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641500000005

第5章

2、但是,小说毕竟不是生活的照相,它是虚构的产物。为什么虚构的作品,却能给人以比真实生活更为真实的美感享受呢?奥妙就在于,它有着细节的真实。杜勃罗留波夫说:“作为艺术家的作家,他的主要价值,就在于他的描写的真实性。”把小说称作“庄严的谎话”的巴尔扎克也说:“如果在这种庄严的谎话里,小说在细节上不是真实的话,他就毫无足取了。”(巴尔扎克:《〈人间喜剧〉序言》)两位著名作家的话,不约而同地肯定了一个事实:细节的真实是小说的生命线。一部小说,不论它的题材多么重大,主题多么深刻,场景多么壮观,他所赖以生存的,却是一些最平凡、最琐碎的细节。难怪恩格斯要把“细节的真实”,作为现实主义的前提了。《红楼梦》中,自始至终充满着生活琐事的描写:吃饭、穿衣、调情、怄气、吟诗、结社、游园、赏月、斗嘴、猜谜、撕扇、补裘、葬花、焚稿……细节连着细节,琐事接着琐事。通过这些司空见惯而又活灵活现的细节描绘,场面展开了,生活再现了,人物活起来了,人与人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揭示出来了。正如著名评论家达文所说:“巴尔扎克只不过描写了一间厨房的陈设,一张柜台的后面,或一间卧室,我也不知怎么弄的,兴趣就引起来了。戏剧喘息着,情节展开了。仅仅是家俱的安排,内部陈设的处置和有关的细致描写,竟然就发出了关于居住者的性格启示性的说明。他们的感情,他们的主要利益,一言以蔽之,他们全部的生活。”(达文:《巴尔扎克〈十九世纪风俗研究〉序言》)当然,小说作者不能仅仅限于透彻地描写个别细节,而是通过细节的真实,造成一种氛围,散布一种气息,吸引并“强迫”读者进入小说,从而产生身临其境的亲切感。

3、使小说增强真实感的另一秘诀,是创作者尽量隐藏“自我”。我国早期小说,作者与“说话人”是一致的。总在面命耳提地向读者(听众)表露自己的观点、训诫和教谕。随着小说艺术的发展,作者越来越退居幕后,让自己的观点,诸如对人生的认识,对人物的褒贬,对事物的毁誉,尽量通过情节的发展、人物的言行、细节的描写以及风光的渲染,自然而然的流露出来——着力做客观的描述,极力避免直接说教。福楼拜说过:“写书时把自己完全忘去,创造什么人物就过什么人物的生活,真是一件快事。比如,我今天就同时是丈夫和妻子,是情人和她的姘头。我骑马在一个树林里游行,想着春天的薄暮,满林都是黄叶,我觉得自己就是马,就是风,就是他俩的甜蜜的情语,就是使他们的情波眯着的太阳。”(转引自孙犁:《文艺学习》第177页)杰出的作家都是这样实践的。在《战争与和平》中,所有的事件和战役,都不是托尔斯泰的径直叙说,而是通过当事者或身临其境者的感受加以表现的。奥斯特里滋战役是罗斯托夫的感受,沙皇到达莫斯科的情景是彼佳的感受,祈祷胜利的隆重仪式,又是娜塔莎的感受。作家这样做,无疑增加了事件的形像、生动、具体和丰富性,避免了抽像,使虚构的场景,更具备生活的真实感。

4、作为“时代的镜子”的小说,不仅只是追求真实,还应创造美。真实的东西不一定美,而美的东西却一定是真实的。因而,小说家所追求的,不仅是现实意义上的真实,而应是艺术上的真实。是像哈代所说的,“比历史和自然更真实的真实”。托尔斯泰本来打算把安娜写成一个放荡的女人。现实生活中这种女人是很多的。但如果那样写,虽然符合现实的真实,却不符合揭示生活本质的美学追求。因此,经过缜密的思考,他将安娜写成追求真挚爱情和美满人生的美的化身。而这样美好的形像却被黑暗的现实扼杀了。那夺取她宝贵生命的铁轮和钢轨,不正是沙皇专制统治的缩影吗!可见,在小说家笔下,一加一不等于二,是以一当十,以十当百的。这是小说艺术的力量所在,也是它的魅力所在。

虚构的小说,之所以比照相式的摹写生活更使人感动,除了上面谈的,还有下述原因:首先,美虽来源于生活,生活之树的每一朵花,也都隐藏着美的因素,但因“花朵”太多、太平凡,便缺少诱人的色与香。“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身处花海之中,反倒不易发现花朵所蕴藏的美。作家撷取生活素材加以提炼,正如蜜蜂采百花而酿成的蜜,不仅有着花朵的芬芳,而且有着花朵不具有的甘美。体现于小说中的美,比现实生活中的美往往更集中、更典型。人们在读小说时,自然能品尝到比生活中更浓烈的甜蜜或苦辣酸咸。其次,人是需要证明的。人生需要见证。无法被证明的人和人生,其真实性是可疑的,其价值也是可疑的。巴尔扎克说:“在人的一切美感中,最强烈的是对自己的嗜好,是发现自己最美好的快感。”(转引自:《赏美心理与文艺》载《花城》1982年第1期)正是出于这种审美的需要,以刻画人物为中心,以反映现实生活本质为目的的小说,才得到人们的如此偏爱。

第二节 人物灵魂的透视机

小说的魅力在于再现社会生活,而社会生活就是一定历史条件下,人类从事各种活动的总和。离开了人,无从谈社会;离开了人所从事的各式各样的运动,无从谈社会生活。所以,作为时代镜子的小说,进入成熟期之后,总是以创造人物形像为中心任务。于是,创造真实的人物就成了小说第二个美学功能。高尔基说:“文学是人学”。黑格尔说,文学艺术“理想的完整中心是人”。事实上,所有小说都在写人。“作家使世界上充满了他创造的人物”(爱伦堡)。在这一点上,经典作家的观点是完全一致的。但在怎样写人的具体作法上,却大相径庭。

一、小说写人的出发点是什么?

写人,是小说重大的美学功能之一。在这个问题上,自古以来就存在着明显的分歧。一种意见认为,小说应从抽像的道德出发,以塑造出道德的或缺德的人物。毛宗岗就持有这种观点。解放后,这种观点又被发展成为从抽像的阶级概念出发去写人:“什么阶级做什么事,什么人说什么话”。写贫农,必是心红志坚,善良无比;写地主,必是面目狰狞,心怀叵测。非此即彼,营垒判然昭明。因而公式化、概念化的人物大量产生。这类作品,当时令人生厌,过后便被遗忘。另一种意见则认为,写人,应从一定的社会生活和社会关系的具体人出发,从现实生活中活生生的人出发,从人自身的逻辑出发。这种观点的哲学基础是唯物的,艺术手法是现实主义的。文学发展史证明,正是这种艺术观,给小说带来了崇高的荣誉。

到了近代,不少人主张写人应从抽像的人性出发。即小说中的人,不应该是某一具体的人,也不应是某一群体、某一阶级的代表,而应该是“全体人类”的代表。这种观点,是从抽像的道德概念或阶级观点写人的极端,走向了另一极端。西方现代派作家写出了大量实践这一理论的作品。这种倾向,近年来在我国青年作家中也有所表现。出现在这类小说中的人物,甚至没有名姓、职业,没有具体面目;他们的行动,也不知时间、地点;只剩下一个抽像的人性的代表,一个赤裸裸的“人”。

有人则走得更远,主张从人的潜意识、下意识出发写人。说什么,人最内在、最真实、最本质的东西,乃是人的潜意识、下意识、幻觉甚至梦境。写人只需从这些方面入手,而不必顾及他的思想、言论及社会生活。被西方誉为意识流大师的英国作家詹姆斯.乔伊斯写了一部长篇《芬内根的觉醒》,连他自己都说是一部以梦幻语言写成的“梦幻文学”。作品从头至尾写一个人的一场恶梦。这样写,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也曲折地反映了人生和社会现实,但由于热衷于写梦幻世界,不能不大大降低小说的美学价值。

二、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

古往今来,大批现实主义作家正是遵循着写现实中活生生的人这一美学原则,塑造出了许许多多“这一个”,即“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为世界小说人物画廊奉献出了如此众多,如此性格、心态、面目各异,活灵活现的人物。堂吉诃德、于连、拉斯蒂涅、葛朗台、安娜.卡列尼娜、奥勃洛莫夫、罗亭、曹操、武松、范进、贾宝玉、林黛玉、祥林嫂、阿Q、骆驼祥子、朱老忠、李顺大……例子举不胜举。这些不朽的形像,哪一个不是可感可触,呼之欲出?!他们生活在小说中,也生活在我们中间。跟他们对话、往还,简直就像跟久别的老友重晤。不仅熟知他(她)的性格、情趣、习惯、气度、风采,甚而谙熟他(她)所不愿袒露的内心世界。作家正是借助这些感情交流的使者——人物,来阐发他从生活矿藏中开掘出的主题,描绘所要展现的时代。不论多么出色的杰作,倘使抽取了那些栩栩如生的男男女女,试问还能剩下什么?假如没有曹操、张飞、关羽、诸葛亮、周瑜,《三国演义》将是什么样子?岂不是成了无花之园,无果之树,无鱼之塘吗?

人物,是小说所要表现的那个时代的演员。普法战争中的法国世态,正人君子的“爱国主义”,通过他们在逃难路上对羊脂球的态度,表现得淋漓尽致。法国小资产阶级个人主义的欲望,通过于连的一连串“表演”,而纤毫毕现。俄国贵族知识分子的有限觉醒和无所作为,在罗亭、奥涅金等人身上,又是多么色彩凝重地表现了出来。那吃人的封建礼教,愚弄人的儒家教育,在祥林嫂、孔乙己身上,表现得又是多么怵目惊心……回忆一下所读过的优秀小说吧,当你想到这些书时,首先映入眼帘的,往往不是其中的某个情节,而是其中的一个或几个人物。那人物塑造得越成功,你越会首先想到他。这便是人物的魅力。人物的魅力越大,小说的审美价值越大。“足以使你不但想起他本身,而且通过他的眼睛去认识各种各样的事情——宗教、爱情、战争、和平、家庭生活、省城和舞会、日落和月亮的升起、灵魂的不灭。”[伍尔芙《班奈特先生和勃朗太太》] 就是说,通过人物的“眼睛”,可以认识他所处的世界、他的生活环境。从这个意义上讲,人物的眼睛也是一面“时代的镜子”。伍尔芙的话,精辟地概括了人物在小说中的审美地位。

第三节 姹紫嫣红的大花园

在文艺百花园中,小说之所以拥有最广大的读者群,第三个重要的原因是它有着引人入胜的故事。爱.摩.福斯特说:“故事是一切小说不可缺少的最高因素,故事是小说的基本面。”(《小说面面观》)确实,故事不仅能提供美的欣赏,还能给人以陶冶和启迪。

一、引人入胜的故事

爱听故事是人的天性。不仅儿童爱听故事,成年人、老年人也不例外。据说评书艺人刘兰芳演播的《岳飞传》和《杨家将》,竟能大大减少交通事故。因为在播出时间内,人们都呆在家里听广播,交通密度明显小了下来。之所以发生这样的“奇迹”,除了演播者的高度技巧,主要在于故事的强烈吸引力。难怪高尔基把故事情节看作是小说的“三大要素之一”。从古罗马的《变形记》,到《高老头》、《战争与和平》、《百万英镑》、《套种人》、,直到当代西方一些现实主义小说;从我国的《山海经》到六朝志怪、唐宋传奇、明清小说以及许多当代小说,无不有着曲折动人的故事。这些异彩纷呈的美妙故事,或如雷击电掣,使人心惊魄动(如《武松打虎》、《九三年》);或如虎啸山吼,使人气荡肠回(如《赤壁之战》、《战争与和平》);或如峰回路转,使人目恋神迷(如《笑面人》、《沉船》);或如光风霁月,使人心醉神驰(如《婴宁》、《汤姆.琼斯》);或如花堕鸟逝,使人气丧神伤(如《黛玉焚稿》、《安娜.卡列尼娜》)……我们在阅读这些作品时,往往不只是作旁观的欣赏,而是全身心的“融入”,跟书中的人物同忧伤,共欢愉。那些动人的场景,发人深思的哲理,优美动人的语言,委婉缱绻的情愫,使我们历经一次次神异世界的遨游,良朋佳友的长晤。读罢一部小说,掩卷沉思,宛如痛饮甘露醇醪,久久沉浸在激动陶醉之中……

二、教益与审美

读完一部小说,读者在得到艺术享受的同时,还能获得深刻的教益,亲历目睹般地懂得,什么是善恶、美丑,什么是高尚、卑下,从而提高自己的审美水平和情操。如果说,商品价值是在物与物的交换过程中实现的,那么,小说的美学价值便是在作品与读者间的思想交流中实现的。

小说艺术发展到以塑造人物为中心任务之后,故事情节退到了辅助地位,但仍和人物一起,发挥着它的美学价值。自上世纪末以来,许多现代派作家竭力隐藏编撰故事的痕迹,出现了情节淡化的倾向。有人甚至鼓吹无情节小说。事实上,绝对无情节的小说是不存在的。情节作为小说的主要因素之一,还将继续存在下去,并发挥其美学作用。可以断言,不仅作为一种文学样式的独立的故事不会消亡,小说的故事情节也将于小说一样,永葆其美妙的青春。

同类推荐
  • 超乎想象

    超乎想象

    想象力是虚无的,却又在方寸之中;想象力是无边无际的,却又在情理之内。它是铅笔,勾勒出情感的形状;它是炭笔,速写出理想的模样;它是心灵的调色板,或善或恶,多彩多样。《超乎想象》的故事充满悬念、伏笔,情节一波三折、跌宕起伏。她对小小说主题的开掘,对题材的选择,对结构的迷恋,以及对想象的发挥,令读者耳目一新。
  • 完美等待

    完美等待

    一个女孩在经历了各种挫折,失败,失恋,最终获得成功的喜悦但她觉得还不够完美,她等待的是……
  • 白朴全集

    白朴全集

    本书收录白朴所有存世的词、杂剧、散曲及《元曲大家白朴》等评介文章,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本全面研究白朴及元代文学戏剧的的参考书籍。
  • 一八六七年日记

    一八六七年日记

    这是第一次用俄语出版保存下来的安.格.陀思妥耶夫斯卡娅日记的全文:第一本和第三本日记是U.M.波舍曼斯卡娅翻译的,她准确再现了速记原稿的内容。第二本采用的是保存于俄罗斯国立文学艺术档案馆里的安.格.陀思妥耶夫斯卡娅(以下简称安.格.陀)本人的翻译稿。
  • 名家经典散文选:挥笔如传神·写人卷

    名家经典散文选:挥笔如传神·写人卷

    “名家经典散文选”,包括 《万事融笔端·叙事卷》 《挥笔如传神·写人卷》 《情动于心中·抒情卷》 《情景两依依·情景卷》 《滴水见阳光·哲理卷》 《闲情说理趣·随笔卷》 《提笔如出鞘·杂文卷》 《宏论博天下·议论卷》共8册。本套散文所选文章除了当代我国的名家精品之外,还选择了一些当代外国名家经典散文,诸如法国作家雨果、大仲马,英国哲学家罗素,印度文豪泰戈尔等。这些中外文学大家的作品,知识丰富,思想深刻,对于我们开阔眼界、提升素养都有极大的帮助。这些散文大多以一种轻松随意的文笔,朴实自然地展现出了名家散文的基本状况,并以这些名家生卒时间为顺序进行编排,充分体现了这些名家散文的个性魅力和风格特色。
热门推荐
  • 韩安欧巴

    韩安欧巴

    韩安,10年未见,你变化好大。我还是你熟悉的易歆,经历了吵吵闹闹,欢欢笑笑后,我知道,我们无法再做朋友了。。。
  • 诡异女友的秘密

    诡异女友的秘密

    我的漂亮女友是相亲认识的,还是她主动找我的,认识她之后就发生了一系列诡异的事情,最后非要搬来和我住,更加诡异的事情发生了,诡异的新邻居,恐怖的皮衣男,奇异的梦,直到女友消失之后,一切慢慢的浮出了水面。。。。直到最后,我才发现了女友真正的秘密。。。
  • 情乃命中注定

    情乃命中注定

    "叔叔"请问华景小区怎么走啊,我忘了,."小朋友,你妈妈呢?"莫明浩眯着眼睛看着这眼前的小不点,还拿着一瓶大酱油,好滑稽,有一种特别的感觉,莫轩宇抬起头来说"妈妈让我出来打酱油的,"直到那一天,莫明浩把她逼到墙壁上掐着她的下巴说"该死的女人,带着我的种子跑了,如果不是我多留个心眼,你是不是不会跟我说我的孩子都会大酱油了?"徐小倩笑了只是这笑比哭还难看,闭上眼睛,再睁开眼便是既陌生又冷漠的眼神.甩开他的手说"当年是谁的错?我想莫大少爷不会不知道吧?"然而我们的男主跟女主最后能不能在一起呢.他们会经历一些什么呢?最后的结局又是什么呢?
  • 亲爱的,你说我听

    亲爱的,你说我听

    海滩上坐在两个女孩聊着最近发生的事,两个人总是那么无话不谈。俩人从小就认识都是一个幼儿园的因为南宫子琪家世显赫在哪里都有人认识,但她重来不摆有钱人的架子跟鹿晓妍玩的特别的好。
  • 落帆沫夜千尘伤

    落帆沫夜千尘伤

    三岁那年,母亲重病不起。一年后,母亲病逝。父亲又娶了一个女人回家。家,变得不再是家。妈妈没有了,爸爸和那一对母女才是一家人!她是多余的!终于在十八岁那年,离开了那个对于他来说就是地狱的家,告别了那个令人望而生畏的身份!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女孩。她?又会有怎样的爱情故事呢?是否又会让那早已痛的麻痹的心又重新痛过一遍呢?当一个又一个的真相扑面而来,措手不及的她又该如何让面对呢?
  • 嗨,我的恶魔殿下(系列一全文)

    嗨,我的恶魔殿下(系列一全文)

    一个被仇家埋伏,落入空间裂缝的女子。\r一个多病垂危的小皇子;三岁身躯的她,遇上九岁多病的他,一句承诺,她将唯一的能量发动,只为救他一命。\r十二年后,她是他最宠爱的女子,而他只是她理所当然的依靠。\r一次和亲引起的感情纠葛;爱是自私的,如果他选择了国家,那么她将潇洒离去。\r然而,当决定放弃的那刻,才发觉,原来放弃好难好难……
  • 九阴天经

    九阴天经

    十二天域千年难得一见得天才强者叶问,转生在一个大元帅之子的身上;并且修炼自己千辛万苦得到的惊天神籍九阴天经,从而踏上轰杀各种天才,和独尊天地人三界之征途。
  • 仙国一夜

    仙国一夜

    仙魔之间,爱恨纠缠。温柔缠绵,该随风散去、还是刻骨铭心?他紧贴住她:“对我来说,这里就是天国。”她微笑道:“真希望能留住这一刻。”他,终成魔神,一袭黑衣、放肆桀骜,天地为之变色。正邪两端,她难以抉择。一副神秘画卷、一段神话传说。平凡少女,走上坎坷修仙路。书友交流群:577161511,报书中任意主角名可加入
  • 异能工程师

    异能工程师

    十四年前,那场屠杀改变了叶轩辕和小草的人生。他从烈火中出生,又将走向烈火。不管是联邦、帝国,还是魔族,对于少年叶轩辕来说,生存才是最重要的。在这个神与科技,异能者与工程师争锋的时代里,他是一名异能工程师。
  • 九天归元诀

    九天归元诀

    一枚神秘的碎片,一段绵延十五年的古怪梦境。从大山深处的神秘天书开始,林无忧穿越到九州大陆,冒名顶替因坠崖而死的三贤庄少庄主。从而从一个命不久矣的绝望少年,开启了一段震撼九天的逆天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