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639400000011

第11章 散文(2)

通过通信,我知道小沈在学习电脑,便于2002年4月给他寄去一本《电脑入门》。希望他充分利用在狱中的机会,好好学习电脑知识,以便日后好找工作。不久,我又知道监狱有规定,犯人如果发表了有益的作品,或有其它立功表现,可以减刑。我便收集一些县、市出版的刊物的通信地址和这些刊物的性质、特点、给刊物投稿应注意的问题等告诉他们。鼓励他们给这些刊物投稿。

2002年底,我出版了一部长篇报告文学《金朝水:勇于善于创造奇迹的企业家》。说的是一位从福建来云南的打工仔金朝水,在极左路线影响下,曾遭遇三次入狱、十次车祸,却不屈不挠拼搏,现在终于成为有上亿元资产的著名民营企业家的生动事迹。书中还收录了100多幅照片,包括狱中生活照片和车祸现场照片及事业成功后的照片。这部书,我给小沈小黄每人送去一本。他们把它在监狱中传看后震动很大,给我来信说:挫折苦难就是一所最好的学校,一个人成功与否取决于自己,犯人也会有成功的。

经过一年多的努力,小沈在报刊上发表了38篇作品,得到减刑一年多。小黄也发表了数十篇作品,得到减刑20个月。是全分监区减刑最多的。

第六节 送人玫瑰手有余香

2003年5月20日,小沈给我来信说:“郭叔叔,当你收到这封信时,我已经踏上社会这个大舞台。我从良心感谢您几年来对我的关怀和帮助,也庆幸有您这样一位叔叔,是您让我从沉伦中奋起,伴我度过这无助的囹圄生涯,由衷地说声谢谢您!”

2005年春节前,我又收到小沈2005年1月18日写的信。信中说他已经在江苏一家企业找到一份和电脑打交道的工作,月薪1500元左右,每年还能坐飞机到外地旅游一次……

2006年7月17日,我把自己创作的长篇小说《太阳照耀着多彩世界》给小黄寄去一本。这部小说,通过一位归国华侨60年的遭遇,经过艰险岁月的坎坷生活和磨难,在共产党的教育下,逐渐成长为一位自觉的革命战士。歌颂了人间的各种真善美,揭露和批判了各种假丑恶。

2006年8月,小黄给我回信说:“有人认为人生是多彩的,哪怕是在磨难的天空中飞翔。这是一种精神,一种潜在的力量。感谢您在书籍中同我聊天。我已经知道我今天承受的一点点苦难,算不了什么;更何况,我受到的惩罚是必然的应该的。我憧憬着:当第一缕和煦的阳光升起的时候,将会步出一个全新的自我。感谢您在我灰色人生中,给予我的鼓励,寄给我的精神食粮,让我在宁静中反思、学习、进步。不管我将会走向哪里,我会带走这份温馨的记忆,走向我的未来。”

2008年4月16日,小黄来信告诉我:“我现在新生了,可以呼吸清新自由的大自然气息,是一件幸福快乐的事情……我在广东一家公司打工,月薪两千多元……回家后与父母妻儿团聚,我有很复杂的滋味涌上心头,只有重头开始吧!”

通过和这两位失足青年交朋友,使我了解到今天我们的监狱管理人员对失足人员的教育是成功的。在监狱中,不仅教育他们懂法守法,还培养他们学会生存生活技能,以适应出狱后的生存和生活。通过和他们交朋友,还使我了解到在失足人员中,有许多有才干有能力的人,只要他们改造好了,他们同样是社会的财富,我们应当展开双臂欢迎他们,让他们为社会发出光和热。有时候,我们几句话,一个眼神,一封信,举手之劳,对他们都有着重大影响。

现在,每当我翻看这两位失足青年的来信时,心中便觉得无比快乐!我祝贺他们的新生,同时深深感到:助人为乐,自己也乐;送人玫瑰,手有余香!

(原载《中国故事》2010年第9期)

第七节 我怎样由小学生成长为作家

我生于1936年,祖籍福建省同安县。因生活所迫,童年时代跟随父母侨居在越南太原市谋生。1943年春到1947年春在太原华侨小学读过4年书,读的是广东话。1947年春,因越南抗法战争升级,全家逃难到高平省。在高平省城,我到一家福建华侨开的纸烟厂当过半年童工。1947年10月,越南抗法战争进一步升级,全家人再次逃难。在高平省安平街遇到中国人民解放军粤桂边纵队(简称“两广部队”,代号“越北部队”)。我二叔郭汉、三叔郭天世、大哥郭明华都在这个部队,我便参加两广部队并回到中国广西。当时我才11岁。

小时我才读过4年书,后来怎么成为一个作家呢?

第八节 战斗的童年时代

初参加革命时,组织上分配我在广西游击队被服厂,具体工作是剪军帽和米袋。一个月后,领导看我喜欢学习,便调我到游击队办的油印报纸《新桂西报》做油印员。我们报社,不仅出版报纸,还出版书籍,如毛主席著的《反对自由主义》等,使我有机会天天接触到文字。1948年秋季,根据上级指示,两广部队从广西转移到越南河阳(今河江),与云南人民讨蒋自救军会师进行整训。在河阳期间,胡志明主席领导的越南共产党给予大力支持,越南老百姓对中国部队也很友好,使我们生活上没有大的困难,但由于水土不服,缺乏医药,生病和死亡的同志很多。主要流行恶性疟疾。群众称它是“闷头摆”。当时流传着一首民谣:“要到河阳坝,先把老婆嫁,要往河阳走,棺材买到手。”得了“闷头摆”,症状是时冷时热。热时大量出汗,头痛,口渴,全身无力;冷时全身发抖,盖多少被子都无济于事。两支部队先后约有两千人参加整训,得“闷头摆”的就有近两千人。当时部队全力组织抢救,医务人员全体总动员,越南卫生部副部长和越南医生也参加抢救一段时间。当时治疗疟疾的主要药品有奎宁,还有就是靠医务人员上山找草药,煮成大锅药汤给部队喝,治不好就死了。朱家璧率领的云南人民讨蒋自救军,到河阳时有1080多人,得“闷头摆”死亡300多人,占1/3。我也得了“闷头摆”,几天昏迷不醒,后来经医务人员精心照料又活过来了。但每年还复发一两次,直到1956年才断根。

在河阳,部队除进行政治教育和军事训练外,还组织学习文化。《新桂西报》社改为出版《战斗报》。报社领导为了培养教育我,指定编辑梁蕙同志帮助我学习文化。她每天都督促我写日记,并经常指出我日记中写得好的地方和写得不好的地方;我还主动学习刻钢版,学习缮写报纸,使我的文化水平提高较快。

1948年10月16日,部队整训结束,挥师回国作战,开辟革命根据地。1949年元旦,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命令,活动在广西、云南的游击武装编入中国人民解放军系列,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桂滇黔边纵队。我被编在4支队文化工作团任缮写员。文工团除唱歌跳舞外,更主要的任务是出版《简报》和书籍,如毛泽东著的《论联合政府》、《论人民民主专政》等。任缮写员后,每天都要刻写报纸或书籍,使我的文化水平又有提高。

我没有扛枪直接参加战斗,但也参加了1950年1月7日解放文山县城入城式和1950年1月16日解放滇南重镇蒙自的战斗。之前,也遇到一些危险。如随战斗部队夜间行军要通过敌人封锁线,不准说话,不准咳嗽。至于游击队的艰苦生活,更是家常便饭。由于缺乏衣服换洗,身上甚至头上都长有虱子,我们把虱子形容为“革命虫”,一捉到就把它咬死。冬天没有棉衣穿,冷得常常发抖。有时没有粮食吃,就找野菜充饥。1949年秋,我们单位驻扎在麻栗坡县那登村,有一个多月都是吃臭包谷度日。有时白天要行军,夜间还要刻钢板。

1949年7月19日,根据上级指示精神,中国人民解放军桂滇黔边纵队整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滇桂黔边纵队,部队扩大了很多倍,因工作需要,领导任命我任边纵4支队政治部出版的《战友报》缮写组组长。每天刻钢板都离不开写字,使我的文化水平又进一步提高。

1949年11月,由于我工作认真负责,不怕苦不怕累,《战友报》社总编辑肖然写了一首诗刊登在报纸上,头两句是:“小郭同志顶呱呱,行军熬夜都不怕”,给予我很大鼓励。

在战争时代,给予我最深教育的是陈伟同志。他是广西荔浦县人,1923年生,1942年参加革命,不久加入中国共产党。1947年10月我参加革命不久就认识他。他平易近人,乐于帮助同志,部队行军时,常帮助其他同志扛枪、背背包、背米袋、挑行军锅,为伤病员抬担架,遇着过河,还背过我过河。他对生活一贯乐观向上,喜欢唱歌,还教我唱歌,讲革命故事给我听。1949年8月6日,陈伟同志在云南省麻栗坡县大坝乡一带只身执行任务时,遇到大股敌人,因寡不敌众被敌人俘虏。敌人对他软硬兼施,施以各种酷刑,让他坐“老虎凳”,灌辣椒水,学“小鸭凫水”,在指甲间钉竹签,他都不投降。在敌人的监狱里,他还给难友讲革命道理,教难友唱革命歌曲。当年10月7日,敌人把他押赴刑场时,一路上他高唱《国际歌》,高呼“打倒国民党!”“共产党万岁!”等口号。从陈伟身上,我看到了一个共产党员视死如归的高贵品德,看到了共产党员助人为乐无私奉献精神,看到了共产党员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这些品德都影响了我的一生。

第九节 难忘的峥嵘岁月

新中国成立不久,1950年4月,边纵4支队撤销,我转业到中共文山地委会工作。曾任文印组长、档案员、地委办公室秘书,1960年1月,地委为了培养我,任命我担任地委办公室副主任,因无主任,也没有其他副主任,由我全面主持地委办公室工作。中央、省委发到地委的所有机密、绝密文件,都由我拆封后再送领导批办;地委发出的主要文件,也由我起草,使我有机会接触到工、农、兵、学、商及党务、政务、军务、外交等问题,生活面很开阔,还学会从全局考虑问题,为以后的工作和写作打下基础。

这一时期,让我终身难忘的有两件事:

一是1955年在“肃清反革命”运动中,领导先让我担任地委办公室学习组组长,后来突然我又被作为审查对象。原来,我大哥郭明华在游击时期曾因吃野菜中毒,得了神经病。解放后分配在省委对外联络部工作,被派到边疆做越语翻译工作,神经病复发,胡乱说一些话,牵连到我。后来查清了问题,我也被解脱了。领导又派我到广州调查一个“特务”案件。从此事使我认识到,党的政策是“不冤枉一个好人,不放过一个坏人”。只要自己没有问题,迟早会解脱。要相信党。

二是1958年9月,地委召开地、县、区三级书记干部会,宣传贯彻总路线、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三面红旗”,地州机关集中了20部打字机打印会议文件材料,只有我一个人校对。为了按时把文件发出,我三天三夜都没有睡觉。第四天当全部文件打印出来交给收发员分发后,我当即昏倒在办公桌上,一睡就睡了18小时。

我在大跃进的日子里,也做过一些错事,为刮“五风”(共产风、浮夸风、特殊风、瞎指挥风、强迫命令风)写过一些文件和材料。如1958年10月,我以文山州代表团秘书的身份,参加中共云南省第一届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会议期间我帮助一位县委书记修改大会发言稿,题目是《两块半钱办个铜厂》,大会发言后引起巨大反响,有人说这位县委书记办事有魄力,有办法,才两块半钱就办了个铜厂,不简单!直到1961年整风以后,我才认识到这是搞“一平二调”刮“共产风”的典型。

第十节 在动乱的日子里

1966年5月至1976年10月,中国大陆开展了轰轰烈烈的“文化大革命”。我和许多“当权派”一样,受到多次冲击,一次又一次的检查都不“过关”,还被“勒令”去煮饭、喂猪。但我坚信,我家13个人中就有9人参加过革命,有2人在解放战争中为革命牺牲了,我11岁就参加革命,从未脱离过革命队伍,迟早总会被解脱。在这期间,令我难于理解的有两件事:

一是同样是革命群众组织,却经常发生互相争斗甚至武斗的事实。由于思想不通,我有一次连续三天三夜都睡不着觉,几乎得了神经病。后来吃了安眠药,情绪才逐渐稳定下来。毛主席曾说:要文斗,不要武斗。我坚决执行毛主席的指示,反对武斗,却为此得罪了一些喜欢武斗的人。

二是只因政治观点不同,就被从肉体上消灭。1968年5月12日,我在文山城街头亲眼看到有一人因政治观点不同,被活活吊死在汽车上。我把看到的事在当权派学习班中说了,有几个当权派认为我观点有问题,便准备了工具,夜间睡觉时轮流值班暗中监视我,决定一旦武斗升级就把我当作“政治钉子”拔掉(整死)。幸好有人给我通风报信,我便跑到解放军营房避难,才脱离了危险。

文山州革命委员会成立后,经过多年审查,组织上确认我没有问题,终于给我解脱,1969年11月至1974年3月,任命我为文山州革命委员会办事组副组长、政工组副组长,分工负责落实政策这一摊子。经过我的手,为上千位同志落实了政策,分了工。其中为6个被错误定为“特务”的同志翻了案。1974年4月至1976年10月,我被调到文山县、广南县任县委副书记、县委书记,使我有机会接触到县级领导的方方面面,也为以后的写作打下生活基础

同类推荐
  • 花边文学(鲁迅作品精选)

    花边文学(鲁迅作品精选)

    本套丛书选文广泛、丰富,且把阅读文学与掌握知识结合起来,既能增进广大读者阅读经典文学的乐趣,又能使我们体悟人生的智慧和生活哲理。
  • 活着的学问

    活着的学问

    但我被自己雇佣了,这就毫无办法。被别人雇佣可以偷懒耍滑,可以请病假,被自己雇佣就只有拼命干了。
  • 在雪山和城市的边缘行走

    在雪山和城市的边缘行走

    心灵,无论是对于人还是对于文学,心灵都是不可或缺的。《在雪山和城市的边缘行走》书名落脚于“行走”,毋宁说,是在行走中感受。同时,作者也显露出一种野心,这个野心就是把生命当作一个奇迹,来思考或者说来捕捉其中所蕴含的哲学意味——哲学一词,是借用了作者文中自己的说法。生活的意味或者文学的呈现总能比哲学更丰富,更能摆脱概念的规定性而更加意味深长。
  • 震撼:甘肃省抗震救灾先进事迹报告集

    震撼:甘肃省抗震救灾先进事迹报告集

    本书收集了甘肃省抗震救灾先进事迹报告团成员的演讲和省内各新闻媒体的评论30多篇。
  • 泉水

    泉水

    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有一部分人太虚伪了,太爱面子了,说做不一致,没有不知道的事情,很会在人面前自吹自擂出风头,认为别人都不如自己,吹唬的都快要飘起来了。有时候脸很大,不知道是胖的还是吹气憋的。
热门推荐
  • 泰戈尔抒情诗选

    泰戈尔抒情诗选

    泰戈尔(1861-1941),印度著名诗人,一九一三年诺贝尔文学获得者。 他的一生创作了大量的诗歌,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他便从自己的孟加拉文诗歌中挑选出他最喜欢最得意的诗篇,经过再体验和再创作,译成洗净铅华的,清新、自然、隽永的散文诗,陆续结集奉献给全世界的读者:《园丁集》、《新月集》、《飞鸟集》、《采果集》、《情人的礼物》等。本书从这些诗集中精选了最脍炙人口的篇目,是泰戈尔抒情诗的集粹。
  • 玩火之格细寨

    玩火之格细寨

    一个可怕的梦,一首奇怪的歌,一个古老的传说,一个神秘的女人,揭开一段沉痛的历史,讲述一个扣人心弦的故事.
  • 美人若伊:七夕新娘

    美人若伊:七夕新娘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前世他是大凉赫赫有名的将军,名为白城。她是大凉最受宠的公主,唤作安陆。白城,安陆,安、白两氏的愿望寄托于此。安陆安陆,安定这片大陆,安家的心愿莫过于此。白城白城,白家的城池,白家的野心昭然若揭。只是安家的天下怎会是白家的城池。前世的他和她结局可想而知。今生他带着前世的记忆款款而来,不记得她的模样,唯独记得那双眼眸。终于——“救我,求求你!”门外的女子双眼通红哭着对他说。在他看见那一双与记忆中重合的眼睛的时候,他叹谓一声:七夕,你终是回来了!身边的人来了又走,走过了又来,唯独心里的人。不管时间过了多久,不管经历了什么,该回来的,终究都是会回来的。
  • 都市神灵学院

    都市神灵学院

    当国家不再成为世界霸主,学院领导着世界,这个学院制霸的世界,谁才是第一学院!
  • 升华教师心灵的中外名著

    升华教师心灵的中外名著

    本书以导读的形式帮助广大教师选读、速读中外名著,分别以背景搜索、作品解读、妙文精粹、知识链接等栏目平面展开。此外,书中还配有插图。
  • 玄霸天机

    玄霸天机

    美丽的女孩,神秘的圣兵,诡异的组织,在这个美丽而又繁华的都市激起了一幕又一幕的惊天大戏。
  • 寄修睦上人

    寄修睦上人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医女韶华,王爷似狼似狗

    医女韶华,王爷似狼似狗

    紫燕悠悠,细雨绵绵,在这座表面平和实则危机暗涌的皇城里俨然是三足鼎立的局面。洛家一声吼,天界抖一抖。洛家,轩辕家,赫连家便是除却皇家之外的最大家族。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我是洛九天,是黑夜鬼魅亦是白衣天使;是天使亦是恶魔;能救人于水火亦杀人于无形,我是杀手也是医生。自己的先身,受尽嫡母气压,姐姐辱骂。。。我便打定了要回报的主意。。。名声?被害痴傻,臭名远扬,还能有多好的名声家规?“规矩,什么是规矩?我守时,它是规矩,我不守时,它便什么都不是。天地人世的唾弃?天若弃我,天亦可欺,世若遗我,世当戮灭?人敬我我便敬人,人若犯我,我管你妖鬼魔神。
  • 情伴三生

    情伴三生

    本来有一对相爱的夫妻却因为前世的逆缘而分别。经过千年轮回终于一起携手。但因为来自阴间的孟婆的诅咒,女主人公只能变成草帽陪伴着男主人公。可是男主人公并不知道那顶草帽就是他日夜所思念的人。就这样草帽在男主人公的身边呆了24年。一位法师的到来却打破了这个局面,他令男主人公把他的草帽扔进火海。在草帽被燃烧起来的那一刹那,男主人公突然明白了草帽就是他日夜所思念的人。可是草帽已经与火融为一体,男主人公流淌着眼泪投入了那一片火海……
  • 听说每颗星都会寂寞

    听说每颗星都会寂寞

    这是一个关于爱与离散,信仰与背叛的故事。钟楼花雨,青海岛屿,打着青春灯火的主人公在云深雾重的生之轨迹如何艰辛穿行,是否找到了彼岸宿命的灯塔。他们如何在绝境逢生,历经遗失和毁灭后又重新争取和珍惜。