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647100000001

第1章 序

雷达

传记文学《江隆基的最后十四年》不是一本普通的传记,而是一本奇特之书、感人之书,随着传记叙事的跌宕起伏,一幕幕激烈的历史场景,一段段思想交锋的历程,一件件沁人肺腑的温暖记忆,透过作者生动的文笔展现开来,使之承载起丰厚的社会历史内涵和文化哲理思考。一般的传记很难达到的这样的境界。对于今天的年轻人来说,它又是一本想找都很难找到的活生生的关于校园的历史实录。他们的前辈老师们、学生们,当年是怎么生活过来的,他们遭遇了什么,似乎处处难以想象,但却在书中得以真实饱满地呈现。这本书的难得之处还在于,它写的是一个大教育家,是大学校园的生活,这被认为是最难写、最枯燥、最难出彩的题材,然而作者竟写得这样有声有色。它写出了建国初期到文革初期十七年的大学校园里的风雨纵横,来龙去脉,鲜活而具体,没有常见的抽象化、罗列化的毛病。

《江隆基的最后十四年》一书,首先写活了江隆基的一生,用丰富真实的历史资料、生动鲜活的文学语言,为读者呈现出这位杰出教育家、大学校长的真实形象,也是一代知识分子的代表,容量甚大。江的一生,比一般人要丰富深厚得多。在某种意义上他是特立独行的,尤其在极左思潮肆虐的年代,更显现了难能可贵的独立思考精神。他留下了一笔思想遗产,也折射出了历史的教训。

江隆基无疑是我国杰出的教育家。他早年就读北京大学,后留日、留德,回国后致力于革命战争时期的高等教育——陕北公学、华北联大、延安大学;建国后先是在北京大学后来到兰州大学,都是担任主要领导人。传统文化的哺育,现代西方文化的熏陶,革命战争的锻炼,铸就了他的教育思想、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他不仅有丰富的教育实践,也有符合我国国情的教育思想,《试论高等学校工作的经验》一文,可以看作是其教育思想的代表作。半个世纪后的今天来看,仍能感受到他的教育思想和教育实践的真正价值。他尊重知识,爱惜人才,懂得高等教育的规律。北大七年,他尊重马寅初、周培源、汤用彤、侯仁之等一大批著名学者,办出了北大“发展最好的时期”;兰大七年,他排除各种干扰,不顾“左”的威压,为林迪生、左宗杞、郑国錩、朱子清、赵俪生等著名教授落实政策,办出该校历史上第一个“黄金时代”。

江隆基不仅是当之无愧教育家,还是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革命家。他对是非有很高的判别能力,敢于实事求是、坚持真理;不随声附和,听风办事;不愿做违心之事、发违心之论。平日工作不图虚名,不摆“花架子”,有基于“定见”的“定功”。他年复一年地把“提高教学质量”作为学年、学期工作的总目标和任务,基本不提新口号。1950年代初,他工作较顺利,1957年及其后,他变得“跟不上形势”了,曾因不同意提“建设共产主义新北大”的冒进口号而触怒康生、陈伯达,随后遭到批判,流放西北。但他不计较个人的进退得失,仍然为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为把自己的教育思想贯穿到实际工作中而夙兴夜寐,孜孜以求。正如作者所写,江隆基在兰大的七年是“前有风,后有浪,左有篱笆右有墙”,政治运动连续不断,当政治上纠“左”时,他感到比较“合拍”、“得心应手”;“反右”时他就显得“被动”、“力不从心”了。虽然公道自在人心,但他的心情却经常不舒畅。正当他竭尽全力将地处大西北的兰州大学推向全国高校前列的时候,康生一次阴阳怪气的私人造访,为他的悲剧结局埋下了伏笔。“文革”初,康生多次宣称“江隆基不是自己人”,这就注定了这位深受北大兰大两校爱戴的教育家的悲惨命运。

江隆基的道德、人品为当年两校师生称赞。古代士大夫提倡“立功,立德,立言”,江隆基都做得到位。他一生以塑造全面发展的完美人才为自己的教育理想,但他又首先是以这种理想塑造自己。无论从功业,还是从个人素质来讲,都可以称为是一个全面、模范、克己的人。他的高尚道德,基于一种自觉的、来自东西方文明精华的道德观念。由于自觉,他的道德实践贯彻于他公私行为的各个方面。他是努力实现知与行相统一的人,无论在社会政治生活中还是在家庭生活中,无论在平日的生活、工作交接进退时,还是在那“文革”初期雨骤风狂的时刻,尽管非常之难,他始终都是一个闪耀着道德光彩的人。这方面,书中有大量非常感人的事迹和细节。

在江隆基身上,确实集中了许多似乎矛盾又难以两全的因素。他有很强的自尊自爱,意识到自己的身份地位,绝不搞特殊化;在权利与义务,接受组织照顾与承担责任之间,他选择的是后者而不是前者;经过风雨,见过世面,熟悉仪节和必要的进退周旋,却十分厌恶旧社会遗留下来的官场习气和吹拍拉扯之风;他资分很深,地位很高,却谦虚谨慎,尊重同志,尊重有知识的人,尊重普通工人农民;他明了“世故”,却鄙弃“世故”;知道利害,却不肯牺牲原则以趋利避害;他不讲私交,不搞小圈子,但对人却并不冷漠,能以德爱人,真诚地关心人;他是党的老干部,又是知识分子、教育家,但他绝不像有的人那样在党内以专家自居自傲,又用老干部身份去压党外的知识分子,恰恰相反,在党内他有很强的组织纪律性,平等对待一切同志;而在党外,他与知识分子天然情感相通,尊重一切有知识的同事,是他们真诚的良师益友。他着力培养、放手使用青年干部如胡启立、王学珍、崔乃夫、聂大江等;他惟才是举、破格提升青年教师,如当年的季羡林、王瑶以及段一士、吴小美等,这些都是有具体事实为据的。

传记围绕江隆基的最后十四年——北大七年,兰大七年,场景自然转换,由北京大学而移向甘肃兰州,记述了这些重要年代里,中国的大学校园的风云变幻。书中不可避免地写了思想改造、批“人口论”、反右、反右倾、文革等政治运动,难能可贵的是,作者没有就“运动”写政治,而是勾勒出了一大批各类学科形形色色的、可亲可敬的知识分子形象。作者在回溯历史的过程中,注重梳理和反思了中国教育“左”的创伤,思索了知识分子问题。

《江隆基的最后十四年》是本文学色彩浓厚的传记,在大量调查、尊重事实的基础上,注重场景的形象性、逼真性,人物神态如画。两位作者是我的同班同学,王戈曾以《树上的鸟儿》和《通向世界屋脊之路》获全国短篇小说奖和报告文学奖,王作人曾以《极光下的梦》获全国报告文学奖。两位作者都在大学教师的岗位上工作到退休,熟悉高校生活,一招一式从容写来,真实透亮,不走样,确有点“史家笔法”。当今的作家成千上万,但很少有专业作家问及高校生活,很大一个原因是他们不太熟悉高楼深院里的教学活动,即使写出来也容易隔靴搔痒。其难度还在于材料的收集和访谈的深度、广度。据主要作者王戈讲,仅北大校刊,他就复印出十几斤重。作者架构这一题材的能力也值得称道,北大七年,兰大七年,所写人物和事件显然是经过精心选择的,借用“蒙太奇”手法,递次展开,又将江隆基的革命生涯巧妙穿插其间,基本上完整地展示了这位教育家、革命家的人生轨迹。作者笔触冷静沉着,不隐恶,不溢美,质朴生动,行云流水般顺畅,许多细节感人肺腑,催人泪下,实属传记文学的上乘之作。

《江隆基的最后十四年》的成书有个漫长过程,不能不提到电视剧《江隆基》。1990年代初,由郑重先生和李保元同学挑头,在已到北京工作的原兰大领导崔乃夫、聂大江,及江隆基女儿江亦曼等人支持下,几个校友创作了电视剧《江隆基》,王戈、王作人当时就是撰稿者。笔者也参加了此项工作,担任文学顾问。电视剧《江隆基》曾热播一时,被誉为“第一部拍大学校长”的电视剧,获得了第八届中宣部“五个一工程”电视连续剧奖。历经二十年它的主要作者并未放弃这一题材,又收集补充了大量的历史资料成此佳作。鉴于此,我极愿将传记文学《江隆基的最后十四年》推荐给广大的读者。

2015.1.23

(作者系中国作家协会名誉委员,中国小说学会会长,原中国作协创作研究部主任,兰州大学博士生导师)

同类推荐
  • 世界名人成长历程外交家(4)

    世界名人成长历程外交家(4)

    本书精选荟萃了古今中外各行各业具有代表性的有关名人,其中有政治家、外交家、军事家、谋略家、思想家、文学家、艺术家、教育家、科学家、发明家、探险家、经济学家、企业家等,阅读这些名人的成长故事,能够领略他们的人生追求与思想力量,使我们受到启迪和教益,使我们能够很好地把握人生的关健时点,指导我们走好人生道路,取得事业发展。
  • 杨子荣传记

    杨子荣传记

    一个民族不能没有英雄,否则这个民族就不会强大。当国家危难之时,懦弱者选择了逃避、妥协甚至投降,英雄们却挺身而出,用热血捍卫民族的尊严,人民的幸福。本书详细地记录了英雄模范人物杨子荣不平凡的一生,再现了他非凡的人格魅力和精神世界。
  • 大汉王朝的三张脸谱:红脸光武帝

    大汉王朝的三张脸谱:红脸光武帝

    西汉末年,王莽篡位,天下动荡。为了匡复汉室,刘秀兄弟二人走上革命征程,并拥立刘玄为更始帝。然而,功高震主的他们很快遭到打压,处于绝境中的刘秀只好韬光养晦。王莽被灭后,刘秀趁机逃出虎口,不断壮大实力,先后消灭了王朗等势力,逼降了铜马等义军,推翻了更始政权,扫清了残余障碍,一统天下,开启了东汉新局面。刘秀以柔治国,很快东汉便国富民强。飘雪楼主以史籍为蓝本,以人性为内核,用娴熟流畅的笔法将大汉君王事讲得千回百转,有滋有味。整个故事始终如同一团熊熊燃烧的火焰,散发着引人入胜的光和热。刘秀的传奇尽在书中。他真的是个近乎完美的帝王吗?千秋功过,任君评说。
  • 我坚信

    我坚信

    奥普拉温弗瑞的《我坚信》(what I know for sure)是奥普拉本人的文字第一次出版成书,是她在杂志《奥普拉》上专栏文字的精选结集。国内正版引进。在这本书里,奥普拉从一个记者朋友的提问开始,回顾自己一生的奋斗,她真诚地问自己,也真诚地回答,经过了这么多事情,我真正相信的是什么?永远会坚持的是什么?奥普拉一生的成就辉煌,也充满了坎坷。在这本书里,她直面内心的敏感和脆弱,回忆往事的波澜涌动,也回望生活的那些细腻的幸福瞬间。每一个关键词,都是一生奋斗坚持经验的总结。她说,她每天做的事情,都是在为阅读时间做准备。她觉得最幸福最平静的时间,就是坐在那棵大树下阅读。
  • 百位世界杰出的经济学家(下)(世界名人成功启示录)

    百位世界杰出的经济学家(下)(世界名人成功启示录)

    人类的未来充满了希望,明天的世界令我们无比期待。从历史中汲取知识,感悟人生,追求真理,是每个生活在21世纪的现代人的价值取向。在无比灿烂的历史星空中,众多世界杰出人物犹如明烁夺目的明星,让历史的时空如此地浩瀚,并给后人留下了一份极其珍贵的文化遗产与智慧结晶。期望本书能让广大读者,尤其是青少年朋友们,从世界杰出的人物身上,学习与借鉴人生的智慧,创造卓越的人生。
热门推荐
  • 签约邪神

    签约邪神

    沈君驰,一个普通大学应届生却有着天人的灵魂?谢久天,一个小学生外表的小老板儿却是一个修行了三千多年的邪神?一桩桩离奇命案的背后是什么妖物在作祟?一个个牛鬼蛇神却讲述着怎样的故事?沈君驰的身世之谜,天庭地府的前世今生;这一切,就由地府签约合同工,“侦探”久天来一一解答。求建议!求指导!求交流!求推荐!求收藏!求点击!
  • 银杏庄的故事

    银杏庄的故事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胶东农村相继实行了大包干生产责任制。生产责任制的实行,使广大农民看到了新的希望,他们渴望摆脱“干一天三、四毛,青黄不接吃不饱,没钱抠鸡腚,有病咬牙熬”的窘迫困境。生产责任制的实行,农民的肚子饱了,可口袋里依然是瘪的。
  • TFBOYS之劲糖爆果

    TFBOYS之劲糖爆果

    “凯,你醒了?快吃点东西吧!”雨担心的问道,门外的四人
  • 天若有情之废柴要逆天

    天若有情之废柴要逆天

    穿越?没错,超级神剧,叮咚,你值得拥有。
  • 圣遗大陆

    圣遗大陆

    萧祈,一个被平民遗弃的孩子,被一个老头收留,从此命运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一切都是宿命吗?谁也不知道。一人血战万人军队,一人在数万天兵天将的包围中杀出一条惊天地泣鬼神的血路,一人独战百万神兵神将!萧祈不知自己的命运仍然被幕后的强者掌握着......
  • 完美总裁追逃妻(完本)

    完美总裁追逃妻(完本)

    程昱衡简介:第一次见面,她以为他是流浪汉,施舍了一个面包给他。那时他刚失恋,被迫与相爱的初恋分手。第二次见面,他跟她说:要不要嫁给我?她讶异地点了点头!他只不过想要将一个女人宠到了极致,而让另一个女人后悔而已?而当无奈的初恋遇到了无辜的妻子的时候,他又该让自己的感情作何归宿?郑真爱无意中看到自己的老公怀里却抱着别的女人的时候,她还笑着安慰自己,只不过是眼花了!而当一切的事实那么不堪地解开的时候,她依然笑着对他说:我真的没有关系!因为她绝望地明白道:再真的感情,再纯的真心,有时候也敌不过初恋的那一份刻骨铭心!她曾经爱他超过爱自己,而这一刻起,她将这一切都没收。她要好好爱自己,在别人不能爱她的时候,她更要好好的珍惜自己!
  • 罪后系列2

    罪后系列2

    命运的作弄永远在幸福背后我追寻着你的脚步却永远只能追寻因为我……牵不住你的手如果磨难是我们相爱的前提条件我想超越了千年的羁绊已经够了吧……
  • 摸不到的颜色是彩虹

    摸不到的颜色是彩虹

    曾经有个人告诉我,彩虹的颜色最美,因为它的出现总是转瞬即逝穆逸轩,你是不是也像彩虹一样呢,你是否从未进入过我的小世界那曾经的海誓山盟抵不过你一句好聚好散。不!我要重新把你追回来!
  • 佛说护国经

    佛说护国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恋上你不是错的

    恋上你不是错的

    儿时的陪伴是你,人们说陪伴是最长青的告白,是否这一次,还能不后悔,隐藏十年的感情,该何去何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