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647100000004

第4章 重返北大(2)

江隆基听着听着,愧悔交加地狠狠拳击脑门,说:“这……这些……我怎么一点也不知道?我真是迂腐透顶!”张仲超说:“别急,还有机会。我刚刚开完紧急会议,明天在天安门广场要举行十万人的大示威大游行,”没等回答,又附耳悄声说,“明天的大会,由李大钊、赵世炎、陈乔年亲自指挥,你去不去?”江愤然起身,拳头擂得山响,果决地说:“去!坚决去!”

18日清晨,江隆基早早地加入了北京大学的游行队伍。由于《西乡报》必须在今天交稿,怀里还揣着一卷校样。天安门前人山人海,气氛凝重,群情激愤。据大会主席团的报告,参加者有北大、北师大等校和二百多个社会团体的十万多人。大会由徐谦、顾孟余、李大钊、陈启修等人组成主席团。主席台上髙悬着昨天受伤学生的血衣,上书“段祺瑞铁蹄下之血”八个大字。徐谦报吿开会宗旨,顾孟余发表演说,北师大代表控诉了昨天镇压学生的罪行。于一片激昂的口号声中,一致通过了“通电全国民众一致反对八国通牒”等八项决议,并决定立即组织北京国民反对各国侵略中国大同盟。

12时大会结束,开始分路游行。为不影响送校样,江隆基参加了去西城的一路,髙唱“国民革命歌”,高呼“打倒帝国主义!”“打倒段祺瑞!”行至兵马司玉带胡同,他与游行队伍分手,去交《西乡报》校样,当晚就住在那里。

第二天回到学校,才知道发生在铁狮子胡同执政府大院里的血腥镇压。政府大楼上的枪口居高临下地对着手无寸铁的爱国学生。李大钊在指挥学生退却时身负重伤,陈乔年也重负枪伤,女师大学生自治会主席刘和珍已经鲜血淋淋,凶残的军警还不罢手,活活用刺刀捅死……

在这场大血案中,爱国学生受伤二百多人,惨死者四十一人,其中北大学生三人。在一长串死难烈士的名单中,最使江隆基悲恸不已、难舍难分的是他的同乡、好友、兄长张仲超。张是陕西三原人,由南开中学考入北大,而且也因家境困难而中途休过学。两人在北大一相识,就亲如兄弟。他早知道张是共产党,把他看作自己成长进步、追求真理的引路人。年仅二十三岁的张仲超昨日还是意气风发的翩翩少年,今日却成了屠刀下的冤魂。在北大三院举行的万人追悼大会上,江隆基臂挽黑纱,抱着张的遗体,抚摸着血迹,痛哭至号啕。当天回来,在日记中写下“铁狮子胡同的流血让我真正知道了阶级斗争是怎么回事”,“看来欲达改造社会之目的,非起来斗争不可”的感言。涂涂抹抹写下许多,却又苦于文采不髙,未能充分表达出自己的一腔愤慨,直到三年以后,他在日本看到北大修建“三.一八”烈士纪念碑的报道,读到“死者烈士之身,不死者烈士之神。愤八国之通牒兮,竟杀身以成仁。唯烈士之碧血兮,共北大而长新”的碑文之后,心里才得到些许的安慰。

“三.一八”之后,段祺瑞被迫下台,张作霖取而代之。张一上台,便明令禁止学生从事政治活动,进一步制造白色恐怖,李大钊领导的北方局被迫转入地下,鲁迅先生遭通缉被迫南下厦门。白色恐怖下的北大风光不再,教职员工的日子捉襟见肘,甚至于“饥寒交迫”。政府的看家本领是克扣工资,有些是当年的江隆基并不完全了解却是实实在在发生在北大的事实:胡适1917年到北大时是副教授,月薪二百八十元,换算成年薪是三千三百六十元,比美国正教授的年薪高出近七百元;每月房租三元,饭费九元,所有开销加起来不到五十元,每月可存二百三十元,足够养活北京一个穷苦人家两年多。他给母亲写信说,一个半月的薪水足够办婚礼。但如此可观的薪俸却被北洋政府扣住不发,通常两三个月才能拿到半个月的薪水。鲁迅月薪三百元,两年才拿到半年的;顾颉刚当助教,月薪一百元,拖欠半年以上,导致他债台高筑。严寒的冬天里,教职工无火取暖。教授们的看家本领便是带上学生去请愿,去一次,能解决一点,随之而来的是更严厉的制裁。华侨陈嘉庚创办厦门大学,仅1926年就从北大礼聘走林语堂、鲁迅、孙伏园、顾颉刚、张星烺、沈兼士、罗常培等一批教授学者。胡适没走,是因为他有丰厚的版税做支撑;月薪六百元的马寅初也经受不住,辞职回老家浙江大学出任教授了。学生的遭遇更惨,仅1926年就有一百五十五名学生因交不起学费被一次性勒令退学,许多进步的学生南下参加北伐,“到黄埔去”成了流行北大的口号。

一年后的4月,蒋介石在上海向共产党人举起了屠刀,南呼北应,张作霖在北京悍然绞杀了李大钊等十九位革命者,第一次国共合作就此破裂。李大钊的英勇就义彻底地清醒了江隆基,1927年7月,在白色恐怖的笼罩下他毅然加入中国共产党。本来应该是由张仲超做介绍人的,此时只能改由同是陕西籍的张翼唐介绍。政治上有了依靠,生活上却是捉襟见肘,父亲已经几个月没有给他兑付“袁大头”了。忍饥挨饿修满了预科的学分,但他清醒地意识到再无力读本科了,便约好几个同学,打算南下黄埔投奔革命去。他把这一想法写信告诉在日本明治大学法律系读书的哥哥,江裕基回信说,他在东京每月有二百六十日元的助学金,节省着花,可以维持两个人的基本生活,劝弟弟来日本继续读书。这样也好,他对张翼唐说:“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要反对日本帝国主义,就要打到它的内部去,我找到了机会。”机会有了,却没有路费,在国务院任职的西乡老乡薛祥绥给他一张一百元国债券,他兑换成八十块现大洋,同年9月,从天津大沽港乘船出发,东渡日本了。

满打满算,江隆基在北大求学仅仅两年。尽管如此,在其后二十多年的生涯中,他对北大一往情深,无时不在眷恋着母校。这里是“研究高深学问之地”,有蔡元培倡导的科学与民主风气,“学术自由,兼容并蓄”,“囊括大典,罗册众家”,有一大批进步爱国、深孚众望的教授学者;这里是“五四”运动的发祥地,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大课堂,有陈独秀、李大钊的讲坛,有毛泽东工作和学习过的图书馆;有胡适、马叙伦、杨昌济、周作人、沈尹默、刘半农、李四光等名教授以及鲁迅先生的书房。在这里,江隆基学到了中国的、外国的、古典的、现代的“髙深学问”,还从一个耿直激进的青年变成了革命者,奠定了人生的基石和理想的目标。

在此次赴任以前,江隆基又把鲁迅先生作于1925年的《我观北大》一文找出来仔细研读了一遍,还是觉得只有鲁迅的话最能表达自己对北大的感受和认知——

第一,北大是常为新的,改进运动的先锋,要使中国向着好的,往上的道路走。

第二,北大是常与黑暗势力抗战的,即使只有自己。仅据我所感得的说,则北大究竟还是活的,而且还在生长的。凡活的而在生长者,总有着希望的前途。

北大是中国的希望,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中国不能没有北大。

所不同者,当年他去的北大在沙滩红楼,现在校本部已经迁到原燕京大学所在的燕园了。

还有,当年他是去读书,想追随马寅初研究中国经济,现在却是要与这位闻名海内外的学者一起共事了。

吉普车开至校门口,校办负责人叫司机停了一下,请江隆基下车,指着古典式的大门上悬挂的校牌介绍说:“搬过来后,大家认为应该请人写个新校牌。请谁?提了好几个争议很大,马老拍的板,就请毛主席写。大家说那要你马老出面,他出了个主意,叫学生会以全体学生的名义致信毛主席,请求写。信发出后没多久,毛主席就写好派人送来了,放大后制成这个横匾,原件存在档案馆。”江隆基随着介绍仰首品味着崭新的校牌,嘴里连声说着“好”,内心却骤然升起沉重的使命感:亲自题写校牌意味着毛主席对北京大学寄予厚望,自己将以怎样的工作来回报毛主席的期望呢?

之后,吉普车绕过秋波荡漾、绿树环抱的未名湖畔,直接开到燕南园57号。这是北大为江校长准备的住宅。就那么几件简单的行李,年轻的校办负责人没费什么劲,三五下就全部拎进了房间。他一一将各房间的门推开,只见地面打扫得干干净净,暗红色的木质地板揩抹得油亮发光。会客室里摆了一张宽大的办公桌,周围十来把木靠背椅。他又走进卫生间,打开水龙头,热水冷水都有,回头来说:“有热水,你们先洗一下休息,我回去再准备几样东西。”

北大与燕京大学刚刚合并,校址燕园据说原是皇家园林,紧邻颐和园和圆明园,园内古建筑始终保持着皇宫气魄。燕南园是园中之园,一抹土坡上古树参天,浓荫蔽日,园内鲜花簇拥,曲径通幽。这片住宅是燕大专为老教授们建造的,中西合璧的格局,一律的青屋瓦舍,但每一栋的设计又不尽相同。几十栋建筑错落有致地摆开,单个皆成独立小院又不设围墙,四面开门,从每一道门里出去,都有一处小巧玲珑的花园。无论什么时候从哪个角度看去,都给人以高雅、恬静、幽深乃至神秘的感觉,使人想到这里不愧是出思想、出学问、出大部头著作的地方。有资格住燕南园的人,自然是各个学术领域里的泰斗。

分给江隆基的57号是座“匚”形建筑,大小十余间,西侧有走廊贯通。走廊的一侧,又开有几间小房。天真无邪的小曼高兴得鹿羔似的,出这门进那门,东瞧瞧西瞅瞅,故意将木地板踩踏得噔噔直响。自己看了一圈,又拉起刚刚学步的小召说:“走,去看看咱俩住哪间?找个没蚊子的。”拉手走得太快,小召跌倒,哭了。宋超忙过来哄劝说:“不哭不哭,姐姐也是……蛮蛮,小蛮子,看好妹妹。”小曼是谐音,原来就叫蛮蛮,爸爸干脆叫她小蛮子。这孩子出生在延安的窑洞里,没有奶水,是靠小米粥和老乡的山羊奶喂大的,个子没长高,却有顽强的性格,因此父母叫她“小蛮子”“蛮蛮”,嘴也会说,五岁时能对着麦克风讲话,代表保育院的小朋友欢迎参加西北地区教育会议的叔叔阿姨们。那次会议是江隆基主持召开的,保育院的小朋友表演节目,小曼的欢迎词曾引起不小的轰动,那张照片由宋超宝贝似的保存着。

这么好的房子,小曼在梦里也没梦到过。只是难为了做父母的,两口子抬着箱子,摆这间不像样子,摆那间难成体统,就是一间摆一个,也还空着几间呢。转来转去,除公家配置的木床木桌木椅之外,再没有什么东西好填充,古朴典雅的住宅显得空空荡荡,徒有四壁。

妻子不悦,讷讷地念叨着:“这怎么能行?这像什么样子?空空荡荡的……人来人往的……”

丈夫说:“咱来是为工作,不是为摆阔给人家看。在北大这种环境,咱这种土八路能摆得起阔吗……我收拾办公桌,你出去看看食堂在什么地方。午饭就在灶上买着吃,孩子也锇了。”

宋超出门,当午的阳光从浓密的树梢间投下斑斑亮光,抬眼望了望密布的树林,也不知往哪里走,只得朝进来的路上寻寻觅觅。她记得燕南园的路口上有两块石碑。出路口曲里拐弯地走了一程,发觉不对,又看见校门口了,便回头朝一条斜路走去,一直走到一座古老得像座庙似的二层楼下,门口挂着“办公楼”的小牌,便决定进楼再去麻烦接他们的校办负责人。

按说她也算个老资格的共产党员,转战晋察冀和陕北十多年,见过彭德怀、贺龙、徐特立等大人物,可是一脚踏进北大校园,看见这异样的环境异样的氛围,竟有一种莫名的陌生感和怯弱感。双脚迈进办公楼的当儿,心在突突地跳,脸也有些发热。她立住擦了把汗,稳了稳情绪,踏实脚步上了楼梯,寻到一间大办公室门口。听见里面有人在饶有兴致地议论着什么,似乎这种有高没低的谈论已经持续很久了。她侧身闪了一下,只听到了这么几句——

校办负责人:“……一路无话,不像刚到任的领导问这问那,好像想着什么重要的事情。我提醒诸位,这位新校长面孔很严肃,一副公事公办的样子,看来是那种很难套近乎的领导,诸位以后说话办事,可得留点神儿哪。”

―阵唏嘘。

有人问:“那夫人呢?”

“夫人嘛,还算漂亮也年轻,相差至少有十来岁。说话河北口音,是属于精明干练的那一类女性,听说也是个老延安。”

有人推测:“说不准是抗大的女学员。抗战时期投奔延安的都走这条路,有位老延安亲自对我讲过,当时延安的男女比例是八比一……”

“哈哈哈哈……”

宋超干咳了两声,推门直入,立定在他们面前,弄得四五个年轻人好不尴尬好不难堪,一时手足无措。还是那位负责人老练些,出面介绍说:“啊啊,这位就是江校长的夫人宋、宋超老师……宋老师,你坐。”

宋超并没落座,也许受刚才一点闲言碎语对心理因素的刺激,便把找食堂的话题改口说成一件请求:“隆基同志有晚上学习办公的习惯,经常熬夜,还会见客人,常有领导往来。家里的办公用具显然不够,能不能再配备一些?”听到是这,几个年轻人顿时松了口气。负责人正经回答说:“这件事已经研究过了,也通知总务处了,再配些沙发、茶几、书橱、文件柜等,就按马校长的标准,下午用汽车送好不好?”

宋超微微点头表示首肯。又问还有什么事要办,她才问教工食堂在哪儿。这样,校办负责人又带她去食堂买了些吃食,一起来到57号。

二次进门,校办负责人环顾左右,斟酌说:“看看怎么摆放?下午叫总务处来几个工人,一次摆到位,大件儿挪一下不容易。”

同类推荐
  • 伊扎克 拉宾(世界历史名人丛书)

    伊扎克 拉宾(世界历史名人丛书)

    追溯拉宾七十三载的自强不息——他有过从士兵到将军的履历,更有从一名“战神”变为一名和平使者的复杂过程,在回顾他的一生足迹时,你亦会看到以色列这个中东小国成长书简中的一幕幕兴衰荣辱,因为伊扎克·拉宾把一生都献给了这个神秘国度的人民,并带来和平的曙光,他的履历自然也成了整个历史的一部分。
  • 正说霍元甲

    正说霍元甲

    作家晨曲通过走访霍氏后人,查阅史料,以掌握的翔实的第一手资料撰写了专著《正说霍元甲》,向国内外读者详细讲述了武术大师霍元甲行侠乡里、打擂扬威、首创精武会以及与霍元甲相关的其他人和事。精武会的发展过程,其子霍东阁赴南洋创办精武会,霍氏家族渊源及后代繁衍等情况,也在书中作了详细介绍,并澄清了近年来影视作品中虚构的人物和事件。书中还附录了因电影《霍元甲》引起的诉讼始末和部分精武拳谱介绍两个章节。此书资料翔实,接近完整,是一部集史料性、知识性、趣味性、可读性为一体的佳作。
  • 海明威

    海明威

    海明威的许多作品、许多主人公都给人以迷惑、怅然若失的印象,即使在那些现实性和倾向性很强的作品里,也涂上了浓重的迷惘色彩。在海明威的作品里,最富有魅力和打动人心的,是他塑造的众多在迷惘中顽强拼搏的“硬汉子”形象。海明威的文体风格具有简洁性、含蓄性等特点,最受人称道。他的“冰山”理论精通现代叙事艺术,海明威以此荣获诺贝尔文学奖。一起来翻阅《海明威》吧!
  • 邓肯

    邓肯

    本书主要以伊莎朵拉·邓肯的成长历程和人生发展为线索,内容包括走出旧金山、不懈地追求、艰难中行进、红色的邓肯等部分。
  • 名人评曾国藩

    名人评曾国藩

    曾国藩是中国近代一位倍受争议的政治人物,本书选取近现代史上五十余位著名学者、政治家、军事家对曾国藩学术事功进行评价的篇章,按照标点、注释、翻译、评析几个步骤进行编著,在本书所选录的五十多位名人中,有曾国藩同时代的门生故旧,有洋务派思想家,有资产阶级革命派思想家,有国共两党政治要人和学者。他们从不同的角度对曾国藩的治军、治学、治家、为人处世、个人人格等作了不同的评价,带有时代环境和本阶级政治上和学术上的深深痕迹。本书作者在对原文进行标点、注释和翻译之后,又对每篇作了简要的评析。本书对于中国近代政治历史研究人员具有很高的学术参考价值。
热门推荐
  • 宫

    “那年你对我说,人生最难的事情是‘坚持’,你还说,如果我有灵魄,就来到你身边,生为男子就助你夺天下,生为女子就成为你的妻。这一世,我是男子,帮你得到了安稳的天下,下一世,我要成为你的妻,和你比翼双飞……”
  • 冷漠甜心:一不小心爱上你

    冷漠甜心:一不小心爱上你

    十四年的努力就是为了一夕报仇,可是为什么,却把自己的心丢了?“再看我我就把你的眼珠子挖出来。”宫玖璃用冷冰冰的声音恶狠狠的威胁。“你要想挖,你就拿去。只要是你。”君洛辰满是宠溺的回答。原来不知不觉中自己早已沦陷。爱的太早,醒的太晚。“冷亦邪,爱你耗尽了我全身所有的力气。”凌嫣然脸上最后一次微笑都消失殆尽。“对不起,可是我会用剩下一辈子的时间。来告诉你一个答案,我爱你。”冷亦邪眼里满是坚定。两对cp,终究是修成正果,还是陌路鸳鸯?终究是情难自已,还是注定分离?
  • 千年再见:大小姐驾到

    千年再见:大小姐驾到

    她与他相爱一生,却在最后分离。她不惜受天罚,轮回十世,他们又重见,却只是素不相识的陌路人。他们又相遇,会擦出怎样的火花?某晚,他与她在某处他:“怎么又是你?”她:“我怎么知道,喂,把你的脸离我远点!”“如果我不呢?”再后来……某男:“央儿你又胖了。”某强势女:“你说什么,再说一次,看我不打死你!”某男:“央儿舍得吗?”某女:“舍得。”她扬起手就要掐他,却被他抓住手腕,一个翻身。他们离得那样近,他温热的气息呼在她脸上,于是,某强势女十分沉鱼落雁地脸红了……”你,你别过来!“”我偏要!“……门外侍卫:王爷王妃有事干了,我们快撤远点。
  • 神医再世之精灵之巅

    神医再世之精灵之巅

    21世纪令人闻风丧胆的神级毒医强兵,却被最后的亲人背叛,跳入茫茫大海中。意外穿越到叶家废物大小姐的身体里,她是人人皆知的废柴,从小就无法修炼灵力,每天饱受另外两位叶家小姐的欺负。什么,我可是最强的毒医强兵,以前欺负我的,我要他们血债血偿,瞬间变得倾国倾城,这里不是最缺召唤师和药剂师吗,好哇!神级灵兽追着当主人,稀有了药剂不是问题,收集五方神兽亮瞎你们的狗眼……什么绝世废柴,分明是绝世天才好吗,还有个精灵的身世,操控灵兽大军,誓要踏足这天下!!他是这天下掌管所有人生死的的王,从来不近女色,却遇见了她,改写了他不进女色的历史,“隐儿,该暖床了!”【这是不定期更新的哦(((o(*?▽?*)o)))】
  • 超级提取

    超级提取

    陈枫只是一个普通的高中生,某天大提取系统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什么是大提取系统?就是可以提取一切!提取知识!提取功夫!提取异能!而陈枫发现,自己不仅仅可以提取现实人物的能力。张无忌!令狐冲!乔峰!美国队长!钢铁侠!蜘蛛侠!……你的就是我的,我的还是我的!从此,陈枫的人生开始变得光辉灿烂起来,牛逼的人生不需要解释。“我必须得高调啊,不让你们羡慕我,崇拜我,对我欲罢不能,我又怎么牛逼呢?”——陈枫QQ群:63482040,欢迎大家入群!
  • 神墓之古碑

    神墓之古碑

    摆脱了六道轮回!逆转三世的格局!他在时空的尽头返本还源!回归上古,领悟三世分身!重修十万年!看遍天地浩荡,逆乱阴阳时空。论谁与争锋……且看战天封神。
  • Z龍传説

    Z龍传説

    从现世到异世,从腥风血雨的人间江湖到雄兵百万的异界帝国……从默默无闻的消瘦少年到独擎天下的绝代枭雄……请记住,他的名字叫————纪天龙(Z龍)~!!
  • 吾名刺客

    吾名刺客

    他到底是紫禁城里混不吝的小混混,还是各大烟花之地竞相邀约的风流才子;他既是急公好义的江湖豪客,又是冷血无情的冷血杀手。他有着各种各样的身份,而这些不过是他隐秘自己的伪装。如果问他到底是谁,他会笑而不语,心道:难道我作为穿越大军一员的秘密能告诉你们么。
  • 我们的五年之约

    我们的五年之约

    她一个平凡的不能再平凡的女孩子他一个玩性很大很大的帅男孩开学的那一天只是匆匆见面即使在一个班级、学霸和学渣某一天因为一些事情他和她见面了她改变了对他的看法
  • 豪门甜心:校草来追我

    豪门甜心:校草来追我

    某夜,“你要干什么?我跟你可没有关系!”某女看着把头窝在自己锁骨上的某男,气愤的开口。“你是我的未婚妻。”某男无赖的回复道,“我想对你做什么,你只有回应,没有挣扎的份。”白卿卿在九岁时失忆了,可在她十四岁生日里,“他”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