气。留饮水停心下。背冷如掌大。
或短气怔忡。四肢历节疼痛。胁痛引缺盆。咳嗽转甚。伏饮水停膈满。呕吐喘咳。发热恶寒。腰背痛。身惕而泪出。(仲景)饮与痰分饮者。蓄水之名。自外而入。痰者。肠胃之液。自内而生。其初各别。其后同归。故积饮不散。亦能变痰。是饮为痰之渐。痰为饮之化也。若其外出。则饮形清稀。痰形稠浊。又不同也。(汇补)停饮脉法脉偏弦者。饮也。又脉浮而细滑者。伤饮。又沉而弦者。悬饮内痛。(要略)停饮总治停饮之初。挟寒挟气者俱多。故症现寒热者。汗之。在胁肋四肢者。分利之。在胸膈者。吐之。在肠胃者。下之。
(入门)若挟虚症者。补之温之。(汇补)初宜分消凡大饮之后。当风着寒。水气凝结不运。外有表症。内有饮症者。果当温散。然或发汗太过。阳气空虚。水饮仍未解散。致心下悸。头眩筋惕。身囗动振振欲擗地者。又当温之。不可再行分消也。(汇补)次宜调养若血气亏乏之人。痰饮客于中焦。以致四肢百骸胸腹。发为诸病者。宜导去痰饮。随即补元气。不可专任汗吐渗下之法。(汇补)虚宜温中更有脾虚之人。每遇饮后。即觉停滞于中。肠鸣于内。甚或作泻。屡用分利不效者。法当温理中焦。(汇补)久宜暖肾久有肾虚不能纳气归元。则积饮于外。或泛于上焦为涎沫。或停于心下为怔忡。或留于脐腹。筑筑然动气者。均宜益火之剂。(汇补)饮症用药汗以香苏饮。吐以二陈汤。分利以四苓散。下以蠲饮枳实丸。凡前五饮症。元气稍旺者。三花神佑丸、控涎丹逐之。元气稍虚者。五饮汤。虚甚者。六君子汤。虚寒者。理中汤。下焦肾阴虚者。六味丸。肾家阳虚者。八味丸。外感夹饮。发汗过多致虚症者。真武汤。
饮症选方香苏饮囗治外感风寒。内停水饮。用此发汗。(方见伤风)二陈汤囗治停饮胃口。恶心欲吐。怔忡口渴。服此探吐。(方见痰症)四苓散囗凡饮停肠内。或泄泻。或小便不利。以此渗利之。(方见湿症)三花神佑丸囗一切湿热。积成痰饮。变生体麻肢痹。走注疼痛。风痰涎嗽。气壅不行。
甘遂囗大戟囗芫花(各五钱)囗黑牵牛(二两)囗大黄(一两)囗轻粉(一两)滴水丸小豆大。先服三丸。后二丸。以利为度。
控涎丹囗治痰饮在膈。胸背手足颈项腰胁引痛。似风症者。(方见痰症)蠲饮枳实丸囗逐痰消饮。导滞清膈。
枳实囗半夏囗陈皮囗黑丑(各三两)炊饼丸。姜汤下。
青木香丸囗治胸膈噎塞。气滞不行。肠中水声。呕吐痰沫。不思饮食。服此宽中利膈。
黑牵牛(二十四两取头末十二两)囗木香(三两)囗补骨脂囗荜澄茄(各四两)囗槟榔(二两)清水丸绿豆大。每服三十丸。茶汤下。气滞湿痰留饮。大效。
十枣汤(仲景)囗治悬饮内痛。直达水气结聚之处。
芫花囗甘遂囗大戟为末。枣子十枚。煮汤去枣。调药末。强壮者服五分。平旦服之。不下。加五分。以利为度。虚人勿服。
五饮汤(海藏)囗治五饮留滞心胸胁下。
旋复花囗人参囗陈皮囗枳实囗白术囗茯苓囗浓朴囗半夏囗泽泻囗猪苓囗前胡囗桂心囗白芍药囗炙甘草(各等分)生姜。水煎服。
泽泻汤(仲景)囗治饮水太过。肠胃不能传送。
泽泻(五两)囗白术(二两)水煮服。
六君子汤囗治脾胃虚弱。遇饮停留。成胀满吐呕泻利者。(见前中风)理中汤囗治脾家大虚。挟寒。停饮不化者。(方见中寒)真武汤(仲景)囗外寒挟水症。发汗过多。心下悸。头眩筋惕。身囗动振振欲擗地者。
茯苓(三钱)囗白术(二钱)囗芍药囗生姜(各三钱)囗附子(八分)水煎。温服。
八味丸囗治肾经阳虚。不能制水。水饮停留。或泛为痰。或浸为肿。或动为悸。(方见中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