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645500000008

第8章 长江的历程(1)

长江三峡,截流在即。一次性的抢救地下文物在艰难而紧张地进行中。1994年,大坝坝址宜昌中堡岛的发掘使专家们瞠目结舌:新石器时代的残迹,夏、商、周、秦、汉、宋、元、明、清古文物遗存纷纷凸现,“活生生一部埋在地底下的《中国通史》”!就在笔者行文及此,拂之不去的感慨依然是:长江啊,我们认识你了吗?

长江是因为“长”而得名的。

这是真正意义上的长达6300公里的长,仅次亚马逊河与尼罗河位居世界第三大川,而长江流域的径流模数却以每公里每秒17.6公升而位居世界第一。

如同黄河一样,我们的先人也曾一次又一次地寻找长江之源,滔滔江水东流人海,溯流而上的行程可谓艰险之极,那流出之源究竟在何处?那流出之初又是一种什么样的景象?这一切,始终在神秘的氛围中蛰伏着,你可以远望,你可以想像,你只是看见峡谷深深,雪山皑皑…

汉代以前的《禹贡》有“岷山导江,东别为沱”之说,那是把岷江误认为长江的上源;汉代以后的《汉书》,第一次提出金沙江为长江之源;唐代的《蛮书》认为长江源自通天河。明代地理学家徐霞客万里跋涉之后在《江源考》一书中提出,金沙江、通天河足长江上源。清代《小方壶斋舆地钞》中,有长江源的描述,并指乌兰木伦河是长江正源。1949年前后的地理教科书说长江与黄河同源,前者源于巴颜喀拉山南麓,后者源于巴颜喀拉山北麓。

望源兴叹的历史终于在1978年夏天结束了。

长江流域规划办公室决心为长江真正地正本清源,并在1976年夏和1978年两度组织江源调查队,深入江源地区,以眼见为实作定论。雪山高处的江源终于露出了真相:长江上源深人青藏高原腹地的昆仑山和唐古拉山之间,这里有十几条晶莹清澈的河流,其中较大的为楚玛尔河、沱沱河、当曲。这三条河流中根据“河源唯远”的原则,沱沱河应为长江正宗之源。再沿沱沱河上溯,有东西两条支流,东支较西支略长,故长江的最初源头应为沱沱河东支。东支发源于唐古拉山主峰各拉丹东雪山的西南侧,东支的上段是一条巨大的冰川,冰川融水,点点滴滴,涓涓细流,便是万里长江的初始流出。

你怎么会想到这点点滴滴便是长江之始呢?

你怎么会想到那涓涓细流便是大浪之初呢?

沱沱河的东西两支汇合后叫纳钦曲,下行24公里与右岸的切苏美曲汇合后才称为沱沱河。沱沱河继续自南向北流动,于葫芦湖附近接纳了江塔曲转向东流,当曲在囊极巴陇与沱沱河汇合,更名为通天河。从江源到囊极巴陇的沱沱河长375公里,流动在海拔4500米以上的高原,凭借宽阔的谷地,平坦的地势,缓缓流去,大有厚积薄发之势。各地中沙洲随起,汉道众多,水流时而分时而合,合则同气相求,分则同声相应,其分分合合状如姑娘头上的发辫,因而称为“辫状水系”。

长江江源地区海拔6000米以上的雪山有四十多座,各拉丹东雪山海拔6621米居群山之冠。那些白雪是去年之雪还是一个世纪、几十个世纪前的雪?或者是古雪与今雪的层累?时间凝固了,凝固成宽阔的冰雪覆盖区,发育出数十条现代冰川,冰川也是风姿各具的,有的如冰塔,气象庄严;有的如冰舌,晶莹剔透;有的如屏障,横空出世。它们都是一种存在,沉默、巨大且久远,它们小心地拱卫、滋润着另一个存在,冰雪融水,细小韧长,绵绵无期……江源地区四季如冬。

一条中国最长的大江是在冰雪之颠的严寒中孕育、流出的,似乎知道自己的使命,长江的初始条件便规定了它的初始流出是谨慎的、断断续续的、又是永续的,谁能确切地说出它已经流了多少万年还要流多少年啊!直到7月份,平均气温也在摄氏零度以下,只是白天因为太阳的强烈辐射才能达到零度以上,有限的冰雪消融,才有河水流动,但一到夜晚便重新封冻,流出凝固了,流出开始了。

所有的春华秋实,都在冰雪中的流出之后。

江源地区年平均降水量在200~400毫米之间,85%以上的降水集中在5~9月,而且以降雪为主,沱沱河的年平均降雪日为350天,即从每一年的8月16日开始,到次年的8月1日结束。也就是说,长江中下游承接滂沱大雨的日子,江源一带正下着鹅毛大雪,滂沱大雨有雨过天晴之日,那鹅毛大雪却兀自不停地飘飘洒洒。

从河源到宜昌为长江的上游河段。

从宜昌到湖口为长江的中游河段。

从湖口到崇明岛为长江的下游河段与人海口。

流出之初的涓滴与平静是短暂的,已经给定的地理条件注定长江从上游起便要汹涌澎湃,这汹涌澎湃中蕴含的巨大的动力,将要把长江的波涛一直运送到浩茫东海。

长江上游河段横跨中国地形的两个阶梯,不可思议地一而再的坠落,展示着大自然的天性与精神,人看见了那是因为看见了,人没有看见便没有看见,没有比大自然的展示更加真实而毫无功利之心的了。对长江而言,展示既不是形象也不是手段而是存在,与其说长江要展示,毋宁说天命让它展示。

你看最上游的沱沱河、通天河,因在高原顶部,离开流出之初也还不太遥远,流水依然是温和而平静的,仿佛是高原之上的徜徉者,悠闲而宽余。在曲麻莱与宜宾之间,是第一阶梯到第二阶梯的过渡地段,突变的地形顿时改变了长江的水性,咆哮奔腾干丛山峻岭间,即便面对重重叠叠的横断山区,金沙江却也如一把劈石削铁的利剑,分裂出万丈深谷。横断山北高南低,金沙江仅在650公里的流程中下坠了1400米之巨,平均1公里坠落2米多。金沙江水的雷霆万钧之力便源于这巨大的落差,一往无前的江水拍击悬崖,呼啸而去,水花飞溅达数丈,涛声轰然至十里。切开横断山的金沙江转向东流,依然奔驰于高山峡谷间。中外闻名的虎跳峡在石鼓以下35公里处,峡长16公里,最窄处为30米,两岸山峰高出水面2500~3000米。

你能听见水击石鼓声。

你不会看见虎跳峡谷处。

但,有过漂流者,和举世震惊的漂流,如今他们的灵魂还在漂流,漂流者的伟大是因为他们回到了或者至少寻觅过生命的漂流状态……宜宾以后,长江进入四川盆地,滋润并养育着天府之国。四川盆地周围环绕着海拔1000~3000米的山岭和高原,盆地的底部是连绵的丘陵、低山和小块平原的混杂。各条支流从盆地边沿向盆地的底部汇拢。长江在四川盆地接引了众多的支流,使水量较之上游河段猛增两倍多,蓄势待发的大江流水将要涌向三峡河段。

地球上只有几条举世仰慕的大峡谷,长江三峡便是其中之—。

长江三峡西起四川省奉节县白帝城,东至湖北宜昌市南津关,为峡谷宽谷相间的莲藕状河段,长约200公里。三峡河段是长江的又一个过渡河段,过渡总会别开生面,是新的更加有声有色的流动。三峡之后,中国地形的阶梯便告结束,从第二阶梯向着第三阶梯的坠落,使水量既已猛增的长江又一次从巨大的落差中,获得了巨大的激活生机的推动力。亿万年来,川鄂交界的褶皱带间歇上升,源源不绝的江水不断下切、撕咬,终于在水切岩开、水滴石穿之后,形成了长江三峡奇观。

瞿塘峡位处三峡西首,西起奉节——古夔州的白帝城——东至巫山黛溪,峡长8公里,窄处不足百米宽,是三峡中距离最短、航道最窄的一个峡谷,好一个“雄”字了得!

你怎么看瞿塘峡呢?

从地理看,它锁镇全川之水,亦如巴蜀咽喉,“众水会涪万,瞿塘争一门”是也。

从山势看,上悬下削,壁立对峙,“赤甲白盐俱刺天,闾阎缭绕接山巅”,“白帝尚为三峡镇,瞿塘险过百牢关”。峰如城垣却又岌岌乎欲坠,在公元100年即汉和帝永安12年到晋太元2年,即公元377年间,三峡屡有崖崩山折(《水经注》),因而愈崩愈险,愈折愈奇。

从水情看,一川盆地之水,先后交汇,争相入峡,前呼后涌,熙熙攘攘,峡由水开,水为峡束,峡窄浪阔,波上峰峦,峡落水低,直闯地府,真个是“高江急峡雷霆斗,古木苍藤日月昏”,却是因为“瞿塘嘈嘈急如弦,洄流溯逆将复船”,冲激、流转、骤升、急落,瞿塘峡里长江水,便一刻不停地作虎啸狮吼,望之眩目,闻之贯耳。

从人文看,大溪文化遗址的发掘可以追溯到母系社会在三峡的存在,及其向父系社会的变革。社会学家对黄河流域是中华民族唯一发祥地的判断,多少影响了对长江两岸的发掘,并且始终缺乏想像力。但,三峡的神奇壮丽总是在提醒人们,它的人文历史的深厚,三峡两岸的地底下究竟为中华民族保存了一些什么?确凿的记载表明,自战国以降,古夔州和长江三峡,便是历代著名的诗人、文豪的兴会之地,由三峡赐予的诗思、灵感、情怀,至今仍然鲜活在文学经典中。以中国之大,没有一条河像长江这样催生了无数诗人,没有一处峡谷像三峡那样留下了众多璀灿的脚印,如屈原、宋玉、李白、杜甫、白居易、苏东坡、黄庭坚、范成大、陆游、杨升庵、王士祯等等等等。

我们或可这样说,三峡的容纳、激荡、争流,山与水的相济相融,便是中国文化的一处源头的缩影,不知读者诸君以为如何?

因而,我们可以从杜甫在夔州写的《登高》为起点,远眺长江,近看瞿塘,时为唐大历2年即公元767年,杜诗云: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瞿塘峡的入口处双峰欲合,似开似闭,“不尽长江滚滚来”,那声音是听得真切,长江在三峡中的流程却因两岸峰峦的遮天蔽日,你即便登高也不得不借助于想像。瞿塘关又名夔门,是长江由西向东流经三峡的必经之路。江有万里,浪有千叠,唯此一门。北岸有山名赤甲,相传为古代巴人赤甲军的驻地;南岸的山峦南石灰岩组成,无论在阳光下和月光下都泛出银辉,人称白盐山。赤甲白盐,隔江对峙,北有红装,南有素裹。进得夔门的江水倾刻成为怒涛,不知道是感慨于峡谷的威逼和夹峙呢?还是因为波涛之间的相互冲撞、挤压而更加紧密?

清代诗人何明礼写道:

夔门通一线,怪石插流横,峰与天关接,舟从地窟行。

信哉!斯言。

瞿塘西口内侧的一处摩崖石刻又称粉笔石刻。

一抹横延千余米的大青石,石面光滑如壁,人称粉壁岩,刻有篆、隶、楷、行四种书法。最为醒目的是清代张伯翔所书“瞿塘”,刘心源手笔“夔门”,均是力透岩壁,古风荡漾。近代则有冯玉祥将军所书的“踏出夔巫,打走倭寇”八个大字。被称为摩岩奇珍的是《宋中兴圣德颂》壁碑,全文近一千字,大字寸五见方,小字指头大小,书法刚劲,石刻精湛。

瞿塘峡北岸,与孟良梯遥遥相对的是风箱峡。所谓孟良梯,是古代栈道的遗迹,而风箱峡则传说为鲁班存放风箱处而得名。它是通体陡峭的黄褐色大岩石,远望有明显而深刻的裂缝,这裂缝如在近处看,便是相当宽阔的了,因为这裂缝里面是外观酷似风箱的错落重达的长方形木匣。鲁班为什么要把风箱藏之高峡而不传之后人呢?

1971年,有三个采药者居然登上风箱峡,并取走了“风箱”,这些“风箱”是二千多年前古代巴人留下的岩棺,棺内有遗骨和殉葬品如柳叶剑、木梳、铜鞋等。考古学家认为,按当时巴人风俗,人死后将棺木悬葬于岩穴。送葬前,必得先在悬崖陡壁上凿出一条应是真正的崎岖小路来,一俟棺木安置停当,归程时必将这小路毁掉,以确保死者的灵魂能在江涛声中的安宁。

风箱峡同侧绝壁上的摩崖石刻为“天梯津镈”,“开劈奇功”八个大字。

白帝城至黛溪的航道滩多水急,水上木船的航程极为艰难,每到洪水季节便只有禁航。清朝同治、光绪年间,三峡沿岸的人民在没有烈性炸药和施工机械的条件下,用双手在绝壁上凿出了一条栈道。

水出瞿墉峡之后,怒涛稍稍安定,从一线天里挤进挤出的波峰也略为宽余,这是瞿塘峡和巫峡之间的二十多公里宽谷地带。

两岸风光也与瞿塘峡大栩迥异了:这一段南岸峭壁,北岸平坡;那一段北岸丘陵,南岸深谷。一高一矮,或险或缓,时危时安,不知道造化钟灵是怎样拿捏出无处不在的对称美的,只是让人觉得汗颜不敢想像,当峭壁悬岩沉思默想而宽谷长波丰盈地滚动之际,对岸的坡地上林草或荣或衰,稻麦或青或黄,溪涧或深或浅,清人傅家瑜有诗赞道:

万峰磅礴一江通,锁钥荆襄气势雄。

田野纵横千嶂里,人烟错杂半山中。

宽谷中的巫山县城,原先大约是大宁河与长江交汇时留下的一堆沙丘,沙子的垒积和扩展,渔人和拾荒者的光顾,渐渐使之成为一座根基深厚的山城。新石器时期的石斧、石锛、石杵,有时会在洪水冲刷之后的山野偶然露面,几十万年了,太阳依旧,月光依旧,江流依旧,只是大片的林木早已颓然倒地,相比石器的岁月,大地竟是如此荒凉,人间又是这般热闹巫山城西的高邱山顶,有战国楚王行宫,因而高邱山又名楚阳台,后来修的一座庙叫高唐观。《巫山县志》收录有宋玉写的《高唐赋》、《神女赋》,当地的学者认为高唐即指巫山楚阳台,而台上观云变幻无穷便又有了宋玉笔下“旦为行云,暮为行雨,朝朝暮暮,阳台之下”的巫山神女。

同类推荐
  • 周立波评说:周立波研究与文化繁荣学术研讨会文集

    周立波评说:周立波研究与文化繁荣学术研讨会文集

    作为一位文学教育家,周立波在文艺教育战线上是革命文学新人的良师,是从延安走向全国的大批青年革命文艺战士的辛勤培育者之一,是包括著名诗人贺敬之在内的延安鲁艺同学们永久怀念的授业之师,是学识渊博、深谙艺术真谛的马克思主义文学教育家。正是在周立波同志的帮助与带动下,上世纪60年代初,湖南文坛群星灿烂,佳作连连,出现了新中国文学流派——“茶子花派”享誉一时,至今绵延不绝。周立波由此被誉为当代湖南文学之父!
  • 世界文化未解之谜

    世界文化未解之谜

    文化是人类历史的产物,是全世界精神财富的总和。它无穷无尽又无处不在,它耐人寻味且令人陶醉。文化孕育了大千世界,并影响着人类的未来。在人类文化漫长而辉煌的进程中,至今还存在着众多悬而未决的未解之谜,它们所散发的神秘魅力,像磁石般吸引着人们好奇的目光。破译和解析这些文化谜题,不仅能启迪我们的智慧,传承和普及人类文化的精华及其有关的知识,而且还可以从中获得愉悦的精神体验,锻炼思辩能力和培养探索精神。
  • 教育随笔

    教育随笔

    我初识李天柱先生,是在1993年春天宁夏政协全委会的分组会上。他是组长。在主持会议时,他正襟危坐,其言温和,其色蔼如,堂堂正正地维护着每个人的畅所欲言。我作了一次关于如何识别人才的发言,有“坚持包子馅第一,包子皮第二”的怪论,他把我记住了。我会后打听,才知他是宁夏名校名师、名校长,大名鼎鼎的李天柱先生。而今李先生年近八十,有文集《教育随笔》准备出版,嘱我作序,我恭谨从命。
  • 穿越晋江

    穿越晋江

    晨曦,当第一缕阳光洒向晋江大地,一群晋江人从岩洞里走出,开始了新一天的生活。这是一个春寒料峭的季节,可他们并不怕冷,不管男女老少,都清一色裸露着身子。他们的模样有些奇怪,前额很低,嘴巴前突,个头也不高,最高的也不过1.6米。他们来到离岩洞不远的一个空地上,地上堆满了前一天吃剩的鱼虾、贝壳以及用来生火的木柴。他们围坐一圈,一边生火,一边用一种我们听不懂的语言说话。说到动情处,他们会手舞足蹈起来,原来是正在安排新一天的工作。一起来翻阅本书吧!
  • 数据天赐巫溪之三

    数据天赐巫溪之三

    2009年11月17日,中央政治局委员、重庆市委书记薄熙来在巫溪调研时指出,巫溪很漂亮,很有魅力,历史文化,秦楚之门,大有发展前景。于是,本书随应而出,志在推广巫溪风光!
热门推荐
  • 众生超脱

    众生超脱

    重生之后,方垣拥有系统,开始强势崛起。必须要崛起啊!不然得跪!……不变强永远无法掌控自己的命运!所以……我要变强!这一世,定要站在最巅峰!
  • 极萌小妖

    极萌小妖

    一朝意外让她去到一个兔子窝,没错真的是兔子窝!然后自己也变兔子了?!还有一堆会说话的兔子跪拜着她是什么鬼!兔子居然会跪着?!好吧她认命了,不过来到这里好吃好住的还有人侍奉感觉还不错可是好日子总是那么短暂,在百年一度的魔节上她因为贪玩而解封了魔君。某兔子的悲惨生涯拉开了序幕??
  • 骨头我来接你回家

    骨头我来接你回家

    花千骨,讲的是一个师徒之间的故事,不过呢,对我一个爱东方粑粑的我来说,最后结尾还是远远不能满足我的,所以呢,坐着发动智慧的大脑,决定要修改一下剧情,感谢大家的支持哦。
  • 无法破坏的信任

    无法破坏的信任

    她的爱情是不一样的,他们之间的爱情,经历过了许多,其他人不过是配饰品罢了。
  • 云中谁寄锦书归来

    云中谁寄锦书归来

    她是墨家的大小姐,至高无上的千金,却因为复杂的身世,身处在暴风雨中间,十五年前的那一场看似与她毫无关联的闹剧,却让她深深沦陷其中。命运是那么未知,排挤、算计、污蔑、迫害······狠辣的手段让她措手不及,但她并没有放弃生活,一切都让她变得更加坚强,更加勇敢,但生活不会就此罢休,未来就是如此,亦是让她在风雨中一点一点向前爬去······
  • 跟着命运走

    跟着命运走

    这个作品尼,是事实的经历,讲述一个女人倒霉的命运,让她从小到大都没像正常人一样可以拥有她所想拥有的一切生活,但她一直都坚强的,努力的跟着命运在前行!
  • 零散杂味铺

    零散杂味铺

    青春是碧海潮生的立夏,我们是枫叶染红的深秋,记忆中盗不走的陪伴,不迟不早,把禀冬变成了初春。
  • 上古世纪之倾城之泪

    上古世纪之倾城之泪

    他,是兽灵族百年内最为优秀的统帅,麾下勇士,战无不胜,攻无不克。肩负着一统原大陆的使命!她,是新月王国的公主,在亲眼目睹父兄沙场喋血之后,就毅然决然的肩负起国家兴亡的重任!然而,这样一对不死不休的敌人,却有着一段让彼此都刻骨铭心的爱恋缠绵!刀与剑的交锋,爱与恨的缠绵!一颗倾城之泪,演绎着一场凄婉绝伦的故事……
  • 仙剑破晓

    仙剑破晓

    九城的九城叶霄天之子叶晓风独获两位帝尊青睐,功力进步如丝,一日千里。在九城、蜀山仙剑大会之上,一举夺冠,最后得到破晓仙剑的认可,同时域外异客与幽冥国一同企图侵占人间,人间将有能陷入浩劫当中,叶晓风踏上寻找仙剑碎片的路程。五大世家四大圣家,当年古帝殒命之时,留下分散人间的五大神器,分别是五大家族。叶晓风追寻五大神器之子,一同保卫人间。谁才天命主宰,掌仙剑、握乾坤、摘星辰,将域外异客与幽冥赶出人间。
  • 白色天使

    白色天使

    临川A大考古系白裙飘飘,就知道她来了。“古墓美女,请做我女朋友吧!”某个不知名的追求者捧着花看起来十分真诚。“她是我老婆!”淡漠的声音响起,冷血动物来了。“打扰了!”追求者蹲下身,以鸭子般的姿势逃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