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所写的是一个教育家的故事。
教育家的故事平淡无奇,很难有大起大落曲回跌宕的悲壮,因此教育家的故事常常被文学作者和文学读者忽略了。
有人形象地说,一个成熟的教育家的工作就像鸭子浮水,头脑清晰有“定见”,眼观全局有“定功”;湖面上波澜不惊绿波荡漾,而全部身心却浸沉在由教职员工和青年学生构成的绿色深湖内,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抓教学,才能创造出生动的景观。
本书的主人公是20世纪的同龄人,有过漫长而复杂的人生经历。这个人办了一辈子教育,办到哪里,都会在哪里创造出惊人的业绩,但是他的黄金岁月却是在多风多雨的那个年代度过的,所以他的辉煌创造也就难免带有风雨的苦涩和阴晦。
当历史老人的脚步蹒跚地迈进21世纪的时候,这个世纪老人的生命和他所创造的业绩也已淡出历史,但是,人们在某个纪念日或某次聚谈中仍然在津津乐道地谈论着他,仍然在历史的册页中翻动着有关他的点点滴滴。回首往事并不是简单的怀旧,而是用历史的经验观照现在,观照未来。历史的血脉有些是相通的。今天,在楼群林立的高等院校,正在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两个百年的强国梦而进行着前所未有的励精图治,正在为回答“钱学森之问”的尴尬而锐意进取和科技创新。在这个伟大转折的节点上,上了点年纪的人在回首往事的时候,不禁要回想起新中国成立初期高等院校的那次转折,不禁要回想起那个有过辉煌建树的教育家,不禁发出这样的感慨:今天的政治气候和人文环境最需要他这样的教育家来办大学;而他的“定见”和“定功”也只有在今天这个时代氛围里,才能淋漓尽致地发挥;然而遗憾的是他却在那个不幸的岁月里离开人世了。
人生都有句号。
历史却永远不会画句号。
当一段不幸的历史为他画上了不幸的句号,时光又过了将近半个世纪,即将迎来他一百一十周年诞辰的时候,从最高学府北京大学到地处大西北的兰州大学,从白发苍苍的老教授到活跃在大江南北的两校毕业生,对他的人格力量、道德风范、学识水平、领导才能,等等,不只是怀念和崇敬,更多的是渴望和呼唤!
所以我们决定写他。
他就是曾在北京大学和兰州大学各任过七年副校长、校长、党委书记的江隆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