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702100000011

第11章 易因下經(1)

咸 恆 遯 大壯

晉 明夷家人睽

蹇  解 損 益

夬  姤  萃  升

困  井  革  鼎

震  艮  漸  歸妹

豐  旅  巽  兌

渙  節  中孚 小過

既濟 未濟

易因下經卷一

艮下兌上

咸:亨,利貞,取女吉。

《彖》曰:咸,感也。柔上而剛下,二氣感應以相與,止而說,男下女,是以亨,利貞,取女吉也。天地感而萬物化生,聖人感人心而天下和平;觀其所感,而天地萬物之情可見矣1

《象》曰:山上有澤,咸;君子以虛受人。

初六:咸其拇。

《象》曰:咸1其拇,志在外也。

六二:咸其腓,凶,居吉。

《象》曰:雖凶,居吉,順不害也。

九三:咸其股,執其隨,往吝2。

《象》曰:咸其股,亦不處也。志在隨人,所執下也。

九四:貞吉悔亡,憧憧往來,朋從爾思。

《象》曰:貞吉悔亡,未感害也。

憧憧往來,未光大也。

九五:咸其脾,元悔。

《象》曰:咸其脾,志未也。上六:咸其輔、頰、舌。

《象》曰:咸其輔、頰、舌,滕口說也。

澤山咸

天下之道,感應而已。初在內卦之下,志在外卦之四,有感則動其拇。拇之上為腓,腓之上為股,拇動則腓、股亦隨以動。故初有感而動,其拇二亦隨之而動,其腓三亦隨之而動。其股以二,當腓之處,而三當股之處也。股之上為心,四正當心之處,而心不可見,似若不動然者。若可以貞吉而亡,其悔也。然感應固天下之常理、而悔害亦常在感應之中。所謂君子者,能以有感而慮悔,未嘗因悔而廢感也。今初有感於四,而四若未應其感者何也?夫未感則未動,未動則有貞固之吉。未感則未有害,未有害則元悔之可亡,不亦善乎。而爻逆探其爾思,《象》復斷其未光大者,亦謂感而不應非人情耳。心中必有往來之擾,何其不光明正大之。若是耶,蓋竊笑之矣。心之上為晦,五正當脾之處,有感則脾動,而脾亦不可見第。脾之上為輔,上乃輔之地,故觀輔之動則知五之志在於上。不然上胡為而費口說之滕乎?嗚呼,感為真理,何待於言。感為真心,安能不動?天地如此,萬物如此,不然則天下之動幾乎息矣。故初之動拇者,感也。二之動腓者,非感也,隨也。隨初而動,故文王惡之。夫子曰:二雖有似于隨,初而動也。然安知其不因感而感乎。隨初則凶,故宜居吉。若有感而動,則順應不害矣。唯三乃真隨初以動者,故曰亦不處。言人動而己,亦動非有所感而後動也。夫感而動,不動非也,元是理也。感而動則其動也元思,隨而動則其動也僕妾之役耳。故曰所執下言。若下人之聽使令而隨動者,非丈夫之槃也。嗚呼,隨而非感,則天下之感廢矣。動不由己,豈感動之正性。是以聖人貴感不貴隨,以感從己出,而隨由人興。人己之辯,學者可不察乎。感而不應,則天下之感虛矣。神感、神應,蓋神速自然之至理。是以聖人言感不言應,以感于此即應于彼,彼此一機。學者又可不察乎。夫唯感應一機,則隨感隨應,而何用憧憧爾思以欺人也。禿翁曰:上兌下艮,柔上剛下也。山澤通氣,二氣感應以相與也。止而說,德之貞也。男下女,禮之正也。感之道備矣。又曰:感在心,應亦在心,心有所感,下則動足,上則動口。今初有感而動其趾,而四當心,若不應者,非情也。故聖人斷其有憧憧之思焉。五居心上,其象為誨,五有感而動其脾,而脾不可見,猶心也。脾若動,則口必應之,故脾元悔可見,至輔然後見。蓋脾感則輔,必應脾動,則口說必滕。有悔、元悔雖未可知,然感應之情亦安可掩此。咸之卦要,以人身取象也。不惟感應在心,而上爻正當兌口。初下又正當艮指。心有感則趾遂動,則雖當艮止之爻,欲其止焉,不可得矣。而強以為不動,不太欺人乎。嗚呼,孰知萬物之所以化生,天下之所以和平,皆此感應者為之邪?天地、聖人且不能外,而人乃欲飾情以欺人。吾固復于咸有感也。是以再申言之也。吁,是問學之第一義也。何也?元自欺也,誠其意也。意誠而心自元不正,身自元不脩也,而何家國天下之不齊,不治且平也。

附錄

蘇長公曰:男下女,下之而後得,必貞者也。取而得貞,取者之利也。情者,其誠然也。蕾買從龍,風從虎,元故而相從者,豈容有偽哉。

朱仲晦曰:咸,感也。艮止則感之專兌,說則應之至。又艮以少男下于兌之少女,男先于女,得男女之正。

楊簡曰:既以感應相與而說矣,而日止者,何非止與?說離而為二,止與說合而為一也。如水鑑之萬象,水常止而萬象自動也。如天地之相感而未嘗不寂然也。大哉,止說之道乎。睦伯載曰:咸,感也。非感則獨,其何以為咸?感之道,非惟男女為然。天地之道,作乎上,動乎下,而萬物發育以化、以生也。聖人之心,誠乎此,動乎彼,而天下丕應,既和且平也。故觀其所感而天地萬物之情可見。情者,天地萬物之真機也。非感,其何以見之哉。

象指次錄胡伸虎曰:上經首乾坤者,天地定位也。下經首咸恆者,山澤通氣也。位欲其分,故天地分為二卦。氣欲其合,故山澤合為一卦。八純爻皆不應,泰、否天地相應,成、損少男女相應,恆、益長男女相應,咸以少男下少女,又應之至者,故首下篇又曰:《說文》云:脾即膂也,心繫於膂,以奠神明宰庶務。故《詩》言:膂力經營。王弼以為心上口下,陸司農因謂:喉中脾核。馮荷曰:喉之出納所。

王畿曰:山澤通氣,以山之虛配以澤之潤,唯虛故通,實則不通矣。故曰:竅于山川,君子觀山澤通氣之象,虛其中以受人。虛者,道之源也。目唯虛,故能受天下之色。耳唯虛,故能受天下之聲。心唯虛,故能受天下之善。目存青黃,則明眩而不能辯色。耳存清濁,則聰贖而不能別聲。心存典要,則心窒而不能通變。君子之學,致虛所以立本也。咸者,元心之感。虛中元我之謂貞,貞則吉而悔亡。元心之感,所謂何思何慮也。何思何慮非元思元慮也。直心以動,出於自然,終日思慮而未嘗有所思慮,故曰天下同歸而殊途,一致而百慮。世之學者,執于途而不知其歸,溺于慮而不知其致,則為憧憧之感,而非自然之道矣。

巽下震上

恆:亨,无咎,利貞,利有攸往。

《彖》曰:恆?久也。剛上而柔下,雷風相與,巽而動,剛柔皆應,恆。怛,亨,无咎,利貞,久於其道也。天地之道,恆久而不已也。利有攸往,終則有始也。日月得天,而能久照;四時變化,而能久成;聖人久於其道,而天下化成。觀其所恆,而天地萬物之情可

見矣。

《象》曰:雷風,怛;君子以立不易方。

初六:浚恆,貞凶,元攸利。

《象》曰:浚怛之凶,始求深也。九二:悔亡。《象》曰:九二悔亡,能久中也。九三:不恆其德,或承之羞,貞吝。

《象》曰:不恆其德,元所容也。

九四:田無禽。

《象》曰:久非其位,安得禽也。

六五:恆其德,貞。婦人吉,夫子凶。

《象》曰:婦人貞吉,從一而終也。

夫子制義,從婦凶也。

上六:振怛,凶。

《象》曰:振恆在上,大無功也。

雷風恆

方時化曰:值者,久也。既謂之久,則恆在我,自然不必干求矣。初當巽入之始,於今始求之者也。元求而求,求自不利。恆者,怛也。既謂之恆,則怛在中,自然不見其深矣。初當巽入之下,始求探入焉者也。元深而深,深自致凶。其唯九二乎。居中故元深,剛而元求,故悔亡。九三過剛不中,又巽為進邊,其究為躁。卦三居巽,極德之無恆可知也。此而知羞猶可,而躁進之人,揚揚自得,使或者從旁以承其羞,則亦何所容于朋倡之問哉。九四居上卦之下,不中不正,震動元已。蓋妄意有獲,而不知田之元禽,是不知元得之非得也。故夫子反之曰:縱欲得囗禽,亦自有道。苟非中位而妄求之,雖久何為也。震為大塗田象,巽為雞禽象,六五以陰居陽,但其德,貞矣,而不兔為夫子之凶者3。蓋知恆而不知其所以恆也。上六處震之終,振怛以為功矣,而不知其為元功之大。蓋知振而不知恆4之不可振也,甚矣。恆之難言也,但之不可不但,又不可得之,不可不得,又不可振、不可求、不可浚、不可然,則將何如?亦曰:恆久而不已焉耳。

附錄

楊簡曰:上下之情不相與則不和。不和亦不能怛。雷動風作,率常相與。巽而動,不作六爻剛柔,皆相應如此,則可恆矣。觀其所恆,所恆即所感。知所恆即所感,則天地萬物之情昭然矣。苟以為所感自有所感之情,所怛自有所恆之情,則不惟不知恆,亦不知感。今飄風不終朝,驟雨不終日,此其不怛者,皆形也。其風之自,其雨之自,不可知也。不可知者,未始不恆也。其音聲則不怛,其動作則不但。

其聲音之自,動作之自,不可知也。不可知者,未始不恆也。知其自未始不怛,則知其發,其變化亦未始不恆,元所不通。元所不恆日怛、日咸,皆其虛名。日易、日道,亦其虛名。天地萬物之情如此。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之情如此。

金汝白曰:久非其位謂非中也。非以陽居陰之謂。如三以陽居陽亦不善,九二居中則悔亡矣。

王輔嗣曰:靜為躁君,安為動主。故安者,上之所處也。靜者,可久之道也。處卦之上,居動之極,以此為怛,元施而得也。

楊簡又曰:振,振動也。至于其終而猶振動。恆未純一,則大元功,凶道也。聖人發憤忘食,蓋懼其如此,故自志學而立,而不惑,而知命、而耳順、而從心所欲不瑜矩,而後其功大成。吁,得則吉,失則凶,可不畏與。又曰:雷風,天下之至動。疑不可以言恆,而但卦有此象,此人情之所甚疑,而君子以為未始或動也。孔子曰:哀樂相生,即風雷之至也。而繼之曰:正明目而視之,不可得而見也。傾耳而聽之,不可得而聞也。夫哀樂不可見、不可聞,其謂之未始或動,其孰日不可。未始或動是不易方也。此之謂立,此之謂君子,此之謂雷風,此之謂不可以動靜論。

王伯安曰:君子體夫雷風為恆之象,則雖酬醉萬變,妙用元方,而其所立必有卓然而不可易之體也。

艮下乾上

遯:亨,小利貞。

《彖》曰:遯,亨,逐而亨也。剛當位而應,與時行也。小利貞,浸而長也。逐之時義大矣哉。

《象》曰:天下有山,遯;君子以遠小人,不惡而嚴。

初六:遯尾,厲,勿用有攸往。

《象》曰:遯尾之厲,不往何災也。

六二:執之用黃牛之革,莫之勝說。

《象》曰:執用黃牛,固志也。

九三:係遯,有疾厲,畜臣妾,吉。

《象》曰:係遯之厲,有疾憊也。畜臣妾吉,不可大事也。

九四:好遯,君子吉,小人凶。

《象》曰:君子好遯,小人否也。

九五:嘉遯,貞吉。

《象》曰:嘉遯貞吉,以正志也。

上九:肥遯,无不利。

《象》曰:肥遯,无不利,无所疑也。

天山遯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一梦墨雪

    一梦墨雪

    这是一本怎样的书?如果你也有一个儿时天马行空的幻想如果你也有一个生死之交的兄弟如果你也有一个魂牵梦绕的她那么这就一本是为你而写的书因为我的故事只讲给懂的人听
  • 妖精踪记

    妖精踪记

    大陆破碎,阿哑短暂的新生如梦初醒,得来不易的幸福,决不能放任流失指缝之间。
  • 邪王圣宠:王妃要逆天

    邪王圣宠:王妃要逆天

    魂穿异世,遇上极品腹黑妖孽,韬光养晦,忍辱负重,在外人眼里,她是不能修炼的废柴。说我是废柴,可偏偏身边高手如云,美男无数,任她呼来喝去!战神、鬼王、辰皇偏偏对她用情专一,妖族首领是她手下小弟,各种萌宠任她差遣,别人的坐骑是马,偏偏玄冰龙甘愿当被她当马骑。待她灵印开启,看她如何练神功,斗妖邪,降妖魔,凤魂在手,天下我有!某男醋意大发,将围绕在女人身边的什么狼王、火狐全部通通扔到了门外。“女人,你是觉得为夫满足不了你?”妖孽男伸手抬起她尖尖的下巴,漆黑的眸子里满满的宠溺。
  • 智慧理财术(现代人智慧全书)

    智慧理财术(现代人智慧全书)

    《现代人智慧全书:智慧理财术》讲述的是教你怎么巧用智慧去理财。
  • 娶个王爷回家过

    娶个王爷回家过

    “苏然,我心悦你.”如果不是因为救了一个王爷,她苏然可能也不会活得这么累,可为什么就是放不下他?萧逸然是王爷,而她苏然只是一个小小的大夫,就算再喜欢也不可能在一起的.
  • 一不小心出了名

    一不小心出了名

    班上转来了一个贫困地区小姑娘二丫,与她成为朋友后,牛皮皮他们逐渐知道并不是所有人都能无忧无虑,贫困山区的同龄伙伴随时面临失学的危险,快乐小子这下有点快乐不起来了。不过,牛皮皮的“鬼主意”总是一个接一个,他们成立了“一分钱小队”帮助小伙伴,还一不小心成了名人,出门都有人找他签名了,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 火澜

    火澜

    当一个现代杀手之王穿越到这个世界。是隐匿,还是崛起。一场血雨腥风的传奇被她改写。一条无上的强者之路被她踏破。修斗气,炼元丹,收兽宠,化神器,大闹皇宫,炸毁学院,打死院长,秒杀狗男女,震惊大陆。无止尽的契约能力,上古神兽,千年魔兽,纷纷前来抱大腿,惊傻世人。她说:在我眼里没有好坏之分,只有强弱之分,只要你能打败我,这世间所有都是你的,打不败我,就从这世间永远消失。她狂,她傲,她的目标只有一个,就是凌驾这世间一切之上。三国皇帝,魔界妖王,冥界之主,仙界至尊。到底谁才是陪着她走到最后的那个?他说:上天入地,我会陪着你,你活着,有我,你死,也一定有我。本文一对一,男强女强,强强联手,不喜勿入。
  • 佛说道神足无极变化经

    佛说道神足无极变化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别闹我只是引路人

    别闹我只是引路人

    一座只住了三个人的封印古城,一次奇怪的地狱之旅,当封印破解,古城重现,寂静的古城成了各界与人界的中转点,妖鬼魔神接踵而至,奇奇怪怪的委托纷至沓来,本只能一生老死在古城的妙龄少女推开了命运的大门,成为引路人的少女一路上看着不同委托人的爱恨情仇,也莫名的为自己招来了各色桃花,看着越来越多怪人住进古城,少女有些招架不住,只想说:“爷爷,大叔,我们搬家吧!”(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异能之崩坏世界

    异能之崩坏世界

    她是南宫凝月,她善良、纯真、美丽,这世间的美好都集于她一身。突遭变故,她沦为孤儿,她并不绝望,只要还有关心她的人,她都觉得幸福。噩梦再一次降临,她为了拯救孤儿院的大家,不惜以暴露身份为代价。可是,可是你们为什么,为什么要抛弃我?我不是救了你们吗?人性的软弱,人情的冷漠,将她推下无底深渊。蜕变之后,是天使?是恶魔!“欢迎来到无神社。”“你好,我叫君泠,我想夺回属于我的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