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741400000040

第40章

问中庸言率性之谓道故论性须是言义理精微之性方可率若夹杂气质安可率曰今人看率性率字大错朱子曰率循也由也言物各由其性之自然则莫不有道所以明道本在吾性中孟子所谓非由外铄我固有之之意也今人却看作率意率字动称不学不虑此释氏手持足行无非道妙之说而学者不察辄为所惑哀哉

孟子言不学不虑是指出性体与不知性之人看非谓率性当如是也故不学不虑四字即生知安行圣人亦用不着中庸开卷第一义便说个戒惧慎独戒惧慎独方是吾人率性之方一部中庸到不动而敬不言而信笃恭天下平都是此意总之只一敬字

时中率性也无时而不敬也无忌惮不敬也不敬则不能率性矣

诚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非不用戒惧慎独葢自然戒惧慎独出于性也尧之钦舜之允执文王之小心皆戒惧慎独也要之千圣千贤率性之功只是安勉之分无有不本于敬者

或问性之之圣只有本体无工夫如何曰此言大错即如孔子岂非性之之圣然十五志学三十立四十不惑直至耳顺从心何一时一刻非工夫又孔子自言曰不如某之好学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是何等样工夫只是比别人较自然较容易乃三家村不识字愚夫一拾龙溪唾余便闭目垂眉动称不学不虑真堪发笑

问圣人亦戒慎恐惧否曰圣人明德常明尧兢舜业如何不戒慎恐惧曰圣人不思不勉如何又要戒慎恐惧曰惟其戒慎恐惧故能不思不勉戒慎恐惧即明德常明至诚无息也惟无息故有弗思思之即得有弗行行之即中一息则不能不思不勉矣君子未能时时戒慎恐惧而勉为戒慎恐惧所以期至于无息也

问今之学者好言工夫即本体本体即工夫何如曰此种言语看去极是髙明只是古来圣人却不如此说字字句句剖判得分明的确如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本体也惟精惟一允执厥中工夫也继之者善成之者性本体也成性存存道义之门工夫也性相近本体也习相逺工夫也天命谓性本体也戒惧慎独工夫也性善本体也察识扩充工夫也细勘古来即尧舜孔子未尝说一句现成话未尝扯一句髙苗话乃自嘉隆以后谬学流传即乳臭狂童兎园野叟一拾唾余便说性谭天直出尧舜周孔之上世道之忧未知所底其病只在无心实得而专欲以口角胜人故甘心陷溺而不悔也

知性知本体尽性尽工夫

本体天之所以厚人工夫人之所以答天

天者理而已矣学者欲谭天须是穷理故孟子言尽心知性知性知天系辞言穷理尽性以至于命今学者毫不穷理而动辄言天以放旷为自然以虚无为髙旷天未必天而理全非理矣

工夫二字是圣人参赞化育处多少裁成辅相俱在此中圣人之所以有功于天地万物有功于天下后世皆此二字也即孟子性善二字亦是要人察识本体好下工夫非谓既识本体当下即是工夫更不须用力也

圣人修道立教固是参赞化育学者开气禀之拘去物欲之蔽亦是参赞化育

古人多说尽性今人多说复性复性者修为以复其性从汤武反之上说来全要重在学虑故大学一部书开口命名便是一学字得止工夫到底重在一虑字中庸学问思辨行五个字不过只学虑两字学与虑即孟子所谓知皆扩而充之也今人说复性只讲不学不虑以为不用思维不须把捉只信口说出信步行去但认得个圆陀陀光烁烁的东西便左之右之无不宜之试思孔子孟子何曾有此说话

仪于性学工夫不啻数转起初未学时只是随时师说有义理之性有气质之性亦喜同禅和方外谭说不覩不闻无声无臭父母未生前无始以前真已及至丁丑下手做工夫着实研穷始觉得禅和方外固非分性为二者亦非于是得力于理先于气一言于理气之间尽心体验始知太极为理两仪为气人之义理本于太极人之气质本于两仪理居先气居后理为主气为辅条理划然然终觉得性分理气究未合一既而悟理一分殊之旨恰与罗整庵先生暗合便洒然觉得理气融洽性原无二然未察到人与物性同异处也既而知人与万物之所以同又知人与万物之所以异于禽兽草木上皆细细察其义理气质于朱子论万物之一原则理同而气异论万物之异体则气犹相近而理絶不同二语大有契入于是又识得天地万物本同一体处然而性善之说则终以先入之言为主以为孟子论善只就天命之初继之者善处论未敢说到成之者性直至己亥偶与两儿言性始觉得成之者性以前着不得性字既说成之者性便属气质既属气质何云性善于是旷览夫天人之原博观于万物之际见夫所为异异而同同者始知性为万物所同善惟人性所独性善之旨正不必离气质而观也于是取孟子前后论性语反复读之始知孟子当时亦只就气质中说善而程朱以后尚未之能晰也于是又取孟子以前孔子子思之言按之无不同条共贯又取孟子以后周程张朱之言观之周则无不脗合程朱则间有一二未合而合者常八九也然未敢与世昌言至庚子讲学东林而始微发其端至丙午论性毘陵而始畧书其概然而性与天道难言之矣世之学者尚未见第一二层而遽与之言第七八层安得不骇而欲絶乎予故稍笔于此以志予三折肱之概

龚子无竞读予性善圗说与予论性终日予曰五圗大旨不过云孟子所称性善在成之者性不在继之者善耳成之者性已属气质故即就气质发明之人习闻气质之恶今见称其为善不觉骇怪要之不骇怪不肯究心不究心不能透彻

无竞又问以人物之灵蠢论性得无有类于知觉否曰性不是知觉若从知觉上论性则人与禽兽有知觉而草木无知觉然则草木遂无性乎性只是物所禀于天以生之理如人所禀于天以生是善的马所禀于天以生是健的牛所禀于天以生是顺的推之草木莫不皆然此所谓性也灵蠢是善不善之所由分处

问知觉亦可见性否曰如何不可见性人之知觉多在仁义礼知故见人之性善马之知觉多在致逺故见马之性徤牛之知觉多在任重故见牛之性顺

又问佛氏如何以知觉为性曰佛氏之言曰在眼观看在口谭论在手执持在足运奔识则唤作佛性不识唤作精魂他也不是以知觉运动为性儒者辟之非是他关窍只在识不识三字上所谓悟不悟也但他所谓悟与吾儒所谓尽心知性不同

子贡言性天不可得闻非秘之而不闻也工夫未至虽言之而终不得闻也须知闻性天有多少工夫在今人粗心浮气畧看语録几则便自谓知性何啻说梦

孟子论性只是开眼说如今人论性只是闭眼说

沙介臣问气质之性既善君子如何又要变化气质曰谓性善只在气质者就理一而言也谓气质须变化者就分殊而言也变化是变化其分殊以就其理一总之不离气质

又问朱子云性善是超出气说如何只就气质说曰但说一理字便超出气然未尝离乎气葢不杂阴阳之太极即不离阴阳之太极也如今人言理超出气便要离了气故不得不发明之

郁东堂问气质之性善先儒变化气质之说又如何曰孟子言人无有不善原未尝说至善言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原未尝说无恶所谓性善者道其常不道其变也论其理一不论其分殊也若变化气质正所谓叅赞化育与气质善之说原不相倍且不是气质本善如何可以变化禽兽之气质何以终不能变化

今人只不识气质两字气天也质地也万物皆一阴阳故凡物皆有气质气质中间所具之理则谓之性圣人指其性中之恒理而名之故于物曰某性健某性顺某性寒某性热而于人则曰人性善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般若令

    般若令

    住持交了一卷经书在他手上他问:为何要请出般若令?住持说:待覆水难收之时,由你亲自执行。受此令者,不死不伤,却逢思绪蔓延。遇贪念如割肉,遇嗔念如断骨,遇痴念断尽心脉。他忘着手中的经书,这是给谁的令?他的?还是她的....
  • 青云直上九重天

    青云直上九重天

    以我之行,修我其名,掌己身之命运,逆无上之云霄,且看青云直上——九重天!
  • 微笑的城

    微笑的城

    故事的新引力在于它的不可预测性,所以我什么都不讲,喜欢的朋友可以来看一看,不喜欢的朋友可以来侃一侃。
  • 道德经(修订版)

    道德经(修订版)

    《道德经》体现了唯物主义思想、辩证法思想和认识论的内容,是一本十分富有哲理的书。虽然有些思想受到时世的影响,有一定的局限性,但是它对于中国的文化发展、教育以及指导人民都具有积极且重要的意义。它在中国思想发展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对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内容丰富,思想深邃,说理透彻,文笔优美。老子的一些语言,如“天网恢恢,疏而不漏”、“天长地久”、“知足常乐”等已经成为人们耳熟能详的名言。
  • 浅唱青春的骊歌

    浅唱青春的骊歌

    青春是打开了就合不上的书,人生是踏上了就回不了头的路,爱情是扔出了就收不回的赌注。
  • 苍月凉

    苍月凉

    因为看不透世间一切情感,所以有时要猜,有事要藏,却没想过面对自己的内心。
  • 霸体无双

    霸体无双

    他天资聪颖,心向武道,奈何身体限制,无法突破,受人白眼。一次意外,他融合一颗黄金心脏,从此激活血脉,觉醒上古霸体,快速崛起。斩强敌,灭天骄,拳镇乾坤,掌灭星辰!少年楚辰,以绝世体质横扫四方,一步步踏上武道巅峰。
  • 梅花冢

    梅花冢

    青冥行者,沧浪过客,一世牵绊,半生为敌。血泪江湖里的美人心计,刀光剑影中的爱恨情仇,一个孤苦无助的孤儿如何华丽变身名动天下的妖女?且看两段生死难舍的旷世情缘,四十年诡谲浪漫的美人传奇。
  • 网恋男友来我校

    网恋男友来我校

    他和她是在网友的撮合下勉强在一起的。他喜欢她,但她不这么认为。她不喜欢他,但他不这么认为。她为了面子和他在一起。没想到的是,有一天他们居然在学校遇见了。她:什么什么!他居然会出现在这里!我的天啊!你在耍谁呢!我造了啥孽!长得倒挺帅。他:咳咳,好漂亮!不愧是我喜欢的。于是,一场相爱相杀的爱情就这样开始了……
  • 异世鉴美

    异世鉴美

    什么?到人生地不熟的异世界?郁闷!老天你既然如此待我,总要有点补偿吧!我以后是全系法神?先这么混吧!这人活着总得自己找点乐呵不是!嘿嘿!这次卷土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