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回去的路上,涟儿不禁问出心中的疑问,“妹妹,刚才为什么拦我呢?说不定……。”品儿不等她说完就开口解惑了,严肃的说,“说不定一不小心成为别人的棋子自己都不知道。”涟儿疑惑的看着她,口中低呢,“不会吧。”
品儿没有回答,继续往前走,涟儿跟了上去。等两人走远了,品儿才又开口,“四季如春淡如茶。”涟儿不解的看着品儿,惹来品儿的嬉笑。涟儿不依了,沉着脸,责她,“妹妹在笑姐姐愚笨?”品儿双手扶上她的手道:“姐姐怎会,即使愚笨,还有妹妹在保驾护航呢。”涟儿轻捏了下她的小脸,仍是不甘愿的问,“妹妹不说,姐姐我可不依。”
品儿放开涟儿的手往前走,口中句句轻念来,“四季如春淡如茶,即使四季如人愿都是春,可生活却沉闷的淡如茶,姐姐愿过这种生活吗?”
涟儿此时顿时明白了品儿的意思,是她误解了她的意思,这位太妃不甘吧。涟儿拨开云雾,脸庞染上了笑靥,嬉笑的问品儿,“你呢?你愿意过这种生活吗?”
品儿笑笑不语,可心里的答案早就是出来的。如果良君伴品,品愿如此。
涟儿也不再追问,笑着牵着她的手,往回走。漫菊则在后面感叹她主子的细心,那位太妃却是不甘心,苦旧的回忆浮上了漫菊的心头。
“姑姑楞什么呢?快上来,咱们去梨花殿乘饭去。”品儿回头对漫菊喊道,惹来涟儿的白眼,“就知道吃,看你吃了也都不长肉,真是白养的。”品儿看着涟儿不服的回嘴,两人继续旁若无人的嬉戏。
漫菊被品儿的呼唤给惊醒了,她看着眼前打打闹闹的两人。不禁嘴角微弯,那些都是以前的事了,现在我很好,不需要再去想了。漫菊摇了摇头跟了上去。
两人回到梨花殿的时候,午时已过。梨花殿的太监首领正着急的在门口守望,直到见到涟儿脸上才有喜气,赶忙上前,但见品儿也在此,脸色又为难了起来。福身道:“主子您可回来了。”
涟儿不在意的携着品儿的手就要进去,可太监首领却站在门口不动。涟儿疑惑的责怪开口,“怎么?小栓子,不迎我们进去。”小栓子为难但极力的掩饰着道:“不,主子,品婕妤请。”品儿也看出了异样,拉着正要准备进去的涟儿,嬉笑的道:“姐姐,今日实在是太累了,妹妹先回烟雨阁歇着了,姐姐这顿饭我可是记着的,下次还。”涟儿先把要极力留下她的,可听她的后半句话,又打消了念头,转而也嬉笑的回道:“你这小妮子,早知就不应下你这顿饭了,去吧。”品儿笑了笑,得意的笑。随后挥手携着漫菊离开了。
小栓子进门前汪了下品儿的身影,不自觉的冷凝。
回烟雨阁的路上,品儿并没问漫菊关于那位太妃的事,这让漫菊很讶意,但也如愿,她不想谈她。身边没有什么人很安静,漫菊轻缓的开口问品儿,“主子,刚才这么不进去,您可是很希望去涟贵人的梨花殿的啊。”品儿只笑不语,用手指了指走廊顶的龙纹,漫菊看向她,随后会意的轻笑点头。
品儿便不是不想问关于那位太妃的事情,只是她知道她的为难,不想跟躲避,何必逼她呢。
烟雨阁的左边是一片湖水,名为烟雨。品儿迈步环绕着它,悠闲的欣赏着四周特意的风景。漫菊见品儿今日颇有兴致提议道:“主子,不如把午膳摆在湖中央的亭子里。”品儿下意识的摸了摸自己已经饿了的肚子,笑了笑。随后,漫菊把品儿领入了亭子中,自己则恭身往烟雨阁去。
等漫菊走后,品儿才观察起这座亭子。旁边湖水碧绿意境不错,在看亭子四周的柱子,上面的纹路很精致,亭顶的卧龙也是奕奕生辉。只是见来时给品儿的第一感觉是这里不常有人来。手轻轻的扫过石蹬,灰尘就自觉的沾满接触面,品儿双手交拍,拍掉了手上的灰尘。也无心坐下,欣赏风景了,只好等漫菊他们来打扫一下。品儿忽想起进来时并没看到这座亭子有名字,好奇的出亭子,抬头望了上去。真的,没有牌匾。这是一座被人淡忘的亭子,品儿重新回到了亭子内,此时已经不在乎它的灰尘仆仆了,她坐在了刚才扫过的石蹬上。
亭子没有名字,就如人没有归属一样,凄惨。品儿不禁可怜起了它,静静的呆在它的怀里,看着外面,心里主意猛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