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741400000039

第39章

或言天命之初未着于物浑然至善以此言性极其髙明且占地步子何独言气质得无为世所指摘曰予言气质原未尝离天命但予言天命是就人言天若云未着于物则离人言天离人言天不但易入虚无即极髙明与人何涉

天命如日月在天人受天命而有性如水照日月而有影水有清浊则影有不同人称水影之明者必曰某水之影明而后可见其不同于众水如徒指日月而说其光明则与水何与故离人而言天犹之离水而言日月离气质而言性犹之离水而言影

未生以前此理在天既生以后此理在人万物皆备饱满具足不从此中识取性善而仍讲未生以前纵极至善已被禽兽草木分取一半

人喜就人生以上讲性善只是容易打合禅和一路然其弊只在离气质而言性始

无善无恶之说极易流弊得其说者愚不肖之人便入告子一边贤知之人便入阳明一边告子无论矣主阳明之说者就此处寻向上去则为人生而上为父母未生前无始以前空刼以前就此处说到下来则为情亦无善无恶意亦无善无恶知亦无善无恶物亦无善无恶原头一差毫厘千里与告子相较只是过犹不及

论性必要合万物而观葢性字是万物公共的天下无性外之物故有一物必有一性须要看得通贯方得若于一物之性穷格得不通贯则于本性犹未尽也

髙中元驳朱子中庸首章注曰不知草木土石其健顺五常之德若何其当行之路又若何此言悮矣药性本草中元岂未读耶

问物性中之理如蜂蚁君臣虎狼父子之类是矣若夫草木土石之类则理在何处曰理字甚活草木土石无知觉其所禀之性即是理草木如大黄合当寒只寒便是他理附子合当热只热便是他理土石如磺性横硝性直皆是理也曰然则乌啄合当毒只毒便是他理乎曰此亦是理如鹰鹯合当恶只恶便是他理葢其气如此则其理自合如此程子所谓善恶皆天理也理字义虚只是个当然所以然道德二字亦然故韩昌黎云道与德为虚位

问朱子云寒灰腐木有性如何曰如今人制铳药必要用杉木柳木灰别木之灰便不可用葢杉木松易燃柳木直去逺性如此理亦如此也

问草木土石其健顺五常如何曰药性本草言之矣寒便是水性水德热便是火性火德燥便是金性金德温便是木性木德平和便是土性土德五气五味皆然

不但物物具五行之德即五行又各具五行之德即如一木也有秉木中之水德者有秉木中之火德者有秉木中之金德者有秉木中之土德者四行皆然故邵子皇极经世论走飞草木又于走飞草木之中各以四相乗此真善类万物之情者看到此处方是能尽物性能尽物性然后可谓能尽其性

沙介臣曰看到此处方知格物即是尽性之功曰尽性只是格物穷理之极故易曰穷理尽性以至于命

程子曰性即理也此理字不可作善字看只是作常理看若作善字看则人性上便说得去物性上便说不去岂可谓人有性物无性乎性作常理看故火之理热水之理寒马之理健牛之理顺人之理善此理字方一贯无碍

讲性善须着一人字着一人字则不至离人而言天着一人字则不至离物而言性故孟子曰人无有不善

朱子曰天下无性外之物应转一语曰天下无物外之性

孟子论性善如言必称尧舜则故而已乃若其情形色天性心之同然是不离人而言天如水无有不下是岂山之性异于禽兽白雪之白白玉之白犬之性牛之性是不外物而言性一部孟子论性只是如此

张子曰形而后有气质之性善反之则天地之性存焉气质即天地就人而言则谓之气质离人而言则谓之天地其实离人而言则天地之性性字只是命字所谓继之者善也张子之意以为人能反乎天则成之者性即继之者善也其实性之正训则离不得气质故张子又曰合虚与气有性之名张子正蒙虚字作理字看

陈克艰问性善只在气质然则气质即性乎曰气质不是性离气质亦不是性性者气质之理也人气质之理善物气质之理杂

克艰又问性只在气质则气质有恶亦可谓之性乎曰程子云恶亦不可不谓之性又问恶既是性则如何谓之性善曰孟子曰口之于味性也君子不谓性也

生之谓性言性只在气质也孟子未尝非之而至于昧人物之分则孟子辨之矣食色性也言性只在气质也孟子未尝非之至于为义外之说则孟子辨之矣此可见孟子言性善不离气质也克艰曰今日方知先生之言直接孟子予曰不但孟子孔子曰性相近也不离气质子思曰天命之谓性朱子注曰气以成形而理亦付焉不离气质书曰厥有恒性易曰各正性命成之者性礼曰人生而静天之性也感于物而动性之欲也周子曰性者刚柔善恶中而已矣俱不离气质古来圣贤言性总是一样

吴江戴芸野读予性善圗说问先生以气质论性善则性中之恶何以处之予曰孟子原止说性中有善不曾说无恶葢缘当时之人皆以仁义礼智为圣人缘饰出来强以教人非本来之物如杞柳桮桊等议论故孟子特特指点以为四端原人性中本有非谓性中止有善而无恶也若止有善而无恶则人人皆圣人矣故程子曰恶亦不可不谓之性曰如此则似有性善有性不善及善恶混之说如何曰有性善有性不善及善恶混与孔子性相近之说原相似但立意主客不同耳孔子言性相近与书言恒性相似原主善一边言故曰人之生也直葢人之所以为人与禽兽异者只是这个故善是个主恶是个客若有性善有性不善及善恶混之说则主客无别故语虽相似而旨意相去不啻天渊也如韩子博爱之谓仁周子亦曰爱曰仁语虽一般而识仁不识仁直是逈别

人性中未尝有善恶只有中和过不及惟其中和故喜怒哀乐中即有仁义礼智惟其过不及故喜怒哀乐中即有不仁不智无礼无义仁义礼智是好处故名之曰善不仁不智无礼无义是不好处故名之曰恶中和本然也人之所以为人也主也过不及失其本然者也非人之所以为人也客也

予性善圗说出惟予老友数人皆浩然无疑以为孔孟之言至此方合其余则不敢疑不及疑者有之未能浩然也毘陵汤公纶曰先生之言善矣然自此而往辨者将日众老友顾殷重亦曰恐天下将以此为标的予曰只恐立论处未是耳若是则以为标的而往后性学将自此而章明也顾子曰恐亦有不可与辨者予曰惟入异端深及有客气者不可与辨外此皆不妨

问人皆可以为尧舜而中庸曰惟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何也曰人皆可以为尧舜者论其理也惟至诚能尽性者语其实也论其理则尧舜之道孝弟而已矣故人皆可为尧舜论其实则汤武不能为尧舜夷惠不能为孔子故惟至诚为能尽性

问如何是能尽人之性曰俾人自易其恶自至其中如何是尽物性曰穿牛鼻络马首种嘉禾去稂莠

孟子曰尽其心者知其性也故欲尽性者先知性欲尽人物之性者必先知人物之性书曰教胄子直而温寛而栗直与寛胄子之性也知其直与寛故教之温与栗以尽其性所谓沉濳刚克髙明柔克也姜制半夏童便制附子一部本草皆是知其性故能尽其性尽性

尽字最妙人性中无一不具所谓寛裕温柔发强刚毅斋庄中正文理密察仁义礼智皆备然惟聪明睿知之至诚能尽之外此则或偏仁或偏义而不能尽矣所谓尽者知其偏而能充之使全也

同类推荐
  • 读通鉴论

    读通鉴论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人海潮

    人海潮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佛说八佛名号经

    佛说八佛名号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张氏医通

    张氏医通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胡仲子集

    胡仲子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热门推荐
  • 少年至尊

    少年至尊

    武技锻身,魂控奇物,这是挑战迷宫高塔的征程,这是追寻历史文明踪迹的旅途。由学府到迷宫,见证主角一路霸气凛然的成长历程!
  • 王俊凯之十年只为等待一个人

    王俊凯之十年只为等待一个人

    还记得十年前的你吗,那时候多么活泼开朗。还记得现在的你吗,变得多么冷漠。可是谁又会想到,十年后的你,因为一个人,你改变了你的一切。但那也改变不了你一直铭记内心的一句话:花之孤独清逸者,一花自成一世界。
  • 火影之伪智者

    火影之伪智者

    当出生便拥有月之眼,那未来便拥有无限可能。当宅男穿越到火影的时候,也只有BUG才能使宅男进步。要宅男像小李那样努力?在宅男看来也只是不符合实际的浮云。所以,想要痛快的活着,就如同病毒一样的寻找漏洞吧!===============================================================本书Q群:209669982(想讨论剧情和火影BUG的欢迎加入)注:YY小说,不喜误入!如若伤身,作者概不负责!
  • 逆行九歌

    逆行九歌

    从阴谋中崛起,在孤独中守望。吾枪已断,吾心已残。以吾之剑,斩出一条逆行路。孤影闯天涯,逆行笑九歌。
  • 魔妃吾心

    魔妃吾心

    世间千华无数,她却无心,冷眼旁观,淡漠人生;世间奇迹万千,他却捧回女婴,怜之爱之不能自拔;世间繁华各异,他却唯独倾心一人,养心失心却永无悔……
  • 福尔摩斯探案集3

    福尔摩斯探案集3

    《福尔摩斯探案全集》是英国作家阿瑟·柯南道尔创作的一部长篇侦探小说,主角名为夏洛克·福尔摩斯(Sherlock Holmes,又译作歇洛克·福尔摩斯),共有4部长篇及56个短篇。第一部长篇《血字的研究》完成于1888年,隔年与其它作品合集出版于《比顿圣诞年刊》。被多次改编为电影与电视剧。
  • 巨型恐惧

    巨型恐惧

    “我,一个神经病人。我,看着黑白世界的腐烂。我,很善良,很安静。”“我,看见了希望,看见了生命的希望,看见了生命的色彩,我想帮助你,你愿意吗?”
  • 都市异谈

    都市异谈

    魑魅横行,鬼怪滋生,人心不古,当“我”感叹着揭开这一幕幕光怪陆离的事件,最终答案却呈现眼前,却不得不感叹。这都是命数。
  • 帅氏江山——鬼王别嘚瑟

    帅氏江山——鬼王别嘚瑟

    他,犹如银河之中那最为神秘的黑洞,悄无声息的吞噬着一切,周身散发出的光芒,邪魅而蛊惑人心!她,亦正亦邪,灵动且勾人心魄,妩媚众人!但今世的重生,却好似缘分的藕断丝连?!我愿为你易这天下,却将心只留与你!
  • 破军

    破军

    昔年,偃术大师谢衣因与其师沈夜不睦,叛出师门,隐居中原,被沈夜派人追杀。逃亡期间,谢衣结识太华观弟子夏夷则,苗疆偃女呼延采薇等人。沈夜与异族勾结,意图染指中原。谢衣不欲看到烽烟陡起百姓受苦,身为偃师的他决心以绝世偃术力挽狂澜。这个过程中,谢衣发现身边每个人都有别的身份,他们是友?是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