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648100000006

第6章 朱说种种(5)

巢父、许由不仅创作了“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帝力与我何有哉!”的《击壤歌》,还共同创造了一桩千古佳话——许由洗耳的故事。《史记》注引皇甫谧《高士传》时,记述了许由洗耳的情景:“时有巢父牵犊欲饮之,见许由洗耳,问其故。对曰,‘尧欲召我为九州长,恶闻其声,是故洗耳。’巢父曰,‘子若处高岸深谷,人道不,谁能见子?子故浮游,盛欲求其名,污吾犊口,牵犊上流饮之。’”瞧,面对“帝力”,洒脱得多么有趣。

司马迁把《伯夷列传》放在七十列传之首,那是大有深意的。这两位孤竹君的儿子,为了不做权位继承人(请注意,这可是为了不做权位继承人)先后逃到周国,追随文王。文王逝世后,武王伐纣,二人叩马谏阻,反对以暴易暴。武王灭商后,他们仍坚守自己的思想,以食用周朝的粮食为耻,隐居首阳山,采薇而食,宁肯饿死。《伯夷列传》其辞曰:“登彼西山兮,采其薇矣。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矣。神农、虞、夏忽焉没兮,我安适归矣?于嗟徂兮,命之衰矣。”《孟子》赞伯夷曰:“伯夷,目不视恶色,耳不听淫声,非其君不事,非其民不使;治则进,乱则退;横政之所出,横民之所止,不忍居也;思与乡人处,如以朝衣朝冠坐于涂炭也。当纣之时,居北海之滨,以待天下之清也。故闻伯夷之风者,顽夫廉,懦夫有立志。”顺便一说:皇祐三年(1051),六十三岁的范仲淹,用黄素小楷手书《伯夷颂》,赠给好友苏舜元,一时广为传播,后世题跋者甚众。《伯夷颂》乃韩愈大作。故元代人董章赞曰“伯夷之行,昌黎颂之,文正书之,真三绝也”。于此可见伯夷在范仲淹心中位置。关于这一点,后文书中还要提及。

再往下,面对君权,孔子委婉:“事君以道,不可则止。”“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那是有严格限制的。

孟子直白:“民为重,君为轻,社稷次之。”“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君有大过则谏,反复之不听,则易位。”“暴君放伐”,可以像杀一个“残贼”“独夫”一样把他干掉。

要人证吗?“晏子不死君难。”

还有前面提过的鲁仲连“义不帝秦”。这个义字当什么讲?义者,主义也。这是一种思想、一种思潮、一种理论,一种理想……在当时传播甚广,普遍而深入。鲁仲连的思想来源于三代以前的上古。他独来独往,特立独行,就像《周易》所说,“高尚其事,不事王侯”,就是一个《礼记·儒行》所说的“不臣天子,不友诸侯”的人。

所以,这一种从上古时代传承下来的“君臣之道”,才是“士志于道”的那个道,也才是范仲淹认准了并奉行的为臣之道。“满朝朱紫贵,尽是读书人。”以范仲淹为代表的两宋一大批标杆式杰出人物,正是学得这种六经之旨,不仅书写出士君子文化新篇章,开发出对抗帝王文化的新能源、新方式,而且垂范千年。“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样一种责任感和自信心,虽孔孟亦未曾道出,而“内圣外王”的士君子理想,于此有了可靠的肉身载体。所谓宋太祖立碑发愿“不杀士大夫及言官”的“赵宋家法”,所谓“宋政宽柔”“主柔臣强”“言官张横”种种,那都是这种士君子文化特别强势所致,你以为是赵家皇帝天生慈悲吗?重提“内圣外王”,新创“道统”一说,是范式宋儒两大贡献,成为士君子文化独立精神的最新、最高体现,影响极为深远。故陈寅恪认为:“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

再说“长于《易》”。

如前所述,《周易》乃六经之一,也称为《易》。既然《宋史》要特别强调范仲淹的“长于《易》”,那就得特别说说《易》,以下就统用《周易》。

《周易》随六经被禁绝而禁绝,新中国生人几不知之;而今华夏传统经典既复,但《周易》却还停留在看风水算命的认知层面上。真是一种亵渎!

《周易》,是我国春秋以前解释“易”的经典书籍,原由以“乾”卦为首的《周易》、以“坤”卦为首的《归藏易》、以“艮”卦为首的《连山易》三部著作组成,后二部惜之失传,完整保存下来的只有《周易》。

《周易》乃“群经之首,大道之源”,含盖万有,纲纪群伦,博大精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活水源头,揭示着宇宙万物产生、变化的的根本规律,所有的哲学思想在《周易》里都能找到起根发苗的原点。

《周易》,据说是由伏羲氏与周文王从《河图》《洛书》演绎而来。但也有人认为,虽然是伏羲所作,但却并非他所原创,而是由有巢氏、燧人氏们长期观察、记录所得,伏羲和周文王不过是将这些成果进行分析,用通俗易懂的八卦符号演绎出来,得以传播罢了。这又上哪儿考证去?

不过,一九七三年,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周易》六十四卦经文,及其另外的传文《二三子》《系辞》《衷》《要》《缪和》及《昭力》诸篇,倒是一批未经后人作任何改动的汉初隶写今文资料,特别是它的经文六十四卦卦爻辞基本完整,这为研究《周易》,尤其是《易传》[18]太重要了。

《周易》作为中国著名文化元典之一,作为儒家诸经之首,对中国古代文人影响之大,罕有其匹。可以说无人不治《易》,无书不涉《易》。信也不信,看看举例。

都知道《左传》,即《春秋左氏传》,公元前的一部著作,司马迁和班固都说是左丘明撰的,被后世学者称誉说,“其文典而美,其语博而奥”,“工侔造化,思涉鬼神,著述罕闻,古今卓绝。”可是请注意,《左传》中言“易”甚多,大量记载了《周易》的筮例,充分体现了《周易》的“以卜筮者尚其占”的功用之一。

《孙子兵法》早就名噪世界。而孙子兵法理论的提出与诠释,却和“易”密不可分,是《周易》为孙子兵法理论提供了丰富的哲学思辨和生发土壤。在“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之后的解释中,孙子说:“故经之以五事,校之计而索其情: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将,五曰法……”其道、天、地、将、法,均来自“易”中的天地人三才思想。至于“易”中的阴阳思想,在《孙子兵法》中更是活学活用。例如:孙子对“天者”的解释为:“阴阳、寒暑、时制也”;对地者的解释为“远近、险易、广狭、死生也”。可以说《孙子兵法》贯穿了易学思想并加以整合、实用,什么胜败、强弱、攻防、进退、虚实等多种对立统一关系,充分体现了“一阴一阳之谓道”的精神。

《吕氏春秋》分十二纪、八览、六论,融合了儒、墨、道、法、农、兵诸子各派言论,但可以明显看出来,它是以《周易》为其哲学观和方法论的,这一脉络是贯穿始终的。听听:“全则必缺,极则必反”“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动也”;“万物所出,造于太一,化于阴阳”“太一出两仪,两仪出阴阳,一上一下,合而成章。混混沌沌,离则复合,合则复离,是谓之天常”;“君无为而臣下有为”“公天下”“君主修明行”“五德终始”……这些从认识论、政治思想和历史观上的思想发挥,无不源自《周易》。

再看著名的《史记》。司马迁的家学是什么?《周易》即其一。司马迁撰《史记》曰:“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什么意思?我不是法家道家儒家哪一家,而是自成一家,史家。他的思想与哲学以何为基准呢,就是《周易》。他将“变易”的观点,贯穿于《史记》撰述的始终,而在对《周易》的本质认识上,他说:“《易》著天地阴阳四时五行,故长于变。”史易相佐,以易证史或是以史解易,自司马迁始成为中国历代史家的不二法则,班固、黄宗羲、王夫之、近代的顾颉刚等,著作中莫不潜隐着《周易》的思想原则。

讲“王霸之学、帝王之道”的研辨之书《淮南子》,能离开《周易》吗?有人统计过:论《易》文字凡两处;引“易”而作凡十二处(也有人说是十三处),足见其亦欲从《周易》中淘点宝贝,诸如写作宗旨、哲学观什么的。据说其论《易》皆取于“德义”,或者说《易》之义理,受孔子易学影响很大。

其他名著如《管子》、东汉王充的《论衡》、南朝文学理论家刘勰的《文心雕龙》等,皆渗透着《周易》元素。中国传统文化极具系统性、关联性、基因性,学问兼通、源流相融。《周易》作为“元典”中的“元典”,几能渗透和辐射于一切学术领域,古来各种典籍中,大多均可以测出它的元素或精神。也因了这一层,古来中国文人,不治《易》者几稀。而那些成功的著名文人,你很难定位他是单一的什么家,有《周易》作垫底贯通,他可以同时是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史学家、诗人……所谓“君子不器”,此之谓也。

《周易》之辐射能量超大,又何止于学术领域?举凡古代社会生活中的立国号、设官职、处决死囚、谶谣文化等等,皆从“易”而定;我们现代生活中常讲的“革命”,也出自《易经》之革卦,泽火革,卦意为鼎新除旧(此处千万留神,可绝不是阶级斗争)。就说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吧,也与《周易》不离不弃。麻将牌中的春、夏、秋、冬四季,东、西、南、北四风,对应八卦,象喻八时八风;三种花型,暗含易学中的“三才之道”;花型条子是八卦中的阴阳爻,饼子是象天之意,万子有似人之征;每种花型九张牌,体现了阳九之数,不设十,十则终,十则死矣、终矣;每组花型的组合都是以二、五、八为中心的三三组合,暗合阴阳、五行、八卦之数;赢牌叫“和”,“和”原本是不输不赢之意,平衡之意,单单一个“和”,体现了易学思想和中国的人文精神,阴与阳和、天与地和、男与女和、人与物和,“和为贵”“保合太和”,都是易学中的至高境界。象棋之象,并非“大象”之象,而是易学中“圣人之象以尽意”,及“八卦以象告”的形象、意象之象;将、帅乃皇、王之意,士乃卫士,相乃丞相,而车、马、炮、兵乃攻城掠地之征;有象当然有数,棋盘上的六十四方格对应易学的六十四卦;河界分红、黑,两方实为水火二象,红在五行中属火,为离卦,黑在五行中属水,为坎卦,水火相对;每方营中有王城一座,为九宫布局,九宫源于洛书,象征八卦的分布和中五的王权,王居中,配两卫士,两丞相,加上车马炮,是为太极、两仪、八卦之蕴含也……至于老百姓的起名、选址、开张、定婚丧日期等等,皆用得着《周易》知识,那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就更不用提了。

瞧瞧,《周易》就这么了得。对此,人家“长于《易》”的青年范仲淹,肯定比笔者要清楚得多。所著《易义》,便是明证。

《易义》记录了范仲淹对《周易》二十七个卦的解释,其中对《周易》的上经只解释“乾”卦,下经则解释从“咸”卦至“兑”卦,中间缺“姤”、“归妹”两卦。此外还写有数篇以阐发《周易》思想为主旨的律赋,如《蒙以养正赋》《贤不食家赋》《穷神知化赋》《易兼三材赋》《乾为金赋》《水火不相入而相资赋》《四德说》《天道益谦赋》等。

后世人评价说,范仲淹是北宋易学义理派的开创性的关键人物。所谓义理派,是指侧重于阐述《周易》的大义。范仲淹解《周易》三法:一是通过分析卦的内外二体关系来解;二是通过卦与卦的对比来解;三是以爻位说来解,大宗旨是终归于人事。如阐释“家人”卦:“家人,阳正于外,阴正于内,阴阳正而男女得位,君子理家之时也。明乎其内,礼则著焉;顺乎其外,孝悌形焉……圣人将成其国,必正其家。一人之家正,然后天下之家正……”又如阐释“升”卦:“升,地中生木,其道上行。君子位以德升之时也……圣人日跻其德而至于大宝,贤者日崇其业而至于公圭,以顺而升,物不距矣……”如对《周易·系辞》系辞“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的阐发:“若乃高处物先,取法乎天,所以显不息之义……又若卑而得位,下蟠于地,所以取沉潜之体,所拟广博之义……刚而上者宜乎主,柔而下者宜乎臣……察道长道消之际,自见屈伸。此立人之道也,敦仁义而有伦。”如对三才之道,他作了三位一体的阐发,认为通彼天、地、人谓之《易》等等。这种范式解《周易》法及其大宗旨,在《周易》学发展史上有标杆意义,对后世影响颇大。引易立论,开创理学的鼻祖周敦颐濂溪先生,正是从范仲淹这儿受惠得道。史籍《宋元学案》特将周敦颐列为范仲淹的“高平讲友”,太有眼光了。《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评论:“仲淹人品事业卓绝一时,本不借文章以传,而贯通经术,明达政体,凡所论著,一一皆有本之言,……盖行求无愧于圣贤,学求有济于天下。”说得也挺对的。

同类推荐
  • 中国文学大家

    中国文学大家

    文学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与社会、政治以及哲学、宗教和道德等社会科学具有密切的关系,是在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因此,它能深刻反映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特定时期的社会生活面貌。文学的功能是以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是用具体的、生动感人的细节来反映客观世界的。优秀的文学作品能使人产生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的感觉,并从思想感情上受到感染、教育和陶冶。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是以语言为工具来塑造艺术形象的,虽然其具有形象的间接性,但它能多方面立体性地展示社会生活,甚至表现社会生活的发展过程,展示人与人之间的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和人物的内心精神世界。
  • 感动中国的100位道德榜样人物

    感动中国的100位道德榜样人物

    他们是我们生命之路上的道德榜样,更是我们身边的平凡人。他们以一己之力,为这个社会带来融化在手心里的温暖,流淌在身边的感动!他们像前进路上的明灯,引领整个社会在道德之路上前行。
  • 战神粟裕

    战神粟裕

    大将粟裕对战场有种天才般的敏锐感知,善于指挥大兵团作战,堪称一代战神。他运兵奇巧、用势奇险、胃口奇大、胆识奇绝,达到兵家""上兵若水""的最高境界。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立下了赫赫战功。
  • 普利策(名人传记丛书)

    普利策(名人传记丛书)

    他出生在匈牙利一个小镇,17岁时偷渡到美国参军。一个偶然的机会,他当上了记者,并创办了《圣路易斯快邮报》和《纽约世界报》等报纸,被誉为“报业大王”。本书生动而详实地讲述了普利策从一个联军士兵到报业大王的传奇人生,使读者更好地理解普利策非凡的勇气、崇高的信念、创新的思想和无私的奉献精神。
  • 直面寒冰:默克尔的德国十年

    直面寒冰:默克尔的德国十年

    2005年,安格拉?默克尔当选德国总理,随后三次连任。她不仅拥有德国选民的广泛支持,还是欧洲政坛最有影响力的领导人。2005-2015年,正是默克尔主政德国的十年。本书是一本关于德国总理默克尔的纪实性图书。它从默克尔的执政理念及政治态度上全面讲述了在默尔克领导下德国呈现出的崭新面貌。本书以默克尔为主线,从默克尔热爱歌剧及足球的“普通生活”到对欧债危机的应对,从默克尔执掌的保守党到关乎民生的核能问题,从默克尔的战争策略到她的“国家原则”,从默克尔对资本主义的态度到她认为的“权力本质”,从德国作为欧洲领导者的地位到默克尔的未来,全面而详尽地阐释了默尔克政府的对内政策及对外策略。
热门推荐
  • 分离,是为了再一次相遇

    分离,是为了再一次相遇

    夜,是那样凄凉。独自一人徘徊在机场,是那样的形单影只…3年时光匆匆,可却历练出了这样一个慕晴晴。3年来,她有想过放弃,有想过自杀,有想过忘却。但,如今的她已是福布斯全球富豪榜前500之一的企业家。“三年了,我们早该相见了!”
  • 秘境之以和平为名

    秘境之以和平为名

    在艾兰特这片神奇的大路上,人们操纵着风火水土四象之力,先人们称之为秘术。拥有火象天赋的学院老师波门隐,一次偶然的机会了解到了这个国家的黑暗势力,索性忍痛离开了秘术学院,战邪恶,学禁术,一次又一次地保卫着国家。但是面对渐渐明朗的离奇身世之谜,波门隐又会做出怎样的决断。
  • 女总裁的护花未婚夫

    女总裁的护花未婚夫

    一次偶然的相遇,让二人命运交织,离别之后的是再次的相遇。且看男主用他的热血与霸气,女主用她的温柔与机智,一起打下一片天地......到最后的永恒的爱情。注:这是包含了都市生活及爱情,异术超能的类似写古武的小说,当然,其中肯定不少男主与女主的打情骂俏。
  • 追想五断章

    追想五断章

    北里可南子在父亲北里参吾的遗物里发现了五张稿纸,每张上面都只写了一行文字。她委托在旧书店打工的菅生芳光帮忙寻找这五篇没有结局的小说。没想到在补全作品的过程中,芳光发现了二十二年前“安特卫普的枪声”事件中惊人的事实——北里参吾写这五篇小说的原因居然是……事情的真相就隐藏在那五篇小说之中……尊敬的书友,本书选载最精华部分供您阅读。留足悬念,同样精彩!
  • 零神传奇

    零神传奇

    他,被神秘人指定最有可能成为中国dota第一人,领导中国dota战队登上世界顶尖的舞台。但因为一场变故他失去了昔日并肩作战的兄弟和相爱却没有表白的女孩,并且让他零神的名号一落千丈。本来打算放弃dota不再接触职业dota领域的他因为一次偶然的机会让他从新得以赏识,从一个半职业的小战队队长历经磨难逐步登上世界dota的舞台,并且最终夺得美人归,要看其中发生了什么有趣和幸运的故事,请跟随零神的视角一起走进属于他的传奇。
  • 蜘蛛王

    蜘蛛王

    公元2060年,不知那个混蛋,打开的潘多拉魔盒。一夜之间,蚊族妖兽通过虫洞涌入地球。末世危机由此暴发……吴越,一个将要参加高考的学生,立志要考入华夏第一军校尚武学校,成为超级战士。因差阳错之下,得到了一只嘴很贱的乌龟,命运从此改变,蛛王之路,从此开始!先融合金刚蛛蛛基因,可能射出堪比合金的蛛丝,在融合岩浆火蚕的基因,蛛丝拥有的火的属性……我就是蛛王,末世的王者!
  • 登天战神:韩修篇

    登天战神:韩修篇

    征服天道,踏破天道,所为的无不是一时的快意。如果让我从头再来,我会珍惜一切,千秋霸业也是要收入囊中!
  • 剑斩三生

    剑斩三生

    无数世界汇成一条亘古永存的璀璨星河,盘旋在无穷无尽的混沌宇宙之间。星河流动,时空移转,无数种族诞生,或万古不朽,或一闪即逝。向世界星河的源头追溯,称仙。朝世界星河的尽头而去,称魔。
  • 萌宠鲜妻:老公,抱一抱

    萌宠鲜妻:老公,抱一抱

    要污,不要优雅。直扑,好好理解这两个字。酒吧随便救下一个女人,连续几晚做春梦的萧先生决定对她下手。萧易还没计划好,那女人反倒自动送上门来。萧先生:嗷嗷!时间还早,老婆我们再来。杨雨霏拍开那双作怪的手,一脸怒意:说好的不喜欢异性的呢?!
  • 天才宝贝呆萌妈咪

    天才宝贝呆萌妈咪

    兰岚是一名千金大小姐,却被卖入特工组织。一次任务失误,她重伤昏迷。一朝醒来,发现自己生下了一对天才龙凤胎,小正太腹黑、聪明,非常有商业头脑,小萝莉具有非常好的身手。人生直接跳过了生儿育女这一段,真是太省事了!至于孩子他爸是谁,兰岚眼眸流转,对着手指,想不出便不再想了!管他是谁呢!她要带着一对天才儿女,混吃混喝,逍遥快活一辈子。路宇腾顺手拿起桌上的文件,薄唇一勾:“你的工作,就从贴身秘书开始吧!”兰岚眨巴眨巴眸子,什么?贴身秘书,要有多贴身?兰睿宝宝缓缓地抬起头,冲着新任“爹地”努努嘴,一本正经道:“爹地,我妈咪卖艺不卖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