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多便可赋诗健,客少应能减酒豪。风雪六桥入图画,此身可并南山高。
【《永乐大典》卷二千二百六十四「湖」字韵,页三十二下引「董嗣杲庐山集」。(影印本第十九册)】
杜陵至节后诗有远在南思洛阳句予客九江远过兴国至后忽动西湖之感口占实情得四韵何当神交杜陵于梦寐中必亦一笑也
杜陵曾吟至后诗,我今客远愁归迟。蜀中想重洛阳忆,江上亦起钱塘思。地异心共一今古,风饕雪虐共路岐。西湖何殊灞桥趣,亟归乘兴无复疑。
【《永乐大典》卷二千二百六十四「湖」字韵,页三十三上引「董嗣杲庐山集」。(影印本第十九册)】
【芜湖】
规规安利欲,扰扰竞光阴。男邑濒江尾,商家截市心。炎凉难洗荡,风月易招寻。见说圩田熟,欣逢节序临。
【《永乐大典》卷二千二百六十六「湖」字韵,页十九下引「董嗣杲庐山集」。(影印本第二十册)】
送刘汉老过芜湖
歌传制锦久,乐得袖琴过。浙客量盐少,淮商贩药多。随灯游晚市,沽酒隔昏河。纔见江豚起,东风又碧波。
【《永乐大典》卷二千二百六十六「湖」字韵,页二十上引「董嗣杲庐山集」。(影印本第二十册)】
落梧
梧叶几片飞,三日西风急。新月冷银床,床下孤螀泣。
【《永乐大典》卷二千三百三十七「梧」字韵,页四下引「董嗣杲庐山集」。(影印本第二十三册)】
【红梅】
此花粉红,标格犹诿曰梅。而繁密枝满,则宛如杏花。晏元献移植西岗圃内。荆公诗:「北人浑未识,浑作杏花看。」
瘦倚西岗石圃阴,玉容忽抹艳妆深。染春应借东君手,眩眼曾疑北客心。霞吐丰姿情脉脉,雪遗香影梦沉沉。粥饧风景清明近,错认庐山种一林。
【《永乐大典》卷二千八百九「梅」字韵,页十三上引「董思学靖传翁百花诗」。(影印本第三十五册)】
蜡梅
此花出京洛间,类捻蜡而成,今在在有之。此梅经接花疏,虽盛开花常半含。名磬口梅,最先开,色深黄,花密香秾。名檀香梅,极清芬。后山云:「不施千点白,别作一家春。」
刚条簇簇冻蝇封,劲叶将零傲此冬。磬口种奇英可嚼,檀心香烈蒂初镕。根依阳地春风透,瓶倚晴窗日气浓。一样黄昏疏影处,悬知水月不相容。
【《永乐大典》卷二千八百十一「梅」字韵,页十五下引「董思学百花诗集」。(影印本第三十六册)】
过新斗门感怀
绝壁凭居险,中林忆故深。临溪扫地醉,就树摘柑吟。打稻农初歇,餐芝客莫寻。重来嗟未卜,过此酸心。
【《永乐大典》卷三千五百二十六「门」字韵,页二十四下引「董嗣杲英溪集」。(影印本第第四十九册)】
出德化门外诗
湖光分柳岸,野趣入桑畦。锦片花随水,犀尖笋迸泥。淮云收雨去,蜀鸟失春啼。隔浦军船过,斜阳送鼓鼙。
【《永乐大典》卷三千五百二十七「门」字韵,页十八上引「董嗣杲庐山集」。(影印本第四十九册)】
江村二首
其一
荒村雨过炊烟收,谁系月下篱根舟。风叶半夜摐摐响,老犬独吠空江秋。
其二
秋声月色饶江云,携壶相呼有近邻。今宵拚得借榻睡,此时共作无怀民。
【《永乐大典》卷三千五百七十九「村」字韵,页四下引「董嗣杲庐山集」。(影印本第五十册)】
溪村晚步即事二首
其一
溪岚攒翳入窗空,最恼悲秋病疟翁。三日不行亭北路,谁将丹缬染乔枫。
其二
小策盘旋草舍东,东西拾穗走儿童。村家间有秋收处,愁语酣歌自不同。
【《永乐大典》卷三千五百七十九「村」字韵,页九上引「董嗣杲英溪集」。(影印本第五十册)】
【生意堂】
其一
画堂清傍水南桥,烟气如炊掩紫霄。十二阑干成独倚,橹声风隔大江遥。
其二
江天饶雾未能开,闲【拉】【拄】孤筇睨九垓。红日破阴晴色转,庐山如洗入堂来。
其三
絮花挼雪小桥寒,浑是苏堤柳下看。愁去不知春袖湿,晚风吹雨入阑干。
【《永乐大典》卷七千二百四十「堂」字韵,页二十九上引「董嗣杲诗」。(影印本第七十一册)】
【素馨】
负得刘王侍女称,何年锺作冢魂英。月娥暗吐温柔态,海国元标悉茗名。翠髻云鬟争点缀,风香露屑斗轻盈。分明削就梅花雪,谁在瑶台醉月明。
【《永乐大典》卷七千九百六十「馨」字韵,页三下引「董思学诗」。(影印本第八十八册)】
西兴道中二首
其一
无马可租冲晓去,有筇堪策趁晴行。初程便是萧山县,喷火榴花两岸明。
其二
狂走断贻猿鹤笑,醉吟忽感岁时迁。野桥流水湘湖路,欲撷莼丝饭午前。
【《永乐大典》卷七千九百六十二「兴」字韵,页十一上引「董嗣杲英溪集」。(影印本第八十八册)】
送徐性初归隆兴
岁华须鬓里,行色水云中。南径寒花在,西山落叶空。别怜今夜酒,歌续古人风。归隐东湖上,忘机狎钓翁。
【《永乐大典》卷七千九百六十二「兴」字韵,页十七上引「董嗣杲庐山集」。(影印本第八十八册)】
江城口号二首
其一
定江军门拥云气,庐山面目长相朝。阃臣所持止一恕,墙壁何恨粘歌谣。
其二
此郡境有彭泽县,渊明曾遗晋时踪。三径莫知在何处,且抚官圃千尺松。
【《永乐大典》卷八千九十二「城」字韵,页四下引「董嗣杲庐山集」。(影印本第九十册)】
寄彭泽陈明府
田头遇白叟,争说长官清。决讼如转烛,往往得其情。高风古灵派,惠泽流花城。荷锸遍阡陌,咸乐及时耕。桑埂翠阴老,稻坂黄云平。积爱发谣讼,连屋歌壤声。春山映酒艳,秋篱挹金英。我滞亦已久,欲往摇心旌。有时递信音,展转思盍并。重当买孤航,展拜陶渊明。
【《永乐大典》卷一万一千「府」字韵,页二十一上引「董嗣杲英溪集」。(影印本第一百十册)】
寄【璹】【酬】秋岩
吟穷荒此地,静极省吾生。秋老肠丝断,江空月魄明。松檐嗔鸟聚,竹榻梦僧清。别后苍颜改,初逢慨暑程。
【《永乐大典》卷一万四千三百八十二「岩」字韵,页十二下引「董嗣杲庐山集」。(影印本第一百四十九册)】
寄楼恪斋馆人两黄丈
四明山水秀,二老器能殊。语剧欲流涕,吟清谩捻须。林香传竹醉,溪影写藤枯。愧我卑微者,无阶助远图。
【《永乐大典》卷一万四千三百八十二「寄」字韵,页十二下引「董嗣杲庐山集」。(影印本第一百四十九册)】
寄韩玉玙二首
其一
郭北下湖枕苍绿,书屋柰此五月溽。凉台水榭自柳阴,独敛修程困羁束。心心峯不得住,瀑声萦回梦不足。世故屈折歌刺促,谁识其人美如玉。
其二
凉梦几回绕孤屿,想见绝得人间暑。西湖瀛屿绿更炽,君胡为兮不安处。信美非土固所虑,楼台近水何多阻。自顾形羸况栖湿,未蓍共此清夜语。
【《永乐大典》卷一万四千三百八十二「寄」字韵,页十三上引「董嗣杲庐山集」。(影印本第一百九十四册)】
寄湖口茶局臧尚干
酡颜探得洞元真,老气摩霄岸角巾。案上押批呼局吏,津头酿酒谢江神。天寒茶课收征倍,雪霁梅吟寄驿频。何日此来联榻语,庐山几案无尘。
【《永乐大典》卷一万九千七百八十一「局」字韵,页八下引「董嗣杲庐山集」。(影印本第一百七十八册)】
泊曹家沙
其一
雪覆芦花障远郊,小舟不待起风抛。沙头只有三家住,烂草檐头两把茅。
其二
行沙回望岸南头,迭迭层层雪积稠。民社一同犹是寄,故应羁迹此生浮。
其三
险危屡涉尚未惯,沙上尽认家为曹。江空不见雨点大,船隘莫禁人语高。
其四
远归谁道日辰误,小醉自觉精神豪。已誓孤褰脱世故,南山【斗】【豆】底诛蓬蒿。
【《永乐大典》卷五千七百七十「沙」字韵,页九下《仪真志》引「董嗣杲庐山集」。(影印本第六十册)】
蒲寿宬:《心泉学诗稿》六卷
蒲寿宬,泉州(福建)人。宋咸淳间,知梅州。宋亡降元,《八闽通志》称其居甲第。四库馆臣自《永乐大典》辑《心泉学诗稿》六卷。
现存《永乐大典》录:
蒲寿宬诗【一条】 蒲寿宬心泉学诗稿【十一条】
以上共十二条,馆臣漏辑者一条。
【南村】
每怀渊明老,昔欲居南村。诛茅结矮屋,种桑荫前轩。嘉蔬不盈掬,浊酒时一尊。客至如许行,惟爱神农言。
【《永乐大典》卷三千五百八十「村」字韵,页十五上引「蒲寿宬心泉学诗稿」。(影印本第五十册)】
艾性夫:《剩语》二卷
艾性夫,据《四库全书总目》卷一六六考定,字天谓,抚州(江西)人,由宋入元,仕于元。四库馆臣自《永乐大典》辑《剩语》二卷。
现存《永乐大典》录:
艾性夫诗【三条】 艾性夫孤山晚稿【一条】
艾性夫剩语【二十三条】
以上共二十七条,馆臣漏辑者七条。
经语诗戏効唐子西
其一
山径之蹊去去赊,荜门圭窦是谁家。其生色也草交翠,彼美人兮莲正花。
其二
源泉混混出虚岩,桑者闲闲人已蚕。剪韭不妨千取百,种瓜且喜二生三。
【《永乐大典》卷九百「诗」字韵,页二十一下引「艾性夫剩语」。(影印本第九册)】
偶题
窗涵山影月初斜,门傍溪桥柳半遮。独客不眠春起早,一帘香雪嗅梨花。
【《永乐大典》卷九百「诗」字韵,页二十一下引「艾性夫剩语」。(影印本第九册)】
深村
索居无远兴,晚傍深村。涩水争道,桑空草托根。断桥回老马,熟果聚饥猿。解后僧同话,归来人掩门。
【《永乐大典》卷三千五百八十「村」字韵,页十八下引「艾性夫孤山晚稿」。(影印本第五十册)】
秋村
稻黄雁入蔗境,水落鹭过屠门。一片寒烟晚景,数声牧笛秋村。
【《永乐大典》卷三千五百八十一「村」字韵,页五下引「艾性夫剩语」。(影印本第五十册)】
陈庭翠水竹清处
晴波漾文绮,风篁弄家声。居然三市中,着此一段清。幽人自地偏,淡趣由天成。洗耳日以静,抱节日以贞。从君得三绝,与我增双明。
【《永乐大典》卷一万四千五百四十四「处」字韵,页十八下引「艾性夫剩语」。(影印本第一百五十二册)】
赠族子治鬼疾
瞠狞电目头蒙倛,两手握断青桃枝。丹符落火六丁走,白昼破柱神雷飞。何物尸虫作妖魅,敢上天庭聒天耳。坐俘心腹三彭仇,生馘膏肓双孺子。君不见,大巫擒鬼先擒王,质蹻猥琐不足当,请君为我祓不祥。疾驱威霆行鬼方,余力熙河鉏鬼章。
【《永乐大典》卷二万三百十「疾」字韵,页十下引「艾性夫剩语」。(影印本第一百八十三册)】
赵文:《青山集》八卷
赵文,字仪可,一字惟恭,号青山。庐陵(江西)人。元刘将孙《养吾集》卷二十九《赵青山墓表》载:「年二十六,以宋永名贡景定甲子(一二六四)。」推其生年当为宋嘉熙三年(一二三九)。后入学为上舍,曾为文天祥幕僚。元程巨夫《雪楼集》卷二十二《赵仪可墓志铭》载:「延佑元年冬十二月葬宗于右,明年正月七日仪可亦卒。」则其卒年为延佑二年(一三一五)。四库馆臣自《永乐大典》辑《青山集》八卷。
现存《永乐大典》录:
赵文【一条】 赵仪可青山集【三条】 赵仪可青山稿【五条】
赵青山集【一条】 赵青山稿【一条】
以上共十一条,馆臣漏辑者一条。
题【汪水云诗】
读汪水云诗而不堕泪者,殆不名人矣。水云,杭人,善琴,尝以琴事慈元及王昭仪。暨国亡,亲见苍黄归附。又展转北行,道途所历,痛心骇目,不可具道。留燕日久,尚能和王昭仪歌诗。访文丞相楚囚中。三宫幸得不死,没者为青冢,存者为浮屠,皆史记所未有。盖昔人纥干山头之歌,「水西流朕东」之叹,「世世勿生天王家」之恨,一披史册,尚能感涕。君皆耳闻目见,又能写为诗,幽忧沉痛,殆不可读。今君已入名山,作黄冠师,飘然兴亡得丧之外。独留此断肠泣血,遗千古羞,然千古恨不知焉用此。昔雍门周以琴见孟尝君,不能令孟尝悲也。及为言千秋万岁后,宗庙必不血食。高台坏,曲池渐,坟墓下,婴儿竖子采樵者踯躅而歌其上,然后孟尝君泫焉承脸【睫】。周引琴而鼓之,孟尝泣涕增哀,若破国亡邑之人。况余亡国贱俘,未听君之琴,而先读君之诗,其泫焉承脸【睫】不已,不可禁矣。君谓余:「吾取琴为先生鼓之,何如?」余收泪而谢之曰:「止止。」庐陵赵文仪可。
【《永乐大典》卷九百九「诗」字韵,页十四上引「赵文题」。(藏日本天理图书馆)按:此文又见于汪元亮《湖山类稿》卷五(《武林往哲遗书》本)。】
杨宏道:《小亨集》六卷
杨宏道,字叔能。淄川(山东)人。金大定二十九年(一一八九)生。正大元年任监麟游酒税。四库馆臣自《永乐大典》辑《小亨集》六卷。
现存《永乐大典》录:
杨弘道词【一条】 杨弘道小亨集【十九条】
杨叔能诗【七条】 杨叔能小亨集【十三条】
以上共四十条,馆臣漏辑者十二条。
李太白诗
长庚昔入梦,名与少陵齐。陈隋诸作者,稍觉气焰低。轩昂傲权贵,反为嬖幸挤。璘也一青蝇,安能点白圭。采芝谢家英,白骨埋黄泥。
【《永乐大典》卷九百二「诗」字韵,页二十一上引「杨叔能小亨集」。(影印本第十册)】
效孟东野
闻昔有廉士,井饮投青钱。嗟余七尺身,眠食须人怜。夜归借卧榻,朝起寻炊烟。喟然长太息,俯仰羞前贤。曲肱一榻上,梦与汗漫期。或登高山颠,或步清溪湄。形开日已晏,身世交相悲。愿言长不寤,梦里心怡怡。我愿如蚯蚓,食土能充肠。我愿如鹪鹩,自然羽而翔。人生岂不贵,岁暮天雨霜。不知冬日短,但觉冬宵长。缊袍不息耻,恐污君衣裳。粝食不自难,恐辱君膏粱。青蝇点白石,白璧亦无光。一人向隅泣,一室皆感伤。
【《永乐大典》卷九百二「诗」字韵,页二十一上引「杨叔能小亨集」。(影印本第十册)】
读徐汉臣咏雪诗
其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